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6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设计思想
  (一)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高校课堂;(二)教学素材的选择尽量是学生的喜闻乐见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典型视频图片,同时在数量和篇幅上尽量简约;(三)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激发同学们的创造热情,通过文化创新途径的实践与探索培养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既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在前面的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基本明确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创新。那么,怎样进行文化创新便是本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三﹑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就是谈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对此,学生比较感兴趣,也具备了一定的文化作品常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运用水平还不够,缺乏框架性的把握;另外,一部分学生的活动能力、自我探究能力还不高,需要通过本节课设置的案例和活动进一步加强。
  四、教学目标。(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二)本课三维目标
  五、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实践;2、文化创新的两个重要途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二)难点:1、怎样看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创新;2、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六﹑教学策略与准备
  (一)教法学法。1、教法:情景教学法、实践探索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2、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等;教学准备:课时内容准备:大量收集资料,仔细遴选出符合要求的教学材料,例如图片和案例,剪辑视频文件;多媒体准备:制作PPT等相关展示材料。(二)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教学内容:温故知新——明确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引入新课。教师活动:1、温故:上节课我们讲了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我们知道了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是在继承中得到了相应的发展;2、知新: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文化是怎样在继承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呢?只继承就能发展吗?(问题1);3、很好,大家说的很对,文化只去继承是一定不能得到发展的。那正如这位同学所说,我们怎样才能“添加一些东西进去”使文化得到发展呢?(问题2);4、那么本节课我们就来看看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
  (二)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学内容:明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教师活动:1、结合课本“采风”的案例,思考:采风活动与文化创新有什么关系?采风活动对于文化创新可以起到哪些作用?2.下面,大家看到课本49页上方的案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鲁迅和高尔基的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三)文化创新巨大作用和深刻的意义。教学内容:明确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从而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教师活动:大家看到课本第50页上相关链接部分,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理论科学的每一个发现,即使没有得到实际运用,都会使马克思感到衷心的愉悦呢?为什么当科学理论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时候,他会更加喜悦?
  (四)文化创新的途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途径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途径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教师活动:展示三幅不同历史时期的绘画作品,第一幅是距今6000年半坡时期的陶盆,第二幅是北宋时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截取部分,第三幅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五)坚持正确方向,客服错误方向。教学内容: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教师活动:下面请大家看书第55页探究:这三个观点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为什么?(多媒体课件展示上述内容)大家把两种观点的特征都找出来了,第一种我们叫做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第二种是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这两种都是我们应该抵制的,而第三种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正确方向。通过四个例子帮助同学们理解文化创新中的四种不同的态度,并明确他们当中细微的区别,不至于混淆。
  (六)课堂小结与评价。教学内容:综合提高;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用板书的形式表示文化创新的途径:三条途径,两个关系和一个方向通过两个练习题再次巩固。
  (七)布置课后思考题。教师活动:查阅资料并结合本课所学知识,结合你所喜欢的一种文化形式,谈谈应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比如:粤剧、相声……
  写一篇500字的文章。
  八、教学评价与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切身体会到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了解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使学生提高分析材料及辨析不同观点的能力,提升口头阐释表达的能力,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投身社会实践,善于学习他人之长处,具备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存在不足:本堂课在提问环节,有待进一步打磨,感觉老师抛出的问题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对于学生的回答要有效分析,运用于课堂实际,完全可以继续追问,层层深入,达到理想的效果。此外,在教学生成方面反映出预设工作做的还不够,例如,在问到鲁迅和高尔基生存的时代在其作品上的反应有何不同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不能做出有效的回答,意识不到是社会实践对于文化作品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后续教学中如果遇到此类情况,完全可以临时举出一个更贴近学生时代的文化作品,这样对于学生来说更能够感同身受,教学效果也就更好。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②对比英国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总结“电气时代”的科學成果直到今天仍然影响我们的事例,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巨大影响,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整体化进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②了解诺贝尔等人的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期刊
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2.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句子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难点:体会时间的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用名言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好!老师听说你们积累了许多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现在谁来展示一下呢?(生自
期刊
研究课题:用传感器技术测定补铁药物中铁元素的含量。  选择背景:信息技术应用于科学实验研究已经成为现代科学研究主要手段,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教育是要培养顺应时代要求的人才,同时将现代化技术应用于中学教学中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育部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自2010年以来中国教育
期刊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为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热情,培养良好的听觉习惯,培养良好的肢体感官。努力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二)理论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良好听觉体验是学习和理解音乐的基础,是实现音乐方面的教育和通过音乐进行教育的保证。达尔克罗兹教学指出,以体态律动教学为主,将表
期刊
一、教材分析  《信客》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著名学者余秋雨所写的一篇散文。本单元课文都是以“爱”为主题,述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意在引导学生关注小人物的命运,关爱和敬重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人,从而陶冶自己美的情操。本文叙写了两代信客的命运。老信客因私裁客户的一条红绸而失信于人,他自感“名誉糟蹋”而寻求年轻人;年轻人因最终不好回绝而当了第二代信客。他铭记老人的话,恪
期刊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2)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所代表的中国境内原始人类文化遗存的基本特征及生活状况。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2)通过探讨“北京人是猿还是人”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比较和想象能力;(3)通过思考、探究
期刊
【内容摘要】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人才是当今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源泉,国家大力支持创新人才的培养,创客教育应运而生。创客教育倡导学生运用创新方式学习,开展创客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消费者变为主动的创造者和实践者。近年来,随着幼儿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创客教育被充分引入到现代幼儿园教育中,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幼儿的发展,使得当前的教育变得更加实际和具有现实
期刊
课时教學目标(三维)  1.能够认真听赏喜剧美的音乐作品《童谣》、《这一仗打的真漂亮》及《济公》主题曲,记住《童谣》及《济公》主题曲的旋律。2.从音乐风格以及旋律、节奏、音色、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方面来感悟和理解音乐作品,从中体验音乐喜剧美的韵味和愉悦感。3.参与听、说、唱、演、律动等一系列音乐实践活动,建立基本的情感体验经验及表达经验,能简述喜剧美的基本概念及特点,理解音乐喜剧美的意义。  教学
期刊
课标要求: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用发展的眼光较全面地认识自我,从而不断努力完善自己;2、能力目标。培养关注社会、观察他人、认识自己并且正确分析、评价自己的能力;3、知识目标。知晓人的美应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明确几种认识自己的恰当途径,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  教学
期刊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段《快乐的女战士》和舞剧《篱笆墙的影子》选段《那棵藤缠树》,能够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舞剧的概念,并说出音乐在舞剧中的作用。2、能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敢于创作。3、通过欣赏、体验、讨论、探究,能够感受舞剧音乐的艺术魅力,建立对舞剧艺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分析作品总结出舞剧的概念,音乐在舞剧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取了以聆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