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变式训练

来源 :大众科学·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zzi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围绕初中数学教学展开论述,论述变式训练在此方面教学工作中的运用问题。文章结合具体的题目对这一训练方式所遵循的原则进行简单介绍,并具体介绍集中训练方法,希望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变式训练
  引言
  初中阶段的数学基础知识相对较少,其题目的设置总是围绕某一知识点或某一重点题型,但学生在解答时仍会手足无措,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这样针对性的训练,发散思维能力薄弱,这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应用变式训练于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改善这一问题,文章将围绕这一点展开。
  一、变式训练所遵循的原则介绍
  (一)可行性原则
  在进行变式训练时,教师要考虑到可行性,能够实现变式训练是需要教师对相关题目进行巧妙合理的转变,引导学生思维发散,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进而培养其数学思维,促进其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以下述题目为例,如图1,有一块半圆形材料,现需从中截取一个正方形,要求截取正方形的一边要在AB边上,其中AB为10,即就是半圆的直径,现需求所截正方形的边长域面积。那么,教师就可根据此题进行简单的变式训练,将题目中的正方形换成矩形,其余条件不予改变,要求学生计算相应矩形的边长与面积,如图2。利用图形的简单转化,实际这样还加大了题目难度,这样的题目变式训练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针对性原则
  初中阶段的数学基础性内容并不多,变式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相应数学问题的本质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使其能够熟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变式训练,充分发挥变式训练的作用[1]。以下述题目为例,如图3,正方形ABCD中有一点P,其中∠PAD和∠PDA均为15°,求证三角形PBC为等边三角形。其主要利用正方形的特性和角度进行求证。基于此,教师可借助等边三角形的特性,将题目进行转化,如图4,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而P位于三角形内部,PA、PB、PC三边分别为3、4、5,求∠APB。问题的本质都是利用几何图形的特性与度数求解问题,如此教学,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对其解答几何证明题目意义重大。
  二、具体训练方法分析
  (一)围绕基础概念进行变式训练
  初中阶段的数学概念相对较多,并且在解题中应用也十分频繁。尤其是在几何证明部分,相应几何体的性质是重要考点,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部分。例如,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正方形又是特殊的菱形,但其又具有矩形的性质。这些几何图形都是由矩形转化得到的,在一些几何证明题中通常需要对这些几何图形的概念和性质进行正推与反推,这是初中阶段几何证明类题目的主流。教师在概念的讲解过程中要注意运用简单的变式训练,以促进学生对相应概念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这样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目中就可以理清概念,做到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二)围绕典型题目进行变式训练
  以初中阶段的追逐与相遇问题为例,比如,小明和小华相距20公里,两人分别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小明乘坐小轿车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出发,小华骑自行车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出发,问:经过多长时间,两人能够相遇?这一问题在初中阶段的实际应用题目中十分常见。教师可基于此类问题进行变式训练,将相遇变为相距。以上述题目为例,继续设问,基于上述条件,问他们第一次相遇后,多长时间两人相距20公里。當然也可以将问题进行转化,转为追逐类题目。假设两人在环形跑道起点同时同向出发,小明以每分钟300米速度出发,小华则以每分钟400米的速度出发,问二人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小华能够领先小明一整圈?这一问题的实质和上述的题目是相同的,教师对此类问题进行简单的变式训练,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这类问题[2]。
  (三)围绕创新型题目进行变式训练
  数学习题中有一些特别典型的题目,其是在传统题目上进行创新,考察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教师可将这类题目筛选出来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以下述题目为例,如图5,ABCD为正方形,其边长为1,P为其内一点,问PA+PB+PC的最小值。基于这一类目,教师可进行简单的转变,改为逆向求解类题目。如图6,正方形ABCD,P为其内一点,已知,PA、PB、PC分别为1、2、3,问正方向的边长。这样的变式训练,将问题与条件调换位置,能够充分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和创新思维,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变式训练的作用,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三、结束语
  教师要正视初中数学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可行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确保变式训练在教学中有效落实。教师可围绕基础概念、典型题目,创新型题目进行变式训练,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其数学能力,促进其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凌鹤.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训练设计策略[J].考试周刊, 2017(65).
  [2]周豪.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训练设计策略探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 2019(4).
其他文献
摘 要:复习课是初中化学课堂的常见类型之一。复习课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科学的方法,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新问题,最终提高化学的核心素质。复习课没有统一的主题和内容,老师的发挥空间很大。但是复习课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列表,也不是一个枯燥的练习。优秀的复习课必然需要创新。复习课的创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复習效率。  关键词:初中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型,实现从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到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全面发展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综合提升的人才,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高中体育学生终身运动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體育;终身运动;培养  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低,因此,无论哪一阶段的体育教学,其目的并不在于要求学生掌握多少种运动技能,而是
期刊
摘 要:新课程对于提升高中政治课堂的效率起到了重要的引导推动作用,特别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主的思想结构,对于在政治课堂的培养实践中促使学生能够独立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为此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方面的创新,促进高中政治课堂的实践成效进一步,为学生今后进入学习工作环境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文章主要就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展开探析。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引言  
期刊
摘 要:计算能力是每个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学生们以后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新课程改革之初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计算能力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农村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普遍存在问题。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师开始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鼓励学生提升自己的计算能力,将他们的思考进行多样化的培养等等。  
期刊
中华民族自古是一个热爱读书和学习的民族,中国多次提倡全民阅读,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有利于适应现在高考的改革;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高考语文学科的改革,我们作为打基础的小學阶段,必须从娃娃抓起,大量阅读,增加阅读量。《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该是145万字以上。对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是这样要求的:  第一学段(1—2年级):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
期刊
摘 要:《指南》指出,我们的教育应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这些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幼儿各方面良好习惯的养成。面对大班的孩子,他们即将要毕业进入小学了,在面临小学教育之前,要求幼儿有一定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求幼儿有一定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幼儿们才能顺利的从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幼儿园生活过渡到以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小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无论是在出行旅游还是货运交易阶段,对汽车设备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也给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指导工作,能够为基层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基础保障条件。为顺应现代社会需要,必然要探索提升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方法,为社会输送源源不断的富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指导;质量管控  引言:  中职教育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随着学生数学知识的积累,慢慢会接触应用题。应用题是模拟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场景,让学生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求出未知的数据等。随着学习的加深,应用题的复杂程度也会变高,线段图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清已知条件,理清思路,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关键词:线段图;小学数学;教学作用  引言:  根据课本中的定义,线段就是指在直线中有两个端点的这部分长度。根据线段的特性,教师可以用线段的不同长
期刊
言传身教”是教育之法,“熏陶感染”对于提高学生的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有这么一条:“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我觉得这一建议提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今天,我想就教师自身的角度来谈谈教师教学行为对“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的影响。   一、一个有魅力的老师必须同时是一个具有高尚的道德素养的人。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赞美说:
期刊
摘 要:幼儿时期孩子的可塑性是最强的,因此,想要让孩子在这一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前教育中非常关键的教学内容。由于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一定要从小抓起。  关键词:行为习惯;幼儿;学前教育  一个人如果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让其在日后的成长和人际交往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幼儿时期正是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在此时,对孩子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时候家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