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声无哀乐论》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积极意义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e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无哀乐论》是音乐理论向前发展的必然选择。“声无哀乐”作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体系,是由嵇康第一次正式提出和建立起来的,但这种观点在秦汉时期的一些论著中就有所提及,嵇康的论题因此就有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在现代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声无哀乐”在对待音乐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方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声无哀乐”在一定程度上关注音乐赏析的主观性。
  早在战国末期,由秦国“仲父”吕不韦纠集门下食客共同编写的《吕氏春秋》,在《大乐》、《侈乐》、《适音》、《古乐》、《音律》、《遇合》等篇里集中论乐,其中的音乐美学思想已涉及到音乐的本源、音乐与政治的关系、审美主客体的地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声无哀乐”有所触及。例如《大乐》中说,乐“本于太一”“大乐,君臣、父子、长少之所欢欣而说也。欢欣生于平,平生于道。”认为作为音乐本源的“太一”正是“不可为形,不可为名”的至精之道。嵇康对“至乐”的追求正是符合了《吕氏春秋》所提及的精深微妙、不可摹状的神秘的“太一”。《适音》篇里提到了“耳之情欲声,心不乐,五音在前弗听。”同《声无哀乐论》论及的“哀乐自以事会先遘于心,但因和声以自显发。”谈到的是一个意思,意为在音乐审美中,作为主体的音乐欣赏者本身已有的内心情感状况占据着主导地位。
  二、“声无哀乐”更侧重音乐本体的客观性。
  西汉后期的刘向《说苑·善说》篇、两汉之交的桓谭《新论·琴道》共同讲述了一个音乐演奏轶事,表达了“声无哀乐”的观点,一般研究这个命题的人都会拿这个例子作为“声无哀乐”的佐证。故事中说,音乐家雍门子周为孟尝君鼓琴,孟尝君问他:“你弹琴也能使我感到悲哀吗?”雍门子周答复说:“我弹琴只能使那些不幸的、倒霉的人感到悲哀。”他列举了多种情况,有的人先贵后贱,昔富今贫,不交四邻;有的人怀质抱真,却逢谗罹谮,怨结而不得信;有的人交欢结爱,无怨生离,无相见期;有的人幼无父母,壮无妻儿,潦倒一生。这些人最易悲秋感时,用音乐一催,就会泣涕沾巾,泪如雨下。而居广厦,着华服,姬妾成群,衣食无忧的孟尝君因为没有这种体验,就是面对再凄惨悲凉的音乐也会无动于衷。然而雍门子周是一位熟谙人的审美心理的音乐家,接下来,他为孟尝君设想了未来种种,“高台既已倾,曲折又已平。坟墓生荆棘,狐狸穴其中。游儿牧竖,踯躅其足而歌其上曰:孟尝君之尊贵,亦犹若是哉!”听到此处,孟尝君凄然神伤,雍门子周适时地援琴而鼓,那位从来没有体会到人生的痛苦的人主泫然泪下:“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雍门子周在弹琴之前的对孟尝君“乐极生悲”的情感转换,正好契合了“声无哀乐”的音乐观点,这种所谓哀乐之情本先已存乎人心的道理,对嵇康提出“声无哀乐”有很大的影响。
  上述的故事是说音乐是一门独立发展的艺术,不关乎政治和情感,也不关乎风与月,乐声就是乐声,与哀乐是两不相干的。嵇康说过:“其善于不善,虽遭遇浊乱,其体自若而不变也。岂以爱憎易操哀乐改度哉?”强调了自然之音的客观性,乐声就像天地间的气体,本身永不变,有时清有时浊是因为环境在变化。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从自身出发理解音乐作品,更应该让学生尝试脱离自身情感来沉浸优秀的音乐作品中,去探究旋律中本身所蕴含的词曲中的感情。既能进得去,又能出得来,而不是固步自封,领会一点皮毛就沾沾自喜。
  总之,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尽管是音乐美学理论,但对中小学音乐教学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我们音乐教师应当多从经典典籍中汲取营养,不仅要丰盈学生的乐理知识,更要让学生真正体会音乐作品所传达出的真挚情感,领悟音乐的美感。
其他文献
文学史上,臣子给皇帝的奏议,以情真意切、倾诉衷肠感人的,常把诸葛亮的《出师表》和李密的《陈情表》并提。以获得“高难度”的劝阻而又收“高效率”奇功的,则常把李斯的《谏逐客书》和李密的《陈情表》同论。  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自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渗透,是教学目标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新课标指出,应将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统一起来,因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把握字词、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深挖文章蕴涵的真情实感,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了。  一、引导动情  既然课文是一篇蕴涵浓烈情感的优美散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对学生情感的调动,所以导入语显得十分重要。可以这样深情地解说:“在我们身边,永远流淌着
期刊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其中“意义”和“用法”的知识点,就关涉到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高考命题专家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考卷中翻译题和实词解释题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定要先判断出
期刊
一提起作文,许多学生愁眉苦脸,提笔似有千斤重,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教师也感到“无规可循,无法可依”,师生在泥泞的沼泽中前行,可谓举步维艰。如何走出写作的困境,寻得写作的捷径呢,下面简要介绍两种方法。  一、汲取古诗词入文  “腹有诗书气自华”,诗歌艺术源远流长,“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
期刊
创新教育正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已从对教育的功利追求深人到对生命质量的真切关怀。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的主要目标提出:“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高耗低效现象普遍存在,这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在作
期刊
《邓稼先》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这篇课文所承载的教学使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通过此文,认识、了解邓稼先,感受他的人格魅力;二是了解课文中传记文的写法特点。这堂课一开始,就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然后以竞赛的形式组织学习。  首先,以“我所了解的邓稼行”为话题,让学生交流课前所搜集的有关“邓稼先”的生平资料。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纷纷拿出自己通过各种渠道得来的材料,在组内交流、筛选、
期刊
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这一策略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学习是学生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一切教学行为只有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进行,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否则,无论教师多么优秀,教学多么努力,也无法使教学效率最大化。例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听说训练中呢?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期刊
《活化石》是二年级上学期第八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科普文。文章用较为浅显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三种古生物:有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树种之一的银杏树,有中国的国宝大熊猫,还有稀有的鱼种中华鲟。作为本节课教学的第一课时,这节课应该任务清楚,主线明确,框架较粗,块面清晰。整个课堂应该有张有弛,疏密有间,显得错落有致,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一、任务明确,板块清晰(明确学什么)  《活化石》这篇课文,给人们的感觉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显然,这一理念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它立足于学生的今天,放眼于祖国的未来,具备无限的前瞻性。如何将这一理念贯彻到底,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
期刊
导语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场白,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一段生动形象的导语,就像一首美妙的音乐,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一句哲理深刻的导语,能扣人心弦,发人深思,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也是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一、导语设计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上课之初,学生的精神仍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能够吸引学生的导语,使他们的精神能够从课下的兴奋状态中迅速转移到课堂上来,引导他们进行探究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