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见证 真诚的声音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lyzh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11月16日是我国文化巨子郭沫若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最近笔者重读了郭沫若先生分别在上世纪70 年代末和50 年代末出版的两本诗集,即《东风第一枝》和《百花齐放》,写下了这篇短文,以示怀念。
  读郭沫若诗集《东风第一枝》
  《东风第一枝》是由四川人民出版社1978年9月出版的郭沫若先生诗集,收集了郭老在1976年10月到1978年6月这段时间所写的几十篇诗作和文章,以及部分写作在先而至1976年10月后才得以发表的作品。郭老于1978年6月12日逝世,嗣后诗集出版。
  《东风第一枝》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在扉页之后,即为邓小平同志在郭沫若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摘录,然后是6帧人物照片和3幅诗文手迹照片。人物照片有“1954年毛主席和郭沫若”、“1954年周总理、朱德委员长和郭沫若在一起”、“叶剑英同志和郭沫若同志”等。手迹照片有“郭沫若同志手迹:《纪念周总理》”、“郭沫若同志手迹:《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和“1977年12月1日题关良同志画鲁智深”。这都是现今难得一见的史料。而书中所汇集的郭老几十篇诗文,则更是一场惊涛骇浪的历史见证,扬播着历史的正义之声,体现出这位文学巨子生命最后两年的情感和理念。
  郭老在《毛主席永在》诗中写道:“伟哉领袖万民亲,改地换天绝等伦。三座大山齐扫地,五星红旗高入云。”在《怀念周总理》诗中,郭老写道:“革命前驱辅弼才,巨星阴翳五州哀。”“盛德在民长不没,丰功垂世久弥恢。”在《八一怀朱德》中,郭老写道:“服务为民公仆责,同仇敌忾万夫雄。反封反殖反双霸,赤旗高擎贯始终。”充满了对革命领袖的崇敬热爱,真挚感情洋溢于字里行间。
  在1976年10月,当得知祸国殃民的“四人帮”覆灭后,郭老在书中立场鲜明地用投枪匕首般的语言写下了《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词中写道:“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政治流氓,文痞,狗头军师张,还有精生白骨,自比则天武后,铁帚扫而光。篡党夺权者,一枕梦黄粱。”这上半阕词句,当时曾广为传唱。确实,在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十年“文革”期间,身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郭老也难幸免,受到巨大的精神压力。更为残酷的是,他的在农业大学读书的儿子被绑架后坠楼身亡,郭老和夫人于立群因无计可救而悲痛万分。然而,历史是公道的,于立群在“序”中写道:“四人帮的倒行逆施,使郭老的身心受到极大的打击。他的健康被夺走了,但他顶住了这股逆流。可以宽慰的是,郭老在他有生之年终究看到了四人帮的覆灭。”
  郭老能在晚年亲身经历1976年10月这个地覆天翻的历史时刻,目睹了中国历史上又一群丑类倾巢灭顶,正如于立群在“序”中所言:“他的心该是何等的畅快、何等的欢快、何等的痛快哟!”在1977年12月1日,郭老写下了《题关良同志画鲁智深》,诗云:“神佛都是假,谁能相信它!打破山门后,提杖走天涯。见佛我就打,见神我就骂。骂倒十万八千神和佛,打成一片稀泥巴。看来禅杖用处大,可以促进现代化,开遍大寨花。”(原注:“诗末三行是指泥巴可以肥田利农。”)诗人虽已老迈,但心如火中的凤凰欲再振翅冲天。《人民日报》1979年1月29日第6版发表了郭老这首诗和关良的画。当时正值破除迷信拨乱反正之际,《人民日报》发表郭、关的诗配画,显然具有深意。
  《东风第一枝》是郭老20世纪后半叶的重要诗作,印数达7 万册;而出版这本诗集的目的,如于立群女士在“序”中期望的那样:“愿这本集子成为一束迎东风而放的花枝,加入万紫千红的队伍,为神州的春天再增一分春色。”
  郭老未及看见《东风第一枝》出版便离我们而去了。但他是带着对党对祖国的忠诚,带着胜利者的微笑而去的。也就在郭老逝世的当年年底,即1978年12月下旬,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读郭沫若诗集《百花齐放》
  《百花齐放》是1959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郭沫若诗集,分24开平装本、精装本;采用“一花一诗”的写法,即一首咏花诗,旁边配一幅黑彩版画花卉图案,文图并茂。百幅花卉插图和扉页之后的郭沫若肖像都是由大师级版画家刘岘先生雕刻的。
  郭老在诗集里扬弃传统写诗方法,无华丽辞藻,无深奥典故,而是以第一人称的拟人化笔法,短语长句,韵节自然,让花卉自个儿娓娓道来——或一段故事,或一段常识,或一段感悟,或一段警示,有直白也有妙句,首首诗歌都有所指,内涵深刻,耐人细品。
  《百花齐放》中许多诗句通俗易懂,如儿歌般朗朗上口。比如《蒲公英》全文:“倒不希罕人们所宝贵的的黄金,在转瞬间会把黄金变成白银。银色的种子,是一团空降部队,但我们是向大地中投下生命。中国大夫知道我们的药性,他们会用我们来治病救人。很好,我们实在是热爱中国,我们是大地之子,别名叫地丁。”
  《百花齐放》不乏机巧诙谐的语句,显得轻松有趣。如《含羞草》的后四句:“因此,人们便叫我们为含羞草,我们害什么羞?人们应该知道。我们是替动口动手的人害羞,请设身想想:岂不是太无礼貌?”又如《紫薇花》的后四句:“因此,又被人们叫作怕痒花,其实我们倒不痒也不怕。只是告诫人们要规矩一些,为什么对花木要用手乱抓?”诙谐中包含着谆谆教诲。
  诗集中有不少篇幅结合花卉的生物学特征比喻一种生活的哲理。比如《玉簪花》的后四句:“我们不需要任何阔气的享受,但温暖的阳光定要十分足够。如果把我们栽种在阴暗偏陬,那就染上官气暮气,苗而不秀。”又如《夹竹桃》的后四句:“阳光如果缺少,我们要起变化,红色的花会变成白色的花。在这里显然包含着深刻教训:红色专家也能变成白色专家。”
  诗集中有几首借花讴歌农民的诗,情意真切。比如《菜籽花》、《木笔花》、《石榴花》、《凤仙花》、《向日葵》,其中尤以《向日葵》前四句最为简约:“我们当然没有牡丹那样高华,但和死不了一样是到处开花。老百姓谁个不知道向日葵?我们是向着太阳,也向着农家。”《菜籽花》也是如此:“我们把大地化成一片黄金,多谢春天,更要多谢广大农民。劳动人民是真正的宇宙真宰,为了他们,我们甘愿粉骨碎身。”菜籽粉骨碎身就是榨油以报答农民,多准确。
  当然,由于诗集写成于1959年“大跃进”时期,数量不菲的诗篇如《荷包牡丹》、《马蹄莲》、《玫瑰花》、《蜀葵花》、《郁金香》等,大都有深深的时代烙痕。比如《郁金香》的前四句:“波斯诗人曾经把我们比成酒杯,但他错误地只用来作自我陶醉。我们今天是要为大跃进而干杯,高呼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万岁。”又如《蜀葵花》中间三句:“我们要做多快好省的花模范,我们要做力争上游的青云梯。超过英国,赶上美国,不算稀奇。”其中,蜀葵开花正是双花梯次而开,“青云梯”的比喻十分贴切,非四川人不会用此比喻。诗中的豪言壮语和口号,亦属特殊的时代语言,真实而无矫饰。
  郭老在诗集中还歌咏了少数很特别的花,如《罂粟花》。罂粟是毒品,罂粟花常被比作妖艳的妖魔,但诗中说道:“我们本是药草,用量自有分剂,你们当成三顿饭吃,怎不坏事?”多明晰的辩证观!
  在《百花齐放》中,郭老满怀着一片真诚,愿中国大地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总是春。所以他在《后记》中特别声明,“普通说‘百花’应该包含一切的花,只写100种似乎就不包含其他的花。这样,‘百花’的含义就变了。因此,我就格外写了一首《其他的花》,作为第一百零一首”。而这个“一”在《易经》里既是万物的结尾又是万物的开始。哲理深邃,郭老真是用心良苦啊!
  这本诗集,共汇集了郭老自云“费了十天功夫”写成的101首咏花诗,平心而论,颇有“大跃进”的速度。然而在中国古今诗坛,又有谁为百种花卉写过诗?唯郭老一人而已。如果体谅到当时的国情,《百花齐放》当不失为一组大型的真诚的“花之歌”。
  作者:乐山市科技局退休副研究员
其他文献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这首《静夜思》早已流传甚广 ,到了今天,就连牙牙学语的幼儿都能说“床前明月光”了。可以说,任何唐诗选本都少不得这首诗,当然也是当今语文课本的必读篇目。对这首诗歌的鉴赏,或谓赏析、欣赏、译释等文章盛行,堪称百花争艳、自由放言;只是对诗中李白的床和当时诗人情态的看法不免趋同,即稍嫌一致了。(幼儿读物的《静夜思》还画上了李白的寢室窗户、卧床等。
期刊
最近电视报道,从老式雕花马桶,到彩色的塑料痰盂,倒马桶这件日常琐事记载了上海小弄堂百年的变迁。从2006年开始,上海市政府利用专项资金免费为17个区县所有老式房子中没有卫生间的家庭安装抽水马桶,仅黄浦区这样的家庭就有近十万,从而结束多年来走路倒马桶的难题。这件事情使笔者想起上世纪60年代“四清”前夕在盐道街学校任教时,曾听从领导安排,以羸弱之躯参加过一次跟清洁工人“同劳动”的锻炼,改造“怕脏怕臭”
期刊
研究中国民间神灵信仰,女娲尤其是不可忽视的极重要对象之一。下面,根据笔者对女娲神话传说以及相关民俗的理解,提供研读札记若干,以供大家参考。  一  着眼主流戏剧,可以说以女娲神话直接入戏的剧目在历史上不多,大概这跟中国神话过早步入历史化轨道以及远古女性神话被后世男性中心社会“删节”得七零八落有关。据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明清传奇有《女娲氏》“演炼石补天事”,又有明末《二十四孝》演女娲炼石补天
期刊
天才英丽的浪漫诗人李白,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离开了故乡绵州昌隆(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踏上了漫游祖国山川的人生之旅。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此时李白正是25岁之英锐青年。他经巴渝,出三峡,游洞庭,徘徊于长江中下游一带,其间又登匡庐,游金陵、扬州、剡中等地,于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盘桓云梦时与故相许圉师家的孙女缔结良缘。此后他即以湖北安陆为中心,放游各地。所谓“酒
期刊
1996年11月26日,著名女画家伍端个人花鸟画展在四川美术馆揭幕。展出的68幅清新典雅、秀丽隽永的花鸟、人物画,让人耳目一新,美不胜收。伍端执著于花鸟画坛数十年耕耘不辍。正如马识途先生书赠她的题词:“能耐大寂寞,辛苦耕耘于一方净土者,才望成为大画家。”伍端就是这样一位功底深厚,造诣非凡,默默追求于丹青笔墨,颇具大家风范的画家。她时刻未忘老师俞致贞、刘力上鼓励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
期刊
20年前,见《现代汉语词典》(如1983年版)与1989版《辞海》中俱无“赏析”一词而颇为憾然。  我想,纵然古籍中无“赏析”这一合成词,但欣赏与分析是自古就有的事,如陶渊明有诗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今年才知道现汉词典已列这一词条,觉欣然可喜。时下就有许多古代诗歌赏鉴、译释、赏析之类文章。想到“欣赏与分析”并重最好,标题就用了“赏析”二字。又想到赏析之类文章不可缺失古人传下的训诂学风,不
期刊
在“悲痛的隐蔽”中充实发展中大  在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时,充实图书仪器设备也是罗家伦执掌中大时的一项大投入。学校的有限经费,主要用于教学设施的改善。罗家伦执掌中大的前5年,先后建成或扩建了图书馆、体育馆、生物馆、东南院、南高院、牙医院、音乐教室、游泳池和学生宿舍等。至抗战前夕,中大已颇具最高学府的恢宏气势。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图书杂志量是衡量一个学校的标准之一。罗家伦很重视图书资料建设
期刊
现在主编挂名的现象比较普遍,这里面有多种原因:有的是借居高位者更易争取经费保障,有的是靠名气大者扩大书的影响……从善意的角度讲,其多是为了书籍的出版;但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这些年已出版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系列书籍而论,就本人近几年主编、出版的几部民间文艺图书的体会而言,笔者以为,还是应强化责任意识,使主编实际参与到书籍的编纂、出版过程中,以便把握住图书的质量、风格,创出精品,传之后世。  一、
期刊
今年(2012年)11月22日是民革中央名誉副主席贾公亦斌的百年华诞。两年多以来,台湾远流出版公司连续出版了我的三本历史著作:《我是宋朝人》、《中国不可无岳飞》、《皇权祸国》。这第三本书是今年2月1日出版的。在收到样书之后,我正准备包书、写信,给贾公寄去,以表示我的感激之情。因为这三本书都与岳飞史事有关,我在撰写的时候先后都得到过他的帮助。不料噩耗传来,贾公竟于今年4月19日在北京协和医院辞世。年
期刊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以其作品浅切流畅,韵调自然著称于世,成为他那个时代的代表。李肇在《唐国史补》中说:“元和以后,为文章则学奇诡于韩愈,学苦涩于樊宗师;歌行则学流畅于张籍,诗章则学矫激于孟郊,学浅切于白居易,学淫靡于元稹,俱为元和体。”足见白居易在元和体中以浅切为人称道。  白居易早年坎坷困顿,流徙四方,直到30余岁始步入仕途。他深知底层民间疾苦,为官正直,敢于言政,并因此遭贬黜。元和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