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之我见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ying1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令人担忧,造成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学生,而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首先,由于农村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没有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有的家长虽然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很多时候,他们把课外阅读当成是一种任务硬塞给了孩子,不管其年龄、时间、个性等因素,一下子就想将孩子培养成才。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影了响孩子健康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孩子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从而使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负担。其次,学校的藏书不够丰富,更新速度不够快,借阅时间不够充裕,学生普遍借不到自己喜欢看的书。最后,学生的课余生活被精彩纷呈的电视节目或网络游戏塞满,他们根本无心进行课外阅读。
  针对上述问题,要在农村小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好读书
  1.营造读书氛围
  在学校墙壁、走廊上张挂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开辟读书橱窗,向学生推荐书目,介绍新书,展示学生优秀的读书感;学校阅览室按低中高年级分层设置,班级设立图书角。
  2.教师以身示范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以身教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要求学生阅读的课外书报,教师也要阅读,这样才能便于向学生推荐,给学生指导,和学生探究。
  3.榜样激励
  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名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可以在班级树立阅读标兵来激励学生,使他们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善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要让学生知道,古往今来,凡是对人类有较大贡献的人,无一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
  4.活动激趣
  要积极组织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如可以开展与课内阅读有关的资料收集活动,也可以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故事大王比赛、诗王比赛、手抄报比赛、成语接龙比赛等,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5.展示成果
  采用“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记录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小小的袋中有学生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有学生故事演讲比赛的录音带,有学生自制的手抄报……使每位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让学生有书读
  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明的信》中对读书有一段精彩的论述: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学校、家庭、社会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学生有“许多花”可以采来“酿蜜”。
  1.推荐课外读物
  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教师要做好读物的推荐工作。因此,我们根据《楚州区中小学阅读考绩实施方案》及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水平,制定了各年级学生的必读书目、选读书目。
  2.争取家长配合
  课外阅读向家庭延伸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教师要利用家长会或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益处,介绍指导方法,推荐一批可读性强的书籍,为学生创造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使学生在家庭的闲暇时间可与书为伴,以书为趣。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阅读能力还不强,家长可以运用收音机等媒体,让孩子收听少儿广播,使孩子对“听书”感兴趣。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阅读能力的增强,家长可每天陪伴孩子看一会儿书,使孩子每天养成看书的好习惯。
  3.学校要完善阅读设施
  首先,我校在现有图书资源的基础上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添置学生喜闻乐见的、高质量的、紧跟时代的课外书籍,并对图书分门别类(中外名著长篇小说类、童话类、寓言类、民间故事类,科技类,历史典籍类,道德精品类,学习工具类等等)存放,方便学生借阅。其次,建立图书交流制度,让图书动起来,达到资源共享。
  三、让学生会读书
  在现实中,不少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不尽人意,主要是由于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造成的。教师和家长应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积累。
  1.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做到:一是定书。要养成选一本就读完一本的习惯。二是定时。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的读书时间。三是要定量。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这些习惯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教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检查。
  2.要学习恰当的阅读方法
  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用之书宜速宜多。”
  (1)结合平时课堂教学,传授读书方法。课内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取课外阅读方法的重要途径,因为它的目的本身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这种方法针对性强,学生容易接受,效果也很好。
  (2)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为了确保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我们从地方课程中抽出一节作为课外阅读指导课,从而保证了每个年级每周都有一课时的课外阅读指导。我们根据书籍自身特点、每个班级的不同情况和重点训练项目的不同要求,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种不同类型的课外阅读指导课。
  ①读物推荐课。主要向学生介绍推荐课外读物,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②读书方法指导课。这种课型主要解决怎么读的问题,引导学生将课内习得的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之中,做到“同类一得,一法能用多篇”。
  ③成果展示课。在学生对一本书广泛深入地阅读的基础上,汇报自己的阅读收获。
  ④阅读交流课。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与体会,也可组织学生对所读的文章进行专题评论或综合评论。
  ⑤欣赏课。这是以教师活动为主的一种课型,通过语言,借助录音、音乐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欣赏作品。
  (3)为督促学生自觉课外阅读,必须强化平时的考核。如每月开展一次互相评比的活动,切实培养学生自评互评能力。要指导家长参与课外阅读的评价,发挥家长在学生评价中的作用。评比出好的读书笔记,定期展出,以达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目的。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与读书考绩活动相结合,确保课外阅读健康发展。
  3.建立课外阅读考级制度
  我们根据区、乡阅读考绩实施方案制订了《楚州区茭陵乡章集小学阅读考级方案》。根据学生的年龄及认知水平,设立了六级四等(A、B、C、D),每个等级都规定了必读书目与选读书目以及优秀古诗词背诵篇目等。如二级必读书目:《阿凡提的故事》《三字经》《安徒生童话》《秃秃大王张天翼童话全集》《木偶奇遇记》。选读书目:《灰姑娘》《丑小鸭》《睡美人》《三个小宠物》《七星瓢虫漂流记》《青蛙王子》《小精灵和鞋匠》《苹果树上的外婆》《一年级大个子和二年级小个子》。
  每学期初制定本学期的课外阅读考级计划,平时由语文教师不定期检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期末各学生根据自己一学期的读书情况,向语文教师提出相应的级别考级申请,然后由学校考级委员会组织考核。考核内容为必读书目、部分选读书目和优秀古诗词。考核通过的学生予以公示,并发给相应的等级证书。
  当学生有浓浓的兴趣爱读,有适合的书籍可读,有充裕的时间去读;当我们的学生或在校园的草坪上,或在浓密的树荫下,或在教室的一角,捧着一本本散发着淡淡书香的课外读物津津有味、摇头晃脑地阅读欣赏时;当我们的学生会随着书中所描绘的情节伤心流泪,或高兴大笑,或激动叫好之时,我们的课外阅读工作就真正取得了一定的实效。“让好书伴我成长,让阅读成为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是我们课外阅读的口号,也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其他文献
物理教学中的等效替代法是把复杂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模型转化为简单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模型来进行研究和处理的一种科学思想方法,其实质是利用事物之问存在的
为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学校的校舍和教学设备严重不足,高等学校采取负债经营的方式改善教学条件.但高校信贷偿还能力有限。高校信贷风险凸显。提高高校贷款的风险防范意识、
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不断地思索如何能让农村的学生也上好一堂美术课,做出自己喜爱的作品来呢?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好身边的材料。在课外,笔者惊喜地发现废旧报纸的妙用,废旧报纸
清华大学教授吴宓曾提出:“文学——通过特殊的具体形式表现普遍人性。”(吴宓:《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61页。)  从《诗经》开始,到明清时期的小说,再到今天的现代诗歌和繁荣的影视文学,中国文艺作品中表现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便是:人性。在表现人性的具体创作过程中,如何正确得体地表现人性、应该表现什么样的人性、表现人性的哪些方面及评判人性表现有无标准,本文试举例进行简要的分析。  
目的分析七叶皂苷钠搽剂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局部肿胀10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将七叶皂苷钠搽剂治疗组与正红花油
数学是我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初中中,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其教学质量不高,这不仅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影响到了农村学生的发展。本文对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
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新时期学校教育对象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不少人养成了自私、孤僻、唯我独尊等毛病,加大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难度。因此,加强对学生道德教育,构建学校德育工作整体优化的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德育目标层次化    学校德育
随着现代教育观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幼儿认知发展是建立在孩子所能接触的熟悉的环境基础上的,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实现的。在幼儿一生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园环境的建设、运用如何,对幼儿的心理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幼儿园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当地的环境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这是培养未来人才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