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 改进物理教学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rns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物理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兴趣 情绪 自信心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物理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本人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巧妙引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除了和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掌握程度有关,还与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使用有关。万事开头难,学习知识的引入是关键。有人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善教者学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学劳而功半”。我们知道“要我学”和“我要学”是学生对待学习的两种态度,只有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学习“电路和电路图”为例,教师可在上课前进入教室,和学生聊天谈心,把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逐渐吸引过来。上课后,教师只需转变一下话题就行了。
  师:“同学们,昨天晚上我最爱看的电视剧到大结局了,但我却没看成。”
  生(群体):“老师,怎么啦?”
  师:“停电了。”
  生甲:“真可惜!我们家有电,我还看电视剧了。”
  生乙:“我家也有电,我用洗衣机洗衣服了。”
  生丙:“天太热了,到家我就开空调了。”
  ……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刚才说了多少种家电啊?”(此时学生感到很有意思)
  生(群体):“电视、洗衣机、空调、电灯、电暖气、电吹风、电褥子、电冰箱……”
  师:“同学们,我想使用电吹风吹头发,要怎么做?”
  生:“这简单!接上电源就行。”
  师:“是吗?电源真重要,没电源电器就无法工作。”
  “老师,不对。没有电线怎么连起来呀!电线不重要吗?”“开关重要!” “电吹风重要,没电吹风,你们用什么来吹风。”(此时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起来) 争论结果是各个部件都重要——电源提供电压,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导线连接各种元件;用电器利用电流工作。
  师总结:“同学们,电路是个大家庭,需要各部分协同作战,虽然它们分工不同,作用却都很重要。”
  师:“哪位同学能画出灯泡工作的电路图?”
  生(部分):“我能画。”
  生(部分):“我不能画。”教师安排:在“能”画的同学中选几位同学去黑板画,其余的在纸上画,要求“不能”画的同学思考并认真看黑板上正在画的电路图。实际情况可想而知,学生在黑板上的作图五花八门,引发下面学生的阵阵笑声。目前情况两种:1.学生认为凭自己的知识解决不了。2.学生认为自己能行,而做不好。此时,他们会共同产生一个迫切的欲望:怎么解决?如何能做好?现在每个人都非常关注这件事情,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激发出来了。
  二、精设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一位学生开始都对学习充满自信和希望,他们对学习的认识或在参加学习的实践中,体验到了情绪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从而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学生存在个性差异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这就要求教师的问题安排要全面考虑、精心设计,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培养自信心和获取前进的动力,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下面是关于“测量固体的密度”分组实验进行前的问题设计。
  第一轮问题如下:
  1.在实验题目中找出我们要研究的物理量。(生轻松答:密度。)
  2.应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 (生轻松答:测量。)
  3.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目前有没有能直接测量出固体密度的实验仪器。(生思考一会儿答:没有。)
  4.没有实验仪器,怎么能测量出固体的密度?(有了问题,学生解决不了,但是都在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
  第二轮问题如下:
  1.什么是密度? (生轻松答:单位体积的物质的质量。)
  2.密度定义里涉及哪些物理量? (生轻松答:质量、体积。)
  3.现有实验仪器中,有没有能直接测量质量和体积的实验仪器? (生轻松答:有,天平和量筒。)
  4.密度、质量、体积三者间有联系吗?(生思考一会儿答:有,密度=质量/体积 。)
  第三轮问题如下:
  1.没有直接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仪器,固体密度能测量出来吗?(生轻松答:不能直接测量,但是用天平和量筒可以间接测出来。)
  2.我们的目的是测出密度的值,现在测出了质量和体积的值,下一步如何来做?(生思考一下答:用公式计算:密度=质量/体积。此时问题已解决好。)
  分析上述三轮问题可以看出,学生答出容易的问题后,信心倍增,遇到较难问题也会积极思考,对难题会产生一个必须解决的冲动,这就是学习的兴趣。学生体验到了由浅入深的成功喜悦,学习兴趣浓厚,同时又感受到成功不是一帆风顺的,为解决分组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寓情于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内心体验是复杂的。一次考试后,成绩好的会心情舒畅,成绩差的则沮丧、悲观。情感虽然不直接参与认知活动,但是对学习有直接的影响。学生辍学,大多数来自暑假、寒假考试之后,成绩的不理想,造成学生心理压力过大,感觉人生灰暗,再加上有些家长的不理解,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全无。另外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能及时解决,同时性格又比较内向,不愿意求助老师、同學,他们感到困惑、茫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失败的阴影扩大化,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哪里还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做为教师,应该教书育人并重,教书与育人是相辅相成的。做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注入情感,应尊重、爱护学生,积极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调整好心态,坦然面对人生。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谈心,细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帮助他们分析原因、鼓舞信心、指明方向、战胜自我。只有学生成为具有良好心态的人,才会对学习和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进而努力去参与和积极探索。做为教师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将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来。以个人魅力去感染学生,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教师要让学生胸中充满“鲜花和阳光”,能认识、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使他们对学习从“无从下手”到“有的放矢”,从“索然无味”到“兴趣盎然”。
  
  参考文献:
  [1] 王义堂、田保军、王硕旺,《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年7月
  [2] 河北省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课程与教学论》[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
  [3] 石国兴、鲁忠义,《中小学生创造力开发与培养》[M],新华出版社,2000年9月
其他文献
怎样抓好中考备考复习工作呢?我认为,要抓好备考复习工作,首先要明确中考复习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全面
对于3LCD联盟及其参与厂商所生产的各种投影产品,精工爱普生(EPSON)作为该联盟的主导厂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刊记者受邀采访3LCD联盟主席——EPSON相关负责人,为读者带来更多
摘要: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认识不一,对数学教材的认知不足,对新的数学教学理念理解不透,对课改信念产生动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着重分析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的课堂特征,从而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数学改革。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数学 课堂特征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教师的真功夫表现在教与学的理论上,必须关注课堂,研究课堂。  一、新课程数学课程目标   新课程数学的目标就是教
长春新产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了1940nm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功率为1000mW,发散角〈3mrad,出光孔光斑5mm×mm.功率稳定性好,波长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经济实用,并具有输出功率可控功
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和愿望,想方设法创造出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乐意学习,并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通过和其他同学的合作学到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这样的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会终身受益。而那种老师讲学生听记、老师写学生抄、老师留作业学生做作业的课堂教学方式从根本上说是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说是抹
在高中生作文中,比较普遍地存在一个令人头疼的老问题:语言平淡。问题的原因在哪里?可能有多种解释。但我以为根本原因是:学生的感受平淡。即少、旧、浅。理由如下: 第一,从
【正】黑格尔曾用绝对精神,把艺术、宗教、哲学联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费尔巴哈则用他的人本主义哲学改造了这一思想,提出一个新公式,用“人的本质的现象或显示”,将艺术、宗教
<正> 在漫长的、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的封建社会中,中国人民按照自己历史发展的特点,创造和发展了具有奉民族特色的古代文化。中国的文化发展是与外来文化的影响分不开的。但是由于中国的社会发展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因此那些外来的文化便不可避免地被纳入中国古代文化的巨大的框架之中,并逐渐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吸收,最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这样,在中国人民特别是在封建土大夫中便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观念——“用夏变夷”。
准系统产品自推出以来,发展并不算顺利。特别是在DIY仍然风行的市场上,准系统的处境更是一度尴尬。但各个准系统厂商却并未因此而放慢研发的速度,而是更加明确了准系统的定位,致
高中语文第五册《林黛玉进贾府》中写道:“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惫懒”课文注为:〔惫b&#232;i懒〕涎皮赖脸的意思。这条注释“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