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的爱情观--《新诗鉴赏三步曲》献疑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_liuyun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松先生的《新诗鉴赏三步曲》(《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4期)介绍了他本人教授《致橡树》的过程:品读节奏美—领悟意境美—比较异同欣赏主题美。笔者对这“三步曲”颇为赞赏,以为深得诗歌教学三昧。但在《致橡树》所表现的爱情观的理解上,却与徐先生有些不同。徐先生认为,“ Mr. Xu Song’s “Three Steps to Appreciating New Poems” (“Chines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Issue 4, 2000) introduced himself to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To Oak”: reading rhythm and beauty – comprehending the concept of beauty and beauty – comparing theme of similarities and similarities. The author praised this “trilogy of the three steps” and thought that he had won three songs in poetry teaching. However,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love expressed in “To Oak”, it is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Mr. Xu. Mr Xu thinks, "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新课导入和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教师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是弘扬正能量的示范者,是社会前行和改造的奠基者.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这样才能灵活驾
期刊
新课改的实践与理论相互结合需要时间,需要过程,需要一线教师的辛勤付出,新课改中,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学,一直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学习和探究的主要问题;英语
语文课本中有多处用到“好事者”。初中课本中有《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课本注“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大铁椎传》:“宋(将军),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
新课改给高中生物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依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以生为本,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策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从前教,教师总把从教材、“教参”中拿来的材料和加工过的语言一齐“贩卖”给学生,学生苦不堪言,只好被动地接受.如“护官符”是全文线索,贾雨村虚伪狡诈、老奸巨猾、见风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则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追求的主要目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位初中语文老师曾让我给他复制哀乐磁带,说讲时用,我当时的第一感觉是:课堂放哀乐,合适么?无独有偶,不久又读到一篇(陕西师大1999年10期),再次遭遇哀乐.教者在“教学方法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