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有效过渡和衔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i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初中生进入到高中阶段后,会在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方面存在很大不适应性和差异化,这主要是受到教材内容、教学时间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影响,这就增加了高中数学教学的难度。对此,本文在研究中以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核心,分析高中数学教学难的根源,提出初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有效过渡和衔接,提高学生的适应性,保证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 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 衔接
  初中数学学习为学生的高中数学学习奠定基础,然而从初中升到高中后,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为了保证学习效果,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水平,要求数学教师要关注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性,促进初中数学到高中数学的有效过渡。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初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有效过渡和衔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
  1.教材内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遵循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要求,倾向于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降低初中数学教材难度。而高中数学教学深受高考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数学成绩,教师不敢降低难度。对此,初高中数学在教材内容难度程度方面产生很大的差异性,大多数学生进入到高中后,无法快速消化高中数学知识,拉大了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差距,不利于高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2.教学方法
  由于初中数学教材内容较少,教学进度慢,教师可以对重点内容或是难点内容进行充分分析与练习,让学生完全掌握 ,而学生大多是被动消化知识,自学能力不足。升入高中后,数学学习内容较为丰富,再加上教学难度大、进度快,教师无法反复讲解重难点,多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自主探究,一些学生无法适应这种教学方法的转变,学习效率不高。
  3.学习方法
  在初中阶段,学生只需掌握数学概念、公式以及题型,学生很少进行自我总结,大多是灌输式被动学习。而到了高中后,由于教学难度、进度等方面的要求,需要学生要主动思考,自主学习,总结学习规律,才能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上一时间无法转变,形成学习困难,无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
  二、初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有效过渡和衔接
  通过上述分析,为了实现初高中教学衔接,促进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有效过渡,教师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快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1.加强入学教育,衔接教材内容
  升入高中后,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入学教育,让学生意识到高中数学学习的难度和重要性,树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快速投入到紧张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知道初高中数学学习的差异性,掌握高中数学学习特征,便于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形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初高中数学教材内容的衔接,通过旧知识来衔接新知识,掌握学生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程度,优化高中数学教学内容,进而帮助初高中数学学习的有效过渡。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函数与方程》教学设计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将学习到基本初等函数性质,这对本节课的学习具有铺垫作用,教师课件显示“x2-2x-3=0”、“lnx 2x-6=0”,让学生判断这两个方程是否存在实根,有几个实根?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解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回忆起医学知识,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并引入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2.优化教学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利用探究法、类比法、观察法等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创新对数学的认知和概念,这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第一步,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引导中,教师要让学生由理论抽象型思维过渡到辩证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规律。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教学设计中,教师先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观察书桌上和课本图片,思考:①这些图片中的物体都有怎样的形状?②日常生活中,这些物体形状的名称?如何描述形状?③组成这些几何体的每个面的特点?面和面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学生独立思考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进行发言,最后教师总结,引入新知。教师出示棱柱、棱锥、棱台的图片 ,让学生自主讨论和总结,得到这些几何图形的特征,仔细观察,利用直观感来提高知识理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能力,可以通过观察实物形状来归纳性质,完成教学任务。
  3.衔接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除了树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逐步培养学习能力之外,还要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中自我总结,找到符合自身学习规律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改变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习惯,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监督和引导,幫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实现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与衔接性的数学教学方案,解决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衔接问题,让学生快速适应高中数学教学节奏和学习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达到高中数学教学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昌亮.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8(9):79.
  [2]李志坚.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7):47.
  [3]刘洪鑫,田佳娜.谈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8(24):33.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德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德育活动中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对于学生成长有极大意义。本文详细分析与阐述德育活动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德育活动个性发展初中学生实践教育   以往德育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就是把内容固定、标准思想和道德规范传输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一种最理想的人。社会进步和时代创新之下,学生个性化需求更加强烈,导致这种个人需求和传统德育教育有所冲突。为满足学生
【内容摘要】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为适应学生在素质教育下的教学要求,我们在不断探索和优化课程教育教学方式,把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为目的,努力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他们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累积善于总结经验,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本文主要讲述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如何有效的构建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有效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
要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关键。同时,还要注意帮助初中生积累语言素材,切实提升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些初中语文教师过分看重学生的考试分数,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虽然教学大纲中提出了名著阅读的要求,但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过程中,忽视了方法指导,严重影响了初中生的阅读质量。本文
【内容摘要】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各个学科教学过程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能够对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能力,能够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如今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已经急不可待,因此,本篇文章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基础上进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研究,并提出了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发展 高中政治课堂
【内容摘要】随着现代语文教育体系的逐渐完善,语文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教师通过挖掘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使教学的质量有所提升。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逐渐引起了重视,但是仍然处于发展阶段。书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学生通过临摹和鉴赏著名作家的书法作品,能够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由此可以看出,高中语文和书法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该加强学生的书法教育。本文首先进行了现代高中书法教学的现状及
【内容摘要】2014年教育部提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个概念后,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的研究课题。高中政治课堂是培养高中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平台,也是学生获得政治知识,培养正确三观的重要途径。因此,采取一定的教学措施,对高中政治课堂进行优化,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成了政治课堂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高中政治 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探究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学
【内容摘要】所谓化学概念是指描述物质物理属性和化学变化的概括。是学生系统学习化学知识的理论基础。整个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有赖于化学概念,同时也是学生思维形成的最基础形式。通过学习化学概念有助于学生掌握物质变化规律的。只有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化学概念,才能深刻的认识物质、理解物質变化的规律。学好化学概念,为化学学习奠定基础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问题。因此初中化学教学教师应关注化学概念学习的重要性,灵活运用各种
【内容摘要】班主任是班群众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农村地区,由于外出打工人群教多,留守儿童问题严重,很多学生自由缺少父母的管教,容易在青春发展过渡时期,初中各种学习及思想上的问题,本文之中笔者从自身的工程经验出发,对农村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难点及解决策略做出相关分析。  【关键词】农村 初中班主任 德育工作 难点策略  前言  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
【内容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和推手,因此,与其让教师强制学生去死记硬背来完成教学任务,不如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学习知识,而如何让学生自觉地学习?兴趣,是最为直接的媒介。尤其是初中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不同于其他的人文学科,它要求学生在生物学习中走进自然、走近生活、走向生命。因此,如何让初中生培养其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是教师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它奠定了生物的知识学习与学习氛围的基础。 
【内容摘要】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中学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不仅仅要重视学生的文化知识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德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中学生正值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并且在成长的过程中,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其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因此,教师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中学学生的德育教学,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新时代 中学 德育教育 创新  著名的教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