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勤练常赛的区域联盟模式对推动中学篮球运动发展的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jxb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对学校体育明确了“人人的竞赛”的目标与要求。2017年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学校体育教学要具有“全员竞赛”理念。可见,当前校园体育教育应聚焦于人人竞赛。
  当前,校园篮球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形势。但是,当前我国校园篮球发展的水平和质量都较低,其原因主要是缺乏“人人竞赛”的机制、学训矛盾和训练竞赛制度缺乏系统、完备的体系和制度制约等急需解决。
  【关键词】校园篮球;教会勤练常赛;区域联盟;实施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篮球运动健身功能强,教育价值高、运动趣味浓厚、场地器材简易,深受广大中小学生喜爱,具有广泛而扎实的普及基础,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在高中阶段,篮球运动的开展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篮球教学和课外篮球活动,篮球教学以选项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有充分选课的自主权,能够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技术,篮球课外活动主要以小组和班际及校际比赛为主,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竞赛主要以校队参加。但是基于这种现状就出现了高一阶段想参与篮球选修的学生人数多,但是受场地和师资等资源影响,往往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参加到篮球选项中,能够参加篮球比赛的人数也非常有限,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够参加班际和校际的比赛,根据高中阶段青少年爱表现爱竞争的身心特点,这样就会导致一些学生逐渐失去对篮球兴趣,这就不利于校园篮球的普及和进一步发展,除此之外,场地和师资不足及竞赛形式少,只追求竞赛成绩等功利状况也严重阻碍了校园篮球的发展。通过本文研究对我校联合区内部分学校实行“教会勤练常赛的篮球区域联盟模式”来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达到对校园篮球的推广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分析出制约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问题所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望为我校校园篮球的普及与发展提供参考,利用篮球发展我校学生的体质。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针对我校集团内各学校和区内其他高中学校为联盟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场地、师资、学生参与情况、学校篮球普及情况,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资源整合,开设多梯段、多形式的篮球赛事,这对我校校园篮球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方法
  使用观察法、实验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研究联盟内学校所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综合分析在联盟内各个学校欠缺何种资源,为解决问题起到指引作用。
  3.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区域联盟模式在校园篮球比赛应用作用,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
  4.实验法
  根据在区域联盟内开设多种篮球活动,主动改变现有存在的篮球课程及竞赛方法,找到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模式,从而获得研究资料。
  5.行动研究法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方法、手段来研究遇到的具体情况,调整实验的方法,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受场地因素限制完全没有正规、安全的篮球场地学校
  在联盟内部分初中和小学,场地设施极为有限,篮球场地很少且破损严重,存在安全隐患,学校只能让学生在跑道、空地甚至走廊内开展篮球活动。内容也非常的简单,以原地运球、近距离传球等基本练习方法,长期如此开展,学生身体素质得不到提升,技术水平没有极高,逐渐失去对篮球的兴趣。
  2.有标准篮球场地但是数量不够的学校
  联盟内有些学校配有标准篮球场,但是班级数量较多,学生活动空间不足,体锻课时间往往几十人在一个篮球内活动。学校有开展班级联赛,但是由于场地限制,只能有以杯赛淘汰赛制开展,大部分班级甚至一个学期只有一场球可打,而这些班级中只有其中的5-10人能参与其中,普及率非常低。
  3.场地充足的学校
  联盟内高中学校场地都比较充足,但是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体育课、体锻课相对少,场地利用率低。班级联赛以正常赛制开展,参与人数相对较少,但是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想参加篮球比赛的学生数量很多,占调查总数的80%以上,可见场地充足的学校篮球发展受限于活动时间少,比赛次数少,比赛形式制约参与人数。
  4.师资力量不足的学校
  在个别小学和初中存在着体育课由其他科目教师兼授体育课的情况,比如集团内的明德校区,整个初中部只有一名专职体育教师,非体育专业教师在学生技术指导、活动组织、赛事安排等方面都存在能力和经验不足的情况,这就导致学生除了体育课之外,很难组织其他篮球活动,所以师资不足也是阻碍校园篮球发展的一大因素。
  四、教会勤练常赛的篮球区域联盟模式的可行性
  本文以研究教育集团化(小学、初中、高中)为框架(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1 6模(下转第14版)(上接第13版)式),以构建校园篮球发展区域联盟为切入点,研究依托区域联盟优势,整合,共享资源,合理调配师资,合力推动各学段、水平段校园篮球多样化发展,探讨校园篮球竞赛改革与发展,摸索出一套合理科学的校园篮球竞赛体系。在课堂教学上摒弃当前校园篮球教学的功利思想,踏踏实实地回归到校园篮球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竞赛,并结合校园篮球场地不足现状,尝试解决校园篮球中人地矛盾的问题和校园篮球全面普及、全面發展、人人参赛的问题。完备校园篮球尖子训练和竞赛逐级体系,在选材和训练上形成小学、中学、高中一体化的选材、训练体系,保证好篮球苗子升学后依然有系统的训练,让篮球苗子的运动能力得到系统发展。
  研究运用“一校一品”(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被评广州市第二批高水平篮球运动团队、篮球“一校一品”和篮球传统学校)或“一校多品”等特色课程让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学校利用特色课程,解决校园篮球竞赛仅仅是极少数篮球队队员参与的问题,推广人人参与、人人竞赛,常练常赛的观念。   五、教会勤练常赛的篮球区域联盟模式的实施策略
  1.达成目标
  区域联盟学校整合资源,建立长期合作方案,制定多梯队、多形式的篮球比赛活动规则,力争做到人人参赛,全面普及。
  2.发展策略
  校园篮球比赛与活动是全体学生的权力,建立考核与竞赛结合,活动与竞赛结合,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校园篮球竞赛管理制度,比赛内容包括技能、体能分组比赛,打造从学校→学生→班级的校园篮球品牌赛事,要求每学期要组织班级比赛,做到班班有篮球队,年级有篮球队,校有校队,区级比赛采用参赛队伍均承担至少一轮主场比赛的做法,更好地发挥校园篮球比赛的育人价值和功能。
  3.区域联盟篮球教学与学校的健康教育活动结合
  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必要健康知识或技能后,如果能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检验就可以巩固学生的健康信念,通过行为体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健康行为。比如在学校举行的科学锻炼预防运动损伤知识讲座之前,老师在篮球投篮技术学习中,让学生充分认识投篮的发力、用力以及动作的连续性和动作链的建立。通过错误动作的对比,引导他们正确认识错误动作对身体的伤害以及预防的方法手段。告诉他们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错误,在投篮环节手臂用力过多,用力过猛时间长了就会照成肘关节疼痛,或者是手腕的用力过多,造成手腕疼痛,这些错误的动作对身体都是一种伤害。因此,在这些课程学习中老师引入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让同学们注意,能够起到预防伤病的,促进技术的规范学习的效果。
  六、结束语
  目前校园篮球竞赛仅仅是极少数篮球队员参与,而忽视推广普及人人参与、人人参赛的问题;解决校园篮球只重视运动成绩和名次排名,而忽视足球育人价值功能、忽视校园篮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问题,忽视校园篮球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以及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小学区域联盟推动校园篮球教会勤练常赛模式的实践应用研究,制定区域开展校园篮球课堂教学活动与竞赛的改革方案,形成稳定成熟的校园篮球校内比赛、区域比赛规程和方案,指导联盟内学校更好的开展校园篮球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服务,为终身体育思想服务,为实现校园篮球的育人功能服务,为区域校园篮球稳固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S]. 2008,12.
  [2]高振东,李利强,张烁.体育强国视域下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文化建设困境及策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05).
  [3]張楚平.青少年篮球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6(3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因此,培养一批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的任务迫在眉睫,本文从教育根植于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爱、对国家的爱来对新时代教师的师风师德的内涵进行阐述。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关爱学生;热爱事业  2015年,笔者加入了长安镇教育行业这个大家庭。走进学校,映
【摘要】音乐聆听贯彻于一切音乐实践活动的始终。本文通过对两种不同音乐教育哲学观下的音乐聆听本质的比较,分析出更有利于当前音乐教育发展的实践音乐聆听,并对其思想内涵进行更深入的解释和认知。在实际教学中,以聆听与实践行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推动音乐学习者向更高的音乐聆听素养水平发展,使学习者在音乐聆听中实现“自我发展、建设性知识和流畅”。  【关键词】音乐教育哲学观;音乐聆听;音乐认知;聆听素养  一、
目前,中国设施农业发展势头迅猛,随着设施园艺标准化生产技术的不断系统化和产业化,生产者对设施农业对应的智能的小型机具提出了需求,设施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对于解决产品产量低、生产效益差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刘颖、吕英民等,2010)。设施植保设备标准化及其操作规程标准化是设施生产技术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施生产植保作业标准化首先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装备,开发移动式标准化智能小型农机是解决这个瓶颈
为了进一步提高Priva经销商对其产品的安装、调试、及售后的能力,进一步建立健全Priva在亚洲市场的经销商以及售后服务体系,从而能够为最终客户提供更佳优质,便捷、快速的售前售后服务。 Priva北京分公司自2013年开始将会定期对不同经销商及潜在经销商进行部分产品的技术培训活动!  2013年第一期经销商技术培训工作在1月份如期举行,为期3 天,并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此次技术培训活动吸引了中国台湾
摘 要:人要常怀感恩之心,作为学生,更要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感恩教育是小学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德育教学中要重视对感恩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恩意识,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意义,然后着重对小学德育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感恩教育;渗透;分析  小学阶段是
海盐华帅特塑料电器有限公司创建于1998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生产和销售塑料建材的私营企业,系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重合同守信用AAA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浙江省最具成长潜力的100 佳中小企业及嘉兴市十佳民营科技企业、海盐县十佳技术创新企业。公司现有先进的型材生产线12 条及聚碳酸酯(PC)板生产线7 条,是目前省内具有较大规模的PVC塑料异型材生产企业和国内规模最大的聚碳酸酯(PC)板材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长身体、学知识,培养性格和完善道德修养的重要时期,课堂必须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我们通过学习《将相和》这个故事进行品读和领悟。学会理清思路结构,感悟语言内涵,抓住人物特点,体会人物品质,从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关键词】品读语言;课堂渗透;思品教育  文章通常都会抓住人物的特点,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将相和》中故事情节简单易懂,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
【摘要】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发展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落实科技创新教育是发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探讨科技创新教育对学生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科技创新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STEAM教育最早是在美国提出的,由STEM教育演变而来。STEM教育偏重理科素养的培养,其核心是“做什么”“怎么做”,2006年将艺术(ART)这个人文因素放到STEM教育中,形成了现在人们所说的STEAM教育。虽然不同学者对STEAM教育的理解不同,但是其理念是一致的:STEAM教育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及有机统一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力图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百合寓意“百年好合”,是人们表达祝愿和家庭室内布置的重要素材,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已成为世界主要切花品种之一。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大力发展花卉产业,百合作为主要切花品种,每年种植量在1000 万粒以上,由于连作障碍的影响,百合切花品质下降,经济效益降低,花农种植积极性受挫,严重影响了东海县切花百合的稳定发展。东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因地制宜,经试验、示范总结出百合箱式栽培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