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之一》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评价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KGJBNLRBKJGWIJ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上册 第92页、93页及练习二第1、2、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能读写几分之。(2)使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3)能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动手操作,学会合作学习。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结合情景能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正确比较分子是一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圆形纸片、正方形纸;2、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有规则的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有两个好朋友结伴来到郊外进行野炊,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他们准备了哪些好吃的?(四个苹果、两瓶矿泉水、一个饼子)
  他们应该怎么分才最公平呢?(平均分)
  下面请同学们帮帮忙,用手势告诉我怎么分?(引导学生将各种食物平均分。)
  师: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分得的结果不是“整数”的况,就比如刚才那两个小朋友要平均分一个饼子。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为了表示他的结果,就需要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
  [设计意图:从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作为切入点。设激发学习兴趣,尊重他们的想法,才能让他们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二、教学新课
  1、认识1/2
  刚才野炊的两个小朋友需要分一个饼子,该怎么分呢?我们用圆片来表示这个饼子,将这个饼子平均分成两份。(把圆片对折)左边的就是这个圆片的多少?(一半)这时我们就可以说其中的一份是这个饼子的1/2。那右边这一份该用什么表示呢?为什么?(得出结论:把一个饼子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我们刚才把圆片对折,表示出了1/2,那你现在能把,你们课前准备好的有规则的纸,也折一折,表示出1/2吗?(教师巡视观察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请一位同学演示自己是如何做到的。
  师:刚才大家都能用自己喜欢的纸,折出它的1/2,这是为什么?(这些纸都是有规则的,可以平均分)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他们喜欢的材料为基础,通过自己操作、演示、说理等方法,在脑海中建立起1/2这个分数,并突出1/2的本质属性。促使他们积极的去吸收更多的知识]
  2、学习几分之一的写法
  师:请同学们试着用手中的纸折出它的1/3,并试着在草稿纸上写一写1/3.
  请同学演示他的做法,并写一写1/3。
  师:我们在写几分之一的时候,先看看把它平均分成几份,分成的份数就作为分数的分母写在横线的下边。因为只选其中的一份,所以“1”就作为分数的分母写在横线的上边。
  师:老师手中这张正方形的纸怎样折出他的1/4呢?请同学们说着老师来做一做。(把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请同学们帮老师把这个分数写出来。(教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写。)
  师:刚才大家用手中的纸折出了1/2、1/3。现在再请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的同学分别折出它的1/5、1/6、1/7,并用手中的彩色粉笔把它们图上色。
  请同学们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2题,并订正。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借助他们手中的教具,自己去创造分数、研究分数。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创造出几分之一,而且还可以正确的认识几分之一。让学生在动手中理解分数与平均分的份数有关,从而把握分数的本质属性。也让他们在“学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1、几分之一的比较
  小明一家吃苹果,妈妈想把苹果分成1/2、1/4、1/8问小明吃哪块。同学们如果是你,你想要哪块呢?小明他想要最小的,他要把大的留给爸爸、妈妈,可是又不知道哪块最小,你能帮帮他吗?
  请小组合作用手中的纸动手分一分,并把分出来的图上色,然后再比一比,最后说出哪块最小。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请同学们完成练习二十二第3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经过操作、讨论、发现,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三、课外延伸
  我把一个圆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1/5对吗?
  四、小结
  1、介绍生活中的分数
  2、今天你有些什么收获?
其他文献
许多人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和事业中失败,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知识水平低,或者智力开发差。相反,恰恰是这些人在长期的学习经历中,非智力因素始终未得到开发与训练,造成了知识与能力之间巨大的落差,因而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的要求。以本人多年的物理教学经验而言,许多初、高中毕业生学了四、五年物理,但遇到家用电器失灵,却无法判断故障在哪儿,分不清火线与零线,短路时没有处置办法。可见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培养与训练,
一个成功的学生,并不仅仅在于书面成绩的多少。语言是一门灵活的艺术,如果你能掌握住她的神韵,你就能做到一点就通,一说就会,这一点并不是死记硬背能够替代的。而灵活运用一门语言,不敢说,不会听都会是最致命的障碍。在这里,我要重点强调一下口语的重要性。  现行小学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学生年级越低,回答问题越积极,课堂气氛越活跃,然而,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反倒越不愿发言了。有些学生考试常常能拿高分,但
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它是一堂课效果好坏的关键,在一堂课中,新课导人得好,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收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导人新课要讲究艺术和方法。初中语文课导人新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人法,是一种开门见山,直接入题的导人方法,如:《天上的街市》,教师可直接讲:今天,我们学习郭沫若先生写的诗一《天上的街市》,接着就板书课文标题及作者。   
作文教学由于它的特殊性,一直是困扰语文老师的一大难题,也是困扰整个语文界的老大难的问题。尤其是农村的小学作文,更是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生写作文总不知从何说起,所写作文或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或套话成篇,千篇一律;甚至语词破碎。词不达意。学生对作文课叫苦不迭,教师也是一筹莫展,虽经师生共同努力,但是收效甚微。下面,本人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习所得来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体会:    一、成因分析    造成农
[摘 要]权力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也随处可见,但带着驯服色彩的权力却在一家网戒中心肆意。主要分析了教育权力的过渡,以及权力被过度使用的过程,对权力主体的回归进行了相关思考。  [关键词]网瘾 权力    一、对网络成瘾的相关认识    (一)我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现状分析。21世纪互联网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新的生存空间,却也由此衍生出一个重大的问题,网络成瘾。据中国互联络信息中心调查
【摘要】保护环境,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在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村时期应当更加关注我们的环境,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社会要提高认识,加强环保,给我们的家园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保护家园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可持续战略;提高意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我们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十几年前清澈见底的小溪如今它没有当初的清澈,它在哭泣!我们的母亲河,
一、改变传统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基础的教育,其根本出发点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化学在中学教学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是每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科学素质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决不能把化学教学搞成仅为少数学生的升学服务,而大搞“题海战术”,走“应试教育”的老路,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要注重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这一理念给低年级识字教学注入了清风活水,使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如何增强识字的趣味性,便成了识字教学的关键。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尝试着运用了各种趣味性很强的识字教学方法。    一、游戏互动,快乐识字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
[摘 要]近年来兴起的中小学教师“校本教研”,是一种教师教育形式,实践证明它能够较好地做到教师学习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对于解决教师教学实际问题大有帮助。但缺乏基于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全程规划和系统研修,对教师的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仍然有限。自上而下的培训仍然使教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师的主体合作探究作用没有得到发挥,教师作为教师教育的资源没有得到重视和开发利用。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校本教
“在撰文批评上海小学语文教材篡改安徒生童话和剽窃王安忆文章之后,《收获》杂志社副编审、作家叶开昨日继续发力,在其博客上撰文称小学语文教材还大肆剽窃篡改巴金等名家作品。叶开将教材中巴金《鸟的天堂》课文与原文作对比,证明巴金作品遭到篡改,他认为这样的篡改,使得学生读到的课文,是被掺假的作品,原文的精髓已经被抛弃。叶开说:‘牛奶的三聚氰胺伤害孩子的身体,垃圾课文则败坏他们的智力和精神。”’网友们近日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