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和病灶面积预测膀胱癌肌层和非肌层浸润研究

来源 :中国医学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clif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病灶面积在预测膀胱癌(BCa)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5例(48个病灶)BCa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扫描,将患者的48个病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为MIBC组(21个)和NMIBC组(27个),测量MRI序列扫描中b值1000 s/mm2时病灶的ADC值和病灶面积,分析ADC值、病灶面积与膀胱肿瘤浸润性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病灶ADC值和病灶面积在预测BCa的MIBC和NMIBC诊断效能.结果:MRI的ADC值、病灶面积在预测BCa的MIBC和NMIBC中与病理对照均有较好的一致性,NMIBC组的ADC值高于MIBC组,NMIBC组病灶面积小于MIBC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76,Z=-2.37;P<0.05);ADC值与BCa肌层浸润性呈负相关,与病灶面积则呈正相关(r=-0.722,r=0.383;P<0.01);ROC曲线显示预测BCa的MIBC和NMIBC中ADC值临界阈值为1.48×10-3 mm2/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4,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85.7%和96.3%;病灶面积的临界阈值为441.5 mm2,AUC为0.701,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92.6%和52.4%;ADC值对面积≥410.8 mm2病灶的预测准确性更好.结论:MRI中ADC值是预测Bca患者MIBC和NMIBC的可靠指标,病灶面积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均可为术前评估、治疗和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临床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在已经完成束流匹配的医科达Synergy和Versa HD医用直线加速器上进行患者治疗计划互换的可行性.方法:将治疗计划系统(TPS)模型数据与两台加速器采集数据进行一维Gamma通过率分析.选取在医院治疗的20例肿瘤患者不同部位治疗计划,按计划复杂程度分为复杂计划组和简单计划组,每组10例,在两台加速器上6个月内分4次测量.比较两台加速器的照射野百分深度剂量(PDD)、离轴比(OAR)曲线及输出因子(OUF)以及患者治疗计划的二维Gamma通过率.结果:Synergy加速器与TPS模型数据相比
患者男,72岁,1个月前发现右下腹约“鸡蛋”大小肿块;2年前曾接受胃癌根治术.查体:右下腹扪及直径约5 cm肿物,质硬,活动度好,无压痛.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女性患儿,8岁,腰背部疼痛、不能下蹲1个月,2周前步态改变,近1周发热,最高38℃;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查体:胸椎棘突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11 m g/L ,骨髓穿刺未见异型细胞.
目的:提出一种级联主成分分析(PCA)与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的CT和MRI图像融合新算法,以获得高质量的CT和MRI融合图像.方法:基于级联PCA与DTCWT的融合算法采用非抽样小波变换(UDWT),将已配准的CT和MRI图像分解成为不同尺度的低频和高频子图像;采用PCA融合规则和UDWT逆变换,获得初次融合子图像;采用DTCWT变换将融合子图像分解为实数与复数部分;采用最大值取大融合规则和DTCWT逆变换获得CT与MRI融合图像.选用哈佛大学脑图库中CT和MRI图像进行仿真实验,采用定性与定量结
目的:建立拟合法和谱减法的牙釉质电子顺磁共振(EPR)波谱处理方法,分析对比两种方法处理羊牙釉质EPR波谱的结果.方法:收集自由放养的2~5岁山羊牙齿,根据年龄分为2岁组、3岁组和5岁组,采用物理化学结合的方法获取3组年龄不同的山羊牙釉质样品,测量牙釉质样品的EPR波谱.利用基于矩阵模型的拟合法和谱减法处理EPR波谱,获取辐射诱导信号(RIS)的强度,对RIS强度及其对应的照射剂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利用曲线方程估算样品受照剂量.比较两种方法的剂量估算下限,以及估算结果的准确度和精确度.结果:拟合法和谱减
目的:研究在直肠癌术后辅助放射治疗中,基于Halcyon和Truebeam两种不同类型医用直线加速器设计的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计划和固定野调强放射治疗(FF-IMRT)计划的计划质量和执行效率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8例直肠癌术后患者,基于Halcyon和Truebeam医用直线加速器平台(简称Halcyon平台和Truebeam平台)分别设计VMAT和FF-IMRT计划,比较分析Halcyon VMAT、Halcyon FF-IMRT、Truebeam VMAT和True
目的:构建基于多序列磁共振成像(MRI)为基础的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对宫颈癌是否存在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VSI)进行准确预测.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369例宫颈癌患者MRI的影像和病理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按照0.7:0.3比例将病例资料分为机器学习的训练集(258例)和测试集(111例).应用ITK-SNAP软件勾勒并测量肿瘤体积,并对肿瘤宫旁侵犯情况进行评估,应用Logistic回归将肿瘤体积与宫旁侵犯情况联合建立模型(Model1).从T2WI、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动脉期、静脉期及
目的:多维度评估切割球囊系统在治疗冠状动脉血管疾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使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在医院使用切割球囊和普通球囊进行血管预扩张的86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所用球囊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切割球囊组和普通球囊组,每组43例.切割球囊组采用切割斑块扩张目标病变的治疗方法;普通球囊组采用单纯球囊扩张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的即刻疗效、各项终点指标及术前术后心肌标志物水平和血脂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成功率为100%,术中无临床并发症;切割球囊组器械使用成功率明显高于普通球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基于定位像最大左右径(MLAT)设置的管电压结合低对比剂用量在儿童腹部增强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医院行全腹部CT平扫加增强检查的180例患儿,按照检查时间顺序依次分为常规组、观察组及低对比剂组,每组60例.3组患儿依照年龄及腹部MLAT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管电压以及对比剂用量:常规组管电压依照不同年龄分别使用80 kV、100 kV和120 kV;对比剂用量分别为2.0 ml/kg、1.6 ml/kg和1.4 ml/kg.观察组依据患儿正位定位像MLAT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管电压为80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的多参数成像对卵泡膜纤维瘤与卵巢颗粒细胞瘤(OGC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卵泡膜纤维瘤和11例OGCT患者资料,分别纳入卵泡膜纤维瘤组(22例)和OGCT组(11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月经情况、肿瘤大小、子宫内膜厚度、MRI信号、增强特点及肿瘤成分特征,寻找能有效鉴别两种疾病的临床影像学特征.结果:两组资料在表观弥散系数(ADC)、肿瘤出血情况、T2加权成像(T2W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特点、三期增强扫描强化特点及肿瘤囊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