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中学时期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而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阵地,因此,培养学生课堂中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至关重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兴趣 学习效率 课堂 培养
  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內驱动力的重要源泉,也是学好数学的心理基础。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数学学习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就能主动地去学习数学,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但在现实中,学生进入初中以后,知识突然增多,有很多学生会感到学习紧张,作业量大,压力很大,学习兴趣就会慢慢消失。同时,由于数学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也为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带来了严重的障碍。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长期以来,我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进行了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疑与引趣
  激疑就是通过教师的情境激发,使学生在知与不知的矛盾面前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来提高教学的实效。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一节时,在引入定义之前,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它的海拔高度是8844米。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的厚度就能超过珠穆朗玛峰,这是真的吗?并且告诉学生,用即将学习的知识就可以证明这个结论是完全正确的。于是,学生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兴趣盎然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
  引趣工作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妙趣横生的内容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有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掘教材中富有情趣、奥妙的内容,精心设计引趣环节。例如,在学习反证法时可以用古代少年王戎“道旁苦李”的故事引趣。说的是有一次王戎和小朋友玩耍时,发现路旁一棵树上结满了李子,其他小朋友都抢着去摘,而王戎却不去。他想:如果李子是甜的,那么早被路人摘光了,这与满树李子相矛盾。小朋友们摘下来一尝,果然是苦的。教师通过这个引趣故事的讲述,使学生对反证法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联系生产生活,培养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和大自然、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使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地动脑筋思考,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矩形的判定一节时,教师可以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木匠打门时是怎样保证打出的门的轮廓正好是矩形,而且恰好与门框相吻合吗?稍加停顿后,教师自己做出回答,并且说木匠的做法是有根据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矩形的判断定理。这样的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矩形判定定理的兴趣,从而实现了学习的高效性。又如在学习三角形中位线时,我提出:老师去上海旅游,在一个广场见到一处大型花坛。它太漂亮了,华美壮丽。在花坛中央有一圆形水池,现有A,B两点在花坛的最外围,老师想知道A,B两点的距离,可是AB不能直接测出,用什么方法才能测出它的长度呢?导游小李说:在花坛外选一点C,再分别找出AC、BC的中点D、E,量得DE的长度,就知道它的长度了。可是为什啊?学习了今天的知识答案很快就知道了!学生听了之后热情高涨,迫切要求学习新知识,解决这一问题。再如,在学习相似性时,教师可以用泰勒斯凭借一根棍棒测金字塔高度的故事作为切入,故事讲完后,在学生还沉浸在故事之中时,教师问:“谁能说出泰勒斯是如何测出塔高的?”大家面面相觑,回答不出,于是教师说:“下面学习的相似三角形就能帮助你回答!”这一情境的切入,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自然积极地进入学习之中。
  三、一题多解,激发兴趣
  一道数学题的解法往往很多,一题多解的训练能使学生从变题解题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奥妙无穷的特点,而简洁、巧妙的解法又能极易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要在一题多解上做文章,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充分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问题,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一题多解,能够激发学生去发现和去创造的强烈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对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等智力因素也十分有益。例如,解关于x、y的方程组2x-3y=11-4mx+3y=20-7m的解满足3x+2y=21-5m,求m。
  用常规方法解此题(先由已知方程组求出x、y,再带入3x+2y=21-5m求m的值)是较为繁琐的。但若把所给三个等式看做是关于x、y、m的三元方程组,消去x、y就简单多了。适当的讲解会使学生感到奇妙的解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从而兴趣倍增。
  再如,证明: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证法1如图1,利用两锐角互余。(证明略)
  证法2如图2,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证明略)
  证法3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图略)
  证法4利用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则也垂直于另一条。(证明略)
  通过对以上这道题的多种证法,归纳总结出证“垂直”的多种方法,这样把各个阶段所学的知识、知识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起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成多方面探索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
  四、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维持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中学生大脑自然兴奋时间约为二十分钟,呆板单一的教学方法难免使学生感到困倦“开小差”,所以教师要学会用多种教学方法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一节课中可以穿插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用教具进行演示,让学生背定义法则,组织竞赛、讨论、学生板演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等等。
  总之,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充分理解教材,在课堂中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段,以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建才,连四清.基础教育现代化教学基本功.
  [2]王义堂,田保军,王硕旺.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
  [3]王义秀,臧传军.新课程标准语课堂教学实践.(责编 高伟)
其他文献
简介了静电纺丝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综述了静电纺丝制备的TiO2光阳极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方面的研究状况及其今后发展重点。研究进展表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非常具有前
散文是高中语文教材中最多的一种文体,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苏教版为例,必修一至必修五中,散文所占篇数为:必修一14篇,必修二8篇,必修三3篇,必修四未选,必修五一
中学阶段是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进行培养的关键时期,而现有教材的学习不足以让学生掌握全部的知识,必须通过课外阅读来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广
膨胀土是一种广泛分布且给工程带来巨大破坏的典型非饱和土,具有裂隙性、胀缩性和超固结的高塑性簸黏土,强度较一般黏性土更为复杂,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常常引发路而开裂、隆起或
本发明针对现有聚倍半硅氧烷吸附重金属后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和废弃芳纶的再利用问题,提供一种氨基聚倍半硅氧烷对位芳纶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备得到
摘要:本文探究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上激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体能动性的现状、紧迫性及重要性、方法、感受等内容,初步分析了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以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活泼有序地互动参与课堂教学,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 激活 主体能动性 参与  一、当前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现状  新的历史课程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