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小学自制教具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a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的不断进步,教育教学要求已从单一的理论知识教学过渡到了综合性教学,它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而农村小学方面可以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来完成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教师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制作,启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创造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小学如何利用自制教具来完成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以期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一定借鉴价值。
  关键词自制教育;学生;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D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185-01
  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学生的创造力往往遵守“认知创造思维-动手能力实践-形成创造能力”的过程。它是由感性认知过渡到理性实践的一个过程,而创造力形成最直观的要素就是要动手能力实践,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农村小学自制教具教育活动才能行得通。另一方面,农村小学普遍存在教学仪器和教具设备欠缺的情况,而自制教具则可以极大地缓解这一难题,因为农村自然环境丰富生活中有大量可以用来进行教学和自制教具的材料,无论何时教师带领学生都能寻找到一些常见材料进行制作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创造思维的巩固
  自制教具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整理、巩固、强化,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制教具所需要构思、设计、加工、实践等环节,尤其是对于实验操作而言,它不能只是单纯的能用不能用的问题,它涉及更改、外观等很多问题,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的要求特别高,尤其是在創造思维方面。可以说,自制教具的过程是提高学生创造思维,帮助学生巩固创造思维的关键步骤。
  中小学生年龄小,好观察,爱动手,而自制教具和利用生活中常见材料进行教学活动所用材料大多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寻找,教师可主动引导学生完成创作。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展示,步骤要详细,以引起学生动作操作的欲望,使学生产生创造动机,激励学生开动思维,发明创新。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选择和寻找合适的材料并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具变得更加适用。最后要通过适度的引导和学习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周围环境中的事物,从而更好地巩固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
  二、动手能力的强化
  自制教具是一项以动手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活动,动手能力的强化就是对创造思维的强化,创造思维与动手能力的同步实施就是学生创造能力形成的关键,它起到的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具体的动手实践中教师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其一,科学性。要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自制的教具反映出来的概念、规律、知识应当是科学的,正确无误的,自制的教具不能有科学性的错误。
  其二,适用性。自制教具首先要适用,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年龄特征的身心发展规律。自制教具要从教材和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选题要考虑学科的深度、广度,根据需要尽量做到能任意拆卸、组装,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程度,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制定出自制教具的计划。
  其三,直观性。使用教具辅助教学,其目的是直观,便于学生观察、理解和记忆,它给学生以感性的、形象而具体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减轻他们学习抽象概念的困难,为他们尽快地掌握概念和规律,并牢固地记忆创造条件。所以自制教具要遵循直观性,教具要简单明了、直观。
  三、创造能力的形成
  创造力的形成需要数个阶段来衡量,而创造力内外在表现也需要有具体的事物支撑,因此农村小学自制教具的教学活动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农村地区花草树木繁多且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如河流农具等也较多,这就为自制教具教育活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现代化教育活动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而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则要打头阵,这就要求无论是哪科教学都应以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为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特点来引导学生自制不同的教学用具,如以语文课程为代表的人文素养学科的教具制作可多以花草树木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感性思维,而以数学课程为代表的理工科学科可以物品的制作、物品的探究等为主,重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教师也可效仿STEAM和创客教育的教育方式,两者多以动手实践及创造力的培养为主,而自制教具也是多以动手实践和创造力的培养为主,只是平台上农村师生更具优势,大自然的舞台给予了我们无限的遐想,因此教师要利用好农村自然环境、利用好资源的优势性,引导学生自制教具,自我学习,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总之,动手能力的强化在学生创造力培养方面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农村教师要正确地挖掘农村自然资源,利用自制教具这一学习优势诱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一方面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一方面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形成。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规划课题《自制创新教具对农村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探究》(课题批准号BY[2019]G25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肖莉.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知识经济,2019(13):141 143.
  [2]姜涛.基于创新理念的小学科学教具制作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1):190 217.
其他文献
摘要 小学基础教育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核心素养,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逐渐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摈弃落后教学观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下的主流教学模式,教师不再一味的强调成绩,而是以学生为根本,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本文就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展开相关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核心素养培养;小学英语课
摘 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五千年的历史洗刷,使其成为各个学科的基础学科,学习起来也有一定难度,特别是高中语文。语文是一门传统学科,很多高中生见到语文就望而生畏,尤其是阅读。学生无法理解阅读,致使诸多问题的产生。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掌握阅读理解,已成为高中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传统的阅读模式扼杀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因此必须改变阅读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指导;应用
摘要 许多的小学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断探索怎样去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时效性,构建一个高效课堂。尤其是在当今新课标标准改革的背景下,教育的重点课题已经放在提高數学课堂时效性、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面去了。通过小学数学工作者许多年的探索,可以发现,拥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融入课堂以及老师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是提高课堂时效性的根本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课堂时效性;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
摘要 随着人们对幼儿园体育活动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近年来幼儿园晨间体育活动的开展一直在进行创新与优化,但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幼儿园立足于当前,与时俱进进行不断的突破与改进。本文通过对幼儿园晨间体育活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幼儿园;晨间体育活动;问题与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
摘要 伴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迎来了巨大的转变,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果断采取了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果。但是,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述,并且提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思路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有效转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
摘 要从近年来英语教学研究的情况来看,存在着一味强调英语文化,忽视母语文化的问题,造成了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失语现象的出现,导致很多高中生无法很好地应用英语来表达母语文化的内容,直接地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本文针对高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失语现象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母语文化;失语现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
摘 要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对知识展开独立自主的探究,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性质及规律。其中,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时期,而且数学知识理论性强,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因此,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就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方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C931.2,A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要 当今的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更趋向于综合能力强,而不是传统的术业有专攻的就业思想。在社会背景的影响下,小学数学教育也开始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要求小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同时也要求小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完善自身的思维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但是,基于目前应试教育体制的现状,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出现了多种问题,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不利影响,因此教师要改善教学策略,注重学生综
摘 要在小学教学阶段数学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如果想要让学生深入了解数学教学内容,那就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真正进行深入学习。教师除了要将数学理论知识传输给学生以外,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合作探索,以及个人反思的学习过程,通过数学教学,保持学生对于数学学习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热情,以帮助学生可以在未来的学习中构建个人数学知识结构,真正将数学教学转变为深度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摘 要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可以选择多种学习方式。小学生天性活泼,因此长时注意比较差,这就使得学生很难长久地专注于课堂的听讲,还需要教师选择多样的教学方式来调节课堂。有效动手操作能够巩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且在整个探索的过程中形成整体的认识,直至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这就好比是用一双巧手揭开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面纱”,完成学生与数学知识的直接性对话。  关键词 动手做;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