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首届年会综述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hgrandp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9月23—24日,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首届年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隆重举行。本次年会由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共同主办,来自世界各地的六十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开幕式由上海儒学院执行副院长吴震主持。在开幕致辞中,孙向晨指出,“儒学与时代”是儒学发展的一个时代命题,我们应当抱一种开放的姿态,更好地推进儒学的发展。杜维明指出,儒学是具有全球意义的地方性知识,应当与世界各大文化传统进行积极对话。张学智指出,儒学的发展既包含对传统的继承、阐释和弘扬,也包括对传统的自我批判。
其他文献
2019年9月21-22日,由中山大学哲学系与日本哲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日哲学论坛”在中山大学举行,来自中国、日本等国的近百名学者齐聚中山大学锡昌堂,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广泛而深入的国际学术交流。本届论坛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高度重视,王立胜书记和张志强副所长率领九位研究人员参会并作学术报告。
本文介绍了卢梭、罗尔斯和努斯鲍姆的道德心理学,特别是罗尔斯的道德心理学对卢梭的继承,以及努斯鲍姆的道德心理学对罗尔斯的继承;也解释了由其正义理论差异而产生的道德心理学差异。本文认为,由于正义理论的演变,存在着一种道德心理学的演变,而这种道德心理学的演变又与特殊心理的减少相对应。
由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和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百年儒学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牟宗三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会,于2019年7月13-14日,在山东省烟台市东山宾馆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埃及、芬兰、伊朗等国家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牟宗三思想与中国文化的重建”这一主题进行了多维度的学术交流。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产生了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对人学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亟需研究的新课题。2019年9月21-22日,由中国人学学会和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的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21届年会在北戴河举行。来自国内8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120余人与会,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的发展”展开深入的讨论。
期刊
考察世界观概念的起源与演变是深刻理解马克思世界观哲学的基本前提。在德国古典哲学语境中,世界观始终是关于实在世界的总体性认知,并因表达时代精神而对哲学、艺术等产生重要影响。马克思吸收了世界观概念的积极意义,建构了实践论的世界观哲学。这一世界观哲学具有超越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包容性、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它也有别于海德格尔所批判的那种使主客二元对立、导致现代人无家可归的世界观哲学——主体形而上学。这种主体形而上学正是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哲学所要批判、超越的对象。
黑格尔通过劳动辩证法,展现了主体通过异化复归而实现自我发展和生成的过程,揭示了劳动所蕴含的积极含义。然而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发现在需要的扩张中,劳动陷入了巨富与巨贫的悖论式存在,劳动反对劳动者。囿于交换的视角,黑格尔以效用来规定价值,无法真正把握到劳动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这使他忽略了劳动者自身所蕴含的革命主体性、超出劳动本身的特性,而以国家来解决市民社会的贫困问题,违背了辩证法自我否定的内在原则,构成了其劳动辩证法的逻辑断裂点。马克思以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论证了劳动者所具有的革命主体性,使劳动辩证法得以
史蒂芬·格林姆(Stephen Grimm)是美国福特汉姆大学(Fordham University)哲学讲席教授,当代最重要的知识论专家之一。他对于“理解(understanding)”问题的研究获得了国际同行的普遍关注与认可,现主持大型跨学科研究项目“理解的多样性”。2017年5月,他受邀访问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与厦门大学,并在上海参加了“理解知识论”专题研讨会。通过一系列学术活动,他与国内知识论学者们交流了彼此的哲学理念与成果。在其访问厦门大学期间,笔者受中国现代外国哲学
2017年11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逻辑学研究室、南开大学哲学院、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共同发起的“第三届京津冀逻辑论坛”在河北大学政法学院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新时代背景下京津冀逻辑学的教学与研究”,内容涉及逻辑前沿问题研究、逻辑教学研究与动态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大学等院校及研究所的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中国逻辑学会原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吴家国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刘新文研究员,南开大学哲学院田立刚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在全球化背景下,重新思考并深入阐释中国哲学的思想特质、当代价值和未来趋向是中国哲学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主讲者和评议人就此深入探讨了中国哲学何以是一种扎根于儒家传统的“精神人文主义”,梳理了其思想渊源、经典文本、核心命题和发展逻辑,阐明了中国哲学在人类遭遇文明困境时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力图结合全球文化的最新发展,思考当代中国哲学如何实现方法论转型,如何解答遭遇的现实问题,如何开拓中国哲学研究的国际视野,并向世界传达积极的、开放的、多元的、自省的文化信息,来彰显出中国哲学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进而指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