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直觉思维 培养建模能力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any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觉思维也称灵感思维,或称“顿悟”思维,它是在丰富的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联想、类比、归纳、猜测之后,在短时间内直观地把握事物的本质,瞬间内作出判断的思维形式。数学直觉思维由数学直觉与数学灵感两种形式构成。直觉思维可指引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观察分析、提炼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再把数学模型纳入已有知识系统去处理,进而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依据数学直觉思维的形成特点,我们可从如下几方面引导学生捕捉灵感,提高顿悟水平与数学建模能力。
  一、从观察中捕捉灵感,构建数学模型
  观察是思维的窗口,是有目的的视觉感知。欧拉说:今天已知的数的许多性质,大部分都是经过观察发现的,而且在它的真实性被严格证实以前很久就已被发现了。虽然有许多数的性质我们都非常熟悉,但至今还不能证明,只有靠观察才能获得这些知识。”学生数学建设模解题中,经常着意观察数学对象,迅速检索、沟通已储存在大脑中的有关信息,使原有信息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会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问题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顿悟或理解,迸出创造的灵感火花,建立巧妙的数学建模,顺利解决问题。
  本例中正五边形作为建模的对象恰到好处地体现了题中角度的数量特征。反映了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与想象能力。如果没有一定的建模训练,是很难“创造”出如此简洁、优美的证明的。正如E·L泰勒指出的“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创的见解。”
  二、在分析归纳中捕捉灵感,构建数学模型
  分析和归纳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分析是把整体分解成几个部分的信息体加以考察,而归纳就是对这几个信息体进行综合、概括,从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思考问题时要善于分析与归纳,构建不同数学模型去解决。
  三、在转化与化归中捕捉灵感,构建数学模型
  由于数学建模就是把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因此如果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注重转化,用好这根有力的杠杆,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创造性及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四、在类比联想中捕捉灵感,构建数学模型
  G·波利亚说:“类比是一个伟大的引路人。”类比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把信息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实现信息从模型向原型的转移。因此,类比在数学建模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五、在想象中捕捉灵感,构建数学模型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数学思维中,联想、猜想都是想象的派生,是想象的延伸。建模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可达到全新的境界。
  数学建模活动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前苏联科学家凯德洛夫明确指出:没有任何一个创造性行为能离开直觉活动。直觉思维具有快速性,迅速肯定或否定某一思路或结论,给人以“发散”、“放射”的感觉,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于是,直觉思维的开发与培养对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观察想象能力,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通过实践验证数学模型的能力都必不可少。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从整体考察问题,加强发散思维训练,通过丰富的想象构建一个个鲜活的数学模型,准确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联系,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粹,是普遍适用的并且强有力的思考方式,应用这些数学思考的方式的经验构成了数学的能力,它是人的智力特征,它能使人判断地阅读,能识别谬误,能探察偏见,能估计风险,能提出变通的办法,能使我们了解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充满信息的世界。  关键词 彰显个性 求真务实 科学态度  一、让课堂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天地  研究表明,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经验和学习兴趣基础之上,没有学生
期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给我们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型人才的要求,明确了思想,确定了方向。这一形势为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真正转型必然地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一、推行素质教育不应该只做形式和表面的文章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呼声,伴随知识经济的发展已倡导了很久,然而由于传统惯性,其并没有得到真正实践,只是狠做了一些形式和表面的文章。语文教育亦
期刊
摘 要 政治课作为高中课程中的必修课程,其担负着德育和双重任务,如何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率,真正实现政治课的真正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期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笔者就高中政治教学语言组织策略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语言组织 策略 重要性  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教育主要是通过高中政治来实现的,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以及旧教学方式的束缚,很多教师在进
期刊
摘 要 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重要的阅读实践活动,是形成阅读能力十分重要的方面。课外阅读对整个语文教学以及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都是至关重的。本文将以分析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为出发点,探讨课外阅读的作用、改进方法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 课外阅读 兴趣  课外阅读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然而大部分的农村学校,图书
期刊
摘 要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时代呼唤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每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问题。因而,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创设情境 发散思维 集中思维 学习动机  创造思维是指主动地、独立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
期刊
最爱问“为什么”是孩子最天真无邪的时候。可随着年岁的增长,问“为什么”的孩子就越来越少。“问”就是质疑,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但随着年级的增高, 自主质疑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对探索学习方法劲头也逐渐退化,课上举手发言的学生也越来越少,导致学生的学习信心和能力的下降。  有人说:“追根溯源,是教学设计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使教学过程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乐趣,缺乏对学生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
期刊
摘 要 小学语文教材是小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学生学习古典诗词,不仅能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也能体会到凝聚在古典诗词中的智慧、风骨、操守、意境。本文分析了人教版小学语文古典诗词的特点,通过剖析人教版教材的特点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人教版 小学语文 古典诗词  人教版教材在古典诗词内容的选择上,唐代篇目最多,其次是宋代,元代以后和唐以前的篇目最少。这是由于唐宋时代出
期刊
摘 要 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要想学好语文,学习兴趣、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有人感到学习语文很吃力,我想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没有拥有一把打开语文之门的金钥匙。为此,结合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我来谈一下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改下的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是研究在教学中如何知道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习语文的效率。本文分别从朗读课文要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教师用范读指导学生朗读,智慧评价、激励性语言指导学生朗读等方面去研究。  关键词 有感情 朗读 指导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也是阅读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读书方式。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生各学段的朗读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学习语文中有
期刊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青睐,但也随着时间推移显示出留于形式费时低效的尴尬局面。本人近两年在农村偏远初中语文教学中勇于实践,对如何深化小组学习,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性和有效性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小组合作 目标具体化 内容合理化 科学分组 有效评价  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但是,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的开展,绝非易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