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风土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洮河石砚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砚,虽居其末,却被古人誉为“文房四宝之首”。
  砚之发端,历史久矣,但常常被人念及的还是四大名砚,它们分别是广东端砚、安徽歙砚、甘肃洮砚和山西澄泥砚。
  洮河石砚简称为洮砚。
  洮河发源于青海西倾山,曲折东行,经甘肃碌曲、临潭等县,至岷县转头向西北穿越临洮盆地。洮河石砚就产于这一带。南宋赵希鹄在《古砚辨》中写道:“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绿石北方最为贵重,绿如兰、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临洮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如此之美誉,洮砚独得,那洮河之石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石头呢?
  洮河石色呈绿或淡绿,酷似薄云晴天;石质温润如玉,叩之无脆声,浑朴而无火气。这些绿色之石仿佛是洮河送给人们的一份精美礼物,它们或藏于大河深水之底,或寄身于卓尼县的喇嘛崖,等待伯乐的到来。洮河石中的精品当属“鸭头绿”,亦称“绿漪石”,色泽绿、质坚细,纹路似水波,若在绿色纹路间夹杂些淡淡的黄,则更名贵;次之是色泽深绿、石质细润的“鹦鹉绿”;再次之是色绿而又带朱砂点的“柳叶青”。据行内人讲,以此为材的砚台,“涩不损毫,滑不拒墨,发墨迅疾,久蓄不涸”——石之难求,之于砚,则更难求。偏远西北的洮河石砚之所以能和端砚、歙砚平起平坐,跻身于中国四大名砚,这正是其间的秘笈。
  在临洮这座洮河静静流过的小县城的博物馆里,我曾见过一方民国年间的组合式砚台。它静静地躺在那间偏阴的老房子里,默默地诉说着一段令人神往的古代书斋生活。立身砚前,仿佛能够看到有一个身着青衣长衫的书生,在认真地研磨、思索、写作。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赋诗赞曰:“洮州绿石含风漪,能淬笔锋利如锥。”据说,古代文人多有为得洮砚而千里迢迢来洮州一带谋官——且不论其真与假,就这样一个传说,足以令人肃然起敬。
  一方砚台,实则是一片安宁的心灵家园。
  
  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黄河上的羊皮筏子正在渐渐消失。
  但是,如果把时间向前推50年、100年、200年,在滔滔黄河穿城而过的兰州城,就能看到那一排排蔚为壮观的羊皮筏子。
  其实,皮筏子作为一种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古已有之。《后汉书》里的“缝革囊为船”、《水经注·叶榆水篇》里的“乘革船南下”、白居易在《长庆集·蛮于朝》中吟诵到的“泛皮船兮渡绳桥”都是羊皮筏子的前世。可见,自汉唐始,黄河一带使用皮筏已屡见不鲜。而羊皮筏子作为古代“革船”之一种,简述其做法,就是将山羊皮(因为山羊皮比绵羊皮厚实、经久耐磨)浸水、暴晒、去皮、扎口、灌入食盐和香油(兰州人将这一过程谓之“浑脱”),之后并排捆扎在细木架上,遂成。在“浑脱”的过程里,最充满神秘色彩的就是自始至终,只需从羊颈部开口时动一次刀,余下的全靠撕、拉、撵、扯、挫等一系列动作,一点一点把羊皮从羊身上分离出来,使一张羊皮完整如好。
  当然,羊皮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皮筏用600多个羊皮袋扎成,载重高达30吨。待渡河时,将羊皮一面置于水中,皮筏顺流而下,返回时,则由筏客扛于肩头,步行至上游。在兰州,在黄河奔腾而过的甘肃靖远、景泰一带,流传着一则顺口溜:“窜死一只羊,剥下一张皮,捂掉一身毛,涮上一层油,暴晒一个月,吹上一口气,绑成一排排,可赛洋军舰,漂它几十年,逍遥似神仙。”其实,这正是羊皮筏子最真实贴切的写照。
  “羊皮筏子之利,在乎艄公之优劣而不在乎筏子之善。”与羊皮筏子相依为命的,自然是艄公。在黄河边一带,都把艄公叫“筏子客”。
  其实,他们只是一些深谙水性的“把式”。每天的生活,就是扛着筏子走到河边小码头,将羊皮胎朝下放进水中,在木架子上铺几块垫子,等客人盘腿坐好了,便开始划桨,顺水漂流,渡客人到彼岸。这些风里来雨里去的筏子客,过的是在浪尖上讨饭吃的营生,据说,首次出行的筏子客,先要挂红、放炮、焚香、祭奠河神。而且,平素也很少提及如破、沉、没等不吉利的词。 曾经,在交通并不畅达的那个久远时代,羊皮筏子就是人们日常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现在,偌大一个兰州城,已经很难找到它粗犷的背影了。随之消失的,是一段令人向往的手工时代的质朴生活。
  
  保安腰刀
  
  李白诗曰:“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每逢吟读此诗我就会想象,在夜色深沉的青海大地上行走的哥舒翰究竟会带一把什么样的刀呢?
  或许,会带一把藏刀;或许,在月色下银光闪闪的是一把保安腰刀!
  保安族信奉伊斯兰教,聚居在甘肃、青海交界的积石山下,现在已是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甘肃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各县和青海省的循化县。积石山下,水草丰美,林木苍郁,溪水潺潺,据说是大禹治水的源头。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传统的手工艺品,主要集中在自治县的大河家镇、刘集乡一带。
  
  保安腰刀与人们熟知的藏刀、蒙古刀齐名。和它们一样,保安腰刀不仅是生活用具,亦是装饰品,更是馈赠亲友的礼品,因其造型优美、线条明快而深受西北各族人民的欢迎,甚至,在阿拉伯国家也颇有名气。
  我曾在积石山见过一户以制作保安腰刀为生的人家。主人姓马,是刀匠世家。我对于保安腰刀的知识,几乎全部来自于他的讲述。比如,像“什样锦”、“什样锦双刀”、“雅王其”、“波日季”、“一刀线”、“双落”这些我至今都没有完全理解的名字,都来自他言辞质朴的教诲。这些保安腰刀的种类,我至今也没有见全,但我能想象得出,那是一把把精美的刀子,或5寸,或7寸,或10寸,刀面上辅以龙、梅花等图案,刀柄用什样锦镶嵌而成,金黄、翠绿、湛蓝、黛黑、银白、桃红……五彩缤纷;刀鞘须银白色,包着三道枣红色的铜箍,鞘上端有小孔,挂一紫铜环子,显得线条干净、造型优美。
  据说,保安腰刀试刀时,将头发横放在刀刃上,只要轻轻一吹,头发立断。在这位老人面前,我真正见识了保安腰刀的削铁如泥。老人右手持刀,左手握一铁棒,刷刷刷几下,铁屑飞溅,而刀口不缺,刀刃不卷。 就像一只蝴蝶的轻盈承载了多少内心的重量一样,一把精美的保安腰刀,也需要时间的沉淀。听当地文联的人讲,保安腰刀的制作工序多达80多道,少者也有三四十道,设计、锻打、淬火、镶嵌、砸铆,一道都不能少。仅制作刀柄一项,就要对黄铜片、红铜丝、白铁丝、牛角、塑料等不同材料分别进行加工,将其巧妙叠合胶铆而成,然后雕绘图案、抛光、打磨……
  一把保安腰刀,就这样横空出世。
  
  魅力花脸
  
  小时候,村子里唱秦腔,我常常跑到后台,看戏子们打花脸的场景。在戏台的后面,躲在出口的台阶上,就能看见一个个戏子对着或圆、或方的镜子,在自己的脸上涂抹,有的还有专门的人给他打花脸。
  那时候,打花脸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很新鲜的事,远比一场秦腔来得刺激和好玩。后来才知道,这也是一门艺术,是脸谱艺术,和其他民间艺术形式一样,博大精深。脸谱有红、白、黑三种原色,用来描眉、画脸。一张张脸谱不但是一种角色、一种性格,更是一种命运。一出戏跌宕起伏的情感走向和复杂诡秘的人物性格,都要从这张脸上体现出来。这也正是脸谱艺术的至高境界,需要把它拿捏得准确、到位,否则,就会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了。
  天水是秦腔的发源地之一,自然在脸谱艺术上有它的积淀。天水曾经有一个著名的戏班子,叫鸿盛社,它的脸谱历经几代薪火相传,独具一格,既古朴大方、粗犷豪放,颇具西北风情,又精雕细琢,深入人心,有着手艺人的细腻。这些脸谱主要集中在《封神演义》、《三国演义》以及《列国》等戏曲人物上。鸿盛社的脸谱以独特的文化地域性、图案装饰性和技巧独特性而成为坊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至今没有见过鸿盛社的一帧脸谱,但我见过一位天水脸谱艺术界响当当的老人:米新洪。
  
  记得我小时候,他还在天水县秦剧团当团长,他的名字就在家乡一带名震百里。唱一台戏,只要请来的是天水县秦剧团,只要米新洪老人也来,几乎是万人空巷。
  2008年的深秋,我拜访了米新洪老人。在他缓慢的讲述里,似乎很少谈及脸谱。偶尔说起了,也只是重复着同一句话:“把人物拿捏准了,就能动笔。”其他的,他谈得并不多。他仿佛一个沉浸在往事里的人,只要说起曾经在什么地方唱过戏,就会开怀大笑,像个小孩子。而实际上,他是天水脸谱艺术真正的创新派。《五台会兄》里杨延昭的脸谱,就是他的杰作之一。他既参照川剧的色彩,又融入佛禅的诸多理念,从而开创了《五台会兄》里杨延昭新的脸谱且被国内秦腔界认可。
  听米新洪老人讲,以前,戏班子外出演出时,不少地方有“拓脸谱”的风俗。等演出结束时,村民们就会拿出早早预备的上好麻纸,将扮演王灵官、关羽、钟馗等类角色的脸谱拓下来,晾干,叠起来,藏于小小的红布包里,系在小孩身上,用以避邪。有的干脆把拓来的脸谱挂在堂屋里,算是镇宅之宝。
  这样的风俗,现在似乎少了。
  
  甘谷脊兽
  
  在甘谷这座中国最早设立县制的古老县城里,流传着这样一支古老的谣曲:
  
  土桥子的瓦碴
  双碾子的泥
  史家坪的秀才多如鱼
  
  显然,这是一支彰显地域特色的谣曲。
  其中的土桥子,即今甘谷县永安村。村子不大,沿渭河而列,与渭河沿岸甘谷大地的其他村子相比,并无二致。而“土桥子的瓦碴”、“多如鱼”之比喻者,初听,真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好端端一个村子,为什么偏偏要瓦碴遍地呢?那不就成了一片残墟了吗?这像是永安村的一个巨大秘密,令每一个听到谣曲的人无端地生出种种猜想。
  而它的谜底,就是与瓦碴有着联系的脊兽。
  脊兽,即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所安放的兽件,由瓦制成,高级建筑多用琉璃瓦。其功能最初是为了保护木栓和铁钉,防止漏水和生锈,对脊的连接部位起固定和支撑作用。后来脊兽发展成古代建筑装饰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有着严格的等级意义。不同等级的建筑所安放的脊兽的数量和形式,都有严格的限制。比如,正脊上安放吻兽或望兽,垂脊上安放垂兽,戗脊上安放戗兽,另在屋脊边缘处安放仙人走兽。从最初对建筑的保护,到后来成为装饰必需的一部分,这既是一门手艺绵延不绝的历史,也是美的本身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村子生产脊兽的史页里,有一个人值得记下来,他就是张海。
  张海,字子寿,清同治十二年(1874)生。据说,此人身高体伟,虎额环眼,凛凛然有武将气势。据方志记载其人:
  
  
  幼学烧制陶器砖瓦,23岁时在渭源马鹿山拜中国脊兽大家北京王勤为师,捏烧龙、虎、鹿、马、狮、猫头、瞅儿。学艺三年,成其门下高徒。继又在陇西首阳山拜陕西宝鸡脊兽名家张德高为师,捏烧禽马,得其真传,遂离师自掌门户,独立捏烧脊兽。海并不以此为足,游学各寺庙,观摩高手名作及模仿殿宇粉壁鸟兽、花卉图形,还详细观察翎毛走兽的实物体形与动、静状态,苦心钻研,精益求精。至40岁时,其艺更上一层楼,远超其师……当时张海所制脊兽广卧于甘谷、武山、陇西、渭源、天水、秦安等县的名山大寺及官宦人家屋宇,艺名远著,人皆因以号为“大兽”。
  
  就这样,张海埋首于这项既能安身立命又能醉心于手艺的泥塑当中。
  张海膝下有五子十五孙,个个皆通捏兽技艺。次子张全盛秉性聪慧,才资过人,操艺居首。1932年在陇西首阳山,他捏烧的脊兽,高卧于伯夷叔齐殿顶,于古祠巍然壮观里显出另一份雅致,深得陇渭民绅称誉。
  1984年,张海三世孙仁义、高义、西来及四世孙云中、启荣等远赴河南,与全国很有名气的新乡市琉璃师杨谋合作,互相交流技艺。杨谋学得捏制脊兽手艺,仁义等学得琉璃之法。
  就这样,一个家族将一门手艺传承、发展。他们更像是优秀的诗人,通过一双手,让泥土说话,仿佛诉说着大地的心事。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有关英雄民族的传奇,更是柯尔克孜人寻找祖先身影和声音的传奇。  “这是祖先留下来的故事,不唱完它怎么能行呢……大地经过多少变迁,河谷干涸变成荒原,荒滩变成湖泊,湖泊又变成桑田……一切的一切都在变化,雄狮玛纳斯的故事,却一直流传到今天。”柯尔克孜人热爱草原、热爱他们的英雄史诗《玛纳斯》。  我们不禁把目光投向白雪皑皑的慕士塔格峰和雄伟的天山余脉。那里,正是英雄史诗《玛纳斯》散射光芒的地方——
期刊
为了提高我省旅游商品的整体发展水平,加快特色优势旅游商品开发,培育壮大旅游产业,2009年10月13日下午,由甘肃省旅游局、省旅游协会主办,各市州旅游局协办的甘肃省首届旅游商品展示评选会在兰州陇萃堂隆重举行。甘肃省旅游局局长、省旅游协会会长黄周会,甘肃省旅游局副局长、省旅游协会副会长火玉龙,甘肃旅游局巡视员罗笑石等领导同志出席了展示会。全省13个市、州旅游局负责人、56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和省内大型
期刊
十几年前我认识赵培智时,他还在上大学。瘦瘦小小的个头很不起眼,但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伙子总是令人刮目相看。之前就曾听其他老师说过,说四年级有个小伙子人体画得很好,中央美院的学生也不过如此。当我偶然看了他的画作后,发现他的画构图饱满均衡,柔和的暖色调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人体刻画得十分准确、深入,可以看出他扎实的基本功,绘画语言纯正到位。后来便开始逐步接触、了解赵培智。  赵培智生长在新疆北部的农村,小
期刊
重重叠叠的万山丛中的泸沽湖畔,生活着国内外罕见的延续着母系氏族特点的摩梭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原始的民俗风情,使这片古老的土地披上了一层神秘而美丽的色彩。    狂欢的转山节    相传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是格姆女神的诞辰日,也传摩梭人就是在这一天诞生的,摩梭人最神圣、最热闹的节日——转山节就在这一天。  传说,转山节这一天会惊现睡美人——格姆女神,格姆山会尽展婀娜多姿的丰韵,泸沽湖会尽显妩媚动人的柔情
期刊
1949年月10月1日,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用浓厚的湖南湘潭口音大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那声音、那场景便成为经典,成为永恒,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记忆中的里程碑。  那天的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万民共欢,普天同庆。无数人热血沸腾,无数人欢声雷动,无数人感慨万千,无数人热泪盈眶,无数人奔走相告,无数人彻夜不眠……  人们可以把新中国的成立作各式各样的比喻,在我看来,她
期刊
以前,我从不知道在山西除了有个“娘子关”之外还有一个地方叫“偏关”,那是在认识了画家岳五海之后才得知的。因为他是偏关生人。也许,“偏关”这两个字与岳五海有所前定,并始终贯穿在他的人生轨迹之中。从偏关小县到昆仑山下镇守边关,他凭着一腔热血和赤诚,集长城之正气,携黄河之坦荡,20多年沐昆仑之浩气,浴大漠之雄风,一手扛枪一手握笔,成就为集性情刚烈之美,又融虚怀若谷之风的军旅画家。真为他的成长和进步感到高
期刊
为促进甘肃与新疆两省(区)文化交流、增进甘肃人民对新疆地区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加强馆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009年7月1日,甘肃省博物馆隆重举办了“新疆丝绸之路文物精华展”。此次展览的展品来自新疆天山南北各地,包括彩陶、青铜器、毛织品、丝织品、壁画、雕塑、古文字文书、钱币以及反映新疆各族人民审美趣味的器皿、饰品等各类文物127件(组),展出时间六个月。    新疆与内地早在汉通西域之前就开始了文化接
期刊
在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永富的办公室里,有一幅巨大的甘肃旅游地图。他说,做大、做强甘肃旅游业,让甘肃旅游走向世界、重现辉煌是他和他的同事以及所有旅游人的一个梦想。多年来,大家为了这个梦想在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近日,记者走进刘永富的办公室,近距离感受他那美丽、多彩的梦想,感觉到他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记者:甘肃旅游业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刘永富:甘肃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
期刊
川、陕、甘、渝旅游区域协作第六届年会召开    2009年9月13日,川、陕、甘、渝旅游区域协作第六届年会在成渝经济带上的黄金节点城市遂宁召开,与会者围绕“强化区域合作,共谋区域发展;提振市场信心,整合旅游营销”的主题,共商旅游区域合作发展大计。 本届年会经成都、西安、陇南、重庆等18个市、区、县协商通过了《川陕甘渝旅游区域合作遂宁宣言》,将进一步完善机制,构建协作区旅游合作平台;加强旅游市场开发
期刊
经过两年多的筹备,哈萨克斯坦东方研究所于2009年6月18~19日在阿拉木图召开了“丝绸之路上的哈萨克斯坦国际学术研讨会”,主旨是讨论哈萨克斯坦在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地位及影响。与会人员除哈国本土专家外,还有中国、日本、印度、伊朗和俄罗斯等国学者。    中国学者大多是第一次来哈,除对会议内容感兴趣外,还被哈萨克斯坦独特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所吸引。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大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