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公共关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kyvictori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学科,同样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在公共关系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打破单一理论式教学方式,本文就对高职高专公共关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提出相关探讨,为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加强培养掌握公共关系技巧与技能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高专 公共关系 课程实践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高职高专公共关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编号:HZLX20172。
  【中图分类号】G642.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252-01
  于20世纪90年代在各大高校中就已经开设了公共关系学这门学科,该学科是企业管理、行政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公共事务管理等多个专业的必修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一直沿用传统本科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注重理论教学,对于专科层次学生而言其基础能力相对较为薄弱,对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并不能深刻的理解,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高职高专其主要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针对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满足行业发展所需,为了使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相符合,就要针对当前高职高专公共关系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对于该门课程进行重新审定。
  一、高职高专公共关系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由于公共关系课程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征,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与学科本质相违背,也难以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此在高职高专公共关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中首要的就是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一)案例教学法
  在公共关系课程教学中离不开公关案例,而良好的案例则可以帮助学生生动形象的了解公共关系学这门学科,也可以对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技巧、方法等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使学生公共关系知识底蕴更加丰富,也可以让学生从案例当中产生启发。而在案例选择过程中应选择具有典型性、时效性与真实性的案例,如“丰田召回门”,丰田公司在历经了危机公关后,从早期的不作为到后来的正面出击,全力布局,在美国国会对丰田事件展开调查后,丰田公司总裁发表致歉信,并宣布对企业内部进行全面改革,而在华合资品牌高管也进一步表态,使丰田的自我反省完成危机公关第一步[1]。通过实质性的公关案例讲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问题分析能力,进而提升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角色扮演法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参与到公共关系事件中去,如组织学生展开模拟新闻发布会,演讲辩论或是商务谈判等,让学生在参与公共事件的过程中了解学科真谛[2]。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由混合的方式来展开教学活动,包括课堂演示及课前准备工作等,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高职高专公共关系课程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改革
  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主要是以教学考试成绩为基准来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学习成果加以评价和判定,在考试过程中通常采用闭卷考试方法,选用填空、选择、简答、论述或是名词解释等题型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但这种考核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成果难以提高。为此高职高专公共关系课程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改革中就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科学判定,在平时考核中主要是依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以及课堂案例分析发言,如自我推销训练、演讲辩论、公关调查与策划等[3]。通常是采用分小组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考核,根据学生在团队中的表现让其他队员进行打分,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更加有利于对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同时也使以前死记硬背的现象得以改善,通過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教学考核方式也更加具有综合性与开放性,便于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真正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培养出行业发展所需人才。
  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高专在公共关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首先就要对传统单一的授课方式进行改革,采用案例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并通过案例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还要对原本单一的教学考核方式加以改革,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雅琴.提高高职公共关系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J].求知导刊,2015,(14):76-76.
  [2]陈雅.高职公共关系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构建[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5):15-19.
  [3]易晨希.以项目为载体的高职公共关系课程的改革与实施[J].当代职业教育,2014,(4):18-21.
其他文献
【摘要】职业院校专业协作组织是按照国家要求,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的新举措,是职业院校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开辟的新模式,它有助于职业院校教师队伍质量的共同提高,有助于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从而达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的目的。探讨专业协作组织在发展规划、资料管理、工作职责、规章制度、活动计划及工作方案等方面的管理机制,有助于专业协作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协作组 专业协作组织 运行机制  【
期刊
【摘要】通过研究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等,帮助我们进一步把握、促进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的有效或合理的应用,应对高等教育人工智能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助力高等教育变革。  【关键词】人工智能 高等教育 应用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234-01  1.人工智能概况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以
期刊
【摘要】随着医学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突破,医学教育对培养目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而对生理教学来说,合理运用病例分析,可使学生加深对相关生理学知识的理解与临床联系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如果在教学中把生理学知识融入病例分析,将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生理学 病历
期刊
【摘要】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改革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对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高素质专业人才非常重要。本文结合作者教学实践,分析了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并分别从教材、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体系等方面对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卫生学 教学改革 探索  【课题项目】曲靖师范学院校级优
期刊
【摘要】综合实践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为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提供广阔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综合实践学校的办学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学生为根本,以“学校”为主体,努力使综合实践学校成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综合实践 校务公开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要】中职会计专业是中职最为重要的教学专业之一,现今我国中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中职院校会计教学的要求。在具体的会计教学过程中,中职院校教师们要注重在实践视角下去培养学生们的会计能力。就此本文结合实际,浅谈实践教学视角下的中职会计教学研究。  【关键词】实践视角 中职 会计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期刊
【摘要】项目化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由于该种教学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综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学习组织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因此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药事管理与法规》作为一门强调实践性的药学课程,引入项目化教学无疑能够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帮助作用,因此探究项目化教学的实践教学和应用策略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现代社会教育教学事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职业教育也得以较快发展,并且在社会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教学管理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对教育教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现代职业院校教学管理中,信息化建设及实践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及任务,可使教学管理效果得以提升,因而应合理开展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及实践。  【关键词】职业院校 教学管理 信息化建设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和“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时代的到来,90后大学生在日渐激烈的竞争中产生的就业问题受到了社会的极大关注,高校也猝不及防地接受了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这一挑战。本文针对现在90后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对当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心态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互联网+”的背景提出了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
期刊
【摘要】本文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将移动互联技术及其应用与教学相结合,探讨了信息化、智能化混合式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移动互联 建构主义 混合式教学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移动互联技术和社交软件在高职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与实践:(编号:15SC281)”。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239-02  1.移动互联技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