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契机, 拓开质疑的思路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yan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质疑”。有古人曾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习之端”。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质疑问题是学习上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课堂中我们重视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大胆生疑、质疑。
  一、善待学生的质疑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头脑里产生疑问越多,他们对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的兴趣就越高。”没有疑问的学习就像一潭平静的死水,设置疑问,唤起思维,就像投下石子激起浪花。有的教师生怕学生质疑会打乱教学思路,害怕学生提出的问题无法处理,所以不敢、不愿让学生质疑,而是在课前迫不及待地罗列出一条条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做不但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没有摆正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所以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质疑,我是持肯定和鼓励的态度,使学生逐步做到敢说、爱说。例如:在教学《黄河象》一课时,我让学生思考“科学家是怎样假想黄河象来历的?”,这时静悄悄的同学都在认真地思考,突然一个声音打破了课堂的宁静:“老师,我不同意科学家的推测。”对于有学生“扰乱”了课堂秩序,我并没有生气地呵诉他,而是微笑着对他说:“你不同意科学家哪方面推测呢?”学生接着说:“课文写黄河象陷进小河里,一条小河怎能容得下黄河象这么庞大的身躯呢?”“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水平,你真会学习。其他同学也要向他学习。”听了学生的提问我不禁赞叹道。这时我发现其他的同学也坐不住了,看到这种情景我连忙说:“你们对这一段叙述有什么意见?你们能像作者一样,来推测黄河象的来历吗?”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黄河象失足落水并不一定是因为疲劳干渴想喝水才陷进淤泥的,而是思子心切想到对岸看小象不小心陷进淤泥的。有的说,象虽然喜欢群居,但总有分开的时候,因此可删除“群象四散逃走”。有的说公象在年迈后体力不支且脾气暴躁,追随群象的体力减弱,终于有一天离开群象,那一天刚好口渴到小河边喝水,不小心陷进淤泥里。这时学生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我连忙抓住这契机,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内容,并按自己的思路创造想象黄河象的来历。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又激起了另一高潮,学生畅所欲言,非常有兴趣地进行想象,整节课在轻松的气氛中度过,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由此可知,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看似天方夜谈,实则蕴含着他们大胆的设想,这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表现。我认为只有允许学生思想上的自由,才会有心灵上的解放。
  二、教给质疑的方法
  1、预习质疑,主动求解
  每学一篇新课前,教师都会要求学生预习,但是盲无目的的预习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收获微小。针对这一问题,我都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提出疑难问题,然后四人小组互相讨论,互相交流,然后去易存难,在课堂中提出来。
  2、围绕课题,设疑解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提出问题,把握文章的中心,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水平的方法之一。从课题发问使学生更快地直入课文,抓住课文重点,促使学生提出问题后,有解决问题的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如《田忌赛马》一课,我问学生:“从课题上你会想到什么或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提出:田忌跟谁赛马?怎样赛马?赛马的结果怎样?虽然学生不能立刻把所提的问题立刻回答出来,但为学习课文设下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
  3、抓重点句,设疑推导
  读一篇课文只有抓住重点句,一边读一边想才能更好地读懂课文,如《白杨》一课教学“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这个句子,我先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然后让他们围绕句子提出几个“为什么”。于是学生围绕句子提出:爸爸为什么要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爸爸介绍的白杨树有哪些特点?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到新疆工作?为什么爸爸要带孩子到新疆?从这些有质量的问题入手,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这一处的点拨,无疑是开拓了学生思维的空间。人们常说:显见之美,没有错过,只不过见得细心;内隐之美,如能发掘,则是创造。确实,善于发现是创造的前奏。能从平淡中见奇崛,于细微处悟精神,不光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更是创新思维的灵光闪现。
  三、拓展思维,设疑延伸
  著名科学家波普尔认为“创新思维是从各种问题开始的”。然而一节课的结束是新问题产生的开始,所以在课堂结束前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发问,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如在学完《鲸》一课后,学生质疑:“为什么鲸生活在海洋里,还说它不是鱼?”“为什么鲸的祖先要从陆地到海洋生活?”这些问题从课文中是找不到答案的,当时我并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找资料,并让学生在自习课上交流所收集的资料,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也能自觉地查资料解决。由此可知,教师在精心地设计各种教学活动的同时,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状态。
  总而言之,时代在变,教材在变,观念也必须随之改变,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抓住新教材使用的契机,大胆尝试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新世纪的学习中,大胆质疑、创新、更能体现新时代的特色。
其他文献
一提起作文,许多学生愁眉苦脸,提笔似有千斤重,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教师也感到“无规可循,无法可依”,师生在泥泞的沼泽中前行,可谓举步维艰。如何走出写作的困境,寻得写作的捷径呢,下面简要介绍两种方法。  一、汲取古诗词入文  “腹有诗书气自华”,诗歌艺术源远流长,“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
期刊
创新教育正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已从对教育的功利追求深人到对生命质量的真切关怀。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的主要目标提出:“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高耗低效现象普遍存在,这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在作
期刊
《邓稼先》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这篇课文所承载的教学使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通过此文,认识、了解邓稼先,感受他的人格魅力;二是了解课文中传记文的写法特点。这堂课一开始,就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然后以竞赛的形式组织学习。  首先,以“我所了解的邓稼行”为话题,让学生交流课前所搜集的有关“邓稼先”的生平资料。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纷纷拿出自己通过各种渠道得来的材料,在组内交流、筛选、
期刊
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这一策略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学习是学生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一切教学行为只有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进行,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否则,无论教师多么优秀,教学多么努力,也无法使教学效率最大化。例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听说训练中呢?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期刊
《活化石》是二年级上学期第八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科普文。文章用较为浅显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三种古生物:有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树种之一的银杏树,有中国的国宝大熊猫,还有稀有的鱼种中华鲟。作为本节课教学的第一课时,这节课应该任务清楚,主线明确,框架较粗,块面清晰。整个课堂应该有张有弛,疏密有间,显得错落有致,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一、任务明确,板块清晰(明确学什么)  《活化石》这篇课文,给人们的感觉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显然,这一理念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它立足于学生的今天,放眼于祖国的未来,具备无限的前瞻性。如何将这一理念贯彻到底,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
期刊
导语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场白,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一段生动形象的导语,就像一首美妙的音乐,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一句哲理深刻的导语,能扣人心弦,发人深思,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也是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一、导语设计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上课之初,学生的精神仍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能够吸引学生的导语,使他们的精神能够从课下的兴奋状态中迅速转移到课堂上来,引导他们进行探究性
期刊
《声无哀乐论》是音乐理论向前发展的必然选择。“声无哀乐”作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体系,是由嵇康第一次正式提出和建立起来的,但这种观点在秦汉时期的一些论著中就有所提及,嵇康的论题因此就有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在现代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声无哀乐”在对待音乐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方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声无哀乐”在一定程度上关注音乐赏析的主观性。  早在战国末期,由秦国“仲父”吕不韦纠集门
期刊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现在首要的缺憾就是积累,文化积淀浅薄。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财富中最为宝贵、最为精彩的一部分,我们更应无条件的大量的去积累,内化为我们自身的财富。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凡是有生命力的古诗词都是诗人有感而发之作,诗所传达出的思想主旨无不与作者的平生、阅历、遭遇及他所处的时代的社会生活相关。如赏读杜甫的《春望》诗,先要弄清这首诗是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
期刊
母子之间沟通的方式有很多,但是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有时候会感觉与孩子的沟通不是很和谐,效果不佳。找不到有效的途径,所以很苦闷,假期里抽出闲暇的时间拜读了龙应台的作品《亲爱的安德烈》,感触颇深。而龙博士与儿子以书信的形式沟通也给了我很大启发。  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处于青春期的他们,躁动不安,感觉无人能及,此时母子的沟通更显得苍白无力,更甚者面对面相视而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