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高效导学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ot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科学改革,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用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此纲要旨在通过课程的变革来实现学生学习的变革,进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双合课堂”本土化的教学模式是否能够获得成功,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应是关键。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具有自己的教学进程结构,对各个环节的设置和相互间的关系都需要结合校情和长期的实践探索,盲目照搬国内外的教学模式必定会导致水土不服。应该根据自身的特殊因素,体现地域特色、学科特性和教学规律性,将教育理念和教学结构进程相结合,实践出一套“双合课堂”导学案的本土化设计和使用模式。
  一、转变观念,融合智慧
  教学模式的改变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课堂理念的转变,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课堂改革主要改变的是教学理念,教师转变教法,学生转变学法。教师要真正树立起“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自主积极学习,重点解决课堂的相关问题。努力为学生营造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强化学习目标的达成,将素质教育与课改融为一体,三维目标有机结合。既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又关注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众所周知,没有高质量的备课就没有高效率的课堂。实行统一设计教案和学案,导学案的设计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集体研究,统一设计,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能够依据导学案明确目标,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实现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为师生“互动——探究”提供课堂时空。
  二、以学定导,以教导学
  以学定导,即通过集体研讨,备课组定下导学案的设计,重在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导学案的设计必须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一系列学习内容,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最初导学案的基本框架可以定为: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课前准备、新课导学、讨论探究)、知识小结、当堂测试等四个环节。上新课前,先下放导学案,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教学新课时,让一两个学生教学字词,着重理解多音字和形近字,组织一次对生字词的巩固练习,对难检字进行识记,或组织学生进行字词竞赛。
  以教导学,即课堂教学前,教师认真检查学生的导学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在课堂中通过学生演示、学生互评、学生讨论和教师点拨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三、反思提升,优化设计
  在试行一段时间后,如果发现导学案容量偏大,学生难以完成,或者发现导学案的编写应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应该优化提升导学案,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显现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努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顿悟性。
  因此,可以将导学案模式改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课前准备、新课导学、交流展示)、释疑点拨(讨论探究)、知识小结、训练检测等五个环节。以学生的课前自学、学习成果展示取代教师的一言堂,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动学习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时空和交流的平台,实现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根本改变,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四、拓展延伸,学教合一
  最后,教师一定要用简明的语言进行当堂小结,拓展延伸。小结要与课始出示的目标相呼应,要做到画龙点睛,分清主次;还要特别注意促使学生将本节所学内容化零为整,以达到条理化、系统化,并适时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形成善于整合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训练检测在“自主学习”和“释疑点拨”的基础上,对学生能力的拔高有重要作用,训练检测主要针对导学案中的“能力训练”题对学生进行实战能力的考查。其主要目标就是努力化知识为能力,使感性上升为理性,形成规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训练检测要重在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向形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深化。题量要适度,时间为10分钟以内,要求学生在课内独立、按时地完成,培养学生在课上全神贯注、紧张积极的学习习惯和善于独立思考、快速高效地学习的能力,从而准确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还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有助于为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预习新课创造条件。
  总之,现阶段“双合课堂”正处在第一阶段,仍在探索阶段。导学案的本土化设计和使用,已初见成效。“小组合作,学教合一”,使得全体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热情参与、积极合作的主动学习者,让学生争当课堂的主角。但理想中双合课堂的最终目的,应是能够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真理是在不断的摸索和总结中形成的,教育的使命是促进和保障人的健康成长。17 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学是为了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因此而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可以少一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朴实的话语却蕴涵了深刻的哲理,愿语文教学真正可以做到少一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
其他文献
《声无哀乐论》是音乐理论向前发展的必然选择。“声无哀乐”作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体系,是由嵇康第一次正式提出和建立起来的,但这种观点在秦汉时期的一些论著中就有所提及,嵇康的论题因此就有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在现代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声无哀乐”在对待音乐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方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声无哀乐”在一定程度上关注音乐赏析的主观性。  早在战国末期,由秦国“仲父”吕不韦纠集门
期刊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现在首要的缺憾就是积累,文化积淀浅薄。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财富中最为宝贵、最为精彩的一部分,我们更应无条件的大量的去积累,内化为我们自身的财富。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凡是有生命力的古诗词都是诗人有感而发之作,诗所传达出的思想主旨无不与作者的平生、阅历、遭遇及他所处的时代的社会生活相关。如赏读杜甫的《春望》诗,先要弄清这首诗是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
期刊
母子之间沟通的方式有很多,但是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有时候会感觉与孩子的沟通不是很和谐,效果不佳。找不到有效的途径,所以很苦闷,假期里抽出闲暇的时间拜读了龙应台的作品《亲爱的安德烈》,感触颇深。而龙博士与儿子以书信的形式沟通也给了我很大启发。  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处于青春期的他们,躁动不安,感觉无人能及,此时母子的沟通更显得苍白无力,更甚者面对面相视而坐,
期刊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质疑”。有古人曾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习之端”。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质疑问题是学习上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课堂中我们重视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大胆生疑、质疑。  一、善待学生的质疑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头脑里产生疑问越多,他们对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的兴趣就越高。”没有疑问的学习
期刊
随着信息化生态课堂的建设,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得更为重要了。信息化教学应用于语文课堂,可以使语文教学活动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且具有交互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  一、运用信息化教学掌握文章结构、理清文章脉络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真正了解、掌握一篇
期刊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连接师生之间的纽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关爱、赏识、尊重、宽容学生,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陶行知语)。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论断,对我们教师工作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给学生多一些关爱  没有爱的滋润,孩子的生命就像无源之水。所以老
期刊
我曾在一所距市区十几公里的乡镇中学教书,在那里从事了四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其中从事了三年的班主任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工作,自然而然,班主任工作的压力和责任远远大于了单一的教学工作。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三个核心:学生的安全是第一核心,只要有了安全,那么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就有了保障,一切工作才能正常有序地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是第二核心,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
期刊
“筷子兄弟”的《小苹果》一经推出,立即风靡大江南北,享誉长城内外。现如今在中华大地无论是学校里青春活力的学生,还是乖萌可爱的孩子,还是疯狂搞笑的大叔大妈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小苹果”的。这首《小苹果》成为新一代神曲,走红网络 ,被赞“洗脑”。  其实“小苹果”的走红不仅仅是因为宣传的好,还有其深层的必然因素,在歌词上,《小苹果》的歌词立意明确,通俗易懂,内容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符合大众对于爱情的心理
期刊
敬上一杯茶,你是一个陌生人;再奉第二杯,你是我们的朋友;第三杯茶,你是我们的家人,我将用生命来保护你。一个人,一个心愿,一段辛苦漫长的旅程,许许多多人的爱心,一个美丽的承诺,终于兑现。《三杯茶》扉页上的这几句话仿若一只温热的小手撩拨着我内心深处如泉涌的热情,催促着我沉醉到那份淳厚的热忱中。读罢文卷,掩卷长思:字里行间弥漫的是茶的清幽茗香,而跃动其中的则是人的心灵颤音——善良、关爱与情谊。  摩顿森
期刊
梁代的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宋代的沈约也说:“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细察《五柳先生传》,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相同。可见,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一篇自传,文中五柳先生的形象正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五柳先生传》不过借五柳作影子,便于设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