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现状的再思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6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几种不良倾向,并以此为依据,探讨学生作文的真正价值和作文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作文课堂教学不仅要紧跟高考,而且更应打开一扇窗,引入社会、时代的“凉爽的风”,让学生自由呼吸,为他们的生命添彩。
  关键词:写作;教学;现状;内容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6-090-1
  
  新课程标准为我们确立了作文新的价值取向:写作不仅是为了表达和交流,为了满足学生适应未来的生活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学生认识自我并通过写作滋养德性、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需要。但是实际现状却是现在学生受到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束缚太多,他们的作文大多表达的是课本上教的、老师天天讲的思想和见解,抒发的是空泛的属于别人的情感,失却真情实感。总体而言,当前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倾向:
  一、注重表达,轻视育人
  写作是思想情感的文字表露,从听话读写四个方面比较,笔者认为,写作是学生思想展现的最佳形式点,作文即做人。然而,综观现今作文教学现状,却普遍存在着人文价值削弱,人文底蕴流失的现象。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十分看重学生完成作文的速度及其作文的结构和技巧,至于作文的内容是否真实则全然不顾,致使学生的作文中假话连篇,假故事,假情感屡见不鲜。老师要求作文符合“大一统”的标准,学生为了取得好分数,任意拔高立意,泛泛而谈,失却了真情实感,让我们看到的只是千人一面的虚伪的灵魂。而做人与作文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能分割开来,我们要积极倡导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要求他们放得开,追求真实状态。虽然真实状态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情况,有一些跟现实的规范也许会脱节甚至冲撞,但我们教师要尊重他们,信任他们。通过倡导写真话、抒真情,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这才是做人与作文的真实结合。
  二、注重模式,看轻能力
  在现今作文教学中,高中作文教学越来越注重指导,但令人困惑的是,经常指导但作文水平却没有得到明显提升,有时甚至反差很大,究其结果是因为语文老师往往受到高考的影响。在作文教学中,他们更注重的是怎样让学生得到高分,而忽略了学生的生活感受,忽略了作文的本质。他们最关注的是教授一些所谓的写作技巧,诸如“凤头” “猪肚” “豹尾”;“开头排比句式法” “结尾排比句式法”,而这些东西只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作文课上,有的老师把题目往黑板上一写,然后再给学生提出几条高考评卷要求,至于其他的引导措施就谈不上了,剩下的事情就只有学生去“编造”了;有的教师不厌其烦地将一些作文知识和方法公式一样抛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套用现成材料与模式。这种写作公式化的僵化训练,相当程度上,漠视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冷落了他们对社会及生活的敏锐洞察,结果必然窒息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压抑其独具匠心的棱角,导致学生丢掉了开启心灵的钥匙,没有了自己的思想。这不得不归罪于作文模式化教学的恶果。写作是一种综合的思维训练过程,从观察、构思到成文,都要融合主体积极的思维活动,“扬个性,抒心灵” “我手写我心”,而并非简单的套用模式。
  三、重视书面,轻视内容
  语文考试中,作文可算得上半壁江山。所以,作文首当其冲,尤其是近年来,有的省份又引进了所谓的高科技阅卷方法——网上阅卷后,工作效率虽然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工作质量却难以让人满意。网上阅卷的过程中,有的老师阅卷速度已经达到了20多秒!在这个时间去看一篇800多字的作文,老师看到了什么?这时,高考这个指挥棒就明确告诉语文老师应该训练学生怎么写、写什么。在作文练习时,有的老师要求学生在写作文时,一定要写上一定数量的名人名言,在评卷时,对一些用词华丽,能用上名人名言、古诗词的文章,往往都会给以高分,以至许多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往往过分强调套用从各种读物上摘抄下来的材料,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和创新思维的训练,造成了许多学生作文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华而不实,内容虚假,缺少感染力。
  作文教学应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训练两个部分。写和说都是表达,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然而现今很多语文教师过分强调书面作文,对口头训练则置之惘然。这种“重文轻语”的倾向,导致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普遍下降,甚至影响人际交往有资料表明,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随年级的增高而不断下降,甚至逐渐退化。有的学生书面表达文采斐然,能轻松自如地驾驭文字,然而一到口头说话,则结结巴巴,条理不清,语句不顺。
  四、看轻指导,看轻讲评
  要搞好作文教学,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首先是“为什么作文”。作家史铁生说:“写作是为了不至于自杀。”聂鲁达说:“写作就像呼吸一样,不呼吸我就活不成,同样,不写作我也活不下去。”从两位作家的话我们可以看出写作已经成为一种生命需要。在这个意义上说,写作首先是一种生命活动,一种生命的存在形式。学生为什么作文,就是要唤醒学生已有的人生,包括他的生活、他的阅读和他的思考等等;就是要唤醒他休眠的情感与精神。只有弄清楚这个“原点”问题,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来指导作文教学。
  同时作文讲评是对学生写作实践全面检查分析的总结,对学生写作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很多语文教师片面注重作文前的指令性建议,而对作文后的讲评不够重视,常常批改完作文,写几句不痛不痒的评语,就把本子发给学生完事,并不进行有充分准备的讲评。讲评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仍然处于薄弱环节,因而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不到提高。
  总之学生在高考作文中暴露的这些问题也反映了我们在平时作文教学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我们应拥有自己的教学个性,坚守课堂,突破求真,注重成绩,但决不做高考的奴仆。作文课堂教学不必完全地紧跟高考,而应打开一扇窗,引入社会、时代的“凉爽的风”,让学生自由呼吸,为生命奠基。我们只有正确面对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这样才能使作文教学获得长足的发展,也才能使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摆脱困境与尴尬,走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其他文献
摘 要:有效撰写高质量论文,教师需要敏锐地把握住三个要领:一、为什么要重视论文的写作;二、怎样有效地撰写高水平的论文;三、怎样在论文写作的征程中前行。其中特别要用心关注和研究的是“科学选择论题”、“厚积原始素材”、“慎挑切入口径”、“大胆实验求证”、“实现理论嫁接”、“精心设计思路”、“恪守严谨文风”、“凸显细节亮点”、“完善体例格式”以及“锤炼精确语言”。  关键词:论文撰写;科学实践;艺术思考
摘要:在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师在语文学习方式上总是倾向于发现式学习,摒弃历史悠久的接受式学习。而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实际上与建构知识的要求并不冲突、矛盾。在运用接受式学习时,教师应十分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文性,在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上,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语言传输、文字分析的现象,多种教学手段并用,突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优势,以学生实际生活作为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也是改造接受式学习的重
摘 要:阅读能力是人最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先生教会孩子自主读书”,阅读应该从儿童开始。由于幼儿不认识汉字,幼儿园的早期阅读与中小学学生的阅读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我们对早期阅读过程中环境创设和多元阅读形式进行研究,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有效的形式和方法,激发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感受阅读快乐,养成阅读习惯,培植阅读品质。  关键词:阅读环境创设;多元阅读形式;集体阅读;自主阅读;亲子阅读  中图分
摘 要:本文运用古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名句简要说明诵读诗句的作用,明确读诗、学诗、欣赏诗的重要性,体味古诗句的语言美,同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的意境情趣,积淀学生在古诗文诵读中的素养。  关键词:古诗文;诵读;积淀;文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5-078-1   
摘 要:学生畏惧“动态网页制作”的学习,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合理组织教材内容,剖析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指导、激励、帮助学生系统地构建动态网页知识。  关键词:有效;动态网页;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2-044-1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第五章的内容,突出动态网页的“动”?我主要从以
摘要: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把握好意境的美,借助多媒体将学生带入诗词的艺术境界之中,就可以帮助学生从诗句的表层进入作品的“灵魂”,并由此获得美感。  关键词:古诗词;引领学生;感悟美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79-1一、反复吟诵,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  诗歌诵读,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朗读,更不能以背诵代替诵读。新课程标准中对背诵的要求是通过对诗
摘 要: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即创设趣味情境、鼓励质疑问难、营造讨论氛围、加强实践活动、组织自主评价。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创新;焕发活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3-082-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基础教育
摘 要:在当前教育的新形势下,教育受关注的程度日益增强。社会对学校的关注度、需求度、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所以,校长在学校主动发展、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要扮演适当的角色,才能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学校管理者。  关键词:角色;道德的模范者;杰出的领导者;方向的领跑者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
摘 要:高三政治复习要突出能力中心,围绕学法主题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自主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加强解题指导、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夯实学习习惯,提高高考复习实效。  关键词:自主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加强解题方法的探索;关注热点问题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05 -02     高三政治复习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多地让学生去感悟知识、感悟
摘 要: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典籍百花园中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其精妙的语句,高远的意境,深刻的内涵,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要重视古诗词教学,在不断提高自己文学素养的同时,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不断探究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共鸣,引导他们爱诗、读诗,在古诗词的海洋中咀嚼其意,陶冶性情。  关键词:意境美;音韵美;吟唱美;画面美;想象美  中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