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柯达王国会破产

来源 :现代工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柯达,人们都会很自然地把它和麦当劳、微软等赫赫有名的跨国企业联系在一起,因为它们代表了当今世界上最有实力的企业。理性上,我们清楚地知道,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企业的优胜劣汰一定是遵循着均衡法则的,随时会有新生企业横空出世,随时会有老牌企业黯然出局,但在感情上,我们实在难以接受这个拥有131年历史的公司会在某一天轰然倒塌的现实……
  柯达陨落
  2012年1月3日,美国著名摄影胶片厂商柯达公司收到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警告:如未来6个月内股价无法上涨,则有可能摘牌退市。1月18日,柯达公司正式提出破产保护申请。
  文件显示:柯达登记资产51亿美元,负债68亿美元;其市值从历史峰值310亿美元降至今年年初的1.75亿美元,十余年间蒸发超过99%。柯达在过去的7年间有6年亏损,致使资金链断裂,虽曾一度尝试出售1100多项专利来获得急需的资金,但未能奏效;在过去8年里,公司关闭了13家工厂和130个实验室;全球员工数从1998年的8.6万人减至目前的不足2万人。
  1880年,乔治·伊斯曼在美国纽约州的罗切斯特市成立了伊斯曼干版制造公司,利用自己研制的配方制作胶片,八年后正式推出盒式相机。100多年来,柯达的创新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它提供的光影世界与人们的记忆瞬间紧密相连,绝对是胶卷和照相行业的龙头老大。在最鼎盛的时期,柯达在全球的雇员超过14.5万人,它那句著名的营销口号“你只需按动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来做”响彻世界。到1975年,柯达垄断了美国90%的胶卷市场和85%的相机市场份额,直至1999年,美国市场传统胶卷的销售增长速度仍高达14%。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市场变化之快,远超出人们的想象,谁也没有预料到数码时代会带来如此巨大的“创造性破坏力”。仅仅一年的时间,到了2000年底,胶卷需求就开始停滞,其后更以每年10%的速度迅速萎缩。在数码影像技术的冲击下,传统胶卷的辉煌时代已经一去不返。昔日的辉煌,在柯达创新力不足的趋势中快速退潮,一个个产业里程碑也无法挽救柯达的颓势。
  事实上,柯达公司在数码影像技术上并不落后:数码照相机是它在1975年发明的;像素数达到130万的专业级数码相机也是它推出的;供非专业摄影者使用的傻瓜型相机是它在1995年发明的;民用数码相机是它在1998年开始生产的……公平地说,柯达参与了数码相机崛起的每一个细节,在其拥有的超过10,000项专利中,有1,100项是价值达20亿美元以上的数码图像专利,远超其他任何一个同行。
  但是,大企业有大企业的惰性。由于担心数码业务对当时利润丰厚的胶卷业务的冲击,柯达固执地决定把数码产品束之高阁,继续在传统非数码摄影领域投资,真可谓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数码摄影高歌猛进,柯达的祖传家当被冲得七零八落,作为企业重要支柱的胶卷业务几乎溃不成军。
  到了2007年12月,柯达已经感觉到形势逼人,决定实施战略重组,把公司的业务重点从传统的胶片业务转向数码产品。可惜“生不逢时”,2008年金融危机终结了柯达短暂的复苏势头。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全球数码成像市场翻了将近两倍,但柯达的数码业务收入却基本与1999年持平,只占营业额的21%,公司营业性亏损高达5800万美元,主要的利润来源竟是专利技术的转让。
  柯达固守着它在传统胶卷上的地盘,没能及时地跟上市场的快速变化,它所掌握的拳头技术终于蜕变为难以摆脱的包袱,成为一种负资产,一个不得不吞下的苦果。
  柯达启示之一:战略失误
  观看硝烟弥漫的市场,不少曾经独步全球的行业巨头都脚步蹒跚,被年轻的后继者快速超越,市场地位岌岌可危。企业界“巨人”疲弱甚至倒塌的教训,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促使我们反思。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叶德磊教授认为,公司不能以大为傲。公司再大,在市场面前都是小公司。重大的战略失误,完全可能在短时间葬送百年老店。
  柯达和富士同为昔日的胶片巨头,但如今却命运迥异。2011年,富士的市值高达126亿美元,柯达却仅为2.2亿美元。不可否认的是,与胶卷相比,数码相机的利润率和利润贡献比目前都还不算高。所以,柯达高层还把传统胶卷当作自身品牌的主要支撑点,在战略决策方面犯了严重错误。而富士却着力于多元化转型,一方面努力为胶片领域的专长寻找新的用途,如为液晶平板显示器开发了光学薄膜;另一方面则推出以艾诗缇命名的品牌化妆品,大举进军亚洲市场,觊觎欧美市场。
  反观国内企业,民营口腔医疗行业,扩张、连锁、融资、上市成了近年来灸手可热的话题,虽有一些前车之鉴,大家依然趋之若鹜。笔者始终认为,牙科医疗服务行业有牙科医疗服务行业的自身特点和规律,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抗拒的。在生产制造行业、金融业,甚至其他类别的服务性行业(如餐饮业、零售业、旅店业等)可以行得通的做法,不见得可以搬到牙科医疗行业。
  柯达启示之二:创新
  柯达的衰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标本,告诉我们在当今世界的创新浪潮中没有退路,不进则退,慢进也退。
  柯达的兴衰也可以说是中国企业的一面镜子,当今世界,一种商品、一种商业模式、一种经营理念,能够有效5年就很困难,吃老本根本没出路,市场瞬息万变,创新才能活下去。
  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唯有“创新”才是不变的真理。创新的内涵很多,包括技术产品、商业模式、运营路径、管理手段等等。其实柯达的技术创新能力并不弱,但在商业模式架构上跟进不足。许多企业管理专家都认为,柯达在研发和专利领域能力非凡,却不太擅长把产品变成商品。
  虽然,世间没有绝对的基业常青,企业的生死存亡充满了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创新和变化并不能完全确保企业永立潮头,但却是企业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对那些曾经辉煌的老牌企业来说,要么在固执和傲慢中死中,要么在持续创新中重新焕发生机。
  当然,在强调创新的时代,老牌企业转型成功的例子亦屡见不鲜。其中,IBM“大象能跳舞”的案例最为典型,这家有80年历史的IT贵族曾被盖茨预言“必将破产”,但在具有前瞻眼光和超强决心的传奇CEO郭士纳的带领下,IBM于1995年启动全面转型,完成了从计算机软硬件提供商向IT服务商的“华丽转身”。此外,2000年出现巨亏10亿美元的苹果公司,在乔布斯的带领下迅速向电子消费娱乐产品转型,进行全新的战略转型和重新定位,完成堪称经典的转型,还在2007年将“电脑”两字从公司名字里去掉。
  中国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内需市场,让许多行业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在竞争愈发激烈的未来,在要素资源成本持续上升的趋势下,固步自封和不思创新就必然难以赢得未来。
  柯达启示之三:消费体验
  还有一些专家指出:柯达的没落,不仅是其技术创新和经营模式的滞后,更是其对消费体验忽视,甚至是其对市场需求的傲慢之必然。
  在这方面,柯达并非是先例。2009年4月,美国第三大汽车商克莱斯勒宣布进入破产保护;2010年6月,拥有101年历史的通用汽车宣布进入破产重组轨道。与这些制造业巨头陨落的原因类似,曾作为互联网贵族的雅虎,亦因近10年在技术和媒体之间频繁摇摆不定,其市值与高峰时相比已跌去近80%。
  阿里巴巴的老总马云周游列国,痛感中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信用度之低、中国产品在全球消费者心目中评价之差,发誓要建“一家全世界信任的公司”,“将人放在利润之前”。他说到做到:阿里巴巴的六大价值观,第一条就是“诚信”;阿里巴巴平台上最能卖钱的产品,名称就叫“诚信通”……
  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除了企业硬实力的加强外,消费者始终是企业生存的首要支撑,注重消费者体验在这个时代更为重要。
  今天,很多企业正面临着与柯达相似的问题,缺乏核心竞争力,无法应对市场竞争,只能维持在低水平的状态。我们不妨将柯达这次面临的危机当作一面镜子,以此来审视自身的不足,认认真真、老老实实、脚踏实地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耕耘好。
其他文献
史玉柱从第一次创业开发桌面文字处理系统掘得第一桶金,到从失败中站起来改行做保健品的第二次创业,规模超过鼎盛时期的巨人集团,再到经历了大起大落、大落大起之后进军网络游戏并获得成功,他将自己的独特个性一展无遗。最终,史玉柱以讲究诚信的商人、坚韧不拔的企业家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  赊电脑白手起家 脑白金风靡全国  1989年夏天,史玉柱用4000元承包了仅有一张营业执照却没有一台电脑的深圳大学电脑部,他
期刊
【案情】  案例一:  北京市XXX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上海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北京某餐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资公司),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50万元,其中,甲公司出资100万元,占股权比例为40%,乙公司出资150万元,占股权比例为60%,执行董事兼经理由乙公司指派,并担任合资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甲公司派员担任监事。  然而,令股东双方均未想到的
期刊
斯里兰卡,全称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旧称锡兰,是个热带岛国,形如印度半岛的一滴眼泪,镶嵌在广阔的印度洋海面上。中国古代曾经称其为狮子国、师子国、僧伽罗。“斯里兰卡”在僧伽罗语中意为“乐土”或“光明富庶的土地”,有“宝石王国”、“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称,被马可波罗认为是最美丽的岛屿,因为它有美丽绝伦的海滨,神秘莫测的古城,丰富的自然遗产,以及独特迷人的历史与文化。斯里兰卡的上空满是浓郁的香料味
期刊
日前,从上海“2011年光彩事业活动日”上获悉,近一年间,上海感恩行动关助1.75万人。自去年9月,上海启动“回报社会、感恩行动”以来,民营企业家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与老英雄、老劳模、老党员、老华侨、老台胞和原工商业者等群体结为互帮互学对象,学习奉献精神,弘扬优良传统,既接受教育又予以关助,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用实际行动抒写了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感恩之心。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市光彩事
期刊
80/20法则,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兼社会学家维弗利度·帕累托所提出的。它的大意是: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这一法则,被广泛用在经济生产和企业管理上。但“8020”法则也不可能万试万灵、包治百病。对其无限制的滥用,很容易产生狭隘与偏激,这已成为许多企业的隐含之伤、致命之症。  “8020”引发幼稚病  举一个咨
期刊
荣海——西安海星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常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成功在于与众不同。”我们不难发现,荣海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他将实际的事业牢牢定位在祖国的大西北。海星集团的IT系统、果汁、生物制药、房地产、连锁超市等,一向游弋在中国大西北。这样的举措,带来了什么惊人的奇迹?  西北山脚下 崛起海星人  陕南秦巴山安康市恒口坝子,两山夹一川的地形,颇有藏龙卧虎的气势,一九五七年深秋,荣海出生在这里。
期刊
“EVA”,是当今国外流行的一种新的财务工具,即“经济价值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它是企业净经营利润,减去对投资在该企业所有资本的机会成本的合理估算。它能够表明一定时期为股东增加了多少价值。它旨在通过突出资金成本,使公司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实际上,EVA对公司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有帮助,从企业兼并到员工的薪酬等。就像指南针一样,EVA严格而不留情面:只要计算一下EVA,就
期刊
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创业初期发展很好,短时间内以超常规速度发展,发展到一定规模,内部管理和外部市场环境出现滑坡、发展停滞、崩溃危机。民营企业家总是以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身份出现,从小规模的个体经济发展而起,在管理方面缺乏企业家精神。民营经济想要健康、长寿,必须实施观念创新。  破除“小富即安”,培养企业精神  中国民营企业家,有几个主要特点:将单纯的自我利益作为惟一目标,思维方式存在盲目性冲动,
期刊
对自我身份特征的追问,似乎从来就是一个哲学问题。据说现在雅典的帕特农神庙上,仍保留着哲人塔列斯的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不仅是人,其实我们对企业的识别,也不应仅仅被圈定在厂房、财务报表乃至品牌资产,而应该在更广阔的社会范围内,管理自身所传达的各种身份信息,并利用这些身份信息来进行营销——这种营销,就是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身份营销。  身份营销中的“4个what”  基于身份特征的营销,即ID营销
期刊
清末民初的上海闸北,指的是公共租界以北由中国行政当局管理的城区。1919年,闸北商界精英发起成立闸北商业公会,后又组闸北商会,为当地商人提供了一个互相联络、共协商事的平台。与上海其它知名绅商团体相比,闸北商会成立时间较晚,规模也不大,却又不可或缺,地位突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昔日的闸北,回顾闸北商会的过往点滴。  沪地商会中的后起之秀,  千呼万唤始出来  上海的商会组织可以追溯到1902年成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