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针对性的练习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ng_h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短跑是典型的速度项目,如果说田径是其它各项运动的基础,那么短跑又是田径的基础,是小学体育重要组成部分。在短跑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追求跑得快,却忽视跑得轻松、自然和正确的短跑技术动作,因而影响了成绩。短跑的成绩由起跑的反应速度、起跑后的加速跑的能力、保持最高跑速的时间和距离以及各部分跑的技术完成的质量决定的。要提高短跑的成绩,就要提高和发展这四个部分的技术和能力。因此,在小学短跑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体育教学的实际,遵循短跑教学原理,再考虑学生身心健康等特点,选择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速度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短跑成绩之目的。
  一、影响小学生短跑成绩的主要因素
  我们通常将全程跑划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四个阶段,小学生对終点跑的要求不是很多,主要是前面三个环节。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盲目的用力去跑,造成跑的动作不规范,甚至错误,这就影响了跑的成绩。例如:起跑时,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听到口令后,不能立即做出反应,导致了与下一动作的脱节;在起跑后的加速跑中,身体抬的过早,影响了速度;在途中跑时,学生容易出现仰着或低着头跑、坐着跑、跑的直线性差,从而浪费体力;由此看出,正确的短跑技术能有效地发挥身体机能的能力和节省能量的消耗,从而发挥出理想的短跑成绩。
  二、提高小学生短跑成绩的方法
  短跑的成绩由起跑的反应速度、起跑后的加速跑的能力、保持最高跑速的时间和距离以及各部分跑的技术完成的质量决定的。要提高短跑的成绩,就要在掌握好正确的动作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各部分跑的能力。
  1.提高起跑质量
  起跑的任务是对发令信号做出迅速的反应,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并获得一个较大的向前冲力,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有利条件。正确、规范的起跑姿势和较快的反应速度是获得优异短跑成绩的保证。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在练习时,采用站立式起跑,动作不规范就不能发挥起跑的作用,从而影响起跑的质量。小学生起跑质量不好的原因还在于反应速度不快以及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心里紧张,听到教师发出信号口令后,不能及时做出反应。因此,要想提高起跑质量,必须要有较快的反应速度和正确的起跑姿势。
  2.提高起跑后加速跑的能力
  加速跑阶段的任务是在最短时间内尽快地发挥出较高的跑速,迅速过渡到途中跑。
  小结
  短跑成绩不仅取决于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水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掌握的动作技术水平。小学的短跑教学,内容以发展有氧代谢为主,多采用有目的的练习手段。教师应根据各个学生所存在的不同错误,及时用语言信息来提示学生,根据不同性别、水平和素质,采用针对性练习改进技术动作,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短跑成绩。
  【作者单位: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花溪小学
其他文献
形象思维有广、狭义之分。狭义的形象思维是指以表象作为思维运动的材料,以情感作为思维运动的驱动力,通过艺术想象创造形象体系的一种思维活动。形象思维的方式主要有想象、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已经深入到每一位教师的心中,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能够运用新新课改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小学科学的教学也不例外,在践行新课
期刊
一、音乐教学中的美育  当前教育事业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深入广泛的全面提高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懂得创造美,表现美,欣赏美的重要意义,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实践,创造美,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音乐学科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学生可以通过唱歌,跳舞,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的个性发展.当然,捕捉孩子的特性,设计相应
随着教学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变化,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写体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实现了观念的更新,特别是将“应用题”转变为“解决问题”。这个转变,不仅是名称上发生了变化,在内容编排、呈现方式、培养目标上也都区别于以往的“应用题”教学。“解决问题”教学采用分散式进行内容编排,因此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问题多样、答案不唯一;呈现方式具有开放性,因此更加活泼;“解决问题”教学更关注教学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一、培养思想道德。劳动技术教育可以使德育的目标(如劳动观点、态度、习惯和职业道德的形成等,落实在学生的劳动实践中,而且内化为学生品德。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一个人的真正成长是从他的思想觉悟开始的。而劳动技术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促进共产主义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现今绝大多数孩子在家里,家务活不用干,不愿干,不会干,
小学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是21世纪教师所必备的一种品质,教育科研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第一生产力,愈来愈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增加自己工作的科研含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靠科研推动教学等已逐渐成为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近年来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农村小学教师的教研相对城市学校的教师来说仍然十分滞后,不能适应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如何进一歩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研水平,发挥教育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小学生学好语文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小学语文的课程标准甚至用数字量化了小学生在不同年级的阅读量。阅读包含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个方面,课内阅读主要是对教材的阅读。大量的阅读则来自课外,因此,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供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多数学生谈“长跑”变色,怕苦、怕累,不能坚持持久。部分学生是因体质较弱“怕”长跑,部分学生是因为“累”而怕长跑,多数学生属于被动练习。那么,如何使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耐久跑练习呢?教师要从教法上多下功夫,将枯燥乏味的教法变为灵活多样的趣味教学,使学生在心理愉悦中完成课的任务和达到一定的运动量,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实效。,现在的学生需要活动、喜欢活动,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在学习中有权去设计活动方案,有
摘要:机械工程在进行设计时,将创新的思维融入机械工程设计中是当今社会工业化过程中必然要求,创新设计所能达到的效果是难以估量的。当将创新思维融入到机械工程设计中,需要增强创新意识,同时还需要有比较丰富的设计经验,只有这样在机械工程设计过程才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机械工程设计过程中运用创新设计思维,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能夠推动机械工程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机械工程设计;创新思维;应用  创新设计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怎样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和能力,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当前教育工作应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教育教学的实践,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单靠课堂教学这一途径,难以完成教育发展的任务,把学生完全束缚在课堂教学的范围内,容易在学生中造成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氛围,无利于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均衡发展。而学生经过大量有计划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