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巴蜀文化自信的可贵努力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1945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推出了邓经武的新著《六百年迷雾何时清——“湖广填四川”揭秘》。该书把一个从民间至学界、从四川及至全国都感兴趣的话题,而且几乎是众口一词、早成定论的历史问题,再次呈现在人们眼前。
  该书最大的价值,首先在于立意高远地建构起巴蜀文化的自信心
  该书针对“四川人都是湖北麻城孝感乡移民的后代”的流行说法,对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的历史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实事求是的剖析论述,认为所谓“湖广填四川”,不过是一个被民间无限放大,又在文人学者们的虚构和想象中形成的传言而已;明初从“湖广”大规模移民填充四川既无可能,也无必要;清初从“麻城县孝感乡”移民填川当属子虚乌有,从而对“湖广填四川”的陈说进行了较为彻底的“解构”,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这是该书的一大亮点,其目的在于建构川人的巴蜀文化自信心。
  此前,人们论述巴蜀文化尤其是近现代巴蜀文化时,往往在“湖广填四川”与近现代巴蜀文化之间建立必然的因果关系。如有论者认为:“‘湖广填四川’也给四川地区带来了诸多的文化影响,随着‘湖广填四川’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巴蜀文化那种有地方特色与地域风格的文化体系受到了冲击,以前四川人的思维沉寂与定势被打破了,而融入了许多新鲜和灵气。”[1]还有论者认为:“元末明初的战乱,湖广省就有不少人移民到四川,到了清代前期的大移民,一百万余人中,有一半人是来自两楚——湖北、湖南。人口的大移动,带来了文化的大交流,风俗的大融合,最为突出的是楚文化和巴蜀文化的大交融。以四川官话——四川第一大方言的形成为例,受湖北话影响最大,可以说是以湖北话为基础,经过长期的衍变形成了现今的四川话。”[2]显然,这里将湖北话认作四川话的“母亲”了,这是本末倒置、源流混淆之论。作者认为,川、鄂两地语音有雷同现象,不能仅仅用“湖广填四川”来解释。四川话自有其本和源,流变及今,从来没有中断过。从汉代扬雄说“蜀左言”,到明代李实记录的“蜀语”,都证明四川话源远流长。比如司马相如、扬雄、王褒笔下的“将息”、“蹉跎”、“啾啾”等词语还活在四川人的嘴上。
  历史话题“湖广填四川”更是一个文化问题。此前的言说无疑都是巴蜀文化“断裂论”,好像一夜之间巴蜀文化“人间蒸发”了,“移民文化”汹涌而入并取而代之,成为巴蜀之地文化的“中心”、“主流”、“正统”,“移民文化”成为“文化之母”,滋生出“新”的巴蜀文化来。巴蜀文化“断裂论”绝对是不实之论。邓经武对“湖广填四川”的解构,就是在否定这种“断裂论”,重树川人的巴蜀文化自信心,可谓用心良苦。
  其次,该书从“历史的偏旁”寻绎真知,见微知著,得出崭新而独到的结论
  “湖广填四川”是一个牵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口等多个领域的话题,又是一个穿越了历史、勾连着现实的话题。早已有许多所谓“全方位”的“宏论”,要在这里有新的突破,殊为不易。该书作者从微观入手,深入剖析典型事例,终成一部极有学术价值的研究专著。其创新的勇气,扎实的分析,严谨的治学,在日益浮躁的世风下确实难得。
  在言说“湖广填四川”的话题时,人们总是广征博引地方史志、家族谱谍,以示自己言说的“合法性”和说服力,这已经形成固定的“学术套路”。邓经武却不依陈说,揭示地方史志、家族谱谍的相互矛盾和不实的“历史的缝隙”,推翻那些所谓的“公理”或众口一词的“定论”。如“麻乡约”、“解手”常常成为“湖广填四川”的重要证据。邓经武从这个“历史的偏旁”进入其间,通过正反相较、寻绎史实、文史交错的一番剖析之后,自然得出清清楚楚的“学术结论”:“麻乡约”、“解手”与“湖广填四川”没有关系,此前的言说都是牵强附会,纯粹是道听途说。
  该书在“众说‘湖广填四川’”、“传说与典籍的对立”、“史料与史实的辨析”、“传说与史实的尴尬”等部分里,其从“历史的偏旁”寻绎真知、见微知著的特点尤为明显。家族谱谍是研究移民现象的重要“史料”,历来为学界重视。但一般人如我往往不作真伪的辨证,直接使用家族谱谍材料,犯了“偷懒”的毛病。邓经武从修谱的起源、发展说起,指出最早者距离明初洪武元年已经是560年,距离清初顺治元年也有220年,其内容大多数必然是后人的追溯,外加官方政治、经济等因素的“扭曲”,真实性可想而知。现在能看到的四川人的大多数家族谱谍,在移民原因、时间、来源地籍贯等诸多方面都是混乱的,不足为据。
  再次,该书是学术化与大众化融合的有益探索
  学术研究向来都是“圈内人士”的“象牙塔”,以所谓“高深”而“自炫”者有之,甚至以“莫测”而“自闭”者亦有之。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行文的可读性。邓经武在可读性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翻开目录一看,章节标题没有标“新”立“异”,没有“奇”谈“怪”论,却言简意切,“眉”清“目”秀,浑然天成。像“谈巴说蜀:四川人‘根’在哪里”、“正本清源:莫走错庙门上错坟”都是雅俗共赏的好标题。各章目之下列出的节目标题,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兹不赘录。
  轶闻趣事的叙写,语言方式的选择,都体现出可读性。“麻城孝感乡今何在”这一章,介绍麻城县、孝感乡这个聚焦点,虽然有一些典籍史料引用,但行文如流水般活泼、自然,时有小小浪花跃出水面,让人惊喜。如“唐代蜀人李白曾经步履所至,宋代苏东坡也到过这里访友,其笔下的‘河东狮吼’典故就产生于麻城,这就是今天人们广泛运用的‘野蛮老婆’的同义词。”[3]“河东狮吼”是典故,文雅含蓄,“野蛮老婆”是时言,通俗直白。又如“四川民间传言最多的,是两个历史人物:诸葛亮、张献忠”、“湖北省麻城县,注定要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地方’”,这是书中一节的开头,平实中藏着悬疑,简洁而有韵味,有引领阅读之效。
  总之,该书从微观入手切入“湖广填四川”的话题,通过典型事例的深入剖析寻绎真知,在几成定论的问题面前举起“异帜”,以一家之言揭开“六百年迷雾”,旨在建构人们的巴蜀文化自信心,立意高远,极具现实意义。探索学术化与大众化的融合之路,让学术争鸣走进寻常百姓家,让一个四川乃至全国都关注的“大众话题”,真正为“大众”知晓并分享——这种努力,是一个知识分子神圣而又值得骄傲的行为。
  
  注释:
  [1]李华:《浅谈“湖广填四川”对巴蜀地区的文化影响》,《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2]孙晓芬:《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3]邓经武:《六百年迷雾何时清——“湖广填四川”揭秘》,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4页。
  作者: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
  
其他文献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以其作品浅切流畅,韵调自然著称于世,成为他那个时代的代表。李肇在《唐国史补》中说:“元和以后,为文章则学奇诡于韩愈,学苦涩于樊宗师;歌行则学流畅于张籍,诗章则学矫激于孟郊,学浅切于白居易,学淫靡于元稹,俱为元和体。”足见白居易在元和体中以浅切为人称道。  白居易早年坎坷困顿,流徙四方,直到30余岁始步入仕途。他深知底层民间疾苦,为官正直,敢于言政,并因此遭贬黜。元和十
期刊
今年11月16日是我国文化巨子郭沫若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最近笔者重读了郭沫若先生分别在上世纪70 年代末和50 年代末出版的两本诗集,即《东风第一枝》和《百花齐放》,写下了这篇短文,以示怀念。  读郭沫若诗集《东风第一枝》  《东风第一枝》是由四川人民出版社1978年9月出版的郭沫若先生诗集,收集了郭老在1976年10月到1978年6月这段时间所写的几十篇诗作和文章,以及部分写作在先而至19
期刊
著名国画艺术家、张大千先生当年的得意弟子龙国屏先生,不仅是深受大家尊敬的老一代艺术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他一生在艺术领域中孜孜求索,创作出大量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书画艺术作品,还为中国书画艺术的传承培养了大量人才,为四川美术事业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重要的奉献。今年初,他悄悄地离开了我们。他的弟子和广大艺术与文史界的同仁举办“缅怀龙国屏先生书画展”并出版展览作品集,以此表达对德高望重的龙老的崇敬
期刊
2011年7月,巴蜀书社出版了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何崝先生的力著——《中国文字起源研究》。何崝先生于1947年7月出生于成都,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就学期间师从著名古文字学家、《古文字诂林》主编李圃先生),赓即以古文字学的非凡造诣被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徐中舒先生纳入门下做助手,在四川大学古文字研究室参加了由徐中舒任主编的《甲骨文字典》的编纂,对古文字研究
期刊
从高中教师、“现行反革命”到大学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徐志福先生这50年的坎坷经历,折射了时代大势的离合悲欢。  双鬓无再青 寸心还如丹  上世纪60年代初,徐志福即将从云南大学中文系毕业,被《边疆文艺》主编刘澎德看中,要去从事编辑工作。这时的他,已在全国一些刊物发表多篇小说和数十篇散文。可当分配名单公布时,却发现被别人掉了包——他被分配到昆明一所山区高中任教。徐志福带着愤愤
期刊
烟雨楼台 革命萌生 此间曾著星星火  风云世界 逢春蛰起 到处皆闻殷殷雷  嘉兴城南南湖中湖心岛上的烟雨楼正厅最为醒目的位置就悬挂着这副楹联。它是1963年12月,董必武同志应邀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南湖会址撰书的纪念之作。  今天我们和青少年读者一道认真阅读此联,重温革命史,以此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是很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董必武同志是前清拔贡,1911年参加了辛亥革命,加入中国同盟
期刊
“白门柳”一词,本指金陵白下门之柳,为秦淮名妓之代称。在文学艺术领域,前人写过一出《白门柳》戏曲,乃是搬演顾眉生的事迹;今人写过一部《白门柳》小说,则是讲述柳如是等的故事。柳、顾二人皆名列明末清初“秦淮八艳”,她俩及其姐妹们的名字连同其极富传奇性的人生故事,数百年来飘荡在桨声灯影的秦淮河上,替六朝古都染上了浓浓的粉色,也留下说不完道不尽的龙门阵。  出自当代广东作家刘斯奋之手的《白门柳》是长篇历史
期刊
因为编写《巴蜀竹枝琐议》,重读万清涪《南广竹枝》。词云:  歇鸡毛店胜粑毛,容得粑毛亦幸叨。  秋令一交更数转,愁闻雪虐更风号。  按,“粑毛”似应作“芭毛”,即芦花。读诗可知鸡毛店一切设备、居住者愁听打更的梆子声、吆喝声、雪风怒嚎声,其困苦无助之心情,可想而知。  由是联想到另外有关鸡毛店的诗以及两首关于教育子孙后代的诗作。  一、刘芳皋的《鸡毛店》  奇晋世兄曾以前清吾蜀芳皋(刘濖)、止唐(刘
期刊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文明的民族,历史积淀形成了我国历久弥坚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所形成的传统文化是多彩多姿的,其中既有糟粕,也有积极优秀的成分——积极优秀的这部分传统文化犹如一坛醉人的醇酒。我之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历久弥坚,是由于它至今仍有其顽强的生命力,不论是其糟粕,还是其优秀部分,都在顽强地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们,渗透于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剔除其糟粕,消除其负面,
期刊
易均室先生(1886—1969),名忠箓,字均室、灵均、箓伯、仙侣,号稆园、病因生、绾秋词人、沧浪散人等,斋号有静偶轩、十清宧、桕风草堂、沧浪一舸等,1952年被聘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系首批馆员之一。  易均室先生是一位学养十分全面的学者,无论是在传统的诗、词、曲、书画方面,还是专门的金石、篆刻、古文字、古籍版本、文物鉴藏等领域,都有非常精深的造诣,是当时颇负声望的学问大家;相与交游者皆并世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