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作文起个好题目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sky4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时候有位画家很喜欢龙,他叫张僧繇,他特别擅长画龙,也因为他画龙这件事有了成语“画龙点睛”。演变到现在“画龙点睛”常用来形容在说话或写文章的关键处加上一笔,使语言或句子更加生动、具体。生活娱乐中舞狮之前通常会举行“点睛”仪式。表明了“眼睛”所处的重要位置。对一篇文章来说,它的眼睛是什么呢?是它的题目。题目,犹如一个人的眼睛那样引人注目。一篇好作文,如果配上个好的题目,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题目,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一般化的标题,容易在读者的阅览中被忽视,被淘汰,以致连累整篇文章。
  题目在作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不容置疑的,作为一篇文章的题目,题目简洁明朗,生动有趣,含蓄虚化,肯定能吸引读者去阅读整篇文章。
  教学案例:《我们的老师是狐仙》讲述新年快到了,晚上我在布置教室时,意外发现来帮助我的棉老师出门时,一条长长的狐狸尾巴也同时从门缝消失了。难道我们喜欢的棉老师是狐仙。几天后,棉老师却失踪了。棉老师理解我们,支持我们,我们喜欢她。所以,我一定要把她找回来。棉老师为什么来做我们的老师,又为什么离开呢?她生活的狐狸世界离我们有多远?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首先,这个题目给人一种匪夷所思的感觉,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往下读,读完全文,不禁为作者车培晶创作的一部幻想小说真实与虚化合情合理感到震撼,也感到作者取这个题目匠心独运、恰当有力。六年级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魏巍在朝鲜战场上看到了、感受到了志愿军可歌可泣的事迹而抒发情怀的一篇感人作品,不光内容感人,而且题目取得好,阅读后人们已经把志愿军战士与“最可爱的人”画了等号,志愿军战士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一个好题目魅力多神奇呀。
  什么样的题目才算好题目呢?与文章内容一致,在目录页里一眼能看到、记住的题目就是好题目。如《我的同桌是女妖》《窃读记》《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些题目如一颗颗璀璨的星星,闪闪发光吸引着读者。案例欣赏:《我的老师》文中讲了刘老师妻子在医院生孩子,刘老师仍不肯请假坚持一边忙着上课,一边到医院照料妻子,刘老师热爱学生、爱岗敬业在这个学生字里行间流露了出来,结尾小作者发出感慨“他为什么这样受人尊敬、爱戴?那是因为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同学们的身上,他有着一颗无私的心。”习作内容写得真挚动人,但是习作题目太平淡、一般化,很难获得读者兴趣。能不能把最后感慨,点明中心的语句“他有着一颗无私的心”整理来作题目呢,《无私的心》这样题目比《我的老师》觉得更新鲜更能吸引人,好题目也就出来了。
  如何别出心裁写出吸引人的题目呢?
  1、高度概括全文内容。一看题目读者就能把握全文的核心,让读者从题目中感受到作者所写内容的浓缩,这种是最常用。如《“精彩极”和“糟糕透了”》选用了父母教育孩子的两句话、两种观点提炼来当作了题目,文章主要内容,父母的良苦用心在题目中显现了出来。《青山处处埋忠骨》《将相和》都很精典的范例。这些题目有高度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和中心。
  2、点明内容范围。一篇习作要写哪个地方,写些什么,通过把内容高度概括到题目上,让人一看了就知道写些什么,读者兴趣就会从题目中产生了,引起了读文章的欲望。如《家乡的西亭脆饼》看了这个题目就明白了作者是写家乡美食西亭脆饼,也让读者也想随小作者一起去品味下西亭脆饼的味道。《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雅鲁藏布大峡谷》清楚交待了内容范围,引起读者注意。
  3、形象化语句。《我不小心看到了试卷答案》写考试前意外在教师办公桌上看到了试卷答案,心里矛盾与担心描绘得很好,笔锋一转从这方面去构思深化,要按自己的思维去做,不刻意去想看到的答案,要考出自己真实水平,作文思想感情丰富了,作文内容得到了升华。作文内容好,题目更是新颖别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总理在校读书的一个故事把他讲的一句很有份量的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作题目,很合适也给整个故事增添了魅力。
  4、提问形式。题目采用问的形式出现,问句中也把文章主要意思加以体现。〈幸福是什么〉先讲三个牧童发现树林里一口老泉已经不涌泉水了,他们主动带来锄头、铁锹,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人们能喝到干净的泉水。再讲智慧的女儿看见了他们的所作所为,称赞他们做了一件好事,并祝他们幸福。这时,三个牧童并不理解什么是幸福。智慧的女儿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弄明白。接着讲十年以后三个牧童又在小井旁边相遇。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的好处:有了泉水,树木茁壮成长,人畜可以随时饮用。他们为此感到快乐。回顾各自十年的生活经历,他们对幸福是什么有了比较深刻也比较一致的体会:因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益处而感到幸福。最后讲智慧的女儿再次出现,她概括了他们的体会,揭示了幸福的含义。三个热心的牧童明白了幸福是什么,读者在阅读中也会沉浸在字里行间体会到幸福的含义。
  5、精炼喻意。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写了老农创造绿洲坚定信念,绿化家园不屈精神,这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老农利用自己有限生命为人类创造了无限价值,所以说他就如这“青山”一样不会老。《我家跨上“信息高速路”》《都是“馋猫”惹的祸》这些题目一见钟情,增加了阅读有效信息,读者有忍不住一口读下去的迫切希望。
  别出心裁的题目,让人过目不忘,且记住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好题目除了在习作中用心提炼外,平日里要勤于积累,注意鉴赏,好题目就会在不经意中冒出来。
其他文献
土地利用作为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经济活动,贯穿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是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相互影响和作用,共同发展与不断进化的产物。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
【摘 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写字教学,把它列为低年级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并在小学语文各年级的课程中还专门安排了一节写字课程,有专门的写字本。但就现阶段的识字教学来说,要达到要求仍差距较大。虽然随着新课标进一步实施,学校、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写字教学了。可是,我们也发现,有些教师为了体现自主、探究、合作的理念,过分注重了形式上的东西,忽视了写字本身的特点。  【关键字】写字教学 低年级 语
【摘要】每篇课文都不是死的,而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只要你认真思考,仔细分析,他们自己就会告诉你他们的特色是什么,应该怎样教活他们。  【摘要】 抓住特色 认真分析 教活课文 活学活用  从事多年的语文教学,若问我对语文教学的感受,用朱熹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来形容极为恰当。我发现每篇课文都不是死的,不是干巴巴的;而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只要你认真思考,仔细分析,他们自己就会告诉你
【摘要】现代的主要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之一就是让学生通过合作来进行学习。将语文的学习作为合作学习的起点,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性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还能够抓住语文阅读的教学特点和规律,从而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应用合作学习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 合作学习 方法  合作性学习的教学理念最开始来源于美国,现在这种教学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读写能力的高低。在识字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快乐识字、主动识字、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步。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编排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生理心理特点,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采取多种方法,创造各种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这样才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启疑、激趣中让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读书,尤其是读好书,是与先哲的一种对话,亦是涤荡心灵、塑造完美人格、提高文化品味的一个重要途径。乐读者,可嗅得墨香;善读者,可嚼出智慧。正如教育家霍姆林基所说的那样:“我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也如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朱永新所言:“理想的教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
【摘要】中学的语文学习对学生文化素养形成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树立,为了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促使他们掌握和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加入人文关怀,从而既培养学生的情感,又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笔者根据实际,提出了语文教学中缺乏人文关怀的原因,并且对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或建议。  【关键词】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