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探究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文本选用策略

来源 :中学生导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au_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目标的设置、阅读空间的建构,语用和文化的融通,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这些备受关注。基于此,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例,从语文核心素养的维度出发,在深入把握群文阅读和阅读策略内涵的基础上,探索群文阅读文本的选用策略,以期为和同仁共同探讨群文教学中文本选用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核心素养;文本选用策略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碎片化阅读在带来大量丰富信息的同时,也破坏了学生的整体感知,使学生的阅读仅停留于表面。课题组的老师们,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的探索中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与特点,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的施展,学习方法的习得与能力的发展,这些都能得到更好的关注。此外,课题组成员还一起探索小学中高年级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本文将基于核心素养,从群文教学的视野出发,探究群文阅读教学的文本选用方式。
  一、基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释群文阅读之意
  (一) 新课标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方法的获得与思维的拓展,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会生活、适应社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次,阅读作为语文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对写作、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的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群文阅读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积累大量知识信息,学会阅读的方法和策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及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文本多为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教学重点自然就落在指导学生对课文中字的书写、词的理解、句的品读、段的梳理以及篇的感情等谋篇布局的细致解读,但却不符合新课标中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理念。群文阅读恰恰因为在短时间内,以一议题为主线,整合一类文本,进行组合阅读与组间交流,最终达成共识这一特点,而备受关注。
  此外,部分教师在筛选文本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发展出发,导致有些文本的选择超越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或内容枯燥,以致阅读达不到预期效果。部分教师选择文本目标不准确,导致教学出现盲区,这与群文阅读教学初衷相背离。因而,群文教学中,阅读文本的选用也值得关注。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群文阅读正是因为其多样化的文本、多维度的主题及多元化的思维碰撞等特点,能够做到注重阅读策略、创设阅读情境、训练思维能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能随之循序渐进地得到提升。由此,群文阅读文本的选择,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相关主题进行建构与重组,如此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返璞归真选文本 敲钟击玉读群文
  “群文阅读”教学即教师选取几个关联的文本组群,引导学生有针对地展开阅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基于此,教师在教材的基础上,从文章表达内容及表达技巧上确定主题,并以此为“龙首”拓展延伸,组建群文。笔者结合课题组教师们的课例研究,对其组文策略的总结如下。
  (一)语言构建与运用——剥丝抽茧,求同比异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基础的落实层面出发,强调语言的积累、信息的整合、规律的提炼等方面,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1.写作手法的理解
  群文阅读中,某一特定的写作手法的指导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追求群文文本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让阅读的空间在求同比异中实现立体化,这是“群文”的最佳状态。例如唐慧玉老师执教的《我最好的老师》一课,借助思维导图梳理课文脉络后,围绕着“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作者的情感有什么变化?”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欲扬先抑”写法。最后,适时植入两篇拓展阅读《卖麻团的老人》《我的老师》强化了学生对“欲扬先抑”写作手法的理解,进而迁移运用到习作中。纵观文学作品,课内课外同类别的篇目众多,借群文阅读,依据写作的目的和掌握的素材将再组,各文本间“求同比异”,让学生对各类写作手法的理解自然就水到渠成,方能在方寸之间,游刃有余地抒写见闻、表达情感。
  2.语言风格的体会
  “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文体特点,在语文教材中有诸多典型文本。课题组的石玉莹老师先利用学习过的课文《桥》进行导入,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题“在情节设计上,你觉得最巧妙、最出人意料的是哪里?”然后对比文段,体会巧妙结局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通过例文的自学,学生慢慢理解“伏笔”、“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等重点,符合新课标的特点。石老师将教材中的文本进行整合,各文本相互参照和比较,重点品读小小说结尾特点,再辅以更多课外的经典篇目指导写作,让学生充分理解环境、心理、语言等要素在营造情节波澜时的作用,更加有利于在实践中运用。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多元文本,延展思维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可以借助多元化的阅读内容,通过语言的运用,引导学生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等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思维的延展和发散。
  1.同一主题的拓展
  “你是这样的人”这一议题就是一篇——《一夜的工作》带多篇——《周恩来冒雨借图书》、《山洪一样的掌声》《你是这样的人——记录周总理生命最后的日子》的形式,在多元阅读文本的碰撞下,以“课文围绕哪两个方面写总理的?从哪里看出来”为主问题,启发学生运用抓关键詞句理解文章的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感受周总理的品质。这样从不同维度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对周恩来这一人物形象的立体化的感受。
  2.同一事物的多维度
  基于对多文本的冲突进行阅读训练,以“读懂长城”为主题,在整合与判断中,提炼不同作者观点:教材中长城的“伟大奇迹”;鲁迅《长城》的“伟大而诅咒”;鲍昌《长城》的“凄婉的历史”;《万里长城断想》的“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的价值》的“人们满腔怨恨”,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了解长城。群文阅读教学中,比对阅读,大量阅读、思辨性的阅读,学生在这些丰富的阅读方式中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一阅读过程在打开学生思维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思辨能力。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阅读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逐渐构建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与审美品位,学生的用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1.自然美的感悟
  天空的清晨与夜晚、晴朗与阴雨,大地的春夏秋冬,这是《我们奇妙的世界》中的奇妙;用趣味的文字呈现小水滴各种形态的变化过程,这是《小水滴的旅行故事》中的奇妙;以朗朗上口的文字呈现植物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这是《植物妈妈有办法》中的奇妙......同样写“自然的奇妙之美”,课例执教的黄甜老师以“只要用心去观察,世间处处有奇妙。”为议题进行组文,多元文本汇集,学生分组阅读,勾连生活经验,进而强化“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一中心。学生在群文阅读的拓展活动中,阅读类似议题的文本,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对学生自然美的感悟。
  2.艺术美的体验
  石玉莹老师别出心裁,让学生从“听到”和“想到”两个维度,运用联想的写作方法欣赏与表达《森林狂想曲》。《月光曲》《蒙娜丽莎之约》、《二泉映月》、《安塞腰鼓》这类“艺术表达类的文本”,它们的魅力在哪里?我们恰可以“艺术·联想”为议题,咀嚼那些音符化为的字符,探讨其意蕴的生成与运用、表达技巧的理解与迁移等诸方面的特点,让学生充分感受艺术的美。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回本溯源,触类旁通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这一过程本身就是文化认知与浸染的过程。文化涉及的范围极广,借助群文建构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素材,助力小学语文阅读和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1.群古诗的触类旁通
  在群古诗教学中,同一议题的诗作放在一起进行横向对比其异同,会让古诗词的学习妙趣横生,富有挑战性,让更多的孩子沉浸在古诗的立体阅读场中,身体力行去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课题组的王昌玲老师将杨万里的《稚子弄冰》、胡令纶的《小儿垂钓》、吕岩的《牧童》、高鼎的《村居》、白居易的《池上》、袁枚的《所见》等诗放到一起閱读,以“儿童生活场景”为议题进行串联,在合作延伸中,带动学生虽解一首,却带解一类的阅读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
  不同的诗词以同一议题进行整合并呈现,不仅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还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这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2.名胜古迹的纵向延伸
  余秋雨先生曾说:“文化,是一种由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人格”。名胜古迹作为历史与文化符号的承载体,之于当代小学生可内化其精神价值,传达其生活方式,塑造其文化人格。
  在世界古老文明中,中国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一个极重要的归因即中国文化从来具有兼容、开放、融合、同化的气度与力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山奇石》《登鹳雀楼》《长城》《颐和园》《望庐山瀑布》《赵州桥》……这些散落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借助群文阅读的议题,进行整合阅读,文化的范畴极广,融通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既让悠久文化得以传承,又让学生的个体生命得以丰盈。
  语文核心的四个维度——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其阅读文本的组合正是有内容高度的整合、视域多维的延展等特点,对于小学生的内在信息整合能力、思维的发散性、审美视野,文化底蕴等方面都大有裨益,进而外显为语言建构和运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玉梅.群文阅读:从融通走向深度理解[J].语文天地,2017,(27).
  [2]蒋军晶.群文阅读,弥补而不是替代——群文阅读的操作取向[J].中学语文教学,2015,(7).
  [3]刘本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汪潮.统编教材的“阅读策略单元”[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20.9
其他文献
即将主宰SUV世界的7大关键词和20位实力选手  历数当下最热门的车型,近半数席位已毫无悬念被SUV占據。一个旅行车和越野车的混血儿,先向豪华轿车讨教如何取悦挑剔的权贵,又向高性能跑车学习如何征服赛道——SUV正巧妙融合不同车型的独到之处。毫无疑问,这是属于SUV最好的时代,它的优势已不能再简单地归结于装载力和通过性的化学反应。新一代SLN的进化还在继续,在它们真正来临之前,不妨先通过7个关键词预
期刊
摘 要: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注重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的学科,在实际中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很符合物理学科教学的要求的。本文基于笔者的实际教学实践,针对前人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现在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近年来颇
期刊
在这个喜新厌旧的时代里,是否还能有一个让人不厌倦的喝酒角落?对此,我们深表怀疑。毕竟夜场常客们可能连最隐秘的Spcakcasy酒吧的开门密码都烂熟于心,酒吧还能有什么新鲜感?为此,GQ为你探访了这些新开的酒吧,看看它们是否想出了什么新花样打动你坐下来喝一杯。  鸡尾酒玩儿新花样  鸡尾酒就是要常换常新,没有新套路谁都会腻的。  Botany:独—份儿的天然味  ·Botany隐在居民楼的12层,摁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分析以再创造使用道法教材的意义,发挥直观教材作用,练习生成问题等方面创设问题情景融入课堂教学,分享教学经验。  关键词:道法教材;问题情景;课堂教学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师在课堂上成功地创设问题是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进行再创造使用教材的过程,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
期刊
黑与白、明与暗从来都没有绝对界限。当世界逐渐包容,时装也变得温柔起来。黑色高领针织衫 棕色廓形皮质大衣黑色羊毛毡长裤 黑色圆头短靴 均为Prada白色长袖连体裤 YES BY YESIR白色无袖连衣裙 J.W.Anderson、白色针织上衣 Jil Sander黑白拼色连帽外套 黑色装饰扣西装 黑色装饰扣大衣均为Louis Vuitton黑色镂空上衣 Valentino黑色长裙 Ann Demeu
期刊
摘 要:现在的学生热衷于流行歌曲、偶像明星,而对教材中的音乐不屑一顾;他们可以如数家珍似的報出一长串的流行歌曲、偶像明星,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解的音乐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这里有许多原因,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其中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课堂音乐教材中的内容总是故意回避学生接触较多的流行音乐。  关键词:流行音乐;兴趣;戏曲;传统  从音乐学习、情感体验的角度说,经典音乐亦并非靠别
期刊
摘 要: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健身体育活动,源远流长。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对学校教育工作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素质。当前,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校园足球教学工作。对此,身为体育教学工作者,应当围绕“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开展好足球教学工作”这一现实问题,想方法、找对策。本研究在现行课程标准划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场地条件下,应用“软式足球”对小学阶段初学足球
期刊
从画作中汲取穿衣灵感,怎么想都有点过于艰难。好在本季設计师品牌纷纷推出取自艺术作品灵感的单品,这些单品就像是挂在墙上的画,摆在角落的艺术摆件。生活中的艺术情调,随性而至。
期刊
摘 要:德育是做人之根本,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主导者,应当主动探索新形势下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加强对自身的管理与自我调节,帮助学生树立更为健全的人格与品德。同时,以立德树人的教育观点为基础,在学生生活、学习中渗透德育。本文针对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德育工作;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期刊
棕编具有千年历史源远流长,棕编是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之一。以棕榈树叶为原料编制的工艺品。2011年新繁棕编被列入国家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校在2019年把“非遗”棕编传统手工艺引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通过对棕编技艺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更加珍视我国优秀物质文化遗产。以下是阐述我校棕编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过程。  一、担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