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识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chuan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数字电视、手机等现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图像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海德格尔认为现在的时代本质是“世界图像时代”。所谓“图像时代”自然不是“以图像出现的多寡和图像出现的频率为指标示人的,那一定是话语集中在视觉事物之上”。美国著名的图像理沦家W.J.T.米歇尔(W.J.T.Mitchell)认为,图像不再是表征外在现实或内在情感的工具或载体,而转变为当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存环境被极度图像化与视觉化了。“图像识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基于当今图像传播方式变革的需要而提出的,也是当今社会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和科学研究时一种必不可少的素养。”
  【关键词】图像识读;识别;解读
  一、“图像识读”核心素养的内涵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图像识读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
  首先,从上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图像识读的范围包括“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可以说内容相当广泛,甚至可以说都超出了美术学科的范畴。
  其次,我们也可以从这句话中发现图像识读的过程,即“观看、识别和解读”。用约翰·伯格的话说就是:“先观看、后辨认,再说话”。图像识读首先是观看和感知图像;然后是“识别图像、解读内涵”,不仅仅解读美术作品,也要解读生活中视觉文化的现象。
  再者,“图像识读”核心素养并非是仅仅识记一些视觉艺术作品的名称、风格特征、艺术家的名字和趣闻轶事,而是通过学习视觉艺术作品的解码方式,在现实生活情境中遇到纷繁的图像时,能以合适的方式去观看,能调动相关的知识去分析、识别和解释,从中获得有益的信息或者受到精神的陶冶,是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需要的基本素养。
  二、“图像识读”核心素养的表现特征
  (一)“图像识读”强调把视觉形象内化于心
  视觉形象乃美术学科立科之本,也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生发之源”。“图像识读”和“美术表现”均以视觉形象为起点展开学习活动,是美术学科的两大基本素养,也是美术学科独有的核心素养。在这两个基本素养中,图像识读主要是对视觉形象进行感知和理解的活动,美术表现主要是对视觉形象进行创作的活动。“图像识读”倾向于对视觉形象的输入,“美术表现”则倾向于对视觉形象的输出。没有输入,谈何输出?可见,“图像识读”之于美术教学的作用之重。
  (二)“图像识读”常常离不开“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
  识读图像时,往往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学生的生活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图像,动漫、卡通、绘本、插图,广告、游戏、时尚杂志、综艺节目等等,影响着他们的视觉经验。当美术教师选择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图像进行识读时,必然要对图像展开鉴别、比较、分析和评价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力,树立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识读图像的教学过程中,有时也会在分享与拓展环节中涉及“美术表现”核心素养,用描绘或创作的方式与同学交流自己的鉴赏心得。美术学科的五個核心素养并非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而是在美术教学中常错综在一起。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只不过在具体的某个学习活动中有所侧重。
  三、“图像识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观看图像的方式应多样化,重视图像识读过程中的体验
  图像识读首先需要对图像进行观看,即对图像的观察与感知。不同类别的图像有不同的观看方式,并使观者产生不同的视觉体验。如,绘画作品是需要凝神观看的对象,观者可以从容地进行静观和揣摩。观看大型雕塑时,观者会发现并没有一个特定的视点能够看到它的全貌,只能不断移动位置来观看和体验作品。网上随处可见的动图更容易吸引人的眼球,我们会忍不住地去看。VR使用者可以漫游在三维场景中,沉浸其中,使观看行为更加主动,视觉体验和想象力都得到了极大地拓展。富有刺激性的电影画面不断变换,观者根本无法对其进行认真思考,就会情不自禁得被带进剧情中……如此多样的观看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视觉体验。
  识读图像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观看兴趣,采用多种观看的方式,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视觉感受和体验。例如鉴赏《最后的晚餐》,一方面可以观看静态的作品图,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达芬奇密码》这部电影的情境中,品味其对《最后的晚餐》的另类解读,定能激发学生探究作品故事的欲望,增强了学习活动的情境感,使学生在趣味观看的体验中进一步解读图像。
  (二)创设问题情境,着重从形式和文化这两个维度对图像进行识别和解读
  “图像会因为形式美原理的运用,显示出不同的审美特征和品位,给我们带来丰富的视觉感受”。当我们在观看美术作品时,运用“空间”、“体积”、“比例”、“质感”、“色彩”等术语进行分析,就是采用了形式分析的方法,这是艺术史家海因里希·沃尔夫林提出的方法。引导学生鉴赏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时,教师可以请学生先寻找画面的形式因素,如画面上代表江水的大面积的“空白”与渔舟形成了面积上的大小对比,颜色上的黑白对比,还有虚实对比等等,再探究其表现出的意境,如“寒”与“独”耐人寻味的诗情画意。对美术作品进行形式分析,学习形式美法则,探究美术形式的表现性内涵,是在美术教学中常常提到的鉴赏方法和学习内容。
  “图像受不同文化的影响,包含丰富的文化信息,能反映不同时代和民族的文化特征。”如果我们把西方风景画与中国文人山水画进行比较,就很容易发现两者的差异。西方风景画阳光明媚、景色宜人,而中国文人山水画往往有孤寂冷清之境。东西方审美观的不同正是源于文化的差异。西方风景画强调对景写生,依靠丰富的色彩、细微的光感变化表现真实的自然风光。这种美学倾向是建立在注重客观真实的西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上的。中国山水画不满足于对自然的模仿,笔墨里渗透着画家对人生的认识和感触,是封建社会文人士大夫们所向往的精神家园。“天人合一 ”是中国山水画的思想核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精神。识读图像应从多角度、多层面联系文化和生活情境,理解图像与文化的关系。
  (三)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和意义,关注批判、反思和意义建构的能力
  图像为人类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基础,“图像的意义,不在于它有,而在于传播效果的体现,在于受众对图像的诠释。”
  “中间有一块冰,一只北极熊的前掌搭在冰块的边缘,四周都是水,只有头露出水面”。这样的图像传达的信息是什么?我们不难明白为什北极汪洋一片,而冰不见了。十年前,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因关心环保议题,拍了个纪录片叫《难以忽视的真相》,呼吁人们关注全球变暖问题。这是纪录片中的一个画面,显然它成功地传达了纪录片的核心信息。关于纪录片中所讲的科学结论,估计大多数人早已忘记,而能记住的可能会是这个画面。
  图像都是通过人制作出来的,“意义或明确或模糊,或许为人所知觉也许未被发觉”,无论哪种情况都不一定是反映真实的现实情况。电视节目中即便是纪录片或者最基于事实的报道,也遵循某种主观的意愿。如果我们以完全“自然”的方式解读,要么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图像传播的文化,要么无法对它们提出质疑。特朗普在大选之前,曾经有很多人说他是个种族主义者,有人建议特朗普只需要公开拥抱一些不是白人的人、亲一些不是白人的小孩,就能证明自己不是种族主义者。于是,这些图像就问世了。
  “日常对话、高雅艺术、电视肥皂剧、梦境、电影和网游等,都是意义传播的途径”,图像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图像传播已成为现代传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图像识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是指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也指在生活中常通过图像获取信息、发现意义、进行信息交流与传播。
  核心素养本位的图像识读,正是以让学生成为一个有品位的生活者为目的,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通过批判性地识读各类图像,形成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做出积极的反应。建立学生良好的视觉意识和习惯,具备独立思考视觉现象,分析视觉形式语言和进行审美价值判断的能力,是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需要始终思考并实践的问题。
其他文献
【摘 要】研究特级教师的视频实录,对吴正宪老师的课堂提问的类型以问题的数学思维水平、情境性、开放性这三个维度划分,并进行了数据统计与分析,然后结合教学各环节的问题处理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特级教师  一、课堂提问研究定量分析  (一)课堂提问的类型  研究主要运用NVIVO 11对教学实录进行划分,并归类分析。将课堂提问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课堂提问的思维水平、
期刊
【摘 要】本文综合了我已有的经验,先分析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再阐述研究性学习模式在数学知识学习中的具体应用,旨在带领大家进入一种创新性的学习状态。  【关键词】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策略  研究性学习模式,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不仅能够激起我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令我们更为灵活的运用数学概念,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状态,最终养成良好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等学科素养,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学
期刊
【摘 要】信息化教学的今天,怎样更好的应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显得非常重要,也是教师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初中地理教学内容涵盖比较广,如:从洋流到地方时。想要借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将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立体,就需要地理教师加强对网络资源的利用,进而使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资源;初中地理;教学效果  初中地理是一门传播地理信息的科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想学生传授一定的教育
期刊
【摘 要】基于新课改的视野背景,小学数学课堂逐步引入了对话教学,努力实现结合生本的对话教学设计新模式,促成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新形态,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教学潜力与作用。本文立足于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现实,重点分析和探究了对话教学理论的目标设计及其实践应用,并积极探索推动其实施的合理对策。  【关键词】对话教学理论;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新课改教育环境下,教育者愈加关注沟通互动式的课堂教学形式,在小学数
期刊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明确指出:“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 学校和家庭作为孩子成长最具影响力的两大环境,虽然二者各自的功能和角色不同,但是二者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这充分说明了学校与家庭之间沟通的重要性,只有两者紧密合作,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才能更加深入地,全方面地促进孩子的成长。作为班主任,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当孩子出现情绪的时候,家长对学校的理解,对班主任的信任显得
期刊
【摘 要】初中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与思维性的学科,故而提问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之中有其必要性,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广大初中数学教育者更是围绕初中数学课堂提问这个话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则必须对初中数学课堂的提问的现状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许多相关研究以及理论性的内容,但落实到教学实践之中,尚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予以解决。基于此,本文对初中数学
期刊
【摘 要】文章的講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研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如同进行解剖,朗读却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却能使人感受。  【关键词】朗读;作用;要求;技巧;训练形式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见,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实谓语文教学之佳
期刊
【摘 要】随着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创新意识已深入课堂,深入到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数学作业的设计也要创新,要以批判的眼光继承和发扬传统数学作业的优点,摒弃其“一多”、“二假”、“三无效”的弊端,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设计形式多样、异彩丰呈、学生乐于接受的数学作业。以下结合各类型的作业设计案例进行评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作业创设;案例评析  一、体育竞技类作业  例1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十分迅速的发展,当然我国的教育事业也不例外。我国的教育事业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事业,它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所以我们要对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如今的小学教育中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而计划生育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在小学教育中以活动的形式得到了开展。在小学开展计划生育教育宣传活动对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作用,我们一定
期刊
【摘 要】“微课”的有效利用,能让学生利用零散的时间自行进行学习,可以针对学生们在学习当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巩固与加强。“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毕竟有它的优势和不足,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进“微课”概念,将“微课”的优势展现出来,是值得每位教师思考与探索的,下面将根据“微课”的特点与概念进行分析,并针对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怎样利用“微课”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做个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