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互动情景教学路径探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up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在课堂上和课后的互动性,大力促进学生拓展思维的发展,以及强化小学语文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思想,教师需要在小学语文作文写作中不断地探索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开展互动情景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互动;情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6-0047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突出作文教学的互动性,才能使作文教学更具高效性。由于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普遍比较僵化枯燥,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缺少学习的兴趣点。一节作文课下来,教师讲得神色飞扬,粉笔飞舞,学生却兴趣索然,收获无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作文学习的效率可想而知,而且这种作文教学模式,甚至会使学生对作文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严重抑制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鉴于此,在新课改日益深入的当下社会,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模式必须进行调整和创新,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学的互动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现“有效 互动”的搭建。
  一、以问促写
  小学生写作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无话可写”“无情可抒”,事实上这是他们的思维受到禁锢造成的。对于这种问题,教师要能够指引学生在“一问一答”的互动沟通中进行“头脑风暴”,进一步发散思维。比如,在六年级写作教学中,“季节”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为这是一个充满丰富素材,能够不断开掘的话题。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教师可以“以问促写”的方法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比如,教师提出各种问题,让学生思考:“你最喜爱的是哪个季节?”“你最不喜欢哪个季节?”“如果时间一直停留于某个季节,你会有何感受?”“来年的夏季,你有何计划?”……教师可以在呈现问题时借助PPT展示相关的照片,引发学生思考。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基于问题寻找灵感,进而促使学生在回忆和思辨中展开“头脑风暴”,训练其“文思涌泉”的敏感度。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而且生活环境单一,所以经常会出现素材缺乏、无话可说的情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写作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写作情境中积累写作素材,并将这些素材加入写作,从而使学生的作文写作更具真情实感。
  二、借助多媒体互动
  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直观体验生活的真实场景。互动模式可以不断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知与感受,通过沟通与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写作水平。教师要灵活采用照片、视频、音频等模式,利用多媒体创设具体的写作情境,和学生进行互动沟通,让学生对所呈现出来的图片及视频等加以描述与想象,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完成写作训练的第一步。在小学生口述环节,教师应时刻关注他们的表现,和他们沟通交流,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想法得到教师的重视与肯定,提高了学生表述的自信心与开口讲话的勇气。在学生完成口述后,教师要能够对他们的表达及感想加以评定,使学生找到不足、找到亮点。教师也要对教学中所展示的照片与视频说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根据教师的评定完善自身的观点,再把这个观点记录下来,从而完善自己的作文。在互动过程中,学生逐渐掌握了作文修改流程,学会在写作中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文章,取得互动授课的预期成效。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体会,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实物的展示和一些看图说话方面的练习,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搭建生生交流的平台
  话题作文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比较常见,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却比较困难,这是因为学生的思维有限,所以会经常出现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互动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发散写作思维,拓展写作思路。在针对特定寫作主题探讨中,学生由于思维的角度不同、生活体验不同,他们对特定观点的想法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学生通过探讨交流,就可以形成更多的写作思路,而这对于学生写作质量的提升是十分有利的。例如,在以“春节的味道”为主题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使学生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分享在春节期间发生的趣事或有意义的事。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可以对“春节的味道”这一主题加深了解,投入更多的真情实感,如此一来,学生对“春节的味道”更有话可谈。
  四、相互修改
  在小学作文写作教学中,错字和语病都是很容易出现的,学生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自己写完后仔细检查过,但是还是没有检查出作文的错别字和语病,要有人提出来才可以。这样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想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要帮助学生从根本入手。既然学生自己看不到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就需要引导学生相互修改作文,借助他人进行检验。教师可以进行小组划分,每个小组中两个人,组员之间相互修改。在对他人进行细致分析中,发现他人的优缺点,在交流经验中进行深入对比,在相互帮助中实现优秀作文的创作。
  五、结语
  互动教学模式带入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有利于小学生的思维发散,同时也能够锻炼小学生的相互写作能力,让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进一步提升。另外,这种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互动性,更让学生愿意更为深入地探索写作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邵爱华.基于互动模式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9(13):121-122.
  [2]林雅莹.“引思、探索、互动”教学模式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9).
  (作者单位:安徽省定远县新区实验小学233290)
其他文献
课改理念不断深入当前教育,为了使得高中政治课堂能够拥有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优势,教师需要及时且不断地对优化课堂相关教学进行一定的优化和改进,以此激发学生自主探讨能力和
摘要: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生物科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就生物科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了一定的探讨,主要包括:激趣引疑,启迪思维;科学训练思维;诱导自觉思维;注重知识迁移等。  关键词:生物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6-0028  思维能力是人的素质的基本体现,发展和开拓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
如何让“后进生”减少对英语的畏难情绪,提高英语成绩一直是英语教师努力的方向.本文归纳总结了“后进生”的特点,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对运用图示图表法教学对提高“后
摘要:小学阶段是最好引导学生走向阅读正轨的时候,也是更好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时候,为初高中年级的阅读和语文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在小学阶段要很好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喜欢阅读也爱上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学习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学生一起学习,带领学生走上阅读的道路。当然,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以让学生爱上阅读的前提就是先培养学生
摘要:猜测游戏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合理有效地使用猜测游戏可以为七年级的英语教学带来便利。本文就猜测游戏特点、主要形式以及在七年级英语听说课教学中的有效使用进行说明。  关键词:猜測游戏;初中英语;听说课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6-0045  一、前言  七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强烈的兴趣,让学生保持这种兴趣,使他们的眼睛里充满亮光尤为重
摘要:文言文学习在初中语文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文言虚词则是掌握一篇文言文的关键所在,本文重点阐述了几点关于初中文言虚词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虚词;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6-0041  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文言文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语言素养,但文言虚词作为一个较大的学习难题经常困扰着学生对相关文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英语学习并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英语基础知识,但是由于学生所处环境以及学习能力的不同,导致一个班级内部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对于不同阶段与水平的学生设立对应的教学目标,设定适合其发展的教学手段,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带领下全面提升英语水平。  关键词:分层教学;多层次教学计划;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
摘要:“语感教学”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频繁提起,应当高度引起高中语文教师的充分重视,并且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语感教学,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语言品质。基于此,本文将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视域下探究“语感教学”策略,希望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语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6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越来越普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成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问题。然而,阅读在初中又是重要的学习部分之一,其中阅读与混合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把握直接挂钩。所以,在初中阶段加强对于混合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策略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混合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现如今历史已经被初中列为重点教学内容,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提高其历史素养。但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无论是理念还是方法上都极为单一,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言极为不利。因此,相关的教育学者对此展开研究,并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展开历史教学的理论,这在很大程度上于实践中得以证明。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不确定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