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语文要素,教出文本价值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er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花钟》进入统编教材,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页出现的语文要素是学习用关键句概括段意。教师的教学无论是体会编者意图还是与教科书编者开展对话,关注第二自然段段意概括就成了必然选择,也成了教师在统编教材《花钟》教学中最明显的变化。
   [关键词] 统编教材;语文要素;文本价值
  一天,有位老师给笔者发了一个截图,是一位特级教师在《小学教学设计》上,对《花钟》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主张:“先找出自然段中两个关键句,再合并句意,概括出自然段的大意”。他对此表示怀疑并询问笔者的看法。笔者初步研读课文后回复:“第一句话就是关键句;虽然这个句子是问句,但可以根据后续给出的答案进行适当地改写,形成‘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过了两天,笔者又看到一个教学QQ群中对《花钟》第二自然段的关键句是哪一句开展讨论,从中知道教师用书上也是把第一句作为这一自然段的关键句,只是没有给出相应的解释,结果大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由此,笔者觉得《花钟》第二自然段的教学,确实有些值得思考!
  在人教版教材中教学《花钟》时,大家把第一自然段作为重点进行教学,没有出现异样的声音。《花钟》进入统编教材,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页出现的语文要素是学习用关键句概括段意,课文中相应的学习安排是在前面两个自然段之间出现了一个泡泡提示语“这两个自然段中,哪句话提示了段落的主要意思呢?”教师的教学无论是体会编者意图还是与教科书编者开展对话,关注第二自然段段意概括就成了必然的选择,也成了教师在统编教材《花钟》教学中最明显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课文中有两个构段方式相似的自然段,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运用前一个自然段中学习的概括段意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但问题是《花钟》的第二自然段构段方式与第一自然段明显不同,那么用来提取关键句及概括自然段段意的方法也肯定有区别,这应该是课文中出现提示语的用意所在。
  细细研读课文,可以看出第二自然段由六个句子组成。其中第一句是个獨特的问句,从内容上看,它是承接第一自然段的段意“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进行发问;从形式上看,它是个设问句,课文接下来就给出了答案,可见设问句自问自答的形式在自然段中也有引起下文的作用。在后面的五个句子中,第二句和第六句是从不同角度对第一句进行回答,而第三到第五句是以昙花开放为例说明第二句。理清了自然段句子之间的内部层次关系,再来确定关键句,自然水到渠成,毫无疑问,第一句在自然段中充当的是总起句的角色,也就是关键句。
  只是课文第一句是以问句的形式出现,单独看,问句好像是提出疑问,如果直接用来概括段意就会给人一种不知所云的现象。其实那是疑问句才有的结果,反问句、设问句作为问句,前者答在问中,后者自问自答,答案在文中都是很明确的。当需要用问句作为关键句来概括段意时,有必要把问句改写成陈述句,像《花钟》中第二自然段中出现的是设问句,就需要将问句中的“为什么”改写成“原因”放到句子末尾并将句末问号改成句号,这样就完成了用设问句作关键句的段意概括。这就是教学第二自然段用关键句概括段意与第一自然段的真正区别,也是教师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否则,学生的学习就有被悬空的感觉,即使知道第一句是关键句,但不知道为什么是,下次再遇上类似情形,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也就是说没有真正学会。
  如果从联系上说,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除了关键句上的承接关系外,内容上还有容易被忽略的“神秘”联系,那就是对昙花的表达。第一自然段众多花儿在不同时间开放,最后写到的是昙花,虽然省略号表达还有,但再多都没有再出现,而是让昙花出现在最后;第二自然段的举例所选的花就是昙花。这可不是一种巧合,而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其一,“昙花一现”本来就有一种神秘感,它到底在什么时间开放,第一自然段把昙花开放的时间放在最后来写既满足了人们的关切又很好地回应了关键句;其二,详细解答昙花为什么会在夜里九点左右开放,既让人们弄明白了“昙花一现”的原因,又能够说明植物开花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中教师提醒学生关注课文中由昙花建立的联系,不仅可以懂得一些昙花开放的植物学方面的知识,而且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学家为什么能够利用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建起有神奇意味的花钟,进而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这实在是一举多得。
  《花钟》看上去很平常的课文,教到细处、教到深处,还是别有一番滋味。
  参考文献:
  [1]汪洁琴.练概括悟表达赏花钟[J].小学教学设计,2019(3):29-30.
  (责任编辑:吕研)
其他文献
法国国家档案馆成功举办2018年档案数字节  法国国家档案馆为庆祝新数字档案平台的发布,于2018年12月7日至9日举办大型档案数字节,这是文化部在国家档案馆实施的数字转型战略的重要里程碑。作为此次数字节重大活动之一的“档案与公民”黑客马拉松于12月8日成功举办,超过60名参赛者的12个团队参与了此次活动。最终,一支名为“前一分钟”的数字众包项目获胜。此次活动由国家档案馆和教育部领导,在信息系统“
摘 要:唐故清河张子康为陈许军的一员,其墓志影射了唐末安史之乱所造成的两大弊端——藩镇割据和少数民族入侵。本文主要以张子康墓志为主,著力探讨唐政府平定淮西叛乱、沧景之乱,抵御吐蕃入侵以及施行防秋制度的具体史实。  关键词:唐代;许昌;张子康墓志;陈许军;防秋制度  张子康墓志,2006年春出土于河南省许昌县河街乡郭庄大队畅庄村南地。墓志青石质,长46厘米、宽44厘米、厚8.5厘米。志文阴刻楷书,凡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档案机构也纷纷开通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和服务。如何提高档案公众号传播力度,提升档案宣传水平,是目前档案公众号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提升档案机构在用户心中形象的重要方面。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特点,热门推文的阅读量能够体现其传播影响力,因此按照地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7个省市级档案微信公众号,针对其2017年度所有推文,从主题、阅读量、点赞量等方面进行分析,利用NLPIR汉语分词系统等工
本期关键词:奋斗在北京  本期的三个主人公大学毕业后,怀揣着梦想,只身来到北京打拼。北京的房租好贵,找工作的路并不好走,是坚持还是放弃?且看他们在新精英梦论坛上分享的自己的故事。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北京,当时的梦想就是拿高薪,去名企。至于去什么企,拿多少薪,怎么去,不知道,总之就是要去。现实是残酷的,到北京以后,一开始我在一家小的公司做起了技术员的工作,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接接电话、处理一些电脑故障
做一个公共管理的观察者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而观察中国庞大的公共服务队伍与部门更有意思。  ——过去我们是大政府小社会,现在我们是大政府大社会,社会上的发展更丰富多彩了,政府控制的资源与权力也更大了,但社会的问题与矛盾也更多了,单纯的党政机制已经必须向同时借助于民间公益机制的多元机制发展。  ——过去的领导有毛主席的老三篇就好了,现在的公共管理者讲究各种创新,这意味着有出息的管理者必须看新书、学新词
摘 要:《档案直接形成论》是一部生于实践,长于实践,成于实践,根植于中国档案工作土地上的专门系统研究档案学基础理论的著作,具有博采众长、继承创新,系统阐述、全面论证,全面梳理、实证分析,广征博引、写作创新等鲜明特点。  关键词:档案直接形成论;档案学;基础理论;特色  中国档案学研究已有80多年的历史,出版的档案学研究著作有很多。但是,专门研究档案学基础理论的著作并不多见,就是这不多见的著作,也多
摘 要:《李郃墓志》是重要的地方文献史料和古代实物档案。其文献学价值体现在档案史料的真实性,可补正史不足,丰富历史资料。校勘史料对李郃身世家族、个人贡献、社会影响等记载,有助于了解当时社会生活现象、礼制制度与社会风尚,便于史学研究者更接近历史真实。  关键词:李郃墓志;唐代状元;实物档案;地方文献  一般地,石刻档案文献最接近事件的形成年代,可视为第一手的原始文献。新出土文献,作为新材料,成為后人
早上,当我一如往常地走向教室时,却发现里面有些异样。不对,没有听到往常的读书声,反而听到一阵“喧闹之声”,我不由得“怒”上心头。同时,心里很好奇,一直很听话的A班今天是怎么了?这样想着,突然“计上心头”,我决定做一次“教学间谍”,于是我放轻脚步悄悄地来到窗外,还好,他们似乎在讨论什么,并没有发现我。只听见从后排的座位上传来一个声音:“哎哎哎,你们知道吗?昨天MissTao教了颜色单词后,我有一个大
2019年9月25-27日,由国际档案理事会建筑档案组和米尼奥大学布拉加分校档案馆联合举办的“文化多样性专业经验”建筑档案国际会议将在葡萄牙布拉加举行。大会的目的是审查有关建筑和建筑环境记录的制作和管理、保存、鉴定和为人类服务及使用的问题。本次会议将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檔案工作者和其他专业人士,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经验和工作传统。此次会议面向全球征稿,截稿时间为2019年3月31日。
编者按:  父母因离异或一方遭受不幸去世的孩子就成了单亲的孩子。无论孩子跟谁一起生活,都将失去完整的爱。这种爱常常营养不良甚至畸形:或不闻不问放任自由,或集宠一身过度溺爱,或要求严厉期望过高……致使孩子的心灵产生偏差。怎样管理好单亲家庭的孩子们,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慰藉,让他们健康地成长,这是一个严峻的教育课题。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阅读本期的“单亲孩子管理”专题,也许会给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