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indswo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是指在自主教育的氛围中,学生通过主体意识,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的一种学习活动。比如在地理学习中,掌握内容是其一,掌握方法触类旁通是其二,后者就是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不仅能够从教师的讲解中捕捉到相关信息,而且能够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去掉教师的“拐棍”也能够“走路”。 因此,地理课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等方法傳授给学生,并在教学中作出示范,让学生根据课题要求自己读书读图,独立作笔记,并展开对事实材料的分析、整理,作出新的判断和推论,从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要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首先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的激励力量。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在地理课堂中,要列举一些常见的地理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一)教师首先要创设一种自主学习的氛围,教师在课堂中要建立与学生平等的关系,给学生以一种信任的心理定势。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消除学生的畏惧、紧张心理,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议论,能放开心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主动发表自己的想法,评论其他同学的说法。使每个学生真正感到自己在学习活动中和他人、教师一样的地位,特别是和教师之间的平等关系。这样每个学生才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让学生自己播报一段天气预报等等都能激发学生动机。
  (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学生有了敢于发表自己想法的勇气后,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各种铺向成功的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认知和情感结合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学习的成功。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当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要给予肯定,即使学生的想法不完全,也一定有可取之处。
  (三)教师要培养学生想学习的内驱力。只要学生有了想学习的内驱力才能有效而持久的投入学习。需要是人基本的本能,需要是一种内驱力。有需要才能有追求,有了对地理事物认知的需求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有了这种力量,学生就能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去追求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的这种希望获取知识,希望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成功的内在需求,积极鼓励学生去大胆地获取知识,并给学生获取知识提供尽可能的各种条件,以学生的这种内需感得到充分的满足。
  二、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地理课堂教学就要让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学的设计上。教学时不要教授过多,作太多的铺垫,要让学生自己去感知教材,自己去寻找关于地理问题的切入点。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要让学生自己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自然而然地迁移到新的知识情境中,而不能像传统课堂一样,教师直接将答案讲给学生听。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各种适合发挥的机会,达到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目的。
  例如我在去年一年来坚持采用导学案的方法。也就是先学后教,当堂练习。课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完成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学生自学,而教师真正变成课堂的组织者。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问题自学教材或其他材料。教师限定时间让学生解决一个个问题。容易的问题可以个人完成,难的问题可以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设定的时间长短不同。所有问题解决后,由教师补充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最后,学生完成导学案中的课堂小测,从而得知学生本节课学习的效果如何,查漏补缺,对于掌握不好的学生或问题个别指导。这种教学方式,我每节课的讲解时间一般都不会超过15分钟。这种教学方式课后一般不用留作业,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真正解放出来。
  三、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
  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自主学习并不是把一切交给学生就可以不理不问。教师关注自主学习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影响极大。评价的作用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要求的距离有多大,告诉学生这里做的不好,那里做的也不多。我觉得评价更重要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生的自信心。总的来说,评价要鼓励表扬多于批评。
  地理学习中有很多需要理解背诵的知识,特别是初一上学期的经纬网的学习。不少同学对于东西半球、东西经的掌握有一定难度。当出现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进行耐心的引导、点拨、鼓励,而不是否定、惩罚、训斥。前一种态度,能够让学生感到教师态度诚恳,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会以良好的心态进行学习;后一种态度,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传统课堂中,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而实际情况是,这样做养成许多学生不爱动脑的习惯,只会被动的听课。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老师讲过的问题就能够解决,而遇到没有见过的问题就无法触类旁通。实际上,讲的越多反而耽误更多时间,不如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在去年一年初一的教学中,课堂中,我只讲授十几分钟的内容,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交给学生自学。在最后的课堂小测中,学生遇到不会的就了解到本节课自己还没有掌握的知识,回过头自学课文或相互讨论或咨询老师。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因为每个问题老师都规定了一定的时间,这样学生就会有一种紧迫感,有一种竞争意识。因此,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要远高于传统课堂的讲授。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过程。它既是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更是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师生交流、互动探究的平台,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怀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学习,合作探究,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和发展。课堂教学中蕴含着无限的可能。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就像激情燃烧的动感。因此,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利用课堂教学把学生从文本引向生活,从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黄榆膏包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符合要求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
非谓语动词包括不定式(to do)、动名词(-ing)、现在分词(-ing)与过去分词(-ed)。它们不受主语人称和数的限制,在句子中不能充当谓语,但可以充当句子的其他成分,并且有时态和语态的变化。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动词是最具特色的一块。动词在句子中出现多,使用的机会大,而且跟动词关联的短语很多,跟动词关联的语法也比较丰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丰富的动词运用是一个教学重点,而非谓语动词在句子中的
摘要:以语言为媒介的中国古典诗歌要具体描摹对色彩的感知时,经常会使用一些语言手段来激活色彩词语感性经验的联系,生成栩栩如生的语言文字美,让人充满艺术的回味。本文主要从色彩词运用的情状及意义写色彩词的运用是如何表现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文字美。  关键词:中国古诗歌;色彩词;语言文字  色彩原本在绘画中只能通过视觉来判断,作为诗歌的语言,却能够通过色彩词的运用是读者在想象中产生色彩感受,从而再造一个色彩
<正>本刊讯2月3日,陕西省委办公厅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省委书记娄勤俭到会指导并讲话,要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来陕视察重要讲话、"5·8"重要讲话,着
有幸聆听了魏书生老师和高金英老师的精彩报告,收获颇多,感触颇深。专家的思想,专家的实践,像是指路明灯一样,对我的教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又像是及时雨,滋润了我的心田,让我受益匪浅。现在把我的体会、所得跟大家交流。  一、学生管理方面要在“科学”上下功夫  魏书生老师说,坚信每位学生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找到适合学生的具体事务,不难为,更不放纵。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