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蜗牛——漂浮的旅行家

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loop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海蜗牛标本

漂浮装备——泡泡浮囊


  海蜗牛,又名紫螺。为了适应终生的海面漂浮生活,海蜗牛有一件一劳永逸的装备——由数百个小气囊构成的泡泡浮囊。
长海蜗牛和它的浮囊以及紫色卵囊群

  海蜗牛的腹足是一台神奇的泡泡制造机。生活状态下,它们的壳口朝向海面,腹足的前端露出水面,不断伸缩运动兜取空气,腹足上的腺体随即分泌黏液,将兜取的空气包裹成小气囊,而黏液遇到海水即硬化,制造一个小气囊的时间不足一分钟。通常海蜗牛会一口气制造几十个小气囊,才会停下来休息片刻。这些小气囊在制造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被挤压和粘连,最终形成一个具有弹性且有足够浮力的泡泡浮囊,海蜗牛依靠它能够轻易漂浮在海面上,只要固定住浮囊即可,无须额外的运动,是真正一劳永逸的“躺平”大师。
  到了繁殖季节,雌性海蜗牛会生产大量的紫色卵囊,同时分泌黏液将这些卵囊依次黏到浮囊下方,形成规模可观的卵囊群,跟着母体一起漂浮。因此,被海浪打到海滩上的海蜗牛里,有时也能看到浮囊下黏着密密麻麻卵囊的个体。

海蝸牛变形计


  除了泡泡浮囊,海蜗牛还上演着一系列“变形计”。
沙滩上搁浅的带紫色卵囊群的长海蜗牛,贝壳腹面颜色深(下),贝壳背面颜色浅(右)
正在吃幼鱼的海蜗牛个体,幼鱼身体的大半部分已经被两片齿舌裹挟着卷进了食道,仅剩瞪大了眼睛的鱼头和一小段鱼尾露在外面(右)
搁浅的正在捕食帆水母的长海蜗牛

  首先,海蜗牛的贝壳变得非常搁浅的正在捕食帆水母的长海蜗牛脆薄,尽可能减轻重量,更易漂浮;其次,海蜗牛贝壳呈蓝紫色。在蓝色的海洋里,偏蓝的壳体颜色能够很好地融入环境,从而隐藏自己。更有意思的是,靠近螺口一侧贝壳的腹面颜色更深,而壳背面的颜色偏白,这样无论是从天上往下看,还是从海里往上看,海蜗牛都能与环境完美地融为一体,从而起到“隐身”的作用;第三,没有口盖(即厣[yàn])。口盖具有类似“门”的作用。但海蜗牛不需要口盖,一方面它们为了漂浮,必须始终固定住浮囊,所以它们的头部和腹足的一部分必须露在贝壳外,无法“关门”。另一方面,它们脆薄的贝壳不堪一击,一旦遇到捕食者,此时即使有口盖也于事无补,因此,在进化的过程中,海蜗牛彻底把口盖“丢掉”了。

碰到什么吃什么

带着浮囊,分泌紫色染液的海蜗牛

  海蜗牛没有游泳能力,只能靠浮囊随波逐流,因此它们只能“守株待兔”,不过它们的食物还是有主食和零食之分。
  海蜗牛的主要食物是银币水母、帆水母和僧帽水母,因为这些水母也是始终漂浮在海面随波逐流的蓝色系生物,数量巨大,被海蜗牛遇到并捕食的概率最高。此外,一些小型生物会随机出现在周围的海面,对于这些零食它们也是来者不拒,如浮游的昆虫、附着漂浮的茗荷,甚至是海蜗牛同类,偶尔它们也自相残杀。
  除了强大的齿舌“绞肉机”外,海蜗牛还有一件秘密武器——它们在捕食的过程中,必要时会分泌具有麻痹作用的紫色染液,使猎物乖乖地束手就擒。
  海蜗牛的紫色染液除了在捕食时可作为麻醉剂外,在遇到危险时也可能会释放,从而起到防御的作用。
  数百万年来,海蜗牛们为了顺应“海漂”生活而演化出了特殊的技能。它们看似随着洋流随波逐流,毫无目的地,但因数量庞大,有时集结成大洋中显眼的白色“泡沫线”,有时又被大浪打到海滩上结束了漂泊的旅程。
  海蜗牛作为一个纽带将海洋、潮间带和陆地串联,让物质和能量流动起来。
  (责任编辑/王佳颖 美术编辑/周游)
其他文献
案例一  思琪(化名)是直接被保送到重点中学的,在进入新的环境之后,她开始“找不到北”。在高手如云的班级里,她变得越来越焦虑,越来越不自信,有时候一些很简单的题目,也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她说,有时候自己的思路常常卡在那里,完全找不到原先做题时的畅快感。  同时,她还很担心老师不喜欢自己、担心父母对自己失望。有时候,看着其他同学认真做作业,她就会想:为什么他们都这么厉害,可以对答如流。当和同学
退化泥炭地的恢复是目前受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若尔盖退化泥炭地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水位恢复的早期响应可以为其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为探究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水位恢复
高寒湿地是青藏高原地区最重要的生态水源涵养区之一,也是局部气候的有效调节者,其动态变化与成因亟待深入研究。该研究基于遥感图像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和景观生态指数分析结合的方法,以黄河首曲玛曲县高寒湿地为研究对象,对1995–2018年6期湿地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湿地在1995–2010年间不断退化, 1995–2010年湿地面积总共减少了18 680.31 hm2。在2010–
周期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之一,也是高考数学的高频考点.对于经常遇到的一些函数,如y=sin x,y=sin 2x,y=sin√2 x等,我们很容易判断它们具有周期性并求出其最小正周期.但这些函数的组合,例如y=sin x+sin 2x,y=sin x+sin√2 x等,是否仍然是周期函数?如果是,最小正周期又是多少?我们知道,两个奇函数(或偶函数)相加,如果新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则新函数仍具有奇偶性.因此,上述问题即变为:假设f1(x),f2(x)都是定义在
无形的宇宙使者:宇宙线  渺渺星空、浩瀚宇宙,蕴藏无限奥秘,始终激发人类探索未知、发现新奇的热情和勇气。各式各样从空间深处投向地球的射线,给人类带来了探索宇宙奥秘的钥匙,为人类打开了探索未知的大门。它们与天体传来的可见光线不同,是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射线。但是,正是这些无形的使者,给人类带来了了解宇宙的更多可能,它们就是宇宙线。  什么是宇宙线?宇宙线是在大气层中诱发的一堵以接近真空中的光速传播的高能
期刊
2021年高考数学全国卷共有六套试卷,各具特点,都很好地落实了数学学科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高考核心功能[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函数是课程内容的主线之一,其对学生学习函数内容的要求除获得“双基”外,还要感悟和运用函数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发展六大核心素养.构造辅助函数是函数思想方法的基础性方法.辅助函数的构造方法很多,包括“超越式”构造、“对称式”构造、“同构式”构造、“引参式”构造等具体方法.运用构造法能够巧妙、简洁地解答2021年高考数学全国卷中的一些问题.构造
数学变换方法有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基础.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和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由于数学变换方法充分体现了联系、运动、转化的特点,它对数学教学研究必然是有启发性的.前不久,江苏省苏州市特级教师工作室的领衔人耿恒考老师在凤凰网数学讲坛视频直播展示了一节“全等三角形复习”的公开课,充分展示了数学的变化之美和变化之魅,给笔者和观看直播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流程回顾和复盘赏析,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与“互联网+教育”等工作协同扎实推进,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教师“要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刘喆、李利等人也分别在研究部分案例后指出,智慧教室使用上存在资源库使用较少、信息加工和知识建构的工具价值未能凸显、即时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应用等问题[1][2].如何把互联网和通信技术、大数据、电子交互式白板等新技术新媒体与传统课堂融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本文以让技术服务教育为原则,以实现常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维持和变化机理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不仅受到土壤环境的深刻影响,也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密切相关。由于自然群落中土壤环境和植物多样性协同影响土壤微生物,难以区分和厘清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环境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构建的各自影响。该研究基于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构建的人工草地群落,比较分析了3种优势禾本科牧草单播和混播及施肥处理13年后,土壤细菌和真菌物种多样性及其与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主要结果:1)与各单播处理相比,3种牧草两两混播一致显著降低了土壤
生態浮动酒店的设计目标是充分自给自足,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损失,所以它会综合使用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甚至旋转产生的能量来满足岛上的需求。它的旋转系统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动态定位,可以自动保持位置。  酒店的中央有一个面积达700平方米的大堂,凹下去的屋顶具有透明的表面,可以让自然光线进入。酒店配备有55个垂直轴风力涡轮机和太阳伞,这些设备可以同时运行,既能遮阳又可以发电。这样的一个设备模块可以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