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和基因

来源 :科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inming_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行为遗传学专家普罗明(Robert Plomin)为了探究基因和智力的关系,花费十余年跟踪观察了数千名儿童。他会随机询问这些儿童一些问题,比如“水和牛奶有什么地方是共通的?”或者“太阳从哪边落下?”等等。就某种意义而言,这个研究的结果是令人振奋的,这些测试的儿童绝大多数是双胞胎,研究显示,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的智力更接近,异卵双胞胎又比没有血缘的儿童智力更为接近。虽然这个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基因决定智力,但还是为科学家在探讨基因和智力关系上给出了相关证据。
  就当人们还在努力地关联基因和智力的时候,美国雅虎新闻网于2014年10月22日刊发了一篇题为《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人类将聪明绝顶,智商可达1000》的报道。文章的作者美国科学家斯蒂芬·许(Stephen Hsu)提出的理论认为,未来科学家可以通过改造人类基因组,从而极大地提高人类的智力水平。斯蒂芬写道:“超级智力的可能性直接源于智力的基因基础。身高和认知能力等特性是由成千上万个基因控制的,每一个基因都发挥着细微的作用。从先前的基因组研究来看,估计大约有10000个基因变种与智力相关。如果能把它们都改造成“智慧”版本,那么它们每一个都能为提升智力作出一点贡献,这样一来,人类智商有望突破1000。”
  作者斯蒂芬十分博学,曾对量子物理、暗能量、金融、信息安全、基因组与生物信息、计算机学应用以及生物数据统计等领域进行过研究。他的正式头衔是密歇根州立大学主管研究和研究生学习的副校长,同时也是理论物理学教授。尽管这个一向高调的斯蒂芬向来喜欢给出一些类似预言似的言论,但是这篇文章还是在当时的科学界引起不小的轰动。一方面作为物理学家的斯蒂芬公开讨论遗传学的问题很容易被专业人士看成是指手画脚;另一方面因为在行为遗传学领域,“智力”向来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
  假如人类的智商真有达到1000的那一天,人类会怎样呢?届时,人类将拥有极高的认知能力,成为“超人”,也许就和电影《超体》中的女主角一样。例如,可以近乎完美地记住影像和语言,拥有超快的思考和计算速度以及强大的几何运算能力。
  智力分数真的有意义?
  智力商数最终呈现的是一个数字,那么这个数字真的有意义吗?智力又是什么呢?为什么可以用数字来表达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智力并不复杂。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的特克海默教授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可以观察到智力。无论在专业上如何描述,每个人都知道有些人就是比较聪明,当你和对方交谈时就能感觉得到。”1996年,美国心理学学会发表一份关于智力的报告,报告里这样陈述:“每个人对于复杂概念的理解;有效地适应变化的环境;举一反三的能力;进行不同形式的推理和利用思考克服困难的能力。这些能力因人而异。”
  为了测量这些不同,心理学家早在上世纪初就发展出了针对不同思考能力的测验,包括算数、空间推理和语言技巧,有些心理学家更建立了智力标准表,可以比较不同测验的成绩。这些测验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智商(IQ)测验,它的平均得分设为100。
  然而IQ并不只是一个数字,心理学家们想根据测试大致来推测人们生活的其他层面。根据儿童时期的IQ分数,可能可以对人们在学校和工作场合的表现作出合理有效的预测。更有些心理学家根据IQ的研究得出IQ高的人有长寿倾向的结论。
  “如果你知道某人的IQ,就能洞悉这个人所有认知功能的长处和弱点吗?”美国加州大学的海尔(Richard Haier)教授说:“那是不可能的。”即便如此,也不能小看一个简单的数字,这个数字也可能让你知道很多。“当你去看医生,一开始会先做什么?会有人帮你量血压和体温,得到两个数字。没人会用血压和体温来对你的健康下结论,但是它们也是你健康的重要指标。”
  智力和基因
  高智商的确在某些方面可以解释成更聪明,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科学家一直在努力关联基因和智力的关系,每个人都想更聪明或者希望自己的后代更聪明。但在行为遗传学领域,“智力”向来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它甚至被看成是一个研究“雷区”。因为假如人们掌握了基因和智力之间的关系,并能够选择基因和智力,人们可能会利用这种技术开始对胎儿进行筛选,就如同现在的性别选择一样。毋庸置疑,这在现今社会的伦理道德下是不允许的。
  但是尽管遗传学领域不愿公开讨论关于智力的话题,科学家们却从未停止关于智力和基因的研究。普罗明就根据自己研究得出的结论进一步探究,想要找到造成不同智力的特定基因。随着科技的进步,他现在已经有了工具可以找出设想的基因,这是他刚开始从事这个研究时不敢奢望的。普罗明和同事利用微阵列(microarray)——一种可以辨别50万个不用DNA的片段的晶片,来扫描测试者的基因。这个强大的工具再加上数量庞大的儿童研究数据,理论上代表他可以找出造成智力测验分数细微差异的基因。
  然而,当普罗明和同事揭开有史以来最大型的智力相关基因搜寻实验的谜底时,结果却大失所望。研究人员只发现6个遗传标记对测验成绩有影响,更为让研究人员泄气的是,当他们再一次用更为严谨的方式分析这些结果的可信度的时候,只有一个基因通过了考验,而这个基因只对智力测验造成0.4%的影响,更为糟糕的是没有人知道这个基因在身体里有什么功能。普罗明失望地说:“就某方面来说,这个结果简直糟糕透了。”
  “这不奇怪。”纽约大学心理学家盖里·马科斯评论说,“智力和人脑的组装过程有关,人类基因组中至少有一半的基因参与这个组装过程,你需要上万个基因一起发挥作用,才能组装完成一个健康的大脑。”
  除了智力
  普罗明的处境在研究智力的科学家中很常见,就如同微阵列技术一样,其他科学家往往以脑部扫描结合其他精密仪器来解读基因和环境对智力发展复杂的影响。甚至有些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得出了新的观点,认为智力反应了资讯在大脑中流动的方式。但除了这些推测性的进展,智力至今仍然是一个深奥的谜。我们对智力的了解,可以说少得可怜,而想要找到智力和基因的联系更是任重道远。
  但是在生活中,高智商真的那么重要吗,全球一半以上人的智商都在90—110之间,高智商(超过140)和低智商(70以下)的人非常少见。智商的高低也未必就定义了一个人,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就盛行过一段时间的反智电影,代表作品是《阿甘正传》,也许就如电影所表达的一样,除了智力,生活中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我们追求。
其他文献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实现“十一连增”。全年粮食产量60710万吨,比上年增加516万吨,增产0.9%。粮食连年丰收,确保了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不仅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发挥着“定盘星”的作用,也为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了中国力量。  中国用占世界约8.6%的耕地养活了约占世界20%的人口。在这则让国人引以为傲的数据背后,还有这样一则数据
期刊
2014年4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新闻公报称,2014年中期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美国气象预测中心称,2014年“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的可能性已达到70%”;澳大利亚气象局表示,2014年下半年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在增加;日本气象厅称2014年夏产生厄尔尼诺现象的概率增大……  针对各国气象部门发出的预测,我国的气候专家们也做出了回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表示,依据目前情
期刊
压力与误解  似乎只要是和“预测预报”工作沾点儿边的科技工作者,总是要经常面对大众的误解和非难。每当极端天气或灾难事件发生后,类似于“科学家都干什么去了?”“你们自己没预报出来,却把责任推给多少年一遇。”“你们就不想想,你们为什么预报不出来?”“砖家的话不可信。”等等一系列的“炮轰”就会席卷而来。当然,负责研究和“预报”灾害性天气及气候变化的丁一汇院士同样也有过这样的压力。  2004年-2005
期刊
1957年以前,欧洲物理学家普遍承认“宇称守恒定律”。任何一种变化的开始和结束,宇称的奇和偶不会改变。  1956年6月,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 E.Pauli)收到了来自李政道和杨振宁的一篇题为《宇称在弱相互作用中守恒吗?》的文章。文中提出“宇称守恒在强相互作用与电磁相互作用中均存在很强的证据,在弱相互作用中却只是一个未被实验证实的‘外推假设’”,即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  这篇文
期刊
罗成仁是华西眼科医院的第6代眼科主任,也是中国著名眼科学家、眼科学教育家。不仅仅在四川,罗成仁医生在全国范围内都享有非常高的知名度,退休后又返聘从医。他培养了一批眼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人员,桃李遍布世界,  罗成仁1923年出生于成都市,早年就读于石室中学,1950年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
期刊
1914年3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县新胜镇一个书香人家的吴祖垲,是我国著名真空电子技术专家,中国日光灯、电子束管产业的开拓者。  1937年吴祖垲从上海交大毕业后,准备考清华庚款留美名额,因战争阻挠,他去了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工作。他与灯结下的不解之缘由此开始。  1945年,吴祖垲赴美国学习日光灯制造技术。在美学习和工作的两年多里,他除了着意收集一些发光材料的研制资料,还解决了
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学家蔡睿贤,1934年2月生于广东汕头,195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动力机械系,1980年始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所长、博士生导师,曾在1994年-2002年间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学部主任。  蔡睿贤长期从事工程热物理学科基础理论和动力机械研究,主持完成了一系列国家重要科技项目,包括国家攀登B计划,国家973、
期刊
在其夫人眼中,魏可镁“是跟实验室谈恋爱去了”,而且是热恋三十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魏可镁是我国著名的催化剂专家,1939年8月出生于福建福清,1965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化学系,师从著名化学家卢嘉锡教授。  合成氨技术的发现是人工制造化肥的开始,我国是农业大国,合成氨产量和需求量均为世界第一。1972年魏可镁在福州大学开始高活性氨合成催化剂研究。  搞催化剂研究,魏可镁是福大第一人。研究条件极其艰苦,
期刊
修养是比素质更高一层的品质。素质是行为规范的养成,而修养是思想内涵的养成,素质是人的外在表现,修养是人的内在映射。在汉语中,修养意味着修身养性,修身既包括个人素质的提高,也包括思想意识的提高,修身是为了养性,养性的目的就是更好地理解自然与融入社会。所以,修养是包括科学家在内的所有人应该终生不断的修炼。  科学家是这样一群人,他们主要从客观的角度或者说物质的角度探索未知世界,并创造出利用世界以满足人
期刊
当今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约为0.12%,也就是说,每分钟就有两到三个人被诊断为或死于癌症。恶性肿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杀手。世界卫生组织曾明确指出,恶性肿瘤有1/3可预防,1/3可以治疗,1/3可以保守治疗。其实对于癌症来说,只要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合理治疗,不仅患癌症的几率会大大降低,而且早期的癌症也有很大的治愈可能。所以及早发现癌变细胞就成了成功治愈的关键。如今,随着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