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有效对话”,让小学语文课堂碰撞出火花

来源 :教育观察·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max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真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且注意适当的点拨、引导和拓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对话中逐渐走向深入,进而使学生在对话中不断发展思维,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关键词]有效对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5-0034-02
  [作者简介]桑小翠(1986—),女,江苏南通人,本科,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小学教师,小学二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有效的对话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受到启迪。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有效对话”呢?
  一、平等,有效对话的前提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平等对话不仅包括师生平等,也包括生生平等,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也只有在这种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放下一切思想包袱,畅所欲言,尽情抒发自己的阅读感受。没有平等,就没有有效对话,教师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使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时,在板书课题后,笔者让同学读课题,这时班里有一位口齿不太清楚的同学举起了手,笔者点了他的名字,可这时有许多同学哄笑起来,好像在说:“瞧他的样子,能把自豪的感觉读出来吗?”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点,在学习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有时你认为不可能的事也会转变为可能。”然后笔者专门叫那位同学站起来,鼓励他读出骄傲和自豪的感觉来,并告诉他笔者相信他能够读好。在笔者的支持下,这位同学放开了胆子,一遍比一遍读得好。
  在语文教学中,当发现学生之间苗头不对,有不平等的现象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教学角色,营造出平等的教学气氛。也只有在平等的气氛中,师生对话才能更有效,从而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
  二、真诚,有效对话的基础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阅读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把把亟待点燃的火把,教师便是点燃这火把的火种。怎样才能有效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呢?教师充满真诚的话语、鼓励的眼神,是学生能够深入文本,与教师进行有效对话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先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然后进行交流。在交流环节,有学生提出了问题:“文中的‘我’对母亲太不孝顺了,母亲那么轻,他竟然不知道。”面对学生的阅读体验,笔者没有就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而是用充满真情的语言对学生说:“母亲那么轻,作为孩子的我怎么会不知道呢?”“因为母亲总是把她坚强、勇敢的一面展示在我们面前,她是我们几个子女的坚强靠山,是家庭的顶梁柱。”“当‘我’意识到自己对母亲关心太少,了解太少以后‘我’是怎样做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此时,学生对母子感情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认识,在这种教学情境下,笔者适时对学生进行了感恩教育:“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是怎样对待你的,你又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学了这一课后,你有什么感想呢?”这样一来,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对于这样一篇情感真挚洋溢着浓浓情感的文章,教师真诚的语言,循循善诱的话语,无一不叩击着学生的心灵,学生在自然而然中受到了教育。
  三、引导,有效对话的关键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民主、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难免会出现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的情况,此时就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这是引领学生进行有效对话的关键。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负荆请罪》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中人物形象的深刻认识,笔者就“你是如何看待廉颇和蔺相如的”和学生展开了对话。有学生说:“蔺相如太胆小怕事了,枉为一国之相。”有学生认为:“这不叫胆小怕事,这叫顾全大局。”还有的学生说:“什么顾全大局,别人都欺负到你头上了,你还不吭声,这是软弱、无能的表现。”学生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围绕着“蔺相如该不该避开廉颇”这一话题和学生展开了开放性对话。经过激烈对话,学生达成了共识,一致认为“蔺相如避开廉颇,并不是怕廉颇,与此相反,蔺相如表现出来的那种团结精神、大将风范更是令人折服”。这样一来,学生对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历史人物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之间由于意见不一致相持不下的时候,教师通过巧妙的问题引导引领学生展开对话,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看待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从而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四、深入,有效对话的核心
  当下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对话教学热火朝天,学生一个个跃跃欲试,小手举得高高的。但是仔细观察,很多对话并没有真正触动学生心灵。究其原因,是对话大都停留在表面,不够深入,很难让学生产生怦然心动,深入骨髓的感觉。教师要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步步深入,这是有效对话的核心。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爱如茉莉》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在教学到这部分内容时,为了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围绕着“奔”一词,笔者和学生展开了对话。“这里为什么要写‘直奔’医院,为什么不写‘走’呢?‘奔’和‘走’有区别吗?”“‘奔’,说明爸爸走得比较急。”“‘奔’字写出了爸爸对妈妈的担心”。“‘奔’字写出了爸爸着急的心情。”在此基础上,笔者又问学生:“爸爸是怎样看出妈妈病了的?”有学生说“可能饺子味道不同”,有学生说“也许爸爸认为妈妈没在一定是有原因的,因为她说过的话从来不会食言”,还有的说“细心的爸爸看出‘我’在说谎”……这样一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
  在这个课例中,教师抓住文本语言中值得推敲揣摩品味的地方,和学生展开了对话。这样教学由浅入深,学生在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基础上被父母之间真挚的感情打动,很自然地提高了阅读效果。
  五、拓展,有效对话的延伸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引领学生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上,还应该通过适当的对话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展课程资源,在拓展中不断提升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感悟,帮助学生再次深入文本,从而提升对话的品质。
  例如,苏教版语文《大自然的文字》一课主要描写了如何认识大自然中的汉字,在教学时,在学生基本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汉字以及大自然的汉字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好处的基础上,为了有效拓展文本,丰富学生视野,笔者和学生展开了拓展性对话:“结合生活经验,说说怎样才能认识大自然中的汉字,你都知道哪些大自然中的汉字,把你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为了认识更多的大自然中的汉字,我们还可以怎样做?”在这拓展性的对话中,学生的思维被打开,目光也由课内转向了课外,就自己的所知、所想和老师、同学尽情地交流了起来,课堂学习气氛兴趣盎然。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文本的特点,教师教学的焦点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通过拓展性对话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更加广阔的大自然,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培养了学生开放的语文学习意识,使课堂教学更加灵动。
  参考文献:
  [1] 肖琼.语文课堂的有效对话[J].文学教育:下旬刊,2010(8).
  [2] 黄福艳.关于语文对话教学的再思考[J].语文建设,2010(4).
其他文献
未来对人才的要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结合初中物理的教学实践,从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两方面来谈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摘 要]课堂教学导入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好的教学导入能够为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导入课程内容,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从教学导入的实施策略、教学导入的原则等方面思考如何有效地导入课程内容。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导入教学;策略;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5-0030-02 
几十年来,中学语文教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进教学方法,更换教材体系,改革考试制度,更新教学理念,等等。教改的众多成果却难以在教学一线迅速推广和普及,语文教学效果从整体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患者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对血脂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本院临床确诊为ACS的54例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说”,忽略了“听”的质量,久而久之,学生丧失了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即倾听。从倾听要求、倾听习惯、倾听能力和评价等方面出发,结合初中生物教材实例,深入
时年道德与师德规范rn人类社会的道德生活,就像自然界中的空气一样,时时存在,处处拥有.曾钊新教授指出,“所谓时年道德,是指人生不同时期的道德,也就是人的一生中的儿童时期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及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为早期心理卫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爱丁堡抑郁量表及自拟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表,对300例初产妇产后6周的抑郁状况进
所谓的“分层奖励”,指的是按照学生现有的工作能力和学习水平,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估和教师的评估相结合,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被评价的层次,由高到低-般可分为A、B、C三个层次或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有效教学是人们在特定教学价值观支配下,依据教学研究的成果所描述的一种理想的教学愿望。教师应精心预设,充分利用师生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应合理安排,唤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应精炼提问,让语文课精彩生成;教师应真实评价,让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有效教学;精心预设;合理安排;精炼提问;真实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