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小说的创意阅读与写作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up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法谈】
  小说,是反映生活的万花筒。它运用冲突和人物刻画等,塑造了许多经典的文学形象,带给我们启迪。中学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不但要清楚作家写了什么,还要清楚作家是如何写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自己写作素养的提升。
  我们先来看一下新课标整本书阅读任务群对小说阅读的要求:
  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梳理小说的感人场景乃至整体的艺术架构,理清人物关系,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
  新课标推荐了阅读书目,为了实现新课标的小说阅读目标,我们选用了莫泊桑短篇小说《项链》、契诃夫短篇小说《变色龙》、欧·亨利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尝试运用创意阅读,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提高阅读素养,进而提升写作素养。创意阅读的方法有全感官阅读、新批评阅读、从作家角度阅读、从人和物的角度阅读等。
  一、全感官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调动自己的感知方式,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和时间觉、空间觉等方面进行阅读,全方位感知小说。如莫泊桑的《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长得非常漂亮,却无法让有钱有地位的男子来结识她,她只能嫁给一个小科员,因此内心十分痛苦。为了表现她的痛苦,莫泊桑从视觉角度,写她会想到蒙着东方丝绸、青铜高脚灯、蒙着古老丝绸的大客厅等;从嗅觉角度,写香气扑鼻的内客厅;从听觉角度,写与亲密的男友娓娓而谈。在全感官阅读过程中,切身体会到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对豪华生活的热切渴望,欣赏莫泊桑笔下的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拜金的性格特点。
  在小说中,全感官阅读是综合运用的。如欣赏小说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可以利用全感官阅读,从视觉上品味动作、神态,从听觉上品味语言,从触觉上品味心理变化,从味觉上品味生存的状态,从嗅觉上品味气味的感受。十年之后,玛蒂尔德再次与好友福雷斯蒂埃见面,这是一个精彩的见面场景:从视觉上,当福雷斯蒂埃太太认不出自己的时候,玛蒂尔德说,“这一切都是因为你”。果真如此吗?玛蒂尔德借项链时,因为强烈的欲望,心都跳起来了,从视觉上神态的描写“十分焦急”,“犹豫不决”,写出了她担心朋友不借,她特别强调“我只借这一样”,这时候玛蒂尔德说话时应带点乞求的语气。当朋友告诉她可以时,作家莫泊桑从视觉上写她吻了朋友并且很快跑了,可以想象当时的玛蒂尔德是多么高兴,项链是她特别想借的,“这一切都是因为你”,显然是荒谬的。她并没有意识到,造成自己艰难的日子的根本原因是自己的欲望,却把责任推给了自己的好友,而好友从触觉上“紧紧地”抓住了她的手,既有同情也有内疚。
  全感官阅读让我们看到了生活在不同阶层的人,在金钱至上的时代,小人物的大悲剧,也让我们看到了玛蒂尔德的精神世界。
  二、从作家角度阅读
  进行创意阅读时,我们不但要知道小说写了什么,还要从作家的角度阅读,清晰作家是如何写的。关注作者選用了什么素材,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如何安排小说的情节,如何凸显小说的主题。同时思考:如果我是作者,我会怎么办?
  我们从情节的视角来思考:为什么《项链》会成为经典作品?《项链》围绕项链展开,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这是表层的阅读,玛蒂尔德对富贵生活充满向往,主人公的愿望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才是莫泊桑的情节艺术匠心所在,愿望一次次在现实中破碎,从而产生艺术冲击力,这是小说情节精妙所在。
  《项链》小说的结尾可谓神来之笔,经过十年的辛苦,还清债务的玛蒂尔德终于鼓足勇气说出真相的时候,弗雷斯太太却告诉她,项链是假的,顶多值500法郎,情节的突转让玛蒂尔德的形象刻画更加立体、鲜明。
  契诃夫的《变色龙》中,随着狗主人的变化,小说的情节也在不断突转。警官奥楚蔑洛夫先是“这种事我不能放过不管”,“我要拿点颜色来叫那些放出狗来闯祸的人看看”,一副秉公执法的形象。后来听说狗是日加洛夫将军家的,质问赫留金“它身子矮小”,怎么可能咬到你的手指头?之后又听说不是将军家的狗,又立刻转变了口气,“赫留金受了苦,这件事不能放过不管”。当听说是将军哥哥的狗时,他又夸赞“好一条小狗”。小说在情节安排上的突转,让变色龙警官的形象跃然纸上。
  《麦琪的礼物》小说的结尾,当德拉拿出卖掉头发换来的圣诞礼物金表链子时,吉姆微微发笑,因为他已经卖掉了金表,为德拉买了发梳,正是这种称之为欧·亨利式的结尾,让小说的情节突转达到顶峰。
  三、从不同人和物的角度阅读
  我们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通常是从作者的角度,从作者刻画的主人公的角度来鉴赏小说,其实,关注小说中的不同的人和物也可以带来阅读的精彩。
  《项链》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内心是痛苦的,那么她幸福吗?她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嫁给了罗瓦塞尔,经过了十年,玛蒂尔德变成了家庭主妇,又坚强又粗暴,从头发、裙子、两手、嗓门等方面发生了巨变,但是她有空闲时还是怀念那次舞会,她曾经是那么的美丽,那么受人欢迎。她认为自己是不幸福的,但是从罗瓦塞尔的角度来看,玛蒂尔德是幸福的:为了让她高兴,好不容易要来了请帖,并且拿出了自己买猎枪的400法郎给玛蒂尔德做漂漂亮亮的衣服,出主意让玛蒂尔德去借项链,等她到四点还拿好了御寒的衣服;为了赔项链,他借钱冒险乱签借据;为了偿还债务,傍晚给一位商人誊写账目,夜里常常替别人抄写。罗瓦塞尔深深地爱着玛蒂尔德,玛蒂尔德是幸福的。
  契诃夫的《变色龙》,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出场,随着狗身份的变化,军大衣也经历了“你,叶尔德林,把我身上的大衣脱下来……天好热”,“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怪冷的”,最后把“身上的大衣裹紧”。军大衣从脱下到穿上再到裹紧,体现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变色龙的人物特征,正是在一冷一热中,反映了他的内心变化,军大衣在欣赏、感受人物形象的过程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新批评阅读
  新课标提出,要反复阅读品味,这也是新批评阅读中的文本细读。在多次阅读小说过程中,小说的人物、场景、语言等等都可以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当我们第一次阅读一本小说的时候,关注点在好不好看,喜欢不喜欢?打动自己的情节和人物分别是什么?同时适当做一些批注,特别是标出自己暂时读不懂的地方。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关注没有读懂的地方,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感受人物形象,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小说的主旨等等,特别是可供自己模仿的创意写作的段落。在阅读的过程中,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这样我们就可以形成阅读整本书的经验,为以后的小说阅读提供方法和路径。
  细读文本《麦琪的礼物》,开头一个特写,一元八角七,这些钱是德拉“软硬兼施”,“羞愧难当”,从菜贩子、肉店省下来的,巧妙写出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德拉反复查了三次,写出了德拉为买礼物而没有钱的焦急心情。德拉买了金表链子后,她在镜子里“老盯着自己瞧,小心的苛刻的照来照去”,写出了德拉失去秀发后的心态。吉姆“他的两眼固定在德拉身上,其神情使她无法理解”。“固定”一词写出了吉姆的震惊。
  我们要带着批判性思维来阅读,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
  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结尾“无论在任何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人”——他们是聪明人吗?德拉为了圣诞节礼物卖掉了自己的秀发,吉姆卖掉了引以为豪的金表为德拉买了羡慕已久的发梳,在小说的整体艺术架构上,正是美丽的错误,形成了艺术的冲击力。为了心爱的人,可以舍弃自己引以为豪的东西。生活虽然平淡,但是真心坚守的爱情,让人精神富有。从这个角度讲,他们是聪明人。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生活的折磨,人可能非常脆弱,正如《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麦琪的礼物》中的德拉。
  阅读经典小说,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生活,以及人性的美与丑。从反面人物身上懂得了生活真谛,从正面人物感受人性的美,进而体会到作者表达情感之美。小说家用如椽巨笔为我们共同写下了一个大写的“人”字。
  【创意文1】
  简·爱生活的19世纪,那是一个男女地位不平等的時代。简·爱是一位孤儿,她的一生遭受太多的不幸,还受到舅母的欺凌,被迫搬到寄宿学校,后来她长大成人做了家庭教师,在做家教的过程中,和罗切斯特相识、相知、相爱,她独立自爱的品格得到了罗切斯特的青睐和尊重。为了追求平等基础上的爱情,她毅然选择了离开。她是当时女性的一面旗帜——即使社会不公,即使缺少亲情,她却用高尚品格成就了独立的人格,不屈的性格。作家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写出了简·爱用自己的所学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如果我是当代作家,我会选择李子柒来反映新时代。李子柒与奶奶相依为命,却成为美食博主,把生活中制作美食的审美体验通过视频展示出来,展现出了新时代田园牧歌式的农村生活。一个人可以生得卑微,但要活得高贵。(郭天宁)
  【微点评】
  作者从简·爱的生活环境入手,欣赏作家如何塑造形象和安排情节,感受、欣赏简·爱的高尚品格,并高度评价她为“当时女性的一面旗帜”。从作家的角度阅读,联系现实生活,如果遇到类似的题材,选用当代美食达人李子柒,获得感悟:一个人可以生的卑微,但要活的高贵。
  【创意文2】
  《红楼梦》中有许多美丽可爱的女孩子,如温柔善良的迎春,乖巧伶俐的宝钗,事事留心的黛玉。可我却喜欢书中的一个不起眼的人物——晴雯。作为宝玉的丫环,晴雯心灵手巧,在病中为宝玉补雀金裘。她又是一位敢说敢爱敢恨的女子,她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在抄检大观园时,痛骂王善保家的——她已经忘了自己丫环的身份,最终被赶出来。或许有人说,她性格直爽,却有考虑不周的缺点,但这恰恰是我喜欢她的原因。
  在一个阶层分明的时代,在一个女性地位低下的时代,晴雯扮演了错误的角色,她的命运结局显而易见,也正是这样一个小人物折射出《红楼梦》中人性的美与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贾府人物的所作所为也昭示了贾府衰落的大结局。(李潇晴)
  【微点评】
  作者从小人物晴雯的视角阅读《红楼梦》,晴雯的各个方面都很优秀,却因此受人诽谤,实实在在地反映出封建社会贵族的权势,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其他文献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雷雨》就是这样的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  爱情向来是纯洁美好的,古有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忠贞不渝,今有舒婷“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的甘苦与共。但是在《雷雨》中,看到的却是压抑、扭曲、挣扎的破碎爱情。  这场雷雨下了三十多年。三十多年的爱恨情愁,不仅将一代人置于滂沱暴雨,更将一代
期刊
抗疫期间,一张张各地向抗疫一线人员发布“强制休息令”的照片曾冲上微博热搜。被强制休息的对象中,有基层干部、公安民警,有人年近六十却依然奋战在一线,有人抱病连续工作19天,还有的人家人患病倒下、无人照顾……  比起“卖惨”新闻,“强制休息令”来得非常好。那段时日的抗疫一线人员中,有的连续作战,已处于体力不支的状态;有的则家有病人,也需照顾;有的带病在岗,无以为继……强制休息,既是对他们的身体健康负责
期刊
焦大可以算得是贾府的屈原。焦大只不过是看不惯贾门不肖子孙的行径,酒后发了几句牢骚,就被捆了起来扔在马圈里;又为了防止他讲出更不好听的话来,给他塞了满嘴的马粪。其实焦大的原意是要贾府好,不忍看它陷入破败的境地,动机原是可嘉的,但结果如此,因此他演出的应是一出悲剧。这些意思记得都是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  归结起来就是,焦大不去为贾府歌功颂德,反而借发酒疯,暴露了贾府的缺点,实属缺德,理应得到如此这般的
期刊
编者按:  跟帖式练笔是山西省实验中学段海霞老师首倡的理念。其特点是引导学生从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开始,审视校园、家庭、成长等生活问题,语文即生活。其形式为有人发帖,有人跟帖,互动互写,激发写作的活性。师生、生生、师师间展开竞写。写作有情境,写出来的片段(或文章)鲜活,有针对性。  本期我们以新冠疫情为主贴话题。疫情期间,全民关注,信息井喷,各种话题都屡见不鲜,读者甚至会产生视读疲劳。跟帖式练笔旨在“
期刊
【原题呈现】  日本人在给湖北的捐赠物资上写道“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很多人看了之后惭愧地说,日本人比我们中国人更懂修辞,更懂文化,不像我们都是粗浅的口号。但也有人说生死攸关的特殊时期,我们更需要的是“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脱口而出、振奋人心的口号。对此,你怎么看?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期刊
在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即为芒种。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成熟,抢收十分急迫;同时,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为“忙种”。当然,芒种之后最惊心动魄的风景,即麦收了。  麦收之序曲:时刻准备着  旧时,临近麦收,男人们就开始忙着准备麦场了。不管是老场、新场,都要先用锄或耙耪一遍,除去丛生的
期刊
无论中外,也无论古今,大家都要求“老实话”,可见“老实话”是不容易听到见到的。人们为什么不能不肯说实话呢?归根结底,关键是在利害的冲突上。自己说出实话,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虚实,容易制自己。就是不然,让别人知道底细,也容易比自己抢先一着。在这个分配不公平的世界上,生活好像战争,往往是有你无我,因此各人都得藏着点儿自己,让人莫名其妙。于是乎勾心斗角,捉迷藏,大家在不安中猜疑著。向来有句老话,“知人知面不
期刊
他们负责!那些一手握啤酒,一手拎蝙蝠肉,躺在椅子上的食客;那些在華南海鲜市场兜售叫卖的店主。时值新春佳节,各家张灯结彩,红火的灯光掩盖了可怕的病魔。它们肆无忌惮,游走于大街小巷,瞅瞅这家,探探那户,看着人类的毫不设防,一边嘲笑,一边进攻。于是,喧闹的街道清冷了,喜庆的节日落寞了,寂静成了假象,安全显得虚幻……  我们负责!该负责的仅仅是那几个吃蝙蝠的人吗?不,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人内心潜在的贪婪
期刊
自疫情爆发以来的一个多月,每每看到新闻中的确诊与死亡人数,我的心都如同被袭击、被践踏。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纪念这些死去的同胞了。这并非为了别的,我很想借此算是耸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这时,黑格尔揪住我的耳朵说:“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是呀,我们忘记了历史中的哪些教训呢?  只说17年前吧,“非典”蔓延
期刊
亲爱的人类:  当你们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已经饮下了孟婆汤,将要彻底地忘记前世。  趁我还留有一些残存的记忆时,写下这段文字,希望大家可以看到。  我是一只蝙蝠。在你们眼中,我长相丑陋,性格古怪。  从我记事起,妈妈就告诉我,我们要努力进化成人类不喜欢的样子,所以我有一张“死神脸”,深居简出,夜里出门。  因为,我们的身上携带着一百多种病毒。这些病毒对我们影响极低,而对于你们来说,就足以致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