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有感情朗读的指导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bme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是研究在教学中如何知道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习语文的效率。本文分别从朗读课文要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教师用范读指导学生朗读,智慧评价、激励性语言指导学生朗读等方面去研究。
  关键词 有感情 朗读 指导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也是阅读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读书方式。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生各学段的朗读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学习语文中有着特殊的功能,它既有吸收课文语言、内容的功能,又有发展语言、发展思维、激发朗读者情感的功能。在课堂上的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呢?
  一、朗读课文要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一)首先要读正确。读正确就应该做到发音准确,不读漏字,添字,不读白字,读时要精神集中,镇定,以防读错。抓住读得不顺嘴或与自己语言习惯不一样的地方多练几遍,读到正确为止。
  (二)其次要读流利。流利是在正确读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的。流利地读主要是不断读,不读破句。要做到流利地读,关键在于扩大视读广度。不仅看一个词读一个词,而且能够嘴里读这个词,眼睛就看下一个词,迅速把几个词联系起来,做到停顿正确。这只能通过多朗读,多练习,才能达到。同时也要注意表达符号读时也要区分,不同的符号读的节奏不一样。
  (三)有感情的朗读是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对课文的内涵理解之后才能达到的。因此,要想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首先是要理接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到作者的感情,那么在朗读的时候才能置身其中,做到情感的真实表现。其实还要灵活的掌握停顿、重音,以及朗读的快慢。
  二、教师用范读指导学生朗读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朗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比如笔者在讲讲授朱自清的《匆匆》一文,所面对的群体是六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都较低年级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篇散文语言优美,情感深厚,需要激发学生内心潜在的情感,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朗读是一个必不少的教学环节,采取情感教学,用感情朗读贯穿全课的教学。教师有特色的范读能披文入境,融情于声,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氛围,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共鸣。在教学需要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适时范读,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模仿性强,范读更是有效进行感情朗读指导的好办法。下面以朱自清的《匆匆》第一段为例来谈。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前三句情感基调比较一致,学生读着还行,但接下来的“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种问句学生把握不到位,也很难体会出作者对日子的匆匆,一去不复返的那种感慨。这个时候学生可以从教师的范读中,来感受不同问句的读法。尤其是最后几句,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读,直观而真实地感受到不同的问句,可以用不同的声调、语气、表情来演绎。小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这样更便于学生学习和模仿,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的有效范读,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朗读规律和技巧。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距离,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三、智慧评价、激励性语言指导学生朗读
  在我们日常教学中,也不能只有教师的范读,让课堂成了老师一个人展示的舞台。学生在听了教师的范读之后,肯定也有想一展风采的欲望。因此在朗读教学环节中,学生的朗读展示也应予以重视。此时,合理、赏识性地评价也是不容忽视的。
  教师充满智慧的评价,能够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但评价一定要注重内涵,也不能一味地“你真棒!”、“太好了!”之类的语言。这样千篇一律的评价,只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也不可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因此,在朗读指导中,教师还要结合文本内容,对学生的朗读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乐读、爱读、美读的境界。比如学生在读“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又藏在何处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用了一种很平淡的语调,而且声音也特别的小,我就说:你的声音这么小,难道日子被你给藏起来了吗?接下来的是一个女生,她也是读的这一段,她朗读时情感很充沛,而且问句的音调也抬的很高,班里的学生也被她的朗读感染了,我立即给予她这样的评价:连老师也很好奇,我们日子到底去哪了?还藏起来了,要跟我们捉迷藏吗?大家赶快来“找找”吧。这样的评价,对学生的肯定不言而喻,而同时也可以激励更多的同学参与,来读下面的文段,共同寻找“日子的去向”。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以后,更利于教学的实施。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的学习,只要有了兴趣,就会事半功倍。教师的范读和智慧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对文本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和探知欲望,从而使教学更有效。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有感情地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文本所传达的内涵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崔万鹏.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3):207-207.
  [2]焦建海.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朗读教学[J].金色年华(下),2010,(3):119.
  [3]周步堂.以声传情话朗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4):149-149.
其他文献
摘 要 改革 教育 模式,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统一认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实施,虽然要受教育界和社会的制约,但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乃是课堂教学。在现在的教学中必须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 新理念 小学数学 教学过程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面很广,其中有理论问题,也有实践问
期刊
一、导言  《导游实务》是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我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和社会实践,总结以往教学经验尝试了加强《导游业务》的实践性教学,努力实现教学与岗位的“零距离”。  二、加强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三次全国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指出:“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技能人才。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动脑,更要动手,经过实践的锻炼,在工作中能够迅速成长为
期刊
摘 要 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粹,是普遍适用的并且强有力的思考方式,应用这些数学思考的方式的经验构成了数学的能力,它是人的智力特征,它能使人判断地阅读,能识别谬误,能探察偏见,能估计风险,能提出变通的办法,能使我们了解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充满信息的世界。  关键词 彰显个性 求真务实 科学态度  一、让课堂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天地  研究表明,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经验和学习兴趣基础之上,没有学生
期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给我们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型人才的要求,明确了思想,确定了方向。这一形势为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真正转型必然地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一、推行素质教育不应该只做形式和表面的文章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呼声,伴随知识经济的发展已倡导了很久,然而由于传统惯性,其并没有得到真正实践,只是狠做了一些形式和表面的文章。语文教育亦
期刊
摘 要 政治课作为高中课程中的必修课程,其担负着德育和双重任务,如何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率,真正实现政治课的真正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期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笔者就高中政治教学语言组织策略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语言组织 策略 重要性  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教育主要是通过高中政治来实现的,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以及旧教学方式的束缚,很多教师在进
期刊
摘 要 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重要的阅读实践活动,是形成阅读能力十分重要的方面。课外阅读对整个语文教学以及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都是至关重的。本文将以分析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为出发点,探讨课外阅读的作用、改进方法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 课外阅读 兴趣  课外阅读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然而大部分的农村学校,图书
期刊
摘 要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时代呼唤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每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问题。因而,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创设情境 发散思维 集中思维 学习动机  创造思维是指主动地、独立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
期刊
最爱问“为什么”是孩子最天真无邪的时候。可随着年岁的增长,问“为什么”的孩子就越来越少。“问”就是质疑,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但随着年级的增高, 自主质疑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对探索学习方法劲头也逐渐退化,课上举手发言的学生也越来越少,导致学生的学习信心和能力的下降。  有人说:“追根溯源,是教学设计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使教学过程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乐趣,缺乏对学生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
期刊
摘 要 小学语文教材是小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学生学习古典诗词,不仅能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也能体会到凝聚在古典诗词中的智慧、风骨、操守、意境。本文分析了人教版小学语文古典诗词的特点,通过剖析人教版教材的特点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人教版 小学语文 古典诗词  人教版教材在古典诗词内容的选择上,唐代篇目最多,其次是宋代,元代以后和唐以前的篇目最少。这是由于唐宋时代出
期刊
摘 要 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要想学好语文,学习兴趣、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有人感到学习语文很吃力,我想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没有拥有一把打开语文之门的金钥匙。为此,结合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我来谈一下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改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