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251-0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课堂教学是学生知识积累、能力提高、素质增强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应注意处理好讲与练、动手与动脑、被动与主动、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下面就这四个方面谈一下本人的浅显认识。
  一、讲与练
  讲与练是课堂教学中采用的主要形式,是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几千年知识传授、延续的主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必须认真研究的两个重要环节。
  讲与练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互相牵扯相互制约。讲的多练的就必然少。讲的多、讲的糊涂,练的就少,练的就盲目,就达不到好的效果;讲的少、讲的精、讲的具有启发性、讲的恰到好处,就会练的多、练的妙、练的有目的。思维方法、想象力就会不断提高,创造力就会增强。
  "讲"不能只局限于把知识讲明白,把结论交待清楚,让学生记住定理、原则、公理。应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认识水平,把问题的发现、提出、发展及研究过程,通过教师精练的、形象的、富有启发性的语言讲清楚。让学生在这样的具有探索性的旅行中,体味结论产生过程的乐趣,接受科学在研究自然过程中所展示的严谨结构、合理的框架和严格的秩序的美的熏陶,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不可遏制的探索、创新精神。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启发性、提示性、时论性、引导性。不能满足于把过程、结论清楚、简单的告诉学生,以显示教师知识的渊博。要注意让学生经过分析、讨论来概括结论。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积极的思维,不拘泥于书本上的结论、做法,要敢于提出质疑。真正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语),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才能促进他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其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提高其创造能力。
   "练"不能只照搬教师的作法和教材中例题的思路。练要在掌握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创造性运用。"练"是学生的工作,但是也要在练的过程中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贯串始終。教师要指导学生的练。这种指导一方面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关键之处给以点拨,使之形成科学的方法。另一方面,控制学生使之不能成为脱缰的野马,没有目标的瞎闯。另外,教师必须认真选择练习题目。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实践。讲与练必须成为互相促进、相互补充的和谐的整体。
  二、动脑与动手
  中国教育崇尚书本知识,学习方式上盛行"坐着学",强调的是动脑。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形成能力和素质。因而在学习方式上必须在"坐着学"的同时也要"做中学",在动脑的同时必须动手。
  知识学习可以坐在教室里,用被动接受和机械记忆的方式去掌握教师传递或灌输的知识,通过动脑来完成知识的联系、结构和系统。但是,素质却不能用语言传授的方式将自己的素质直接给予另一个人。口头给予别人的,至多是关于素质的知识而不是素质本身。也不能仅用动脑的形式直接获得素质。必须通过动手实践才能形成和完善。例如写字,教师的字写的再好,也不可能只通过语言传授把写字的素质直接传给学生。教师讲了写好字必须注意的方法、技巧,学生只动脑想一想也不会写出一手漂亮的文字,还必须经过自己反复多次的练习,才能形成技能,才能写出人人称赞的一手好字。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动脑,更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动手。
  动脑是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是动手实践的前提和基础;动手实践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能力、形成素质的必要途径,是继续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知识的目的。
  三、被动与主动
  传统教学过程学生始终处在被动的位置,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记笔记,教师出题学生答卷,教师设计实验题目和规则学生具体操作。时间长了,教师习惯了灌输,学生习惯了接受。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了,主体意识淡漠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以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得不到形成和发展,个别学生所具有的一点创造力也逐渐萎缩了。
  课堂教学中必须使学生处在积极主动学习的状态,因为我们现在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被动学习的动脑——记忆,动手——记笔记,把学生当做装知识的仓库、打高分的机器;而主动学习的动脑——既要记忆更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多问个为什么。动手——既要记笔记更要亲身实践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验证其结论。创造性需要具备三个基本素质:独立思考能力、丰富想象能力、独立动手实践能力。处在被动学习位置上的学生是无法具备这三个素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始终牢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这个宗旨,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四、课内与课外
  课外作业和实践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课堂教学中培养的创新意识也要在课外活动中得到巩固和发展。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课堂上盛开的创新意识之花,结出了创造能力的丰硕成果,学生陶醉在一件件作品之中,情感受到了震撼、心灵受到了陶冶,创新欲望受到激发,反过来会推动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顺利进行。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活动(作业、课外小组、实践)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必要的指导。
  课后作业不要只做书后的练习题,要增加需要综合运用学过知识,经过分析才能解决的题目。如让学生自己做章节小结,不给框架,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既要把知识体系和联系表示清楚,更要有新颖的形式,自己设计,自己操作,大胆实践,大胆创新。
  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了以上四个关系,努力营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课堂环境、评价方法,就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欲望,主动发展,自我发展。
  
其他文献
关于糖尿病相信大家对其一定不陌生,其有“富贵病”之称.而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为10.9%,糖尿病患者的总人数已高达1.1亿.下面就一起来详细地了解一下糖尿
期刊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进一步推进,各个学校都进入了紧锣密鼓的教学改革中.建立“高效课堂”成为各大院校追求的教学目标.这同样要求中职语文教学要打破传统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
Adenomyoma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s a rare benign tumor-like lesion.The small intestine is the second most frequent location,usually in the periampullar
【摘要】高中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应确立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运动的兴趣和良好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提高运动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选项分组 寓教于乐 终身体育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249-02  现在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本研究就详细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250-01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新
在CCT-AY-Ⅱ型钢板连续退火模拟机上研究了720~820℃不同退火温度下保温100 s对试验钢(0.16C-0.13Si-2.51Mn)组织性能的影响。用膨胀仪测定了试验钢的相变点,绘制了不同冷速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251-02  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无处不在,恰当的巧设环节,设立悬疑,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提高。我觉得使用它能让我们教师更好地贯彻新课改理念,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改革,达到"我要学习"的目的。  问题教学法在新课教学、复习课教学中都可以应用。"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考察一些名师
【摘要】数学知识本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的,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就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在有效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机,要想课堂"活"起来必须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入手。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
电子白板对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有着深刻地意义,本文主要从当代背景出发,阐述了电子白板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The electronic whiteboard has profound meaning t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动,学生身心特点的不断发展,对语文教学的形式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往往停留在课堂上,有时往往流于形式,但开展师生之间的有效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