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时日, 不应忘却的关键词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jjt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伊始,我们都经历了一个非同寻常的“春天”,史无前例的“寒假”。那段时日仿佛触手可摸,点滴事件汇聚起的关键词,仍不时闪现在我们眼前……
  真相与谣言。真话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教诲,也是当今社会的稀缺资源。“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我们早已忘记了17年前的教训,已习惯在灰色地带中生存之时,现实给了我们迎头一棒:真相缺席会对社会造成惨烈甚至难以弥合的伤害。值得铭记的唯有一点:真相本身并不制造恐慌,真相缺席才会令人恐慌。真相缺席,必然谣言横行。除了居心叵测者的推波助澜,每个普通人的随手转发,都是传播谣言的利器。击碎谣言最锋利的武器,一是真相,二是科学,三是理性。渴求真相的同时,不要忘了带上科学与理性之盾。
  英雄与凡人。每一个被捧上神坛的英雄,拥有的也不过是一个平凡的血肉之躯。他们的奉献令人感动,牺牲值得铭记,但这不是我们赞美牺牲、賣惨宣传的理由——所有牺牲的目的都不是牺牲本身。令人欣慰的是,疫情期间我们听到很多暖心新闻:“贵州的520暖心包”“黄冈的强制休息令”“援助人员吃不惯湖北米饭,山东蒸了十万个大馒头送上前线”……这些大大小小饱含人情味的举措,让奉献者感受到充分的尊重,也剥除了他们身上本不该承受的道德光环,更应是我们社会的常态。
  家国与个体。那段时日,也许每个人都听过一句话:“时代的一粒微尘,落到个体身上就是一座不可承受的大山。”湖北导演常凯一家四口因病毒不幸离世,而背后更有一个个破碎的家庭,无法发声,无法捕捉。但能对抗时代洪流的,唯有时代——“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每个人是时代中微不足道的一分子,汇聚起来便足够扭转时代的浪潮。在五湖四海闪动的双眸和奔跑的身影中,00后可能是第一次触感到“家国情怀”“集体主义”这些以往抵触的大词。
  中国与世界。“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如果我们对这首词不太熟悉,“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熟稔于心了。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这些政治书上的数据也许空洞无味,但因中国疫情造成“全球口罩和医疗物资匮乏”“全球多地产业工人失业”的新闻,形象地昭示着中国和世界,正史无前例联系在一起。而一些国家对疫情不尽人意的防控,反过来也影响着我们自身。新时期成长起来的我们,不仅拥有物质福利和充盈的精神世界,更应以全球化的心态面对、洞悉世界。
  ……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关键词,最终总落于“成长”二字。这对00后更有非凡的意义:婴儿时期的非典,懵懵懂懂;童年时期的汶川地震,心智初开。新冠疫情酿造的便是我们一代人的共同回忆。记录、誓言、虚度……无论我们那段时日做了什么,二十年后,都将转变为与儿女闲聊时的“当年那时,我……”
其他文献
焦大可以算得是贾府的屈原。焦大只不过是看不惯贾门不肖子孙的行径,酒后发了几句牢骚,就被捆了起来扔在马圈里;又为了防止他讲出更不好听的话来,给他塞了满嘴的马粪。其实焦大的原意是要贾府好,不忍看它陷入破败的境地,动机原是可嘉的,但结果如此,因此他演出的应是一出悲剧。这些意思记得都是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  归结起来就是,焦大不去为贾府歌功颂德,反而借发酒疯,暴露了贾府的缺点,实属缺德,理应得到如此这般的
期刊
编者按:  跟帖式练笔是山西省实验中学段海霞老师首倡的理念。其特点是引导学生从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开始,审视校园、家庭、成长等生活问题,语文即生活。其形式为有人发帖,有人跟帖,互动互写,激发写作的活性。师生、生生、师师间展开竞写。写作有情境,写出来的片段(或文章)鲜活,有针对性。  本期我们以新冠疫情为主贴话题。疫情期间,全民关注,信息井喷,各种话题都屡见不鲜,读者甚至会产生视读疲劳。跟帖式练笔旨在“
期刊
【原题呈现】  日本人在给湖北的捐赠物资上写道“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很多人看了之后惭愧地说,日本人比我们中国人更懂修辞,更懂文化,不像我们都是粗浅的口号。但也有人说生死攸关的特殊时期,我们更需要的是“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脱口而出、振奋人心的口号。对此,你怎么看?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期刊
在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即为芒种。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成熟,抢收十分急迫;同时,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为“忙种”。当然,芒种之后最惊心动魄的风景,即麦收了。  麦收之序曲:时刻准备着  旧时,临近麦收,男人们就开始忙着准备麦场了。不管是老场、新场,都要先用锄或耙耪一遍,除去丛生的
期刊
无论中外,也无论古今,大家都要求“老实话”,可见“老实话”是不容易听到见到的。人们为什么不能不肯说实话呢?归根结底,关键是在利害的冲突上。自己说出实话,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虚实,容易制自己。就是不然,让别人知道底细,也容易比自己抢先一着。在这个分配不公平的世界上,生活好像战争,往往是有你无我,因此各人都得藏着点儿自己,让人莫名其妙。于是乎勾心斗角,捉迷藏,大家在不安中猜疑著。向来有句老话,“知人知面不
期刊
他们负责!那些一手握啤酒,一手拎蝙蝠肉,躺在椅子上的食客;那些在華南海鲜市场兜售叫卖的店主。时值新春佳节,各家张灯结彩,红火的灯光掩盖了可怕的病魔。它们肆无忌惮,游走于大街小巷,瞅瞅这家,探探那户,看着人类的毫不设防,一边嘲笑,一边进攻。于是,喧闹的街道清冷了,喜庆的节日落寞了,寂静成了假象,安全显得虚幻……  我们负责!该负责的仅仅是那几个吃蝙蝠的人吗?不,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人内心潜在的贪婪
期刊
自疫情爆发以来的一个多月,每每看到新闻中的确诊与死亡人数,我的心都如同被袭击、被践踏。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纪念这些死去的同胞了。这并非为了别的,我很想借此算是耸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这时,黑格尔揪住我的耳朵说:“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是呀,我们忘记了历史中的哪些教训呢?  只说17年前吧,“非典”蔓延
期刊
亲爱的人类:  当你们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已经饮下了孟婆汤,将要彻底地忘记前世。  趁我还留有一些残存的记忆时,写下这段文字,希望大家可以看到。  我是一只蝙蝠。在你们眼中,我长相丑陋,性格古怪。  从我记事起,妈妈就告诉我,我们要努力进化成人类不喜欢的样子,所以我有一张“死神脸”,深居简出,夜里出门。  因为,我们的身上携带着一百多种病毒。这些病毒对我们影响极低,而对于你们来说,就足以致命。 
期刊
【技法谈】  小说,是反映生活的万花筒。它运用冲突和人物刻画等,塑造了许多经典的文学形象,带给我们启迪。中学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不但要清楚作家写了什么,还要清楚作家是如何写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自己写作素养的提升。  我们先来看一下新课标整本书阅读任务群对小说阅读的要求:  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
期刊
流行病理应成为大众常识。它出现的时机往往在人们的意料之外,造成应对难题。2020年春,重灾区武汉的这场全国战“疫”理应成为我们认识流行病的一个窗口。基本的流行病学原理,相信大家都已有所了解。这里,我们来认识这些流行病学周边的常识,既可应对流行病,又可作为写作素材,同时还是增长见识,提升思维能力的一个频道。  1.“隔离”一词的四种引证解释。  1. 隔断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覆压三百馀里,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