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北·古道遗珍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1567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促进甘肃与新疆两省(区)文化交流、增进甘肃人民对新疆地区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加强馆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009年7月1日,甘肃省博物馆隆重举办了“新疆丝绸之路文物精华展”。此次展览的展品来自新疆天山南北各地,包括彩陶、青铜器、毛织品、丝织品、壁画、雕塑、古文字文书、钱币以及反映新疆各族人民审美趣味的器皿、饰品等各类文物127件(组),展出时间六个月。
  
  新疆与内地早在汉通西域之前就开始了文化接触。中原文化在西部地区由东向西传播,北方草原文化也逐渐开始向南渗透,这就加速了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融。伴随着这一交融,驰骋在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把中国与中亚、西亚等地的各个沙漠绿洲连接起来,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介。汉以后,随着西域都护府的设立、丝绸之路的进一步畅通和屯田制的推行,新疆成为东西方政治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影响西域地区。同时,西方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亦远播至此,大大丰富和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发展。
  但和西域地区的国家正式建立关系却始于西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此后直至唐代,由于新疆地处丝绸之路的中枢地段,这条著名的贸易古道在天山南北,以血管般的道路系统,输送、交换着东西方不同文明的营养,使新疆文化既得益于东方的汉文化,又受到来自南亚、中亚、西亚以至希腊、罗马等西方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
  新疆是西出阳关之后与陇原大地最近的贸易通道,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影响深远。因此,甘肃省博物馆在成功举办了大型基本陈列“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两年之后,特别推出了“天山南北·古道遗珍——新疆丝绸之路文物精华展”,使观众通过展览了解新疆的历史、文化以及新疆段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和它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此次展出的127件(组)展品全部为珍贵文物。这是继1983年“新疆古尸展”之后,新疆文物在甘肃的首度展出。展览分为“古老的西域文明”、“多样的语言文字”、“流布的佛教信仰”、“华美的纺织艺术”、“多彩的社会生活”、“精致的美食遗存”、“形式多样的货币”七个单元。
  
  
  古老的西域文明
  
  主要展出陶器和青铜、黄金制品。
  西域地区自遥远的旧石器时代起就留下了人类活动的痕迹。从分布于天山南北的文化遗址可透视出西域早期居民过着狩猎与采集的生活,并开始使用陶器。器物上的简单装饰纹样不仅反映了西域远古居民的审美观和当地的原始艺术,亦充分显示着他们丰富而充实的精神世界。同时,在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中部天山、南部昆仑山及阿尔金山等地区均发现岩刻画。此外,自伊犁河流域发现的青铜武士俑、对兽和瑞兽铜环,乌鲁木齐南山出土的蘑菇状立耳圈足铜鍑及阿拉沟等地出土的黄金艺术品,则成为这一时期艺术成就的标志,显示出西域古老文明与中亚西亚草原青铜文化间的密切联系。
  
  多样的语言文字
  
  主要展出了佉卢文、焉耆龟兹文、回鹘文、阿拉伯文、哈卡尼亚文等古文字文书。
  
  新疆是我国历史上使用过语言文字最多的地区。自汉代起,其独特且使用多种文字的结构开始成形。历史上,在新疆流行过汉文字、阿拉美文字和婆罗米文字三大文字系统,使用过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汉藏语系和闪含语系的18种语言。在众多的古代语言文字中,汉文为新疆发现古文字中时代最早者之一,其分布区域最广、类别最多、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此外,佉卢文、焉耆龟兹文、回鹘文和察合台文等数量也较多。汉文文献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宗教方面,而民族文字之文献,除与世俗有关的官府文书、契约、公私往来信函外,宗教文献颇多,其中佛教文献居重要地位。1975年焉耆县锡克沁佛寺遗址出土的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是用焉耆语书写的一部大型分幕剧作,据目前所知,这是我国最早的剧本。吐鲁番阿斯塔那135号墓出土的粟特文买卖女奴文书立于高昌延寿十六年(639),内容完整,字体整洁美观,极富艺术性,是研究高昌历史和丝绸之路上的经济、民族状况的珍贵资料。
  
  流布的佛教信仰
  
  主要展出了佛教写经、菩萨头像、克孜尔石窟壁画摹本等。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经过几个世纪的完善与发展后开始东渐。在古代印度佛教东渐过程中,西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于阗是佛教传入我国的第一站。佛教传入新疆后很快成为当地居民信仰的第一宗教,而且还形成了于阗、疏勒、龟兹、焉耆和高昌等佛教中心。大约从公元3世纪开始,大乘佛教已在新疆不少地方流布,并出现了于阗和高昌这两个中心。在于阗和高昌之间,则主要为小乘佛教流行地区,龟兹与焉耆是其中的代表。由于佛教在新疆的影响力非常大,因此,遗留的佛教文物及艺术品非常丰富,有佛教典籍、各类佛像、石窟与佛寺遗址、壁画、佛塔、舍利盒等。南北朝到唐代,是新疆佛教乃至佛教文化得以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时,石窟寺、寺院和佛塔几乎遍布了天山以南地区。其中,克孜尔38窟弥勒说法图摹本,线条流畅而不浮飘,具有龟兹壁画早期以石青、石绿、白为主调之特点,菩萨肌肤用线粗细均匀,勾勒出的体型丰满、坚韧而不呆板,展示了龟兹人体的“屈线盘丝”画法。
  
  
  华美的纺织艺术
  
  主要展出了保存完好的毛、丝、棉、麻等各种纺织品。
  中国是最早发明丝绸的文明古国。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人织出的丝绸美如云霞,薄如蝉翼。然而,历史的风云使这些令人神往的丝绸消失在时间车轮碾碎的尘埃之中。所幸,西域漫卷的黄沙把古道上辗转运来的中国古代丝绸保存下来,并展现在了世人面前。新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得古遗址、古墓葬中的纺织品保存得相当完好。迄今发现的纺织品有毛、丝、棉、麻等,其中年代最早者为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毛纺织品。这些华美的纺织品,不仅作为衣料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在织制过程中,它们就作为古人表现思想、艺术、道德情操的对象,被倾注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呈现出东西文化交流融汇的祥和气息。其中,自洛浦山普拉墓地1号墓出土的马人武士壁挂为一大型艺术壁挂局部。上方一组为“马人”,下方是手持长矛的武士。壁挂织制精细,面部肌肉结构清晰写实,立体感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吐鲁番阿斯塔那332号墓出土的联珠鸾鸟纹锦,其图案被称作是波斯萨珊式风格,克孜尔石窟壁画、波斯萨珊银器上都有这一特征的立鸟纹图案,为中西纹样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多彩的社会生活
  
  主要展出隋唐时期新疆出土的的各类雕塑、绘画作品及生活必需品等。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新疆古代文化艺术步入一个新的阶段。此时,不仅东西方优秀文化艺术流传到了新疆,并通过新疆传播到我国内地,而且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也随着商业贸易与交通的发展而向西流布,东西方艺术的相互渗透成为这一时期文化艺术的显著特点。在这块包容着诸多文化记忆的神秘土地上,先人们用各种艺术手法尽情地展示他们的生活。特别是社会发展鼎盛时期的隋唐时代,其文化遗产色彩斑斓,尤其是涌现出的各类雕塑、绘画作品及生活必需品等,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情态和高雅的生活情调。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13号墓出土的墓主人生活图,以写实的手法表现了墓主人生前奢华的生活。整幅画面用笔粗放,线条简洁,形象古朴,信手挥洒,画风与河西地区魏晋时墓室壁画基本雷同。这是我国目前出土年代最早而且保存完好的一幅纸本画,弥足珍贵。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206号墓出土的彩绘舞女俑身材比例适度,面部淡抹胭脂,绘斜红,状靥,眉间额际饰红色花钿,唇点朱;外罩彩色窄袖绢衣,腰系花锦宽带,披帛绕肩,衣裙曳地,宛若真人。那飘逸凝重的神态,纤若游丝而富有弹性的衣纹,典雅的神韵,引人遐想。这种绘与塑的巧妙结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与吐鲁番出土的绢画舞伎图中的舞伎装束相似,并互为映照,再现了唐代盛寿乐舞的盛况。盛寿乐舞是武则天时期的创新,在同一时期,边远的西域多民族地区也出现了这种妆饰。由此可见,中原地区的文化对于边疆地区影响深远,并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187号墓出土的双童图, 描绘了两个正在草地上追逐嬉戏的儿童。画中的卷毛小狗的故乡在唐代称为“大秦”或“拂菻”的东罗马帝国,故称拂菻狗,是唐代从西域引进的新物种,后逐渐由王朝贡品演变成民间十分招人喜爱的玩物。
  
  
  精致的美食遗存
  
  主要展出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中出土的各种精致的花式糕点、麻花、小油馕、饺子、馄饨等。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是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可知,天山南北不同历史时期墓葬中出土的烤肉,制作手法比较原始的粟饼,精美的面点、饺子与粽子,各种干果及种类繁多的饮食器具等均展现出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先民们在保持自我生命力延续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从草原和高山地区以肉食为主,到绿洲地带居民逐步确立以麦、粟等粮食为主食,以蔬菜、瓜果和一定肉食为副食的饮食结构,初步形成以蒸、煮、烤、煎、炸、烹为基本手法,以色、香、味、形为终极效应,具有整体性、完美性和营养性的综合烹饪艺术,形成了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饮食体系和风味,掀开了饮食文化美化生活的历史篇章。
  本次展出的各种花式糕点、麻花、小油馕、饺子、馄饨等,为我们探索唐代面点技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展现了当时居民较高的面食制作水平与农耕文明的发展状况。它们不仅再现了当时该地区居民的饮食构成,也体现了中原饮食文化的影响,实为国内外所罕见的珍贵文物。
  
  形式多样的货币
  
  主要展出在新疆流通过的各种古代货币。
  早在汉以前新疆与中原地区就存有联系,丝绸之路的开通和西域都护府的设立使新疆与内地的联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原王朝铸造的钱币传入新疆地区,促进了当地货币经济的发展。由于受内地铸币业的影响及为满足市场流通,当地亦铸造了许多货币,如汉佉二体钱、喀喇汗朝钱币、汉龟二体钱、龟兹小铜钱、高昌吉利钱、突骑施钱和回鹘钱币等。
  丝绸之路的畅通,沟通了我国与西方诸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部分外国货币相继传入新疆乃至内地,有些货币一度在某些地区作为流通货币使用过,如贵霜钱、波斯萨珊朝银币和东罗马金币等。新疆发现的钱币不仅具有与全国一致的共性,而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国际性,充分体现了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古代新疆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孕育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景观。但是这种文化不是孤立发展的,而是在不断吸收周邻诸民族、诸地区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给它输送这种精华者乃是举世瞩目的丝绸之路。正是这条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使古代新疆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新疆文化的开放性特征也从中得到极好的诠释。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表现出的主动积极的行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只有做到以人为本,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才能促进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教学中各有所得。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生;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4-0117-03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
期刊
在新疆,总有一些惊喜让人感动。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塔吉克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金秋的一天,我来到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被这里绝美的神山圣水和浓浓的蒙古族风情所陶醉……  当汽车行驶到温泉县的地界,路边飘着彩带的敖包、蓝天下洁白的民族建筑……处处散发着蒙古族风情。时空仿佛在几个小时之内神奇转换,将我们带到完全不同的风景中来。    纳仁撒拉瀑布
期刊
甘南是许多人向往的地方。那里有藏族人民独特的民风民俗、金碧辉煌的寺院、美丽辽阔的草原以及神秘的色彩与气息。在春暖花开的四月,我带领20多名美术毕业班的学生,去甘南藏区采风写生,搜集创作素材。  我们从宝鸡出发,沿途领略了关山牧场的温馨、崆峒山风雪交加的若隐若现、六盘山的陡峭盘旋和麦积山的险峻绝峭,长途跋涉之后来到了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创建于1709年,是西藏佛教六
期刊
在广阔的夏日格勒金草原,党金郭勒河像一匹桀骜不驯的骏马,一路欢唱,从野马峰顶直冲而下,翻过党河南山,一路撕扯着悬崖峭壁,来到党城湾,响彻云霄的涛声便占据了20多公里的党河峡谷。  五个庙就端坐在党河北岸的崖壁上。  五个庙是甘肃省肃北县一方绝好的旅游休闲地。在这里,党河峡谷豁然开阔,水流平缓,谷内地势平坦,峡谷两边峭壁对立。站在断崖之颠,迎面是雪峰高耸的银冠,脚下云蒸霞蔚,峡谷气势恢弘,灌木密布,
期刊
这是一个有关英雄民族的传奇,更是柯尔克孜人寻找祖先身影和声音的传奇。  “这是祖先留下来的故事,不唱完它怎么能行呢……大地经过多少变迁,河谷干涸变成荒原,荒滩变成湖泊,湖泊又变成桑田……一切的一切都在变化,雄狮玛纳斯的故事,却一直流传到今天。”柯尔克孜人热爱草原、热爱他们的英雄史诗《玛纳斯》。  我们不禁把目光投向白雪皑皑的慕士塔格峰和雄伟的天山余脉。那里,正是英雄史诗《玛纳斯》散射光芒的地方——
期刊
为了提高我省旅游商品的整体发展水平,加快特色优势旅游商品开发,培育壮大旅游产业,2009年10月13日下午,由甘肃省旅游局、省旅游协会主办,各市州旅游局协办的甘肃省首届旅游商品展示评选会在兰州陇萃堂隆重举行。甘肃省旅游局局长、省旅游协会会长黄周会,甘肃省旅游局副局长、省旅游协会副会长火玉龙,甘肃旅游局巡视员罗笑石等领导同志出席了展示会。全省13个市、州旅游局负责人、56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和省内大型
期刊
十几年前我认识赵培智时,他还在上大学。瘦瘦小小的个头很不起眼,但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伙子总是令人刮目相看。之前就曾听其他老师说过,说四年级有个小伙子人体画得很好,中央美院的学生也不过如此。当我偶然看了他的画作后,发现他的画构图饱满均衡,柔和的暖色调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人体刻画得十分准确、深入,可以看出他扎实的基本功,绘画语言纯正到位。后来便开始逐步接触、了解赵培智。  赵培智生长在新疆北部的农村,小
期刊
重重叠叠的万山丛中的泸沽湖畔,生活着国内外罕见的延续着母系氏族特点的摩梭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原始的民俗风情,使这片古老的土地披上了一层神秘而美丽的色彩。    狂欢的转山节    相传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是格姆女神的诞辰日,也传摩梭人就是在这一天诞生的,摩梭人最神圣、最热闹的节日——转山节就在这一天。  传说,转山节这一天会惊现睡美人——格姆女神,格姆山会尽展婀娜多姿的丰韵,泸沽湖会尽显妩媚动人的柔情
期刊
1949年月10月1日,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用浓厚的湖南湘潭口音大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那声音、那场景便成为经典,成为永恒,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记忆中的里程碑。  那天的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万民共欢,普天同庆。无数人热血沸腾,无数人欢声雷动,无数人感慨万千,无数人热泪盈眶,无数人奔走相告,无数人彻夜不眠……  人们可以把新中国的成立作各式各样的比喻,在我看来,她
期刊
以前,我从不知道在山西除了有个“娘子关”之外还有一个地方叫“偏关”,那是在认识了画家岳五海之后才得知的。因为他是偏关生人。也许,“偏关”这两个字与岳五海有所前定,并始终贯穿在他的人生轨迹之中。从偏关小县到昆仑山下镇守边关,他凭着一腔热血和赤诚,集长城之正气,携黄河之坦荡,20多年沐昆仑之浩气,浴大漠之雄风,一手扛枪一手握笔,成就为集性情刚烈之美,又融虚怀若谷之风的军旅画家。真为他的成长和进步感到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