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分析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nn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源远流长的历史铸就的文化精髓,是每一位中华民族儿女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在初中教学中发挥着指导学生正确成长方向的重要作用。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学生未来成长与发展,本文主要以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意义为切入点,对实施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感恩教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自古以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民间俗语的传承,铭刻了我中华民族感恩文化理念的深邃印记[1]。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明确提出:“必须培养中学生尊重长者、孝敬父母、心怀感恩意识的美好品德。”然而市场经济环境下,感恩意识在社会激烈竞争中逐渐趋于淡漠,同时大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学生学习成绩,忽视了感恩教育环节,不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实践证明,开展感恩教育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健全学生品格,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有效途径。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健康人格,实施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一、充分运用课程素材
  在实施感恩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运用课程素材,使素材中描绘的内容真正渗透到学生情感深处,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需要近距离与学生接触,还需要走进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换位思考,以学生的角度去看待世界、感知世界。例如在教授《献给母亲的歌》一课时,教师可令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课前收集母亲、母爱等相关格言和民间俗语的方式,体会母亲对孩子的重大意义,并使小组学生相互沟通和交流,阐述自己内心的感受,促使学生在日常与母亲相处的点滴小事中重温母爱的温暖,由此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怀之情。再比如在教授《背影》一课时,教师可令学生在自由朗诵全文的基础上,选出文中令自己感触深刻的语句进行讨论和交流,教师结合学生选出的例句为其讲解朱自清描写的内容和其中蕴含的深刻情感,促使学生由此联想到自己的父亲,加深学生感恩之情。
  二、利用作文体验感恩
  感恩教育的顺利实施不仅需要丰富的语文课程素材,还需要从实践角度出发,要求学生依靠实际行动表达自身对父母、朋友等的真切情感。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作文环节,要求学生以“爸爸/妈妈的脚”为题,在为父亲或母亲洗脚后,描述自己内心的感受,并将优秀作文张贴在班级中的“展览园地墙”中,使学生以作文为依托,直抒感恩情感,将自己内心的真挚情感以文字的形式加以具象化,深切体会到感恩情怀中蕴含的爱与感动。再比如教师还可结合《羚羊木雕》一课中描写孩子友情的文章,令学生以“同学之情”为题,展开文章写作,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体验与同学之间的情谊,体会同学互助之情,使学生之间的友情转化为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有益力量。
  三、影视播放加深印象
  随着电子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推广,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通过网络资源收集感恩教育视频素材,为学生播放优秀影视作品、经典栏目等内容,能够使学生以更加直观的角度近距离拥抱感恩教育内容,赋予学生生动、真实的感官体验。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等描绘祖国大好河川的课文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央视出品的《故宫》纪录片,使学生领略到中华民族千百年文明史发展的艰辛历程与其铸就的璀璨文明,令學生油然升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学习完《背影》等课程内容后,教师可为学生播放《亲爱的》《失孤》等优秀电影作品,令学生真切体会到亲情的感动。同时感恩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亲情、友情、师生之情和爱国情怀方面,必须朝着更加广阔的天地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善用影视播放方式,加深学生对感恩内涵的理解,例如,为学生播放“感动中国”系列视频,扩大学生对感恩情怀的理解,促使学生体会到感恩社会、感恩生命、感恩自然的美好价值,怀揣感恩之心认识世界,拥抱生活。
  四、课外实践领悟感恩
  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尽管语文教材在感恩教育实施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成果,必须实现教材理论知识和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以课外实践活动形式加强学生感恩教育工作。例如在学校升旗仪式的“国旗下讲话”环节中,可选择学生代表以“感恩”为核心展开专题发言,根据发言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同时还可利用学校组织辩论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令学生以对话、演讲、讨论、辩论等形式展开感恩话题探讨,充分发掘学生感情思维,加深学生感恩意识。再比如教师可结合学校举办的“烈士陵园”扫墓活动,为学生讲解近代艰苦岁月中舍生救民于水火的忠烈之士的英勇事迹,并以此引出中国千百年来历次救亡图存运动中涌现的优秀诗人、学者、将帅大家,联系《满江红》《过零丁洋》等经典爱国名篇,促使语文教学素材与实践相结合,加深感恩教育对学生心理成长的积极影响。
  五、结语
  综上所述,感恩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继承流传的优良传统文化,初中作为学生成长和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运用课程教材内容,深入剖析经典文章中蕴含的真挚情感,借助作文环节和影音播放方式,增进学生对感恩情感的认知和理解,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加深学生感恩印象,以此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军.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应用策略[J]. 新课程·中旬,2016(10).
  [2]饶宝美. 感恩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语文建设, 2015(10Z).
  [3]刘惠. 感恩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 教育:文摘版,2016(8).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作为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有着重大意义,故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老师提高了对小学语文作文指导的重视,希望通过强化作文指导,来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及语文学习能力等,足以见得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的重要性。所以下文从指导原则、写作目标和思想等方面分析了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作文写作;指导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已初见成效。面对近几年的成果,我们应该以更加严谨的态度  面对,针对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新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本文从问题教学法入手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进一步探索的出发点与立足点。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语文阅读;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师
【摘要】在小学中年级阶段,习作能力的培养训练逐渐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有效提高自身的习作能力?仿写是有效的途径。本文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针对仿写对学生的习作能力的作用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的策略方面著手展开具体论述。  【关键词】中年级;习作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仿写对小学生习作能力的作用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因知识、经验、情感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对周
据美国《大众机械》杂志报道,好莱坞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最新科幻大片《阿凡达》正在全球热映。实际上,卡梅隆还是美宇航局的科学顾问,参与研究用于火星探测任务的相机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市场制度安排的非均衡问题,揭示“小产权房”供地市场的制度成因。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博弈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1.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宏观环境下,“小产
In heavy ion treatment facility in Lanzhou, the patient transpor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acility, so LUST CDF servo drivers are selected to achieve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口语交际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之一。但是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传统的作文教学更多的是怎样来写,很多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也不自觉地倾向于“写”,将“说”这一环节忽视或无视,从而无法真正发挥学生的语文能力。如何通过多种方法,把“说”和“写”两个独立的环节链接起来,循序渐进,灵活运用,从而达到提高课
期刊
【摘要】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  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强调“小学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应该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而对起步阶段的阅读教学来说,更要强化学生的朗读训练。  【关键词】朗读;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朗读能力的发展是循序渐进
期刊
【摘要】利用最新信息技术成果构建互动直播课堂,能够以之为基础变革教育教学模式,实现教育与教学的相对分离。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互动直播课堂;互联网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适时采用新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但只有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上转变观念,更新机制,才能充分利用技术进步的成果。作者对在线教育和智慧课堂进行了考察,结合自身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展望,认为在高品质的信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在这当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  环节。小学生阅历尚浅、基础薄弱,在这方面,教师要下大力气探究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和学好其他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试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等方面来展开讨论,以期和大家共同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