凝练语言,提升课堂效率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模式。高效课堂对教师语言的要求更高,应精心锤炼五种语言,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适时、适度解惑释疑。
  关键词:高效课堂;凝练语言;五个环节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其效果可能相差20倍。”足可见教师语言的重要性。那么,在高效课堂倡导学生学习,甚至有人大喊“请教师闭嘴”的今天,教师的课堂语言真的就可有可无、说多说少都无所谓了吗?笔者认为,高效课堂固然是以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但并非是一味地要求教师少讲或不讲,而是要求教师要“精讲”。当然,这势必对教师的语言提出更高的要求。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语文高效课堂应把握好五个关键环节,即带入环节、过渡环节、指导环节、评价环节、归纳环节。德国的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曾经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结合五个环节特点,精心锤炼五种语言,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适时、适度解惑释疑。具体要求如下:
  一、导入语
  它处于带入环节,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课堂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导入语不可过长,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径直达标的感觉即可。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共收编了五篇文章,是有关战争题材的作品。本单元学习要注意把握叙事性散文作品中的任务和事件,对人物形象、情节、特色语言要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根据单元重点,笔者《芦花荡》设计了以下导语:同学们,大家还记得白洋淀里的小兵张嘎吗?因其“英气”与“嘎气”,已成为新中国几代人童年记忆中最灿烂的一部分。那么,在漫天芦花,云雾低绕的白洋淀里的老人又会是一个什么样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芦花荡》。
  简简单单的导课,看似信手拈来,实则设计巧妙。一方面,嘎子的故事应该引起学生的兴趣,毕竟,嘎子是我们几代儿童的偶像,这样的话题便于引起师生的共鸣。另一方面,为学生读书做好铺垫。两个故事同样都发生在抗日战争的白洋淀,嘎子的英气与嘎气是张嘎的性格特点,儿童胆大心细,老头子会如何呢?既为文章做了铺垫,又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同时还开启了学生的思维空间。100多字,言简意赅,导向明确,一分钟即可完成任务。
  笔者认为:趣味性、铺垫性、简洁性是导入语应具备的三大特点。
  二、过渡语
  它是高效课堂的纽带,是环节过渡必不可少的黏合剂,在课堂中穿针引线、承上启下。很多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多注重环节的设置和课堂的出彩,感觉过渡语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著名特级教师吴凤霞老师在她的课堂设计心得中谈道:“每句过渡语都是精心准备的,绝对没有丝毫苟且的成分,因为过渡语不仅要总结上文,还要引起下文,并且要通过过渡语给学生清楚的指令性,让学生知道下一个环节的课堂行动方向。”
  笔者认为:承上启下、指令性强、语言简洁有力是过渡语应具备的三个特点。
  三、评价语
  它是高效课堂生成的试金石,是学生知识、方法得以提升的桥梁。教师的评价语曾经在赏识教育的外衣下走进了误区,教师为了体现对学生的肯定,满堂充满的是“很好”“你真棒”“你好厉害”等浅显的表扬语,导致学生没有了正确与错误的区别,没有了是非观念(笔者也一度走进过这样的误区)。试想一下,这样的教育培养出的会是什么样的公民呢?
  痛定思痛,不禁重新审视课堂评价的作用,对评价语的运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课堂评价首先要明确正误,但是也不能伤害自尊,应针对学生亮点鼓励学生进一步努力。同时,分析概括学生知识现状,指导学生努力方向或进步的方法。
  笔者认为:鼓励性、明辨性、导向性是课堂评价语应具备的三大特点。
  四、指导语
  说到指导语,笔者不得不提到“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条指导性纲领,深得所有教师的认可,也成为每位教师说课、讲座的依据。但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找到每一课、每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呢?至今这也是笔者最困惑的问题。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为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我曾经尝试过多种方式:
  1.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推测学生最近发展区。
  2.与学生个别谈话,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现有水平定位。
  3.课前自学检测的抽查,发现学生现状,寻找最近发展区。
  4.学生自学时的参与,推测最近发展区。
  5.认真倾听学生回答问题,寻找学生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的确定,为教师的有效指导拉好了引线,为教师的指导确定了基调。教师围绕学生最近发展区提出具有指向性、引导性的问题,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和理解。
  笔者认为:辅助性、引导性是指导语应具备的特点。
  五、总结语
  它是高效课堂的收盘阶段,总结语的有效性标志着一节课的成败。大家知道新课程倡导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每个环节、每节课的总结语如果能真正起到重敲重、难点的作用,那么整个课堂的高效就不言而喻了。考虑到总结语所处的环境和位置,笔者认为总结语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再敲重、难点;语言铿锵有力,有渗透性;达到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由课堂向生活延伸的目的。
  总之,教师的五种语言犹如一条纽带,贯穿整个课堂的始末,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篇趣味横生的散文——凤头、猪肚、豹尾,漂亮的导课、有力的结语,加上有效的过渡、指导、评价语,还愁不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课堂更高效吗?
  参考文献:
  [1]翟雅丽.教师口语技巧.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2]田小琳.语文和语文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誗编辑 马燕萍
其他文献
上课了,我走进教室,开门见山地说:“今天我们上新课——《老王》。”五六个学生一起对我说:“老师,这篇文章初中就学过了。”这是我工作的第一年,也是第一次上《老王》这篇课文。之前对于初中的教材了解得很少,根本不知道在座的学生都已经学过了这篇文章。为了确认这个事实,我对着全班学生问:“每个人都学过了吗?”这一问,引出了部队士兵喊口号般的回答——“学过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有一点慌张。接着上下一篇课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已近一年,从上岗之前的各种新教材培训到实际的新课程教育教学,从思想理念到具体实施方案都经历了很多变化,有诸多感想。以新课程必修2《遗传与进化》为例,从遗传和变异、进化的内容编排体系、课程设置的思想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新旧教材进行对比,谈谈教学体会。  关键词:新课程;旧教材;内容的编排;课程理念;教学方法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打破了以知识为主线的呈现
摘 要:“孝心、爱心、责任心”的美德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依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认为将“三心”美德教育寓于各种各类的活动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可以在班集体活动和家校合作活动中开展。  关键词:“三心”美德教育;班集体活动;家校合作活动  “孝心、爱心、责任心”,这“三心”是人们立足于社会必备的美德之一。美德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依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我认为将“三心”美德教育寓于各类的活动中是
我们的课程名称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仅仅从字面上理解,我们就可以知道品德教育离不开生活和社会。儿童的生活和儿童所生活的社会,是品德学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  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发、整合、研究并运用品德课程资源呢?  一、开发资源,做加法——合成智慧  课标指出,我们的课程必须和生活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和安全教育等有机融合。因此,我们需要多方开发各种课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教材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着力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巧妙地挖掘文本中的留白,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的空间,训练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达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反思  《怀念母亲》这篇课文一如季羡林先生的文风,语言朴实而情感强烈,读完后让我感触颇深。这篇课文是季羡林先生以回忆的形式,表达了对亲生母
摘 要:媒介材料是学生上课的物质基础,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美术课前没有准备好需要的媒介材料,学生的美术活动过程则好比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师的课设计得再精巧也无济于事。新课改下的美术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需要很多美术媒介材料。如果这些媒介材料全靠买,对农村的家长而言有些为难,也有些是想买也买不到的。这就要求美术老师引领学生关注身边的美术媒材资源,并尝试将这些媒介材料结合教材合理地运用在
语文课就是要书声琅琅。没有读书声,就不是语文课,朗读是语文课的第一。  一、语言导读,带入情境——乐章的前奏  有的课文,单靠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不能很好地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却能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情境中,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有助于学生的朗读。  老舍先生的《草原》一文,有一段描写草原景色的文字。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时,运用丰富形象的语言加以渲染:“同学们,假如我
思想决定出路,探索决定结果。“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是现代教学的指导思想,新课程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要求赋予学习者学习的权力和责任,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改变以往外在、被动、依赖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因此,我校一直践行的“361”高效生本模式,就是以学生为本,相信学生的潜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下面谈谈我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师的教已不再是停留在只教会学生的某些知识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授之以法,激发学生在未知的领域中,学会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这也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所在。  一、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是提高实践能力的前提条件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兴奋优于抑制等特点,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并
摘 要:结构性科学小游戏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对提高幼儿科学探究能力有着巨大作用。这是幼儿发展的需要,也是幼儿教师教研的需要。从调查和挖掘各种教育资源入手,收集各种游戏材料,关注和重视幼儿在生活中感兴趣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对结构性科学小游戏目标体系与内容框架进行构建,从而丰富科学游戏活动的题材和内容,为科学小游戏的教育服务。  关键词:幼儿;结构性;科学小游戏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游戏是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