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 教活思想品德课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ry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思想政治课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用所学知识去理解生活,就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就要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创设学生所熟知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对生活再现、感知来理解课本观点,并能在课后的生活中去体验、实践以达到知行合一的目标。
  [关键词] 生活化;课堂;实践
  
  “生活化”教学,就是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认知实际,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琐事,寻找教学的切人点和联系点,用学生生活中现有的思想认识学习教材、深化教材,以求得理论与实际的最佳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将学生、课堂、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鲜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了解、感悟和体验,使他们在与现实生活的接触与沟通中,感受生活,学会生存,促进自身的发展。那么,我是如何做到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呢?
  
  一、让学生的生活走进课堂,构建学生感兴趣的课堂
  
  第一、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为此我在平时教学进程中就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要求学生不仅要关注间接的生活,如要求学生看新闻联播、全球资讯榜及今日说法等栏目,有条件订一两本杂志如《读者》《科学世界》等;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新教材为我们提供的大量情景、案例、问题等材料;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善于把身边的小事与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学生对生活有了感知,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的生活走进课堂。
  第二、创设生活化情境,让生活走进课堂,激发学生的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设计,采取如歌曲、漫画、案例、游戏、辩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热情,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我在选取材料创设情境时,能有意识地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学生关心的生活情境,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使学生在课堂中回归生活,体验生活,让学生感到生活就是课堂,课堂就是生活,从而提升对教材知识的探索激情与理解。在教《如何对待“上网热”的问题》时,我采用了辩论形式,正方:上网利大于弊,我们应积极上网;反方:上网弊大于利,我们应远离网吧。再如在教《学会调控情绪》中“情绪与个人的态度紧密相连”这一难点时,我就举了学生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上课说话”被教师批评这一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两种不同的认识态度及所带来的不同情绪:一种是“我真倒霉或老师真烦人,这么多人说话就批评我一个”;另一种“我的确说话了,违反了学校纪律,老师批评我是应该的”。很显然第一种认识只会产生埋怨、气愤等不良情绪,影响以后的学习,第二种则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今后认真听课,更好地学习。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一难点。
  第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使教材的内容生活化
  新课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一种课程资源,一种充满变性和弹性的课程资源。有时候对教材内容的适当取舍,教学进度的适当调整,并对其中的资料内容,活动设计都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进行适当的选取,这样才能让思想品德课更生动、精彩,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如:在教学<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时,我就没有用课本中的沙尘暴等图片资料,而是把平时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学校周围的姹紫嫣红、生机勃勃的花草树木图片展现于学生眼前,接着把拍摄的一组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花草树木被破坏的场景,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会更好地认识这一观点,会用实际行动保护自然、爱护生命的情感无声地萌发。
  
  二、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理解生活,在实践中巩固、升华。
  
  为了配合前面要求学生看新闻及关注身边生活,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观察生活,用所学知识去指导生活,在每节新课前我们都5-10左右时间学生自由交流时间:讲我身边的事,感兴趣的新闻,谈谈感受、看法。通过这个活动,不单给了学生彼此交流和上台锻炼自己胆子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己去观察生活,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并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八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我常要求进行角色体验。在上“我爱我家”这课时,要求学生回家“抄一盘菜,洗一次衣服”去体会做父母的不易;讲“孝敬老人”时让父母洗一次脚;上“我爱我师”时,让学生“当一天老师”“上一节课”“辅导一次学生”从中体会教师的辛苦工作设身处地地为老师着想,并顺利的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等等。学生通过在生活中的学习、实践与体验,认清人世间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学会了生活基本技能和做人的基本准则,以便将来成为社会大舞台上的明星。
  我特别重视课后实践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生活延伸和拓展,是指导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用掌握的知识指导现实生活的中介和桥梁。课后实践活动也是让学生用生活印证知识,深化认识的有效手段。一般情况下我都会根据需要尽可能的要求学生开展操作体验,采访,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題,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自己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可持续发展战略”后,我就布置学生去调查:你所生活的小区有哪些卫生问题?它们存在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并设计出整改方案。通过参与社会生活,不仅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深化,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努力使思想政治课堂洋溢生活的气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去,这不仅有利于本课程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还可以满足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中学物理知识内容是物理学的初层次,其主要内容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而以力学、电学为重点,本文就力学部分的教学及对力学解题做了一些探究。    一、从全局观点分析力学教材    从全局观点分析力学部分教材,揭示物理学基本规律,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对此从以下二个方面认真分析教材。  1 力学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  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学的基础,也是经典物理的基础之一,动能定理和动
新课程基本要求是以“人的发展为本”,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愉快地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引导激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小学语文作是一门基础学科,饱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因此,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注入新鲜血液,深化改革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寓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  一、以疑激趣,激发学生情感,诱发创新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
儿童时期是心理卫生的黄金时期,其思维、个性、道德观念的形成,感觉、知觉、注意、想象、记忆、情 感、意志的发展,无不需要教师的密切注视和科学的教养。因此,教师应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卫生特点, 做好幼儿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不但思想内容丰富,而且不少课文中都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我们在教学时,要很好地去把握它,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思想品德教学中去。  一、克服嫉妒,培养
伴随21世纪脚步的临近,知识经济浪潮已悄然兴起。知识经济最为突出的现象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社会的进步使知识的创造、存储、学习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则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教育以其悠久的发展历史、强大的社会功能、独特的教学优势和卓越的现代技术,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面对现代教育特别是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都提出明确的教育目标,以赶上和超过
【摘要】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以及新的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学科。但是,长期应试教育使学生知识的增长是以情感的麻木和责任感的丧失为代价的,最终直接导致了人文精神的缺失,使他们对生命价值与意义充满怀疑、虚幻和破灭。而培养孩子感受世界、感受美的人文情怀,首推语文教学。语文教师要想完成这一目标,就必须改变目前应试教育成绩至上的做法,学会关怀,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摘 要]多元智能理論是新课改的理论支持之一,在中学地理课的教学中,可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改革探索教学方式,创建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环境观念,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多元智能;地理教改;地理观念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至少有七种以上的不同智能。它们是:1、语言智能;2、数学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如何指导写作,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直是困扰着语文教师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文是一种书面表达方式,是借助语言文学传递思想和感情信息的一种方法,一篇作文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用语言水平的高低。文学大师们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激动人心地抓住读者,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作品都有独特的语言风格,清新宜人,魅力无穷,给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到普通老百姓,处处体现的人文关怀、人性复苏、人文精神,举世罕见。我们政治教学一定要注重人文教育,不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纪律法制素养。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人文教育要以精神层面为突破口,促进入的进步,培养人的智慧,提升人的精神,实现人的价值,帮助每个人聪明、有意义地活着。思想政治学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对人类 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跟生活也有很大关系。众所周知,我们周围的事物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化学元素组成的,包括我们人体不可缺少的许多元素。根据一些化学知识和现象还能帮人们做一些常见的有用的事。衣、食、住、行、用,化学无所不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化学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教材中的化学知识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直
【摘要】创新是人类进步、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为了创造型人才,教育必须创新。自主学习是实现创新精神的前提。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采取各种方法,给学生创设一种自主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思维    未来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是以创新为动力的社会。创新是人类进步、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为了创造型人才,教育必须创新。自主学习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