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重课内负担,减轻课外负担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malegebicaoni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必然趋势。我们再也不能“课内损失,课外补”,这样做既浪费了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影响其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且教师也吃力不讨好,让学生又恨又怕。我个人认为,加重学生的课内“负担”,不失为实施“减负”的一个有效途径。加重学生的课内负担,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有很多的时间开阔他们的视野的同时,也要求教师课外的时间完全利用起来,这样你的课堂才能充实。
  【关键词】加重 减轻 课内外 负担
  【正文】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已成为普遍现象,这不仅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很大程度上也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减轻作业负担已成为学生最迫切的要求。我在教学之余,就此做了较长时间的思考,觉得应该在课堂内增加密度,加重学生的课内负担,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一、努力拓宽课堂的宽度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称:“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口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是教学目的明确,教学目标单一,落实字词句子基础知识,教会学生阅读方法与技巧等,让学生掌握必备的语文知识,才有提高语文素养的可能。不追求花里花哨的课堂形式,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如坠入云海中并非是高明的做法,结果会事与愿违,学生什么东西都没学到。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地获取知识呢?单凭教师津津乐道侃侃而谈显然是落伍不可取的,因为学生是丰富的个体,他们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与好奇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是一个个性独特的人,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有个性,一个独特的人的世界”。这说明要求教师提供给学生展示与交流的时空和机会。在教学活动展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的交往关系和对话关系,教学时要构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构成一个“教学相长”的“学习共同体”。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每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师生互动的过程明显。深受学生欢迎。在讲读自读课文中,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合理安排时间,精讲多练多说,挖掘让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多与学生交流沟通。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恰当使用多媒体、网络,以图、文、声并茂的方式呈面教学内容,较大程度地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达到的目标是一定的,如果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增加课堂的宽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提高。
  窦桂梅老师在上《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教学过程中穿插了雨果的文章,并以其贯穿始终;补充了侵略军掠夺时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统统掠走”;补充了李大钊的诗歌,补充了当时国人对掠夺行径的反映等等,大大丰富了课堂知识。使学生合上书本走出课堂时,在心中留下的不仅仅是愤怒,更多的是思考和责任。这就是课堂的宽度。
  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知识储备,需要教师留心身边的一切事物,更需要不停的思考,精心的设计。
  二、挖掘课堂的深度
  决定一个容器大小的是它的容积,容积的大小跟它的深度成正比。一节课的有效性,,也与知识的深度成正比。我们的课本知识都是很浅显的,一般智力的学生自己看几遍就能明白,如果老师像传声筒一样,只传授课本知识,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适当的挖掘知识的深度,是提高教学效率有效途径。
  窦桂梅老师在教《再见了,亲人》一课时,以亲人为主题,从血脉相连的亲人,到中国人民共同的亲人——感动中国的人物,再到跨越国界无私援助朝鲜人民的志愿军战士,亲人的含义一步步加深,走出课堂时,孩子们对亲人的理解已经有了新的超越。这就是收获,这就是效率。
  我在六年级讲过抗日战争之后,学生对日本人表现了极大的愤怒,有的说:我这辈子不会去日本;有的说:我真想掐死日本人。这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在美国留学的朝鲜学生枪杀了32个美国大学生,在世界人民都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美国在这所大学的操场上竖起了33块墓碑(包括杀人凶手),以宽容之心对待朝鲜学生,对待仇恨。引起了学生心灵的震动,也引起了他们深深地思考:正确对待仇恨,正确对待历史,是我们明智的选择。
  其實,每节课都应该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加深,增加课堂的容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深度课堂,在依托文本的基础上实现对文本的超越。换句话说,教师在备课时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宽,要让学生读得透,想得深,写得活。又如,窦老师在上《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著名童话时,对教材的挖掘真的是做到了深度、立体、多维。具体表现在她对题目的挖掘,对重点句的掘和对主题的挖掘上,对题目的挖掘,她抓住了题目中的“小”字,带领学生两次研读题目,以“小”见“大”,以“小”衬大,把女孩的“小”与“鞋”、“车”“街”、“人”、“墙”“火炉”、“烤鹅”等物象的“大”对照起来,让学生在具体形象中体会到小女孩是何等的弱小,何等的无助,但她内心的渴望却很大,她渴望的是无边的温暖,无限的满足,无尽的慈爱,永久的快乐。对重点句的挖掘最精彩的是让学生给文中一句话改换标点,“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学生有的换成: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有的换成: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不一而举。学生换的标点不同,读出的语气也不同,读也的感悟就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满了个性化。《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主题是什么?相信在座的绝大多数老师与我的看法相似:这篇童话揭露了十八世纪丹麦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象和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表达了安徒生对劳苦民众的深切同情.可是,窦老师在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安徒生自传》之后,却发现在安徒生的所有童话中都贯穿着基督精神,因为安徒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幸福是对贫穷的满足,是对苦难的承受……上帝与我们同在”。窦老师认为,《卖火柴的小女孩》也同样包含着安徒生灵魂深处的基督精神,于是她将童话的主题上升为:对苦难的隐忍,对梦想的渴望。   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假设我们的底蕴不厚,挖掘也达不到某种深度,那么,怎么办?请同行们记住这句话:“返璞归真也精彩”。
  三、延伸课堂的长度
  学生走出课堂时,如果觉得课堂上的东西都学会了,那这节课决不是完美的课;如果学生还愁眉不展,在思索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样的课堂绝对是精彩的。课堂上高悬的永远应该是问号,而不是句号。所以,下课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出教室,延伸课堂的长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由于对世界的认识还很肤浅,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对于文本所包含的意蕴感知很是迷茫,不能够通过阅读顺利地获得,往往是课已尽情未发。这时,教师可以补充文本所描述的同一类内容,延长文本的长度,让学生走得更远。以《生命,生命》的教学为例,本省的金明东老师为了让孩子对生命哲理有更深的了解,在学生学习完文本描述的三个生命片段后,采用视频方式,让学生欣赏自然界万物生长的瞬间。这样的延伸,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对生命的思考有了一个具体的支撑点,有了一个形象的体验环境,对学生感悟文本起到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
  四、减轻课外负担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刚刚开始学习就不想学的儿童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的一切设想都会落空。”这不值得我们教师深思吗?为什么有些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不想学,不爱学了呢?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有的是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倒了,有的是被学习的困难吓倒了,有的是对枯燥的学习模式厌烦了,有的是对单调的学习生活厌倦了……这种种情况的出现与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进行对比,使我不禁感到人民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的担子有多么重。也许就是因为自己的马马虎虎,或过份伤害,而使孩子的童心泯灭,而走入岐途,所以实施愉快教育,减轻课业负担势在必行。
  1、让学生在愉快的心理环境中完成作业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有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并非太多,但学生仍叫苦连天,感到非常厌烦和疲劳。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较长时间的思考与分析,我从儿童心理学中找到了答案:“单调重复的形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和疲劳现象。”原来那种单调的、乏味的抄抄写写,题海战术,给学生的心理上带来了厌烦情绪,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怎样改变这一点呢?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认识事物,感性认识占主要地位;对事物的好恶,常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对于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常能自觉地去做,甚至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但要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和学生接受知识、巩固知识的需要,而且更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要,精心设计出既符合教学要求,学生又感兴趣的、形式多样的作业,既不忽视机械记忆的作用,又注重意义记忆的培养,让学生用多种记忆的方法,去自觉地在浓厚的兴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尽量地做到作业的趣味性和形式的多样式、新颖性,从而达到减轻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的目的,让学生在愉快的心理环境中轻松地完成作业。
  2、科学地安排作业时间
  小学生70%的作业是为了加强记忆,巩固知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意志弱、易疲劳,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但要注意到小学生的生理特点,而且还要根据“遗忘是先快后慢”这一遗忘曲线所显示的规律,根据教学步骤和要求,把每课的作业肢解成若干个部分,科学地安排作业的时间,让小学生在不同的时间里分步完成,尽量做到“常常有作业,每次都能当堂完成。”让学生少做、勤做,及时加强记忆,以后反復再记,克服“学生闲时无事,忙时无暇”这一不良现象。
  3、作业量要有弹性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不但在课堂教学时要这样做,在布置作业时,也要充分相信学生、克服那种“唯恐学生学不会、记不牢而让学生多写多练”的思想。对于那些非主要的作业,能让学生少做的,绝不让学生多做;能不做的,绝不让学生做;能用阅读、思考形式解决的,绝不让学生用体力操作的形式去完成。最好是大胆地把作业“做与不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自己去决定“是做还是不做,是多做还是少做。”这不仅有利于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而且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和学习自觉性的培养。
  4、留作业要“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实,市教育学院的有关专家指出,老师布置作业时应“因材施教”,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根据各层面学生学习上的不同特点给他们留作业,这样才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在布置时,应尽量地做到作业的趣味性和形式的多样式、新颖性,让学生在愉快的心理环境中轻松地完成作业。
  以上只是本人对加重课内负担,减轻课外负担的初浅看法,善不成熟。
  参考文献
  [1] 《名师同步教学设计》.
  [2]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3]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其他文献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结构中,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机构。在这种结构中,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是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作为学习过程主题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传统教学主要通过口授,板书,教材等,教学媒体来实现教学目的,获取教学效果。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很难有效辅助实现教学创新,面对这现实的问题,作为工作在一线的语文老师,我与时俱进,在语文教学方面采取了一些新措
期刊
我国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曾深有感触地说过,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关键不在教师讲得如何,而在于能否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深厚的兴趣,实现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叶圣陶语)的目的。  可见,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活动中,应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放在重要位置。语文教学只有通过点燃学生情感的火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力,取得令人满意
期刊
如果说,在高考考场上快节奏是一个境界,那么,如何使文章具有亲切感就是另一种文章境界或文章格调了。富有亲切感的考场作文给评卷老师的感觉是就是温和亲切,像是在倾听一种促膝谈心,一种心与心的交流,自然容易赢得高分。那么在写作时,如何有利于激发写作者的情感动力,有利于使文章情文并茂呢?除了发自内心,抒写真情实感之外,写作的形式也是至关重要的。  (1)书信策略。书信策略,即把文章的内容,用书信的形式叙述出
期刊
自学互帮导学法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充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以学生“自学”“互帮”为“明线”,以教师巧妙“导学”为“暗线”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法。作为课堂暗线的“导学”事关动机的生成、过程的维持、目标的实现和课堂的成功,其作用不言而喻。因此要上好一堂课,务必在“导”字上做文章。笔者以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为基础,不断的改革摸索,紧紧围绕“导”字练功夫,探索出五步导学的教学模式。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步入高速增长的轨道。这一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进程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供给,而同时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则解放了大批农业劳动力,并为工业化进程服务。随着改革开
【摘 要】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图文并茂地化解课文的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等,从而让语文课动起来。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学习兴趣 化解难点 审美情趣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的整合,往往可以满足具体教学环境的需要,增加语文课堂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教改的开展,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越来越多的引入了讨论这一教学形式。开始的时候,由于自己对于新理念的实质理解的不够深入、具体,课堂讨论只是流于形式而不重效果。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摸索、实践,笔者认为语文课堂讨论应结合不同的阶段,分别采取相应的方法和策略。  第一阶段:开始讨论阶段——以学定论,捕捉时机。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树立“以学定教,为学服务”的意识,那么,我们的课堂讨论就应该“
期刊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网络已展示出社会化的趋势,并作为“第四媒体”在表达空间和传播功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涉官网络谣言事件萌发、扩散和变化过程中,因事件而带来的
1 开展调研分析工作的目的rn农业气象服务是气象教育培训重要的学科领域, 现代农业发展迅速,为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确保新形势下气象为农服务更具针对性、 实用性,201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