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上《识字8》教学设计及评析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a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掌握学情,忆旧字,学基本字
  
  1. 复习熟字,引出生字
  (1) 复习检查,开火车用卡片抽读学过的两个字:“抱 (bào)”“跑(pǎo)”。
  (2) 找这两个字的共同点。
  字形:右边都有个“包”字。
  字音:韵母都有ao。
  (3) “抱”和“跑”其实是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的两个孩子,他俩都有一个共同的汉字妈妈——(出示生字卡片)包。
  【评析】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该设计由熟字“跑”“抱”引出生字“包”,教学方法简单高效,生字“包”的音和形学生即刻掌握。
  2. 比较异同,写好“包”字
  (1)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独体字“包”与合体字“抱”“跑”中的“包”的区别。
  (2) 多媒体课件演示要点,师归纳:
  要点一:“抱”“跑”两个字中的“包”比较谦让,把位置空出一部分来给左边的偏旁,要写得瘦一点,而独体字“包”就要在田字格里居中并写得胖一点。
  要点二:左右结构中的“抱”“跑”字中的“巳”为了避让左边的偏旁,保持整个字的重心平衡,写在了“勹”里边,竖弯钩内收一些。而独体字“包”中的“巳”写在“勹”稍外边一点,显得半藏半露,竖弯钩也要写长一点,稳稳托住上半部分,这样写出来的半包围结构的“包”字才显得美观。
  (3) 学生临写“包”字,教师巡视。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欣赏好字,当场讲评修改书写有问题的作业。
  【评析】写字是低年级学生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又是难点。该设计非常巧妙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巧妙迁移,并强化了不同点,避免了繁琐低效的写字指导分析。
  3. 学习含“包”的词语
  (1) “包”还是大家的朋友呢,它藏在小朋友的生活里,找找看,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包”字?生自由说,师相机指点归纳:
  用来装东西的包:书包、皮包、背包、挎包、拎包、钱包、公文包、布包、旅行包……
  食品名称:肉包、菜包、面包、包菜……
  表示一个动作:包书皮、包粽子、包馄饨、包饺子……
  作量词:一包()、_______包()
  作为人的姓:包拯(老百姓送给他的美称为“包青天”“包公”)
  (2) 师小结:看,一个小小的“包”字,能组成这么多的词语。
  【评析】让学生扩词,教师加以归类,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有利于学生积累词语。本课要学的形声字声旁都是“包”,因此,“包”作为基本字,必须学得扎实,该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二、 自主探究,辨异同,学形声字
  
  1. 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1) “包”还特别喜爱交朋友。看,今天它都和哪些偏旁交朋友啦?(出示四个偏旁)跟这些部首交朋友以后,它们就变成了新的字,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把书上的这几个生字宝宝和它的词语朋友多读几遍,直到读会了为止。
  (2) 刚才小朋友读得都很认真,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了。一起来玩小转盘游戏吧!(随转盘转动,逐一读生字)
  (3) 重点指导“饱满”,注意两个字都是第三声时,第一个字要变成第二声。
  2. 探究字形,理解字义
  (1) 交流之一:研究“泡”字。
  ① “水泡”也叫“泡泡”。与水有关,水形成的圆溜溜的东西。指导读好叠词:两个相同的字放在一起,一般后面一个要读轻声。
  ② 表示东西长时间浸在水里的意思:泡茶、泡菜、泡澡、泡饭、泡酒、泡方便面……
  ③ 虽然不直接与水有关,但表示像水泡一样透亮的、圆圆的东西:灯泡。
  (2) 交流之二:研究“饱”字。
  ① “吃饱”时肚子鼓鼓的样子,学生做动作体会。
  ② “饱满”重点讲解如下两种不同的意思。
  a. 今天,小朋友上课身体坐得笔直,眼睛炯炯有神地盯着老师,特别神气!这就是——(出示词卡)“精神饱满”。指导学生再精神饱满地读一遍。
  b. (稻穗图)看,这些稻穗的果实长得鼓鼓的,快要胀出来似的,多么饱满呀!
  ③ 遇到美味的食物一下子吃了个够,就叫:——(出示词卡)“一饱口福”。
  ④ 金色的秋天到了,老师带小朋友去郊外游玩,看到了金灿灿的农田、红扑扑的果子、清清的池塘、五颜六色的野菊,一切美景尽收眼底,也叫:——(出示词卡)“一饱眼福”。
  ⑤ 耳朵一下子听到了许多动听的音乐,使人美美地陶醉其中,这叫——(出示词卡)“一饱耳福”。
  (3) 交流之三:研究“炮”字。
  ① 组词:大炮、炮弹、礼炮、炮台、炮楼、炮声、火炮。
  ② 看!战场上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这真是:“炮火连天”。听!炮声非常响,耳朵都快被震聋了,一声接一声连续不断,这就叫——“炮声隆隆”。把这两个词连起来读一读,记在心里吧!
  (4) 交流之四:研究“苞”字。
  ① “花苞”也叫——(出示图片)花蕾。
  ② 如果花苞像这样肚子鼓鼓的,顶端稍稍张开,马上就要开放,就叫含苞欲放。马上就要张开笑脸了,多惹人喜爱呀!
  3. 汇总交流的词语,在“大聚会”中积累词语。
  刚才,大家给“泡”“苞”“饱”“炮”四个字找了许多词语朋友,老师也挑选了一些词语,一起来读一读,争取记住他们吧!
  【评析】理解课本上的词语,方法贴切,形式多样,还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灵活运用,直观演示,创设情境,轻松拓展词语,丰富学生的词汇。
  
  三、 游戏读文,重乐趣,巩固生字
  
  1. 做游戏,辨别形声字
  刚才,大家特别会动脑筋!真了不起!为了奖励大家,我们一起来轻松一下,做个“摘苹果”的游戏。
  泡炮苞饱
  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菊花真美呀!
  春节那天,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
  这只小猪的肚皮圆溜溜的,吃得可真(饱)啊!
  活动课上,同学们在操场上开心地吹(泡)(泡)。
  【评析】本课新学的四个形声字,音近形近,如果学得不扎实,学生很容易混淆。该设计没有啰唆地反复讲,也没有大量机械抄写,而是通过游戏让学生辨别掌握,事半功倍。
  2. 读韵文,巩固生字词
  (1) 看大家学得这么认真,四个生字宝宝调皮地躲进了课文里来考考大家了,请小朋友把课本第83页上的韵文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的地方大声多读几遍。
  (2) 检查初读情况,重点读好生字“吐”字。
  (3) 一篇优美的韵文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你读读课文,再看看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4) 生活在这里的荷花苞和小金鱼多高兴呀!把我们刚才感受到的用朗读表达出来吧!
  【评析】识字课文中的韵文最大的功能还是巩固生字,不能上成阅读分析课。该设计以学生自读为主,读得有层次,读得有韵味,在读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巩固了生字,积淀了语感。
  (作者单位: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
  江阴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其他文献
在我们生活的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滋生出迷人的水乡风光,孕育了醉人的地域文化。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大力引进乡土文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一、 在诗情画意中迸发乡土诗情    乡土田园诗是中华诗库中的明珠,凝聚着恒远的田园情结。在诵读古诗、涵养性情的同时,引发学生的乡土诗情和田园情感,岂不是古诗教学的新境界吗?我在语文综合实践课“领略水乡风采,培养田园诗情
当下的一些语文课,“远语文”“非语文”甚至“损语文”的现象较普遍。有的课表面上强调“拓展”,动不动就引用、联系、穿插、表演,但究其竟,不少是画蛇添足,而对教材本身的处理非常肤浅、毛糙。对习得语文该做的“正事”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给人的感觉是:文本研读不够,节外生枝来凑。于是,语文课被改名换姓了。    语文姓“语”——  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语文姓“语”的提法由来已久,可课改进行到现在,不少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师生展开互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开启心智,促进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成为促进其探求知识、创新进取的动力。课堂提问也是一种教学技巧,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它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课例选自苏教版二上、三上教材),就课堂提问的设计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 整体设问。对一篇文章的整
怎样才能提高第一课时的教学效率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方法:    一、 搜集资料是必修课    通过搜集资料,学生不仅开阔了知识面,增强了学习主动性,有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比如《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一课,由于爱因斯坦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久远,学生对于爱因斯坦记忘我工作以至成了“怪人”难以理解。幸好初读前很多学生查阅了关于科学家的一些相关资料,诸如爱动脑筋的爱迪生坐在鸡蛋上孵小鸡,还把钥匙错当成
精心设计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通过作业培养学生的语文个性、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认为应设计一些新颖有趣并带有一定灵活性的作业,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变“苦作”为“乐作”。    一、 分层性作业    由于已有的经验、智力、学习习惯等的差异,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存在差距,而一刀切的作业设计方式往往忽略了这种差异。优秀的学生会觉得吃不饱,创造能力不能尽情地发挥,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感到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8课是巴金写的《给家乡孩子的信》。因为作者是这样一位文坛大师,所以整封信读起来亲切自然,没什么特别深奥的地方,即使如第3自然段中提到的“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和“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学生通读全文也能在本段中找到答案。因此笔者为了深入读懂文本,特地找了巴金的散文作品阅读,尽可能走近作者的生活。    一、 情境导入,初步认识作者的生活与工作    学生对巴金了
一、 由“人”到“神”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军神》。  2. 课文中除了把刘伯承说成“钢板、男子汉、年轻人”,沃克医生还称赞刘伯承是什么?请大家默读课文,把这些称呼画出来?(师巡视)  3. 师生交流。(板书:军人 军神)  【评析】从文中称赞刘伯承的三个词语,引出“军人”“军神”,这两个词语出自一人之口(沃克),指的是一个人(刘伯承),既能看出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力和崇高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