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w9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读书,尤其是读好书,是与先哲的一种对话,亦是涤荡心灵、塑造完美人格、提高文化品味的一个重要途径。乐读者,可嗅得墨香;善读者,可嚼出智慧。正如教育家霍姆林基所说的那样:“我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也如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朱永新所言:“理想的教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实施有效的人文教育,一定要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可见阅读对于教育的作用之大了。
  一、以兴趣为基点,乐于知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实际工作中是用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心扉的。具体做法是:①选用一些趣味性、故事性的文章,用生动的、情趣的语言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复述故事内容,在学生兴趣很高的时候,让学生自读文章,研读短文内容,并结合短文内容写一些自己的想法、感受。②结合短文内容开展有趣的活动。以表演的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短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欲望。其次,我们通过学校宣传、班级报送、师生互动等方式进行宣传及筛选,让学生在外界环境的刺激和熏陶下,对读书的兴趣有所提高,在思想上也能充分的认识读书的重要性,为后面活动的开展铺好路。通过前期强势宣传和营造读书氛围,提高了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为深入落实课外阅读计划的各项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图书室、了解图书分类、介绍较为典型的文学名著,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一种温馨的人文氛围、美丽生动的语言来“熏”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也不乏举办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合作探究,丰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
  二、以品读为支柱,勤于阅书
  授之以渔,指导阅读。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仍比较薄弱,他们对书的好坏还不能很好把握,对好词好句好不能很好辨别,甚至疏于辨别。有些学生对文字类的经典不感兴趣,有些学生则对图画十分喜爱。因此,在学习中,我们始终关注学生的阅读动态。巧借绘本,快乐阅读。小学生还未脱离“稚气”,对文学修养的提高又十分渴望。我们主要引导学生阅读有插图的经典,并知道学生学会观察插图,学会文图结合,学会想象与提升思想内涵。具体做法:首先让学生初步领悟短文的内容,读出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情感。②范读,让学生从老师的范读中感受文章的音韵。优美的音韵就像溪水一样不知不觉流入学生的心田,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③导读。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品味文章的优美与绝妙。首先感知文字内容,扫除生字词障碍,接着展开想象,把文字变成“图画”,以“图画”品味语言,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学生融入其中。
  三、以笔记为翅膀,阅有所得
  笔记,是每一位阅读者的必备品。本次活动要求学生要做好摘录笔记的好习惯,并在小组中展示较为优秀的读书笔记。通过展示,同学们互取所需,学到了更多读书知识和方法,加深了爱书、用书的思想认识,同时又促进了同学良好读书习惯的自觉形成。此外,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学生撰写阅读心得,将自己阅读所得以文字形式表达出来,真正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悟。
  四、培养阅读习惯的注意事项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基础,快速度,高效率地阅读是由良好的阅读习惯慢慢形成的。由此可见,良好的习惯是多么重要。
  1.咬定阅读不放松。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是在不间断的阅读中自然形成的。因此,要想提高阅读能力和速度,就要经常阅读,天天阅读,坚持不懈。一旦形成了阅读的习惯,阅读的能力就自然提高了,速度就快了。
  2.只读意群。读时要一个意群,一个意群地读,也就是一小段一小段地读,不能只停留在某个单词或词组上。如果在不太重要的单词或词组上,花费的时间太多,阅读的速度就很难快得起来。
  3.不能读出声。有的同学喜欢把阅读的内容读出来,这样阅读不仅会限制自己阅读的速度,还会影响到周围的同学。参加考虑或竞赛时,这种习惯是绝对禁止的。
  4.不能玩东西。有的同学一边读书,一边手里玩着东西,这样阅读等于一心二用,在玩和读上平分精力,能读得快吗?
  5.不能用手指或笔尖点着阅读。有的同学阅读时,用手指或笔尖点着文字,一点一点地往前读,还不时乱画。这种习惯也会影响阅读的速度,不时中断使读的速度快不起来。
  阅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文化权利。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科学引导下,愿阅读成为每个人的习惯。
其他文献
用户访谈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定性研究方法.通常访谈分为“访谈准备、执行访谈、梳理结论”三大环节.本文重点围绕“执行访谈”,结合实际案例,探索如何以提问和沟通的技巧听到用
期刊
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习识字对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语文能力的发展有特殊的意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汉字,让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于刚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关,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识字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形象自观的手段,创设丰
我的家乡是武城青翠园(爷爷开的养蜂场,顺便种果树。),他并不热闹繁华,但却十分的美丽。我从小就从里面玩耍、成长。里面一年四季都十分的可爱。  春天,野花野草向我们微笑,柳树挥舞着她柔嫩的枝条。同时这个季节兔子也十分活跃。奶奶经常把蜂箱旁边的兔子笼里的兔子拿出来陪我玩,一只一只的兔子蹦蹦跳跳的,像一个个小雪球一样,滚来滚去。草莓丛上有了小小的果子,像一块块红色的玛瑙,有像一个个红色珍珠,草莓叶也是十
土地利用作为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经济活动,贯穿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是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相互影响和作用,共同发展与不断进化的产物。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
【摘 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写字教学,把它列为低年级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并在小学语文各年级的课程中还专门安排了一节写字课程,有专门的写字本。但就现阶段的识字教学来说,要达到要求仍差距较大。虽然随着新课标进一步实施,学校、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写字教学了。可是,我们也发现,有些教师为了体现自主、探究、合作的理念,过分注重了形式上的东西,忽视了写字本身的特点。  【关键字】写字教学 低年级 语
【摘要】每篇课文都不是死的,而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只要你认真思考,仔细分析,他们自己就会告诉你他们的特色是什么,应该怎样教活他们。  【摘要】 抓住特色 认真分析 教活课文 活学活用  从事多年的语文教学,若问我对语文教学的感受,用朱熹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来形容极为恰当。我发现每篇课文都不是死的,不是干巴巴的;而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只要你认真思考,仔细分析,他们自己就会告诉你
【摘要】现代的主要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之一就是让学生通过合作来进行学习。将语文的学习作为合作学习的起点,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性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还能够抓住语文阅读的教学特点和规律,从而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应用合作学习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 合作学习 方法  合作性学习的教学理念最开始来源于美国,现在这种教学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读写能力的高低。在识字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快乐识字、主动识字、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步。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编排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生理心理特点,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采取多种方法,创造各种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这样才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启疑、激趣中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