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超级英雄”的电影塑造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66_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本名叫《动作漫画》的连环漫画杂志首次展示了脚蹬红靴子的超人把一辆汽车高高举过头顶的形象,这是最早的超级英雄漫画,随后,为了满足大众对此类漫画的狂热喜爱,出版首个超人故事的DC漫画公司又陆续推出了蝙蝠侠、神奇女侠、绿灯侠和正义联盟等。20世纪60年代,漫威公司推出了神奇四侠、绿巨人等深入人心的超级英雄角色。
  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电脑CG技术和大量奇观化的视觉造型在电影中的应用日趋成熟,以这些英雄为主角的超级英雄电影纷纷涌现,无论在视效还是在超越性的影片内涵上,都带给全球观众一场场大型饕餮盛宴。好莱坞电影的商业策略是全球化的,其目的是吸引更多的观众以获取商业上的更大利润,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美国超级英雄电影在影片的思想内容上打起了所谓“人性”大旗,试图以超越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各阶级以及不同的政治文化差异的电影文本,来实现其全球化的目的。细数历年此类电影塑造的超级英雄,无论是DC的超人、神奇女侠、闪电侠、绿灯侠,还是漫威公司的钢铁侠、蜘蛛侠、绿巨人、鹰眼等,他们除了超能力各异,无一例外都是与各样的邪恶势力争斗并最终拯救世界的……然而在这些众星云集的超级英雄大片中,出现了一个例外——一个改写了超级英雄电影并为其带去更深刻反思与哲学意义的人:克里斯托弗·诺兰和他的《蝙蝠侠》三部曲。本文将以其中第二部即《蝙蝠侠:黑暗骑士》为主探讨。
  一、 超级英雄千面中的千篇一律
  超级英雄虽然能力与性格殊异,但他们都基本具有以下特点:
  (一)共同特征
  1.拥有非凡的力量和相关的技术能力,精通相关的设备。虽然超级英雄们都有着非常强大的力量,但是这些力量却不尽相同。比如超人,他原本来自氪星,是个地地道道的外星人,他可以自由飞翔,从眼部射出热能量射线,并且刀枪不入且力大无穷。而同属超级英雄的蝙蝠侠却不具备这些天生的能力,而是精通于譬如武术和一些先进的兵器或装备的使用。这类英雄还有超胆侠和绿箭侠。
  2.希望主持正义,在有危险时挺身而出,富有极强的责任感,并且不需要任何回报,拒绝杀害对手,但是在19世纪70年代却有些例外的例子,如金刚狼(Wolverine)和惩罚者。
  3.一个特别的动机,因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对抗邪恶。如蜘蛛侠和蝙蝠侠。都有一个秘密的身份用来保护超级英雄的朋友和家人,并且都有另外一个名字代表其超级英雄的公众形象(钢铁侠例外)。
  4.都有一套华丽和特别的服装,披风算是超级英雄最为喜爱的服装,最为知名的是蝙蝠侠和超人,蝙蝠侠黑色的披风和超人红色的披风。
  5.有的拥有一个标志性的兵器,如美国队长的盾牌和雷神的锤子。
  6.一个亲密的支持者,或是工作中的朋友或是生活中的恋人。
  7.都有一个特定的组织或是魔头与其战斗。
  8.大都有在现实生活中的职业,或是百万富翁如钢铁侠,或是平凡的记者和摄影师如蜘蛛侠。
  9.一个秘密的总部或基地。像是蝙蝠侠的蝙蝠洞穴和X教授的变种人学校。
  10.大都有一个关于超级英雄起源或关于他的身世的故事。或是讲述他如何获得超级能力或是介绍他背后的悲剧故事和他同邪恶势力的渊源。
  最后,大部分都失去过亲人,要么是父亲,要么是母亲,要么父母双亡[1]……
  (二)角色特征
  1.肌肉型
  一般都有一身发达的肌肉和魁梧的身材,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例如:超人、绿巨人;
  2.能量型射手
  拥有远距离攻击能力的超级英雄。例如:镭射眼、惊奇女士。
  3.物理型射手
  物理类的远程攻击,弹射出网、箭等兵器。例如:蜘蛛侠、绿箭、鹰眼。
  4.魔法型射手
  能够射出某种能量给予充分的打击,巫术魔法等。例如:奇异博士。
  5.武术家
  这种类型的英雄多半是普通人,但其身手敏捷行动快速并且精通于某种格斗技艺或兵器。例如:美国队长、蝙蝠侠。
  6.发明者
  通常是发明一些有某种特殊能力的设备的发明者。例如:钢铁侠、蝙蝠侠;
  7.盔甲英雄
  拥有坚硬盔甲的英雄。例如:钢铁侠。
  8.操纵者
  操纵某个巨大的机器战斗的英雄。例如:超级战队。
  9.敏捷型
  具有高速战斗和运动能力的英雄。例如:闪电侠、快银。
  10.心灵感应者
  拥有超强的意念能力或具有心灵攻击能力的英雄。例如:X教授;
  11.变身者
  能够随意念随意改变外形的角色。例如:神奇先生。
  12.物质变身者
  能够操纵身体变化为某种物质,诸如水、沙、闪电等。例如:沙人。
  能够控制身体大小作战的英雄,例如:蚁人。
  13.改造人
  身体经过机械/药水/血清改造,获得种种超能力,例如:美国队长。
  14.黑暗力量使用者
  与恶魔签订了契约或使用其他方法得到了地狱的力量用于正道,但为了防止被其吞噬不能过度使用,例如:再生侠。
  15.外星的神明,例如:雷神托尔。
  16.机器人
  顾名思义,身躯由机械构造且拥有情感的超级英雄,例如:幻视。
  17.装备使用者
  装备给予他们超能力,例如:钢铁侠、蝙蝠侠。
  18.侦探
  具备强大的洞察力,例如:罗夏、蝙蝠侠更是被称 “世界上最伟大的侦探”。
  19.宠物英雄
  一些超级英雄们会带着自己的宠物一起战斗,其中个别拥有超能力,例如:超狗小氪、蝙蝠猎犬艾斯。   这些能力往往会同时交错出现在一个超级英雄身上。例如:蝙蝠侠他是一个武术家也是发明家。还有象是霹雳火具有远距离的火焰攻击同时也拥有高速的运动能力,最典型的例子还是要属超人,他的能力是非常多的。[2]
  二、 诺兰的另类“超级英雄”
  超级英雄的电视连载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每周六放映的节目当时只是仅仅针对于儿童,这种定位大大限制了其魅力。直到1978年,一部真正的电影《超人》的诞生完全扭转了这种局面,以及随后很受欢迎的《蝙蝠侠》和它们的续作就接连出现在电影银幕上直到现在经久不衰。
  在21世纪初期,电影业的“重磅炸弹”2000年的《蜘蛛侠》和2003年的《X战警2》导致了更多超级英雄电影的诞生。在特效方面则是以更加复杂的特效和有更冲击力的画面来吸引观众。2008年由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在全球收获了过10亿美元的票房,电影大卖的同时,口碑也大大利好。诺兰也以其另类的“超级英雄”塑造方式捕获了影迷及影评者的心。
  首先诺兰在超级英雄电影中引入了一些真正的政治和社会议题。在过去,这些是不被讨论的。意大利学者艾柯曾经批评,既然超人有那么大的能力,天天去抓强盗小偷有什么意义?他完全可以改变世界运行的法则,真正造福人类。但好莱坞不会那么拍,这决定了超级英雄电影本质上是童话。然而《黑暗骑士》三部曲中涉及到的一些冲突,在现实生活都可以找到对应版本。也就是说,诺兰让蝙蝠侠处理的是一些真正的社会问题,并不是超人面临的那些伪问题。因此,当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蝙蝠侠:黑暗骑士》面世时,我们都记得,有很多观众在感叹这是对人性探讨最深入的一部“大片”说一部漫画电影多么多么深刻,难免有点夸张,但至少这说明,在之前的同类大片中,还真的没有达到《黑暗骑士》的程度的,甚至它在这方面可以和某些艺术电影或社会题材电影一起讨论了,诺兰在主流大片厂出品的“大片”中做到了这点。[3]
  蝙蝠侠从不用手枪等现代武器,维护正义但绝不杀生;这位黑骑士毫无超能力但却能制造各种武器装备;幼时失去父母的他始终躲在阴影中,却一直守护着光明……从某种意义上说,诺兰就是他摄影机中的蝙蝠侠,或者叫“黑骑士”:他非常喜欢传统的电影技术,坚持使用胶片拍摄而不去追数字电影和3D电影的风潮;同时诺兰又喜欢IMAX技术,推崇大银幕能给观众带来最震撼的观影感受;他的电影中始终交织着光明与黑暗的斗争主题,他对这个世界的混乱、黑暗、丑恶有着透彻的认识,作品中散发着一种黑泽明般的悲剧英雄主义气质。[4]
  这部影片的背景是,在黑帮和毒贩横行的高谭市,蝙蝠侠不断神出鬼没地打击罪犯,而他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规则——不杀人。
  在蝙蝠侠这位“暗夜骑士”的帮助下,高谭市警长戈登将黑社会老大们一网打尽,而高谭市检察长、有“光明骑士”之称的哈维·邓特试图将他们全部送上法庭,证据确凿,看来他们注定要住在监狱了,而高谭市似乎终于可以恢复平静和光明了。
  就在这时,小丑出现了,他阴险狡诈,没有任何底线,头脑中也没有任何教条,他以杀死蝙蝠侠为由而将黑帮团结在自己周围,并带领他们和他招募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们随心所欲地杀人,以此向市民们施加压力,让他们迫使蝙蝠侠脱下面具公布身份。
  这只是影片一条表面的脉络,而影片核心的脉络是,小丑不断刺激哈维·邓特和蝙蝠侠这两个“正义的化身”,甚至希望哈维·邓特将自己击毙,蝙蝠侠将自己杀死。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和他一样了,他们所信奉的正义不过是一个表面上的表演而已,而真正掌握这个世界的,还是小丑的逻辑——“没有迫不得已的时候,谁不想正义凛然?”
  每个人都以为,他的逻辑是正确的,这个世界在按照他相信的那一套逻辑运转,如果这个世界不是这样的,我们就会以为,这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真正的深层逻辑一定是自己掌握的那一套逻辑,要证明这一点,只需要将别人“轻轻推一下”,这些人就会陷入在自己的逻辑中。
  例如,假若一个富人相信,每个人都是贪婪的,有钱能使鬼推磨。那么,他会使用他的金钱将无数人“轻轻推一下”,这些人就会陷入他的掌握中。
  小丑则认为,每个人都是邪恶的,没有信任可以的,他只需要将人们“轻轻推一下”,每个人都会放弃正义,变得很自私和丑恶,于是出卖别人甚至亲自杀死战友。在影片中,小丑“轻轻推一下”的武器是人们心中的恐惧,他认为,每个人爱的都是自己和自己的亲人,只要你去威胁他们的生命,那么每个人都会放弃原有的底线,而变成恶魔。[5]
  《蝙蝠侠:黑暗骑士》中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戏:两艘被小丑控制的船上,人们都被给予了控制对方船上炸弹的遥控器。在两个只能活一个的规则下,哪方会放弃人性,选择变成凶手?小丑还强迫蝙蝠侠在能拯救哥谭镇的检察官哈维·丹特和自己心爱的女友瑞秋之间做出选择。这两个抉择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即考验所谓正义的坚实性。囚徒困境是一道典型的社会学道德难题,极少如此明确、尖锐地出现在电影中,但它却构成了《黑暗骑士》中重要的一幕。在这种两难困境中,其实是没有合理解的,无论怎样选择,都会是痛苦的结果。小丑的强大不在于其具有超能力或者了不起的头脑,他的全部可怕都在于——他认为人性本恶!所有人都会在一点点诱惑、恐惧的推动下倒向邪恶,而且越陷越深,无法回头。诺兰宽容地将第一个囚徒困境化解于无形,让手握对方和自己生命的群众选择了“不行动”来作为对小丑的反抗。这是很理想化的一个答案。对第二个困境,诺兰则冷酷多了:蝙蝠侠如果像绝大多数超级英雄电影那样选择救女友,那么他就失去了正义;如果救检察官,则失去了感情和人性。蝙蝠侠最终选择了自己去救女友,让警察局长去救检察官,却正中小丑下怀,被小丑的掉包计所欺骗,直接导致检察官丹特走向黑暗面变成了“双面人”——《黑暗骑士》中,小丑始终没有被真正打败。影片结尾处,拯救了哥谭镇的蝙蝠侠却遭到群众的背弃,背负骂名忍辱逃亡。从来苍白乏味的高大全式超级英雄在诺兰这里成了真正的“黑骑士”,具有了真正的灵魂和深度![6]
  参考文献:
  [1][2]百度百科.超级英雄[EB/OL].(2016-08-13)[2016-08-15]http://baike.baidu.com/link?url=woTV2kRwGd1VtARyJOzpQt2f5-
  9hkCpC-23MQI9HK8ZRjqiXsZP2iwhY598gqDAoNwkFxlNggyOGSyjjl084eguIK1EvMmsOeJFAgg1yf53.
  [3]知乎.如何评价克里斯托弗·诺兰[EB/OL].(2014-10-07)[2016-08-13]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369120/answer/
  31463937.
  [4][6]知乎.克里斯托弗·诺兰和他的科幻电影[EB/OL].(2015-05-01)[2016-08-13]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369120/
  answer/31463937.
  [5]武志红.蝙蝠侠与小丑:同一硬币的两面?[EB/OL].(2009-01-23)[2016-08-13]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629723/.
其他文献
《深夜食堂2》是一部由小林薰邀约、松冈锭司执筒的典型日式清流式剧作的电影版本,同时,也是一部日式悲剧的温情式经典范本。松冈锭司从20世纪80年代起即以《打水金鱼》《杨槐小道》等作品活跃于影坛,其与小林薰在《深夜食堂2》中无间的精诚合作,令其独特的导演风格得以再次大放异彩,同时,亦使得观众能够由这部影片中质朴表达的人生际遇,获得现实生存的存在体验感与社会化生存的永恒价值观。  一、 烟火味的人类社会
别林斯基在评论悲剧时曾指出:“悲剧中笼罩着劫运,劫运是悲剧的基础和实质。”[1]《罗塞塔》就是这样一部反映“劫运”的悲剧电影。电影《罗塞塔》通过近乎纪录片的写实镜头,描绘了社会弱者罗塞塔为了生存牺牲尊严、甚至道德的故事。无论是在题材上,还是情节结构、拍摄手法上,达内兄弟都体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风格,真实地反映日常生活,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离奇的场景情节,平淡地讲述后工业时期的社会现状和小人物的挣扎
传统的电影艺术诞生于19世纪,它是一门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是结合了科技和艺术而衍生的艺术形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电影技术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胶片到数字拍摄。再到当下,科技的飞速发展提供了电影模式变革的技术保障,受众不断提升的体验需求成为内在动力,诸多因素的碰撞推动了互动形式的广泛介入,伴随着新的趋势,新形式的电影——交互式电影也顺势诞生。  一、 交互式电影概述  (一)交互式电影的概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网看电影, 在网上看欧美电影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一些英语爱好者通过看原声电影了解国外风土人情以提高自身的英语听力和口语水平。除此之外,其他对英文了解甚少的人,有的甚至一个单词都不认识,他们只能通过电影的字幕来了解影片所表达的内容和文化背景。影片的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方式,它不同于口译和笔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字幕瞬间闪过,观众有可能没有理解就消失了,所以字幕
日本导演黑泽明具有“电影界的莎士比亚”之称,由此可知其影响。1950年,日本导演将芥川龙之介的著名小说《筱竹丛中》搬到荧幕上去,并且用芥川龙之介所创作的一篇小说《罗生门》作为电影的题目。电影《罗生门》经上映就获得了观众和业界的一致好评,并且获得了1951年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圣马克金狮奖,从此开始,日本电影渐渐受到世界的注意。根据芥川龙之介的著名小说《筱竹丛中》和导演黑泽明所改编的《罗生门》,本文将
姜文的《一步之遥》从上映伊始就争论不断,一度骂声一片,比如有人认为:“这是一部极其自恋的个人主义精神病作品。”而在笔者看米,对于这样一部试图有所表达的电影,还是应该多一份宽容,少一分苛责。《一步之遥》作为姜文北洋三部曲的第二部,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让子弹飞》的风格特征,通过讲述一个荒诞离奇的故事,展现人物对自身命运的把控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与对立,展现出对人类命运不同侧面的审视。  回到影片叙事本身,
[摘要] 张艺谋的新作《山楂树之恋》用粗线条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一段特殊年代里纯洁、凄美的爱情故事。电影《山楂树之恋》情节虽然不丰富,但那些美丽纯洁的画面带给了观众视觉上的享受。小说《山楂树之恋》正好填补了电影中有些情节的空白,电影画面能表达的美丽乡村小说不能,但是小说语言叙述的情感电影也是表达不了的。  [关键词] 《山楂树之恋》 真爱 电影 小说  doi:10.3969/j
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写道“艺术品就是情感生活在空问、时间或诗中的投影。”由此可见艺术时空对于艺术作品的重要性。不同的时空形式决定了不同的艺术形式与差异。电影作为综合造型艺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上展开,并在有限的时间内表现空间。电影空间是电影的一个基本内容,在电影研究中与时间序列同等重要。  电影空间的构成元素是场景和造型。导演在物理空间中选择场景和造型,通过排列组合实现电影空间的艺术呈现。
[摘要] 《美国家庭滑稽录像》和中国新闻图片同样利用抓拍捕捉人物窘态,吸引大众眼球。虽然涉及相似的原材料,但一个带来欢声笑语,另一个却引发严肃的思考。是寻求真相的动力驱使着《美国家庭滑稽录像》和中国新闻报道捕捉日常生活中不平常的分分秒秒。然而,把伦理道德和制作宗旨考虑在内,则不难发现二者的本质区别。  [关键词] 《家庭滑稽录像》 隐蔽相机 伦理道德  doi:10.3969/j.issn.100
《形影不离》是导演伍仕贤自编自导的一部另类都市电影,讲述了一个神秘、怪诞的故事。影片的主人公李越是一名设计假肢的工程师,他不仅背负房债、车贷等生活压力,而且父母车祸离世、妻子不幸流产,甚至工作上也面临着领导的逼迫。当他为逃避现实企图自杀时,邻居查克无意中拯救了他,两人一起做了一列系具有“好莱坞式”超级英雄特色的拯救行动,如逼假奶粉老板承认罪行、捣毁黑心豆腐等等。其实,查克只是李越精神分裂幻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