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咪替丁用于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药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m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秋季腹泻患儿的治疗过程,其中采用西咪替丁治疗的患儿121例(69.9%)设为治疗组,未采用西咪替丁治疗的患儿52例(30.1%)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疗效、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61.5%(P〈0.05),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24±1.36)、(5.07±1.38)d(P〈0.05)。结论:西咪替丁可明显提高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
其他文献
开办一个常设栏目,向读者普及一些教育科学的基本常识,介绍一些已经并将继续产生影响力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是我们一直以来的一个愿望。这个愿望今天实现了。
计算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据统计.97%的学生都能掌握计算方法.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熟练程度,但学生在计算时常会出现诸如抄错数、看错符号、计算错误等问题
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传统的语文课程评价,多数为总结性评价。这种评价体系重视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重视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忽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重视对既定目标的评价,忽视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发展。上述不合理的现象不仅极大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精神、理念和培养目标的贯彻落实,也阻碍了语文学科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所以语文课程评价体系的改
我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十余年,每每看到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抓耳挠腮、无从下笔的窘态,总是心感忧虑和不安.要想全面快速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该进一步确立大语文教育观,
一、近两年中招数学的特点    不少试题源于课本    近年来中招数学试题有许多新题型,多数试题来源于教科书,是在教科书中的例题、练习题、习题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加工改造、加强或减弱条件、延伸或扩展而成的。也就是说,教科书中的例题、练习题、习题为编拟中招数学试题提供了丰富的题源。    用新情境考查“旧”知识    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的试题尤其是课改试验区的中招试题都不局限于对知识本身的考查,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