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rasc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阶段的职业教育中,需要在以往专业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开展专业产业的生产教学实践活动,以此在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下,为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着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但是该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构建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此来对产教融合下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以便学校对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改进。
  【关键词】产教融合 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 构建
  【基金项目】项目来源: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级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产教融合的化工产品生产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课题编号:16G57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235-02
  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是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但是由于该模式形成的时间较短,缺乏成熟的应用经验,使得部分学校难以对产业生产实践与教学之间的平衡关系进行把握,无法实现企业盈利的增长,以及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显著提高,因此职业学校需要结合实际教学与生产实践的情况,构建一套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便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技能的学习掌握等情况进行动态化的把握,通过获得的评价结果对教学模式进行完善,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1.产教融合概述
  产教融合,指的是职业院校在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时,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基本专业知识的教授,还需要通过专业实训、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方式,在知识性的教学中,融入专业产业的教学,从而在高质量的教学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得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加强自身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与提高,进而促进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实现职业教学的专业化、可持续化发展。
  2.构建产教融合教学模式质量评价体系
  2.1学生技能评价
  在评价模式的构建中,需要对学生的技能指标进行评价。该项能力的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来自企业方面的评价,学生在企业提供的生产岗位上,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产品的生产,可以展现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情况,企业需要对学生的实际生产能力,从工作态度、产品质量、不良产品率等方面,进行客观的评价。其次评价还需要学生在生产结束后,书写生产实践报告进行自评,主要包括学生对于生产产品的看法、最终生产完毕的产品质量是否达标、能否适应生产工作、生产实践的收获与建议等方面。最后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生产实践活动做评价,教师阅读学生的实践报告和企业给出的学生评价,可以初步得出学生生产实践的效果,再结合学生在生产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理解与掌握的情况、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得出产教融合的教学质量是否理想[1]。
  2.2学生素养评价
  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时,会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养、工作岗位素养的教育,以此使得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有着较好的工作能力,同时还有着较高的工作素养。素养具有着隐含性的特点,教师在日常教学后,难以进行正确的评价,因此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评价:首先是班级评价。学生在到企业进行定岗实习工作时,学校可以结合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制定出学生素养评价的指标,之后在工作中,班级内的各个小组可以对小组成员,进行素养的评价。其次是企業在评价时需要结合每个岗位对于员工素养的基本要求,学校制定的学生素养评价指标,制定出企业标准化的素养评价机制,且企业的评价结果权重较高,约为60%,高于学生间评价的40%。学校通过计算两项评价的结果,即可对本校应用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质量进行把握。
  2.3企业价值评价
  在该评价体系的构建中,企业自身的价值实现是评价的主要指标。该项指标下辖的具体评价内容为:首先职业院校开展的专业产业的教学,是否能够适应企业的生产实际;其次学生在实训中,能够完成企业对于产品生产效率、质量的要求;最后,学生的生产实训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是否会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影响等。
  结束语
  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专业化技能人才的培养中,作用显著,在目前我国大部分的职业教育中,应用广泛。通过该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不仅掌握了大量的专业化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使其在实训岗位中,进行了生产技能与能力的培训。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中,需要借助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来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
  参考文献:
  [1]高智华,齐雪茹,王飒爽.产教深度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河北职业教育,2017,1(01):21-25.
其他文献
【摘要】中职会计专业是中职最为重要的教学专业之一,现今我国中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中职院校会计教学的要求。在具体的会计教学过程中,中职院校教师们要注重在实践视角下去培养学生们的会计能力。就此本文结合实际,浅谈实践教学视角下的中职会计教学研究。  【关键词】实践视角 中职 会计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期刊
【摘要】项目化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由于该种教学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综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学习组织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因此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药事管理与法规》作为一门强调实践性的药学课程,引入项目化教学无疑能够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帮助作用,因此探究项目化教学的实践教学和应用策略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现代社会教育教学事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职业教育也得以较快发展,并且在社会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教学管理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对教育教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现代职业院校教学管理中,信息化建设及实践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及任务,可使教学管理效果得以提升,因而应合理开展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及实践。  【关键词】职业院校 教学管理 信息化建设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和“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时代的到来,90后大学生在日渐激烈的竞争中产生的就业问题受到了社会的极大关注,高校也猝不及防地接受了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这一挑战。本文针对现在90后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对当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心态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互联网+”的背景提出了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
期刊
【摘要】本文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将移动互联技术及其应用与教学相结合,探讨了信息化、智能化混合式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移动互联 建构主义 混合式教学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移动互联技术和社交软件在高职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与实践:(编号:15SC281)”。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239-02  1.移动互联技术
期刊
【摘要】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学科,同样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在公共关系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打破单一理论式教学方式,本文就对高职高专公共关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提出相关探讨,为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加强培养掌握公共关系技巧与技能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高专 公共关系 课程实践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高职高专公共关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编号:HZLX
期刊
【摘要】《机械制图》课程是数控加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针对目前学生状态,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使用项目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知识与技能。  【关键词】机械制图 项目教学法 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TH1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253-01  1.学情分析  《机械制图》传统
期刊
【摘要】工程造价专业实训作为对高职高专学生三年多学习的总结,是连接专业课程与企业接轨的一门重要的课程。与学科教育相比,高职高专的学生应该更强调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工程造价 实训课程 教学  【中图分类号】TU723.3-4;G712【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249-01  一、工程造价实训课程的必要性  工程造价的实训课程是在学生完成课本理论知识学
期刊
【摘要】结合对有关动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实际状况和学生就业率调查,分析在市场化下,动画专业毕业生设计教学改革对策,并着重研究对毕业设计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结构、教学评判等全方面的改革,其目的是提高师生、动漫公司和市场之间的互动,从而最终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就业率。  【关键词】毕业设计 市场化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N911.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期刊
【摘要】就现今的社会发展形势来看,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使得教育体制不断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侧重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也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而显现出来。在我国国内的高职院校的教育中,电气专业的培养目前仍有一定的欠缺,对学生的电气专业水平、教师资质的提高、教学投入的提高都需要高职院校进行解决,本文基于对目前高职院校电气专业教学的研究,对怎样使得电气专业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进行一定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