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阶梯式英语听说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s2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哑巴英语的时代似乎已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中小学生见面了谁都会来两句“Hello!Hi!Goodmorning!”,不过,除了有限的几句以外,再想多聊点什么,又有点搜肠刮肚了。究其实质,乃“哑巴式”的学习和教学方式并未因几句口头禅而被某些学生或教师所遗忘。在日益提倡高效课堂,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今天,英语教学“填鸭式”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在现在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说、写”,学生一味地“读、抄、背、做”,甚至于“看”仍是部分地方教学的主流,“听、说”作为英语中重要的领先两步曲,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连最基本的训练也被教师的“汉语明朗化”讲解给挤占了。“听说”仅被看成是考试的组成部分而不得不将就应付着。难道“听说”方面的能力只在试卷得分高低上才发挥作用吗?绝非如此!
  英语作为语言的一种,同汉语或世界上其他任何语言一样,是一种交际工具。既是交际工具,首当其冲,必须“会听能说”,之后才会有其深层的学习和领悟。课堂是学英语“听说”训练的主阵地,它既能达到英语交际的目的,又是掌握好一门外语的重要途径,尤其是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的初学者,英语课上的“听说”显得尤为重要。“听说”的充分训练能更好地促进英语读、写、用等其它方面的综合语言能力。即使教师只是为了教出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即使学生只是为了英语考试能拿高分,“听说”在课堂上一样不能被闲置或放松,绝不可以只在考前“练练舌,洗洗耳”,更不能把它当成是浪费宝贵课堂时间和学习时间的负担。事实上,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听说”活动不需要作为一个独立部分,特意花时间进行专门训练,它贯穿课堂教学始末,同教学内容紧密相联。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只要师生间真正做到把英语当成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的平台,不仅“听说”不成问题,而且在听说活动过程中,所学知识也能快速被吸收运用,并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那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做到将听说有机地融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呢?下面我将自己十几年来在课堂教学上这一方面的作法做个小结,我简单地说说我几点粗浅的“收获”,与大家共享,不足之处,还望大家不吝赐教。
  首先,课前师生间简短的问答可起到练习“听、说”作用,既可复习上堂课知识,又可以为本节课教学作准备。或者让学生作报告或自拟话题进行口语训练,或者教师提前提示主题,学生课前准备后做简单的讲演,必要时可让成绩好的学生做简短的评论,亦或只就上堂课的内容进行师生问答,或学生复述。这短短几分钟的“听说”训练既练听力,练兴趣也可拓展话题,还可练胆量。不至于见到老外不敢出声,同学间见面除了“Hello!”就是“Bye—bye!”
  其次新目标中的1a、2a、3a部分基本上为新知识,简单听力或基本能力的呈现部分,注重的是基础知识与能力。此部分常为知识的授新阶段。教师可进行引导式的“问”或“说”,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答”或“听”,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有效地练习学生的听力,口头表达能力。在这一过程中,随着教师有趣的、巧妙的叙述或有目的的提问,学生可逐步地由已掌握的知识,无声地过渡到“未知”领域,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作为教师千万不能忽略了自己在这部分所运用的“听说”的作用。因为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而且决定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与否和知识掌握难易程度与否。
  再次,当学生在教师煽动性的陈述或问答中被逐步引入到所学新知识后,“听说”活动又成为下一阶段——操练和半开放式运用阶段,学生掌握和巩固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这时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或学生实际,为学生设置一系列的学习任务活动,让学生利用“听说”方式进行结对或小组活动等完成学习任务。这一过程中,“听说”活动在任务型教学中完成任务,凸显知识的能力运用中起着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学生掌握和运用英语知识的必不可少的方法。也正是在完成一系列学习任务的“听说”中,1b、2b、3b的掌握,运用就水到渠成了。
  最后,当学生在师生间“听说”活动中轻松进入1a、2a、3a,在学习任务活动的“听说”中运用1b、2b、3b后,再进行1c、2c、3c或阅读或写作等综合运用就简单易行了。同样在进行1c、2c、3c等活动前,教师可让学生进行相关背景知识或话题方面的“听说”训练,进行“预热”,以期达到有话可说,有话想说的效果,而后再进行独立的读、写、用。从而将高难度的知识综合运用通过“听说”方式逐层“阶梯”化,简单化。这种逐步引导并在“听说”领先中领会知识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表明它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克服畏难情绪,而且学生能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各方面的能力也能得到全面提高,最大程度上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和自豪感。
  当然,“听说”水平同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阅历,已有的英语知识和生活环境等有关。它的训练与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有成效的,它需要师生间日积月累,长期训练运用,尤其是体现在英语教学的每一堂课,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中。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切忌为了“听”而听,为了“说”而说。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发展学生英语素质和能力,英语课上我们英语教师是得该在课堂“听说”上好好下点功夫了。
其他文献
本文是在切槽孔爆破法开采石材试验的基础上,对炸药选择、装药量计算、炮孔布置方式、装填结构等重要问题阐明了作者的见解。 Based on the test of slotted hole mining me
听是人们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听觉领悟语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接受信息、识别、判断和理解声音信号等几个层次的心理活动。人们接受信息后,通过大脑来识别和理解每个声音信号的意义,然后做出适当的反馈。反馈的快慢、判断的正确与否,同一个人的识别和理解能力及个人的知识、经验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真正掌握一门外语,必须尽快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只有听得正确,才能读得流畅,说得流利
期刊
【摘要】本文从组织教学活动、开展语音语调训练、拓展英语思维、督促学生平时积累、强化教师课堂语言五方面,浅谈如何让英语语感之花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灿烂绽放。  【关键词】组织教学开展训练拓展思维督促积累强化语言  语感就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语音的感受,语意的感受,以及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语感影响着语言运用的效果和质量。《课标》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建立小学生学
【摘要】新课改下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已不能再以初中英语为代言词了。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来,根据“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区分成次分类指导,讲究实效、保证质量”的要求,全国各省各地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从小学三年级起就开设了英语课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低年级英语课程的开设也已经由实验阶段走向普及。这也就意味着基础阶段英语又划分为小学
最近,美国戴维森公司正在研制新的干法法煤工艺和装置。这套装置的核心是一组在空气沸腾振动作用下的重力分离 Recently, the United States Davidson is developing a new
随着中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跃出教科书框架,学活书本,从而使学生变得更聪明,这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当今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那么,什么是创新思维呢?  所谓创新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增长开拓新领域的思维能力,亦即在人们的思维领域中追求最佳,最新知识独创的思维。按爱因斯坦所说,“创新思维只是一种新颖而有
期刊
书面表达是近十年来体现中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一种常用表达方式,也是很多学生和老师在起始阶段最难以入手的问题。如何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笔者认为:在起始阶段,及早抓起早写、
善教者所追求的完美的教学效果应该是:调动学生的情、智、意、能各种感观,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在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研究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创新。在教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情境教学通过教师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英语的兴趣。  众所周知,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人类的语言交流是在一定的社会情景的基础上才有其特定的意义。如果语言离开了情景和实践,它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情景教学,利用活泼的形式,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在学生脑中留下具体的鲜明的印象。学生往往因为记住某一节课的某个特定情景而记住该节课上老师讲授
期刊
目的:观察腰椎管减压术中神经根鞘膜内注射与术后静脉内滴注糖皮质激治疗术后下肢脊神经根性疼痛的疗效。  方法:主要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我院脊柱外科住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