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甘、渝旅游区域协作第六届年会召开等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uraitru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陕、甘、渝旅游区域协作第六届年会召开
  
  2009年9月13日,川、陕、甘、渝旅游区域协作第六届年会在成渝经济带上的黄金节点城市遂宁召开,与会者围绕“强化区域合作,共谋区域发展;提振市场信心,整合旅游营销”的主题,共商旅游区域合作发展大计。 本届年会经成都、西安、陇南、重庆等18个市、区、县协商通过了《川陕甘渝旅游区域合作遂宁宣言》,将进一步完善机制,构建协作区旅游合作平台;加强旅游市场开发,打造协作区旅游品牌,加强投资领域合作,推动协作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优化旅游市场环境,建立互动的旅游投诉和应急处理机制。 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陈保明说,中国旅游正开始进入区域协同与跨区域竞争的新时代。川、陕、甘、渝四省市自古地脉相连、文脉相通,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良好的旅游合作传统,共同拥有丰富的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嘉陵江生态文化、秦巴生态山水等旅游资源,旅游合作领域宽广,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甘肃省政府副秘书长李志勋说:“我们可以联合打造丝绸之路旅游品牌、大九寨旅游品牌和红色旅游品牌,也可以加强邻近区域间休闲观光旅游产品开发的深度合作。”川、陕、甘、渝四省市都有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许多线路产品有着紧密的联系,也有很强的互补性。作为相邻地区,可以在产品整合开发、市场宣传推广、营造发展环境、旅游管理机制方面区域合作上做很多工作。 年会一致认为,川、陕、甘、渝历史文化一脉相承,旅游资源富集互补,旅游特色不断彰显,旅游要素日趋完善,旅游发展空间巨大,建立川、陕、甘、渝旅游区域联动机制,进一步整合川、陕、甘、渝四地旅游资源,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建立资源共享、区域联动、线路互推、客源互送、信息互通、市场互融的区域旅游合作新机制,必将有力推动三省一市旅游产业实现区域旅游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
  
  甘肃赴香港旅游促销取得圆满成功
  
  2009年8月30日至9月3日,借甘肃省代表团访问香港之际,甘肃省组成旅游促销分团,赴香港拜访客户、举办旅游推介会,借助香港媒体开展专题宣传促销。
  旅游促销分团在香港先后拜访了亚洲旅游交流中心及港中旅、香港康泰、永安三家香港最具实力的旅行社,就合作开展甘肃旅游宣传推广事宜进行了洽谈。9月2日下午,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旅游推介会,甘肃省旅游局还与港中旅、香港康泰、永安等签订了合作协议。甘肃省旅游局与香港亚洲旅游公司、港中旅联合出资,首次在香港地铁推出了200幅甘肃旅游景点广告牌,基本达到了香港各地铁站都能看到“甘肃旅游”的广告牌。
  此次香港旅游推介期间,甘肃省旅游局在香港《大公报》刊登了以“甘肃大项目大手笔拓旅游业”为主题的彩色旅游宣传专版,对甘肃省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宣传,推出了四条黄金旅游线和20个精品景点。推介会上,邀请了30多家媒体参加会议,进行了大量宣传报道,达到了在香港宣传甘肃旅游的预期目的。
  
  玉门打造“铁人故乡”文化旅游品牌
  
  甘肃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1938年,抗日烽火正酣之时,抗战前线发生严重油荒,玉门油田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第二年8月,玉门老君庙第一口油井出油。
  2009年,甘肃玉门着重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与“铁人”王进喜精神内涵之间的联系,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战役,对外打造“铁人故乡”文化旅游品牌。 通过对外树立“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铁人王进喜的家乡”精品旅游品牌形象,玉门市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创办文化旅游产业,目前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初具规模,市场繁荣有序,逐步向产业化、规模化方面发展。
  玉门历史悠久,汉武帝元狩二年初置玉门县,境内有距今3700多年的我国最大、最古老的古代羌族文化遗址——火烧沟原始部落村旅游景点、昌马石窟等文物古迹和祁连冰川、硅化木地质公园、“铁人”故居纪念馆、老君庙一井等旅游名胜。
  
  西北师范大学历时八年完成《全先秦文》初稿
  由西北师范大学十几位专家、教授历时八年编纂完成的《全先秦文》初稿于2009年9月5日在中华书局、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共同主办的《新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编纂工作研讨会上同专家学者见面。
  据介绍,《全先秦文》是《新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先秦文》的编纂工作由西北师范大学赵逵夫教授主持,将秦以前“经、史、子、集”以外所有传世文献按年编排,大体分上古、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七部分,从颛顼开始,至秦亡结束。目前,该部分初稿已基本完成,约80万字。
  当日还举行了《新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编纂工作研讨会。研讨会主要围绕《新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体例与编纂问题、各段编撰工作设想及建议、《全先秦文》初稿意见征询等议题展开。
  中华书局副总编辑、编审顾青先生介绍说,《新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编纂设想在上个世纪80年初期就提出过,但限于当时资料条件一直没有展开。上个世纪90年代末,编纂条件逐渐成熟,2000年开始筹划,后来又申请为国家“十一五”古籍整理与出版重点项目。中华书局邀请全国著名学者担任各段主编,这些年,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估计至少还需要五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全书编纂。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对推进《新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整体编纂工作的加快进行、编纂体例的完善、《全先秦文》初稿的进一步修改等重要问题具有推动作用;而定稿后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先秦文》无疑对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将提供一个比较完善的文本支持。
   (王文元)
  
  西安与天水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日前,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和甘肃省天水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关于进一步加强两市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和《旅游合作协议》,并就加强两市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进行了座谈。
  协议主要内容有五个方面:一是着眼区域共同发展,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二是积极推动两地产业合作,实现产业优势互补;三是加强现代物流合作,联手扩大对外开放;四是密切商贸金融合作,促进旅游互动发展;五是扩大科技教育交流,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双方就着力打造西安—宝鸡—天水丝绸之路旅游走廊、力争开通两市旅游专列、逐步推进区域内无障碍旅游、积极探索两地旅游一票制等进行了探讨。协议的签署必将进一步密切西安与天水的合作交流,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步伐,加快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步伐。
   (魏晓文景延峰)
  
  西安赴兰州推介旅游
  西安旅游代表团近日赴兰州进行了旅游推介,并签署了《兰州·西安旅游合作协议》,联手打造“华夏之路”旅游品牌。据悉,两市将建立旅游合作机制,为旅游企业搭建合作平台,鼓励两地旅游企业建立对口合作关系,共创互利共赢的良好旅游环境。同时,将以打造两市旅游精品为契机,共同推出全新的旅游产品和线路。通过实现两地旅游网站链接,互通市场信息和优惠政策,建立两地互动的旅游投诉和应急事件处理机制,努力塑造和维护两地良好的旅游形象 。
   (魏晓文景延峰)
  
  陕西红色文化节启幕
  2009年9月13日晚,在西安人民大厦礼堂举行的“艺术家红歌颂祖国”文艺晚会拉开了陕西红色文化节的帷幕。郭兰英、马玉涛、张克瑶等著名艺术家,用一首首见证新中国发展历程的“红歌”与古城观众同庆新中国60华诞。
  陕西红色文化节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广电局、陕西省文联、陕西省委党校、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联合主办,陕西省红色文化产业促进会承办。9月14日上午,陕西红色文化节之“陕西红色文化发展论坛”在西安举行,之后,“红色故事红色歌曲演讲演唱会”、“红色圣地之旅”等文化活动陆续开展。
  
  首届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在银川开幕
  2009年9月8日,首届中国宁夏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在银川市拉开帷幕。陕西、贵州、海南、河北、广西等26个省区市政府代表团成员,部分驻华使馆官员及国内著名文化旅游企业代表参加。当晚,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大型晚会现场演出,中外来宾和1万多名群众观看了表演。
  本届博览会由国家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旅游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是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文化艺术旅游事业的具体行动。
  博览会期间,还举办了文化交流、文艺演出、旅游推介、招展招商、文艺旅博会等7大类23项活动,是宁夏2009年的重要文化旅游展会。作为本次博览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论坛也在银川市举办。
  
  西藏获准设立尼木国家级森林公园
  国家林业局9月决定,准予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设立西藏尼木国家森林公园。西藏尼木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拉萨市与日喀则、山南、那曲地区交界处,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公园总面积6192公顷,涵盖吞巴、普松、尼木、泽南四个景区,森林覆盖率达70.69%。
  
  “世博游”启动仪式在日喀则举行
  2009年9月3日下午,西藏自治区“世博游”启动仪式在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日喀则市举行。 启动仪式上,上海世博局代表介绍了上海世博会的筹备情况;西藏旅游总公司和日喀则中国国际旅行社签署了《日喀则地区的世博游合作组团协议》。
  此次活动由西藏自治区旅游局主办,西藏旅游总公司和日喀则中国国际旅行社承办,西藏自治区世博办以及日喀则地区旅游局协办。旨在进一步提高上海世博会在西藏民众中的认知度,拉近西藏和上海的距离,吸引更多的西藏民众明年到上海参观世博会。
  
  2009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在成都开幕
  
  2009年9月11日,2009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在成都市都江堰启动。此次旅游节推出67个旅游项目,进一步推动了四川省旅游业的灾后恢复重建。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是国家旅游局和四川省政府共同主办的一项重大宣传促销活动,从2003年开始举办。今年的国际文化旅游节主要通过展示四川省灾后旅游恢复的新形象,推动开放与合作,整合各种资源,推进区域旅游合作,搭建国际、国内旅游合作与交易的大平台。 活动期间,集中展示了四川旅游产品,形成浓郁的节日氛围,吸引国内外游客到四川观光游览。让更多的游客参与、体验节庆的魅力,从而继续向国际市场发出信息,四川依然是美丽、优质的目的地,进一步提高了国内外游客到四川旅游的信心。 四川省旅游局局长张谷表示,2009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既是直接面对公众的综合性大型宣传推广活动,也是四川国庆“黄金周”旅游宣传活动的开端。
  
  60万盆花卉装点第27届开封菊花花会
  
  第27届中国开封菊花花会将于2009年10月18日至11月18日举行,届时将有60万盆菊花和陪衬花卉星布于花会会场。 自1983年开封将菊花定为市花以来,目前培育种类已达数千种。本届菊花花会将以“国运昌盛、魅力开封、普天同庆”为主题,主、分会场达13个,布展菊花及陪衬花卉60万盆。菊展主会场为龙亭公园,展线总长1500多米,分为八大景区、26个景点。其中,主景点“古都欢庆”将突出宋文化,通过传统造景手法,以水体为构图中心,形成一幅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美丽画卷;景点“普天同庆”则以菊花组成“60”图案,庆祝新中国成立60年。 菊花花会期间,开封市还将举办“菊城杯”500公里信鸽赛、开封菊花小姐电视大赛、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海峡两岸民间收藏珍品展、东京梦华——北宋东京城历史文化陈列展、宋文化产业创意研讨会、“东风夜放花千树”诗词朗诵演唱会、开封市青少年书画大赛暨“百米长卷颂金秋”活动及开封市豫剧演唱会等一系列活动。
  
  首届那达慕暨德顺蒙古族乡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在德顺举办
  
  2009年8月18日上午,天高气爽,彩练当空。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首届那达慕暨德顺蒙古族乡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在德顺乡开幕,云集于此的各界嘉宾和群众共享民族传统文化盛宴。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盛会,是草原人民的盛大节日。大会开幕式的入场式,是对洮北区经济、文化、生活的一次集中检阅,充分展现了全区干部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随着圣火的点燃,大会现场礼花、礼炮齐鸣,彩球、鲜花辉映,上千只和平鸽飞上蓝天。240人“威风锣鼓”、400人“哈达舞”、200人“军体拳”、600人“安代舞”的表演,威风凛凛,气势恢弘,响彻云天。华丽的蒙古族服饰充分展现着洮北区浓郁的民族风情,圣洁的哈达、火红的安代,传达出洮北人民对远方来客的欢迎和敬意。
  此次那达慕大会为期两天,举办了蒙古族传统的摔跤、赛马、投布鲁等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
其他文献
甘南是许多人向往的地方。那里有藏族人民独特的民风民俗、金碧辉煌的寺院、美丽辽阔的草原以及神秘的色彩与气息。在春暖花开的四月,我带领20多名美术毕业班的学生,去甘南藏区采风写生,搜集创作素材。  我们从宝鸡出发,沿途领略了关山牧场的温馨、崆峒山风雪交加的若隐若现、六盘山的陡峭盘旋和麦积山的险峻绝峭,长途跋涉之后来到了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创建于1709年,是西藏佛教六
期刊
在广阔的夏日格勒金草原,党金郭勒河像一匹桀骜不驯的骏马,一路欢唱,从野马峰顶直冲而下,翻过党河南山,一路撕扯着悬崖峭壁,来到党城湾,响彻云霄的涛声便占据了20多公里的党河峡谷。  五个庙就端坐在党河北岸的崖壁上。  五个庙是甘肃省肃北县一方绝好的旅游休闲地。在这里,党河峡谷豁然开阔,水流平缓,谷内地势平坦,峡谷两边峭壁对立。站在断崖之颠,迎面是雪峰高耸的银冠,脚下云蒸霞蔚,峡谷气势恢弘,灌木密布,
期刊
这是一个有关英雄民族的传奇,更是柯尔克孜人寻找祖先身影和声音的传奇。  “这是祖先留下来的故事,不唱完它怎么能行呢……大地经过多少变迁,河谷干涸变成荒原,荒滩变成湖泊,湖泊又变成桑田……一切的一切都在变化,雄狮玛纳斯的故事,却一直流传到今天。”柯尔克孜人热爱草原、热爱他们的英雄史诗《玛纳斯》。  我们不禁把目光投向白雪皑皑的慕士塔格峰和雄伟的天山余脉。那里,正是英雄史诗《玛纳斯》散射光芒的地方——
期刊
为了提高我省旅游商品的整体发展水平,加快特色优势旅游商品开发,培育壮大旅游产业,2009年10月13日下午,由甘肃省旅游局、省旅游协会主办,各市州旅游局协办的甘肃省首届旅游商品展示评选会在兰州陇萃堂隆重举行。甘肃省旅游局局长、省旅游协会会长黄周会,甘肃省旅游局副局长、省旅游协会副会长火玉龙,甘肃旅游局巡视员罗笑石等领导同志出席了展示会。全省13个市、州旅游局负责人、56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和省内大型
期刊
十几年前我认识赵培智时,他还在上大学。瘦瘦小小的个头很不起眼,但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伙子总是令人刮目相看。之前就曾听其他老师说过,说四年级有个小伙子人体画得很好,中央美院的学生也不过如此。当我偶然看了他的画作后,发现他的画构图饱满均衡,柔和的暖色调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人体刻画得十分准确、深入,可以看出他扎实的基本功,绘画语言纯正到位。后来便开始逐步接触、了解赵培智。  赵培智生长在新疆北部的农村,小
期刊
重重叠叠的万山丛中的泸沽湖畔,生活着国内外罕见的延续着母系氏族特点的摩梭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原始的民俗风情,使这片古老的土地披上了一层神秘而美丽的色彩。    狂欢的转山节    相传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是格姆女神的诞辰日,也传摩梭人就是在这一天诞生的,摩梭人最神圣、最热闹的节日——转山节就在这一天。  传说,转山节这一天会惊现睡美人——格姆女神,格姆山会尽展婀娜多姿的丰韵,泸沽湖会尽显妩媚动人的柔情
期刊
1949年月10月1日,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用浓厚的湖南湘潭口音大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那声音、那场景便成为经典,成为永恒,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记忆中的里程碑。  那天的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万民共欢,普天同庆。无数人热血沸腾,无数人欢声雷动,无数人感慨万千,无数人热泪盈眶,无数人奔走相告,无数人彻夜不眠……  人们可以把新中国的成立作各式各样的比喻,在我看来,她
期刊
以前,我从不知道在山西除了有个“娘子关”之外还有一个地方叫“偏关”,那是在认识了画家岳五海之后才得知的。因为他是偏关生人。也许,“偏关”这两个字与岳五海有所前定,并始终贯穿在他的人生轨迹之中。从偏关小县到昆仑山下镇守边关,他凭着一腔热血和赤诚,集长城之正气,携黄河之坦荡,20多年沐昆仑之浩气,浴大漠之雄风,一手扛枪一手握笔,成就为集性情刚烈之美,又融虚怀若谷之风的军旅画家。真为他的成长和进步感到高
期刊
为促进甘肃与新疆两省(区)文化交流、增进甘肃人民对新疆地区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加强馆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009年7月1日,甘肃省博物馆隆重举办了“新疆丝绸之路文物精华展”。此次展览的展品来自新疆天山南北各地,包括彩陶、青铜器、毛织品、丝织品、壁画、雕塑、古文字文书、钱币以及反映新疆各族人民审美趣味的器皿、饰品等各类文物127件(组),展出时间六个月。    新疆与内地早在汉通西域之前就开始了文化接
期刊
在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永富的办公室里,有一幅巨大的甘肃旅游地图。他说,做大、做强甘肃旅游业,让甘肃旅游走向世界、重现辉煌是他和他的同事以及所有旅游人的一个梦想。多年来,大家为了这个梦想在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近日,记者走进刘永富的办公室,近距离感受他那美丽、多彩的梦想,感觉到他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记者:甘肃旅游业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刘永富:甘肃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