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真语文”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ha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真语文”不单纯是一个概念,而是提倡并要求语文教师回归到语文课程的本质上来,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课程基本理念进行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悟;真语文;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8-0049-02
  2014年11月27日,“全国真语文大讨论系列活动”在北京举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近距离观摩了贾志敏、张赛琴、张立军等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的课堂教学,并聆听了他们的讲座。此次观摩活动令我欣喜,令我感动,难以忘怀。几位老师艺术的教学风格,睿智的教育理念,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让我真正领悟了什么才是“真语文”!
  “真语文”到底是什么?关于这个概念,无论是王旭明校长说的“真语文就是按照语文学科规律进行教学”的概念,还是吴忠豪教授关于“本体内容与非本体内容”的理念,无一不指向语文学科的本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课程标准》)
  叶圣陶先生在《论语文教学目的、方法和语文能力》一文中也直接告诉我们语文到底是什么:“‘语文’一名,始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文之时。……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明白了语文是什么,也就懂得了真语文并不是一个概念,而是提倡并要求语文教师回归到语文课程的本质上来,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课程基本理念进行教学。
  关于语文素养,叶圣陶先生早已在《论语文教学目的、方法和语文能力》一文中强调指出:“此学科(指语文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文,练习作文,固为读写能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听,也是读,是用耳朵读(即听与读均为吸收);说,也是写,是用嘴写(即说与写均为输出);读,也是听,是用眼睛听(即读与听均为吸收);写,也是说,是用笔说(即写与说均为输出)。这四个方面都不能偏废。”这些话道出了听、说、读、写的各自功能和相互关系。只有全面训练听、说、读、写,才能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教师要心中有学生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不是教师展示个人魅力的舞台。无论是章丘站还是北京站,大家都对贾志敏、张塞琴、焦丽辉、张立军、王丽华的课啧啧称赞,而对某一两节课反应平淡甚至批评声不断。对比这些课不难发现,好课之所以好,并不是教师讲得多么精彩,而是导的精彩,学生的主体表现更精彩。虽然整堂课被教师一双看不见的手在牵着走,但你就是抓不着,课堂生成一个接一个,那课堂肯定是精彩的。反之教师在课堂上慷慨激昂,学生在下面默不做声,一直被老师牵着走,那无论整堂课设计多精彩,教师表演多卖力,没有生成的课堂永远不会是精彩的课堂。
  二、让我们的课堂厚起来
  《杨氏之子》一课,是许多老师公认的很难讲的一篇课文。而张立军老师带领学生很轻松地就完成了本课的教学,而且课堂容量之大、教学内容之厚也是与会教师公认的。无论是语言迁移训练,还是学习方法指导,无不显示出张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何像张老师那样,能够讲出如此厚实的课堂呢?首先要让自己厚实起来,正像他在讲座中提到的那样: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也就是要多读书,要博览群书。
  在活动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张老师在讲座中说到:如果没读过《世说新语》,最好不要讲《杨氏之子》;如果没有读过《红楼梦》,最好不要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如果没有读过《儒林外史》,最好不要讲《临死前的严监生》;如果没读过《故乡》,最好不要讲《少年闰土》;如果没读过《三国演义》,最好不要讲《草船借箭》;如果没有读过《史记》,最好不要讲《将相和》。总之,教师要讲哪一篇文章,就要将眼光辐射到哪一篇原作,备课当中先有广视。
  当然,我们除了要读与课文有关的著作之外,还要阅读一些与本学科有关的专业书籍,还要读教育学、心理学,甚至读一些教育思想史、教育哲学一类的书籍。可以说,老师要想发展自己、提高自己,必须要多读书,有时间就要读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三、改变先从模仿开始
  一般老师参加的培训不少,名师的课堂也没有少观摩,但是回来之后要么没有行动,要么想行动却不知从哪里做起。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不妨从模仿开始,从一节课、一个教学技巧开始模仿。比如教字词我们可以模仿贾志敏、焦丽辉;教作文我们可以模仿张赛琴、宋运来;教文言文我们可以模仿张立军;说话训练我们可以模仿王崧舟;阅读教学我们可以模仿余映潮……
  名师之所以能够成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是经过了多少年的学习和积累,不是我们一下子可以全部学来的。所以现阶段还是要以模仿为主。当我们能够熟练运用一些教学技巧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文化底蕴丰富了,我们再去尝试创新和超越。
  当然,我所说的模仿不是一味地、呆板地照搬照抄,而是要认真地剖析自己,认真地分析学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有时还需要适当地做一些改变,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鲜活、生动起来。
  四、要打磨一节自己满意的课
  纵观名师课堂,每个人都有自己拿手的几节课。比如张立军老师的《杨氏之子》,在本次公开课之前在天津、北京都讲过;比如王崧舟老师的《孔子游春》,在我们听的时候已经是第五个版本,讲了不下二十次;再比如贾志敏老师的《卖鱼的人》、《雪地里的小画家》都是讲过很多遍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名师也是根据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以及自己的理念,准备几节课。通过反复展示、反思、总结、修改、提升、再展示的过程来逐步打磨完善自己的精品公开课。
  我们的老师也要有精品意识,有意识地打磨公开课。这样,无论是我们参加公开课展示还是参加赛课,就不用临时抱佛脚,再去想应该讲哪课,应该怎么讲。在展示过程中,不断地去完善,逐渐形成一节自己比较满意的课。我们不求多,一个学期打磨一节,长期积累下来,也会有不小的收获。
  追随“真语文”一路走下来,收获颇多。我们要思考如何将学来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不是停留在纸面上、停留在口头上。这样学到的东西才会有价值,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有进步,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才会稳步前进。
其他文献
关键词:物理习题;梯度设计;动能定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32-0055-02  一、我国物理习题教学现状  在中学习题教学中,最普遍的特点就是习题设计的典型性,即针对课堂教学的知识点,设计紧密贴合教学重点的练习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生及时地复习知识,并且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及时讲解,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但
摘要:鉴赏诗歌,必须以解读诗歌意象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从诗的写作背景、诗人的心境入手,正确解读其中意象,学会解读诗歌意象。  关键词:解读;诗歌;意象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8-0071-02  意象就是融入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鉴赏诗歌,必须以解读诗歌意象为突破口。以鉴赏《锦瑟》为例,诗中各种意象的巧妙组合,非常和谐地组成浑然一体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17-0057-03  2016年高考北京卷文综第17题是这样设计的:  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9和图10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  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  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  ③商人利用时
摘 要:新课程改革已进行多年,但效果仍不能尽如人意。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读书少而不能积极参与新课改造成的。读书能丰富我们的学养,提高教学水平。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特别强调读书对教师的重要性。学会读书、多读书、善读书对教师的教学影响至深,对如何备课、检查作业、复习知识以及课堂教学都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的建议;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中考数学复习教学是进一步促进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形成基本数学思想,熟练掌握基本数学方法的教学活动。教学要认真研究《课标》及《考试说明》,明确考查方向;要努力改进教学,提高复习教学效率;要深入把握学情,提升学生应考能力;要循序搞好基础知识复习、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  关键词:中考;数学复习;教学效率;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
摘要:“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人格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在学生的人格教育中,语文教材拥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因课制宜,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在教给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语文教材;人格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
摘 要:思想政治课追求“教学美”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政治教师只有在人格、教态、语言、情感等方面进行不断的修炼,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去创造教学美,才能产生感人的力量和审美的魅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美,让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从而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有所成。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美;人格美;教态美;语言美;情感美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提示性语言是课堂教学的工具,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示性语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正在逐渐显现。我们应反思以往的数学课堂语言存在的问题,以数学学科的特点为基础,尝试从数学课堂提示性语言运用的策略出发,探讨如何利用提示性语言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课堂;数学;提示性;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
1000多万年前,在现今的亚洲、非洲和欧洲的部分地区,生活着一种庞然大物——恐象。恐象是现存大象的远亲,两者有着类似的外貌特征:长长的獠牙、高而粗壮的四肢,还有巨大的身体。不过,恐象的体型比陆地上现存最大的哺乳动物——非洲草原象还要大上不少。  生存时间  恐象生活在中新世(2300万年前~530万年前)的中期至更新世(258万年前~11700年前)的早期。  体型  恐象的体型巨大,站立时身高可
摘 要:苹果树与梨树不能嫁接,苹果梨也不是苹果树与梨树嫁接生长出的果实,果树嫁接与生物转基因之间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2017年中考说明文阅读第十四题却将以上知识混淆。分别从生物学和语文阅读考查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希望借此引起大家的注意和重视。无论教学还是命题,当涉及到科学技术或跨学科领域的知识问题时,教师和命题者都要对相关知识、问题及答案进行科学严密地探究、思考与论证,以确保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