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利的另一面

来源 :科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bo9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7年以前,欧洲物理学家普遍承认“宇称守恒定律”。任何一种变化的开始和结束,宇称的奇和偶不会改变。
  1956年6月,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 E.Pauli)收到了来自李政道和杨振宁的一篇题为《宇称在弱相互作用中守恒吗?》的文章。文中提出“宇称守恒在强相互作用与电磁相互作用中均存在很强的证据,在弱相互作用中却只是一个未被实验证实的‘外推假设’”,即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
  这篇文章一出,学界哗然,但是在众多声音中,还是反对和讥笑居多。
  泡利因为在物理学领域凭借着自己敏锐、谨慎和挑剔的风格,具有一眼就能发现错误的能力,而被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称为“物理学的良知”。此次,这位“物理学的良知”也在反对者之中,但结果却与往常不同。
  泡利与他的学生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李政道与杨振宁的理论要想得到学界的认可,就必须要通过实验来证明。随后他们找到了同在美国留学的华人物理学家吴健雄来完成实验。
  吴健雄于1936年来到美国攻读物理学,她曾参与过“曼哈顿计划”,深得奥本海默(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的赏识。在吴健雄的简介中,更是写着:“物理学巨擘泡利的得意门生”。泡利与吴健雄相识是在1941年,当时泡利访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而吴健雄在那里学习。泡利对这个学生赞赏有加,并且一直保持着这份亦师亦友的情谊。
  当泡利得知吴健雄要帮助李政道和杨振宁做实验时,他曾为吴健雄的举动表示出极大的惋惜。泡利认为以吴健雄的能力应该去做更重要的事,犯不着在这明显不成立的理论上消耗时间。而当时实验物理科学家大多也不愿意做这个实验。另外,技术方面的困难也太大,科学家们都心存疑虑。宇称不守恒实验,对于对实验技术没有相当了解和深刻认识的人来说,简直是无从入手。
  1957 年 1 月 15 日,《物理评论》杂志收到了吴健雄等人的论文《贝塔衰变中宇称守恒的实验检验》,为宇称不守恒提供了实验证明。一天后,《纽约时报》就用《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在实验中被推翻》为标题,在头版报道了被其称为 “中国革命”的吴健雄等人的实验。
  自此争论结束。泡利面对此次“败于学生之手”,在1957年1月27日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这样写道:“在最初的震惊过去后,我开始镇定下来。事情的发展的确很有戏剧性……幸亏没人跟我打赌,否则我要输掉一大笔钱。现在只损失了一点名誉,好在我的名誉不小,损失一点没什么关系。”
  “泡利效应”
  泡利出生在音乐之城维也纳。“21岁时,他为德国的《数学科学百科全书》写了一篇长达237页的关于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词条,该文到今天仍然是该领域的经典文献之一,而泡利也因此名声鹊起;25岁时,泡利提出了他一生中发现的最重要的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为原子物理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1930年,他为摆脱放射性β能谱的能量守恒定律面临的危机而提出了著名的‘中微子’假说,后被美国物理学家考恩和莱茵斯在核反应堆中产生的反中微子的稀有俘获而验证。”
  泡利为人幽默风趣,以工作严谨、博学而著称,与他一起工作过的人,都非常佩服他的聪明才智与发现理论弱点的本领。同时他也是出了名的爱挑剔,在某些人眼中,泡利甚至是个狂妄自大的人。但有一件事,却让泡利“骄傲不起来”。
  泡利的实验动手能力很差,时不时会给实验室带来灾难。与泡利在一起工作过的年轻物理学家甚至把实验出现稀奇古怪的毛病,以及实验仪器的损坏与爆炸都归于泡利,并戏谑地称之为“泡利效应”。泡利的朋友物理学家奥托·斯特恩 (194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就曾因为担心泡利效应而对泡利下达了封杀令, 禁止其进入自己位于德国汉堡的实验室。
  关于泡利效应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哥廷根大学物理研究所詹姆斯·法兰克(实验物理学家,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教授的实验室里发生了一次事故。此事一出,人们很快联想到这件事情该不会是与泡利有关。经查实,泡利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据。于是法兰克写信给泡利,很欣慰地告诉他说你总算无辜了一回。 然而泡利对这种无罪推定似乎并不领情,他回信很诚实地 “自首” 说自己虽不在第一现场, 但事发当时自己乘坐的从苏黎世到哥本哈根的火车恰好在哥廷根的站台上停留了一会儿。也许他是想承认泡利效应是具有“超距作用”的。当事人已经一笑置之,而旁观者并未就此罢休,人们将“泡利在法兰克实验室里捣乱”的故事扩散开来,而且越传越离奇,同时出现了很多版本,后来发展到只要泡利进入实验室,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就会紧张得手忙脚乱,以致发生事故。
  有关泡利效应的传闻还有很多,不过在众多的传闻中有一个有趣的特点, 那就是泡利效应绝不会损害到泡利本人,不仅不会损害,甚至还能在关键时候“拯救”泡利。 泡利的助手派尔斯和韦斯科夫都曾在自己的自传中讲述过一个故事:“有一次泡利要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与会的年轻物理学家们决定跟他开个玩笑,他们在会议厅的门上做了一个触发式的机关,只要泡利一推门就会发出类似爆炸的响声。结果在泡利推门而入的一刹那, 那些被年轻物理学家们反复调试过的机关居然‘卡壳’了!泡利效应通过破坏‘实验装置’而成功地‘拯救’了泡利。”
  当然这些都只是关于这个传奇人物的传奇故事,人无完人,即便他是一个功勋卓著的伟大的科学家,也有犯错的时候,这些错误只是他人生中的“阴影”,是他人生中的一部分,说到底他也只是个普通人。
其他文献
一股智能化的浪潮正向我们袭来,“无线”一词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无线”(Wi-Fi)。然而另一项无线技术也悄然间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无线充电技术。  1901年,与托马斯爱迪生齐名的美国塞尔维亚裔电气工程师、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获得金融家约翰·皮尔蓬·摩根的资助,在纽约长岛建立了187英尺(约57米)高的无线电能传输塔——沃登克里夫塔。在这之前,特斯拉曾在科罗拉多州进行实
期刊
2003年4月1日,张国荣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爆炸般,传入各大新闻、报纸、互联网头条。  与其一道进入人们视野的,还有抑郁症。  其实不止张国荣、朴树、崔永元、杨坤等文艺界名人相继罹患抑郁症,更甚者,连卓别林、憨豆、金凯瑞等带给观众无限欢乐的喜剧演员也被抑郁症压得喘不过气来。  十二年一轮回,张国荣去世给人们造成的悲伤早已转为怀念,但抑郁症从未离开。  抑郁?抑郁症?  也许从人类社会化开始之
期刊
斯皮尔伯格,一个与美国科幻电影密不可分的美裔犹太人。他是科幻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代表美国电影的一个时代。面对他极度热爱的科幻片,他曾说过:“其他电影类型各有各的局限,而拍科幻片你可以尽情发挥自己所长,即使那样,你仍会觉得自己的创造力匮乏。所以说,科幻片是给想象力丰富的人开的糖果店。”  温暖甜蜜的棒棒糖  在斯皮尔伯格的早期电影中,很多影片都存在甜蜜温馨的场景,这也许与他幼时经历有关。  1
期刊
6岁的锦溪(化名)安静地站在角落,睁着一双大眼睛观察屋里的所有人,双腿站得扭曲,但可以蹒跚移步。和志愿者出门玩耍前,他执拗地要求坐轮椅,原本想鼓励他走路的志愿者以为他想“偷懒”,只好用轮椅推他出去。到达集合点后,他开始尝试和志愿者“交流”,从时不时地注视,到试探性地握手,拉志愿者的胳膊,但就是不说话。无论志愿者怎样鼓励引导,锦溪始终不开口,重复着上述“尝试动作”。  看到其他小孩骑车玩,安静的锦溪
期刊
2014年已经浩浩荡荡的过去,声势不小的原因是这一年国内外发生了形形色色的事件,在科技界也引起了大大小小的涟漪和波浪。有些事件虽然被划分在政治、民生、体育等不同领域,但都与科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此,《科学家》杂志便在各个领域整编了十件具有代表性的焦点事件,从而了解大众对哪些事件的感触更为深刻。  【微博观点集锦】  (FT中文网专栏作家)何帆:我是MH370,不要问我是从哪里给你写信的。我最近
期刊
近日,来自英国卡迪夫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发现打乱大脑中一种微妙的化学平衡可能导致精神紊乱的发生,这也是导致精神分裂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在这项大型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与该疾病发生有关的基因突变会影响一些特定基因的功能,促进大脑兴奋性和抑制性信号的平衡失调,而这种平衡对正常大脑发育和功能发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指出,健康的大脑能够在兴奋性和抑制性化学信号之间维持一种精妙的化
期刊
那不愿显示自己但包含着其余一切的生命有力地支配着我,  下定决心今天什么也不唱,只唱男人们彼此依恋的歌,  沿着那真实的生命一路将它们散播,  由此遗赠各种各样的健壮的爱,  在我四十一岁第九个月的甜美的午后,  我为所有现在或曾经是青年的男人们奔走,  去诉说我的白天黑夜的秘密,  去歌颂我对伙伴的需求。  ——惠特曼《在人迹罕至的小径间》  风靡全球的吸血鬼电影《暮光之城》女主角克里斯汀·斯图
期刊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实现“十一连增”。全年粮食产量60710万吨,比上年增加516万吨,增产0.9%。粮食连年丰收,确保了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不仅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发挥着“定盘星”的作用,也为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了中国力量。  中国用占世界约8.6%的耕地养活了约占世界20%的人口。在这则让国人引以为傲的数据背后,还有这样一则数据
期刊
2014年4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新闻公报称,2014年中期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美国气象预测中心称,2014年“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的可能性已达到70%”;澳大利亚气象局表示,2014年下半年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在增加;日本气象厅称2014年夏产生厄尔尼诺现象的概率增大……  针对各国气象部门发出的预测,我国的气候专家们也做出了回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表示,依据目前情
期刊
压力与误解  似乎只要是和“预测预报”工作沾点儿边的科技工作者,总是要经常面对大众的误解和非难。每当极端天气或灾难事件发生后,类似于“科学家都干什么去了?”“你们自己没预报出来,却把责任推给多少年一遇。”“你们就不想想,你们为什么预报不出来?”“砖家的话不可信。”等等一系列的“炮轰”就会席卷而来。当然,负责研究和“预报”灾害性天气及气候变化的丁一汇院士同样也有过这样的压力。  2004年-20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